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加氧酶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蒋丽萍 陆阳 陈红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97-901,共5页
脂加氧酶(lipoxygenase,LO)途径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等疾病的病理过程,并在诸疾病发展中起关键作用。LO抑制剂能明显降低血管收缩性,降低血压,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降低动脉损伤后新内膜增厚速率,减少活性... 脂加氧酶(lipoxygenase,LO)途径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等疾病的病理过程,并在诸疾病发展中起关键作用。LO抑制剂能明显降低血管收缩性,降低血压,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降低动脉损伤后新内膜增厚速率,减少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的生成,阻断细胞间结合反应。LO抑制剂的作用与阻断MAPK通路有关。阻断LO途径为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因此LO可望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药物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加氧酶 脂加氧酶抑制剂 血管增生性疾病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1胆碱受体激动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兴军 陈红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85-489,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是一种以胆碱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老年斑和神经元缠结为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尽管AD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但β淀粉样肽沉积和tau蛋白磷酸化与胆碱能神经退变的恶性循环 (viciouscycle)无疑是造...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是一种以胆碱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老年斑和神经元缠结为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尽管AD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但β淀粉样肽沉积和tau蛋白磷酸化与胆碱能神经退变的恶性循环 (viciouscycle)无疑是造成AD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胆碱能神经突触后膜的M1 受体的数目在整个病程中变化不大 ,M1 受体选择性激动剂不但可以直接补偿胆碱能的功能 ,而且可以调节 β淀粉样前体蛋白代谢和降低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 ,有助于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改善AD的学习记忆功能并延缓病情的发展。因此M1 胆碱受体激动剂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治疗AD药物之一。目前Xanomeline、Sabcomeline等具有相对选择性M1 受体激动剂业已进入新药临床试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 M1胆碱受体激动剂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中国健康人血浆中依帕司他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一凡 陈聪颖 +5 位作者 荣征星 赵咏桔 吴兰风 陈泽乃 陆阳 陈红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建立血浆中依帕司他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依帕司他胶囊在中国健康男性的药动学特性。方法HPLC测定以地西泮作内标,测定20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口服50 mg依帕司他胶囊后血药浓度-时间过程。用非房室模型参数估算法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目的建立血浆中依帕司他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依帕司他胶囊在中国健康男性的药动学特性。方法HPLC测定以地西泮作内标,测定20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口服50 mg依帕司他胶囊后血药浓度-时间过程。用非房室模型参数估算法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方法回收率大于90%,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低于5%,线性范围20.2~8080 ng/ml(r=0.9996,n=5),最低检测浓度2ng/ml,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测定方法专属性较好,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适合于依帕司他的临床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测定 中国健康人 血浆 依帕司他 浓度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炔醇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蒋丽萍 聂宝明 +3 位作者 卢慧敏 干丽君 陈红专 陆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3-1319,共7页
目的观察人参炔醇(panaxynol,PNN)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细胞计数、[3H]TdR参入试验确定细胞增殖率,采用分子探针Fura-3/AM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RT-PCR方法观察线粒体转... 目的观察人参炔醇(panaxynol,PNN)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细胞计数、[3H]TdR参入试验确定细胞增殖率,采用分子探针Fura-3/AM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RT-PCR方法观察线粒体转录因子1(m tTF1)mRNA的表达。结果PNN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血清及PDGF-BB诱导的RASMC增殖和DNA合成;9μmol.L-1PNN预处理RASMC能抑制PDGF-BB引起的[Ca2+]i升高;PDGF-BB上调RASMC m tTF1 mRNA表达,该作用可被3、9μmol.L-1的PNN抑制。结论PNN具有抗RASMC增殖作用,该作用与降低[Ca2+]i和抑制m tTF1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炔醇 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PDGF-BB 胞内游离Ca2+浓度 线粒体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M受体激动剂MA9701的促智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崔永耀 冯菊妹 +4 位作者 刘慧中 朱亮 荣征星 陆阳 陈红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03-505,共3页
