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黄酮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科峰 蔡美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2-534,共3页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豆异黄酮与心血管健康关系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通过对脂类代谢的影响、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顺应性的作用、抗血栓生成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表...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豆异黄酮与心血管健康关系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通过对脂类代谢的影响、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顺应性的作用、抗血栓生成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等方面,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氧化 脂质过氧化作用 血管平滑肌细胞 大豆异黄酮 相关基因表达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顺应性 心血管疾病 预防和治疗 健康关系 脂类代谢 生成作用 国内外 抗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 E和硒对急性肝损伤期肝星形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沈秀华 李宣海 +4 位作者 程五凤 谢良民 孙建琴 李峰 马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7-561,共5页
目的了解VitE和硒联合干预对急性肝损伤期肝星形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内注射50%CCl4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在饲料中添加适量VitE(250mg/kg饲料)和硒(0.2mg/kg饲料)进行营养干预,分别在第1次和第3次注射CCl4后的6、24、4... 目的了解VitE和硒联合干预对急性肝损伤期肝星形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内注射50%CCl4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在饲料中添加适量VitE(250mg/kg饲料)和硒(0.2mg/kg饲料)进行营养干预,分别在第1次和第3次注射CCl4后的6、24、48、72h处死大鼠,取其肝组织,用αSMA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激活的HSC细胞,用原位凋亡(TUNEL)技术和αSMA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检测HSC凋亡。结果注射CCl4后HSC激活,并在第1次注射后72h活化HSC数量达到高峰;在所观察的各时间点,随时间延长HSC凋亡数逐步增加;在同一时间点,抗氧化剂干预组HSC数量少于病理造模组。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VitE和硒可抑制CCL4所致的急性期肝损伤时HSC的激活和(或)增殖,并促进激活的HS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形细胞增殖 Vit 损伤期 急性肝 α-SMA CCL4 免疫组化方法 HSC 肝损伤模型 腹腔内注射 营养干预 染色检测 原位凋亡 时间延长 抗氧化剂 CCL4 72h 饲料 激活 肝组织 C细胞 注射后 急性期 大鼠 适量 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
作者 顾维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3-34,共2页
1886年德国化学家Winkler对硫银锗矿进行金分析时发现了锗,为了纪念他的祖国(Germany),命名这一新元素为Germanium。他填补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发表周期表学说时,曾预言第Ⅳ族有一个“类硅”元素的空白,使得这一发现成为极重要的科... 1886年德国化学家Winkler对硫银锗矿进行金分析时发现了锗,为了纪念他的祖国(Germany),命名这一新元素为Germanium。他填补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发表周期表学说时,曾预言第Ⅳ族有一个“类硅”元素的空白,使得这一发现成为极重要的科学事件。一百多年来,人们对锗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本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学者研究微量元素锗的生理功能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银锗矿 生物活性 有机锗 德国化学家 WINKLER 抗衰老作用 新元素 毛发生长 抗脂质过氧化 锗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