目的 :观察新型莨菪类化合物MA970 1对小鼠记忆障碍模型的学习与记忆影响 ,以及对大鼠皮层海马组织的M受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乙醇致记忆再现障碍和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 ,用避暗法测定学习与记忆功能。用受体放射... 目的 :观察新型莨菪类化合物MA970 1对小鼠记忆障碍模型的学习与记忆影响 ,以及对大鼠皮层海马组织的M受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乙醇致记忆再现障碍和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 ,用避暗法测定学习与记忆功能。用受体放射配基法测定M受体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MA970 1 3、1 0mg·kg- 1 剂量均可显著延长乙醇致记忆障碍小鼠自明处进入暗处的潜伏期 ,减少错误次数 ,量效曲线呈倒U型 ;MA970 1 5、1 0mg·kg- 1 剂量 ,可使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障碍小鼠的错误次数显著降低 ,而潜伏期无显著延长。MA970 1对大鼠皮层海马组织的M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其Ki 分别为氧化震颤素、槟榔碱的 6及 2 3倍。结论 :新型莨菪类衍生物MA970 1能明显改善乙醇和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与记忆障碍功能 ,其作用可能与激动脑内皮层和海马中枢M胆碱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莨菪烷化合物 M受体激动剂 学习与记忆 放射配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炔醇对大鼠脑片不同类型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泽剑 陆阳 陈红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485-488,507,共5页
目的评价人参炔醇对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氧自由基三种脑片损伤模型的作用。 方法通过大鼠皮质和海马脑片孵育技术,建立缺氧缺糖、谷氨酸和过氧化氢三类损伤模型,采用新鲜脑片TTC染色酶标仪比色法,定量考察人参炔醇对不同类损伤的... 目的评价人参炔醇对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氧自由基三种脑片损伤模型的作用。 方法通过大鼠皮质和海马脑片孵育技术,建立缺氧缺糖、谷氨酸和过氧化氢三类损伤模型,采用新鲜脑片TTC染色酶标仪比色法,定量考察人参炔醇对不同类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缺糖、谷氨酸和过氧化氢均能明显降低皮质和海马脑片TTC染色OD490值,2~4μmol/L人参炔醇可显著减轻缺氧缺糖及过氧化氢所致的脑片组织损伤(P<0.01),对谷氨酸所致损伤无作用。3μmoL/L cAMP阻断剂Rp cAMPS可显著减弱4μmol/L人参炔醇对缺氧缺糖和过氧化氢所致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论人参炔醇能够保护大鼠脑片对缺氧缺糖和过氧化氢所致损伤作用,但对谷氨酸所致损伤无保护作用,其保护活性可能与提高神经细胞内cAM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炔醇 大鼠 脑片 损伤 缺氧缺糖 谷氨酸 过氧化氢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和国产甲巯咪唑片的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4
7
作者 荣征星 谢一凡 +4 位作者 陈聪颖 马晓英 赵咏桔 陆阳 陈红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22-124,139,共4页
目的 比较进口和国产甲巯咪唑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早晨空腹一次口服进口或国产甲巯咪唑片20mg,1周后再交叉服药。受试者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0.25、0.5、0.75、1、1.5、2、3、4、5... 目的 比较进口和国产甲巯咪唑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早晨空腹一次口服进口或国产甲巯咪唑片20mg,1周后再交叉服药。受试者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0.25、0.5、0.75、1、1.5、2、3、4、5、6、8、12、24h肘静脉取血3ml,用HPLC方法测定甲巯咪唑的血药浓度。结果 甲巯咪唑进口制剂与国产制剂血药浓度变化曲线基本平行,两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_(max)分别为1.5±1.0h和1.4±0.8h,C_(max)分别为390±77ng/ml和373±100ng/ml,AUC_(0-24)分别为3 384±931ng·h·ml^(-1)和3 104±704ng·h·ml^(-1),AUC_(0-∞)分别为3 845±930ng·h·ml^(-1)和3 446±705ng·h·ml^(-1),T_(1/2)分别为8.7±2.9h和7.8±2.7h,进口和国产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 进口甲巯咪唑片相对于国产甲巯咪唑片的平均生物利用度为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p38蛋白磷酸化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兴军 陈红专 陆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研究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大鼠海马脑片缺糖缺氧 (OGD)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p38蛋白磷酸化激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脑片体外OGD损伤模型 ,TTC染色抽提法观察氯胺酮对海马脑片OGD损伤时的神经保护作用 ,免疫印迹法研... 目的 :研究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大鼠海马脑片缺糖缺氧 (OGD)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p38蛋白磷酸化激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脑片体外OGD损伤模型 ,TTC染色抽提法观察氯胺酮对海马脑片OGD损伤时的神经保护作用 ,免疫印迹法研究“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大鼠海马脑片中p38磷酸化激活变化情况 ,以及氯胺酮对p38磷酸化激活的影响。结果 :氯胺酮显著抑制海马脑片OGD损伤所致的A值降低 ,p38蛋白在缺血再灌注后磷酸化激活增加 ,再灌注 15min后开始上升 ,2h仍可见持续表达。氯胺酮剂量为 5、10 μmol·L-1时 ,能显著抑制p38蛋白磷酸化激活 (P <0 .0 5 )。结论 :氯胺酮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元p38蛋白的磷酸化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片 缺血再灌注 氯胺酮 P38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采末病的胆碱能神经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昊 陆阳 陈红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60-863,共4页
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NGF)是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存活和功能维持最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之一 ,对阿尔采末病 (Alzheimersdisease,AD)的治疗潜力已引起人们极大兴趣。投射于大脑皮质和海马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退变是AD早期病... 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NGF)是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存活和功能维持最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之一 ,对阿尔采末病 (Alzheimersdisease,AD)的治疗潜力已引起人们极大兴趣。投射于大脑皮质和海马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退变是AD早期病变 ,也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NGF可通过兴奋残存神经元上高亲和性TrkA受体 ,促进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和正常功能的发挥 ,同时神经元激活也使其自身免受AD的有害作用 ,即所谓“useitorloseit”现象。然而 ,NGF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如何使外源性NGF到达脑内靶区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旦获得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胆碱能神经元 阿尔采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在阿尔采末病中的功能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昊 陆阳 陈红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1-604,共4页
阿尔采末病 (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病理特点主要有 β 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一直以为AD脑中神经元功能受损与突触后受体变化无关 ,但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递质受体 /G蛋白介导的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酯酰... 阿尔采末病 (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病理特点主要有 β 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一直以为AD脑中神经元功能受损与突触后受体变化无关 ,但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递质受体 /G蛋白介导的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酯酰肌醇水解信号转导途径在AD病程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这亦解释了神经递质替代疗法在治疗AD中疗效有限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G蛋白 信号转导 AD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酯酰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新成员:孤儿受体m_5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昊 陆阳 陈红专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58,共3页
m5受体是M受体家族一个新成员 ,与其它亚型相比 ,由于缺乏高选择性配体和标记条件以及富含m5受体的组织来源 ,目前对其分子结构、结合特性、组织分布、生理功能等知之甚少。随着免疫沉淀、原位杂交和药理学标记方法的发展 ,现已证实m5... m5受体是M受体家族一个新成员 ,与其它亚型相比 ,由于缺乏高选择性配体和标记条件以及富含m5受体的组织来源 ,目前对其分子结构、结合特性、组织分布、生理功能等知之甚少。随着免疫沉淀、原位杂交和药理学标记方法的发展 ,现已证实m5受体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最外层 ,海马齿状回、CA1、CA2区 ,嗅结节 ,横核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睫状肌等部位 ,提示m5受体在调节大脑和外周组织胆碱能神经活动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有可能成为治疗帕金森病、阿尔采末病、局灶性脑缺血等疾病新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 孤儿受体m5 G蛋白偶联受体 M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规格5-ISMN-SRC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荣征星 陈钧 +3 位作者 黄霞 蒋新国 姜昌斌 陈红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规格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ISMN-SRC)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为5ISMNSRC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ZRS8G智能溶出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两种规格5-ISMN-SRC(25、50mg)在两种pH介质(pH为1.0和6.8)中... 目的评价两种规格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ISMN-SRC)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为5ISMNSRC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ZRS8G智能溶出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两种规格5-ISMN-SRC(25、50mg)在两种pH介质(pH为1.0和6.8)中的释放度;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志愿受试者分别口服两种规格药物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n=22、21),按WagnerNelson公式计算一定时间段药物的体内吸收百分率。结果两种规格5-ISMN-SRC在pH为1.0和6.8介质中的体外释药行为基本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5ISMN释放与pH无明显关系。口服5-ISMN-SRC,规格为25mg较50mg的体内药动学参数AUC0T、AUC0∞和Cmax显著降低(P<0.01),但Tmax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不同介质(pH为1.0和6.8)的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与体内吸收百分率的回归分析表明,5-ISMN-SRC为25mg规格的相关系数r为0.9641和0.9526,50mg的相关系数r为0.9846和0.9680,均大于临界值r1-0.01。结论两种规格5ISMNSRC的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释放度 体内吸收 相关性 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 5-ISMN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关系数 志愿受试者 气相色谱法 零级动力学 药动学参数 百分率 质量控制 血药浓度 不同时间 体外释药 回归分析 累积释放 介质 pH 时间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