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对红霉素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子圣 朱敏 +1 位作者 刘正 朱彩莲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02-805,共4页
目的 观察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对红霉素敏感性。方法 体外形成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用不同浓度红霉素分别作用生物膜 1h和3h。生物膜进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结果 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在红霉素浓度为5 000μg/mL怍用1h以... 目的 观察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对红霉素敏感性。方法 体外形成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用不同浓度红霉素分别作用生物膜 1h和3h。生物膜进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结果 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在红霉素浓度为5 000μg/mL怍用1h以及浓度为1 000μg/mL作用3h时,未被完全杀死。结论 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比浮游状态变形链球菌对红霉素具有更高的抵抗力,但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生物膜对红霉素的抵抗力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变形链球菌 生物膜 观察 敏感性 实验研究 抵抗力 浓度 荧光染色 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菌生物膜中死菌/活菌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3
2
作者 马瑞 朱敏 +2 位作者 刘正 马健 于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26-828,共3页
目的研究血链菌生物膜形成中死菌/活菌的空间分布。方法在模拟人口腔环境的简易人工口腔模型内,形成血链菌生物膜,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死菌/活菌荧光染色方法,对血链菌生物膜形成中死菌/活菌的空间分布进行观察。结果生物膜底部... 目的研究血链菌生物膜形成中死菌/活菌的空间分布。方法在模拟人口腔环境的简易人工口腔模型内,形成血链菌生物膜,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死菌/活菌荧光染色方法,对血链菌生物膜形成中死菌/活菌的空间分布进行观察。结果生物膜底部的活菌百分比为20%;随着生物膜厚度的增加,活菌百分比达到70%,其间存在许多黑色气泡样的间隙;随后活菌百分比逐渐减少,至生物膜顶部时几乎全部为死菌。结论生物膜的底部和顶部主要由死细菌组成,而中间层主要是由围绕在黑色气泡样孔和通道周围的活细菌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人工口腔 死菌/活菌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染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司晓辉 刘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建立表达骨形成蛋白 2 (BMP2 )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HPDLFs)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脂质体将BMP2噬菌粒表达载体pBK -B2转染至HPDLFs,免疫组化ABC法检测BMP2基因的表达 ,并检测转染细胞的碱性磷酸酶 (ALP)活力、骨钙素 (OC... 目的建立表达骨形成蛋白 2 (BMP2 )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HPDLFs)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脂质体将BMP2噬菌粒表达载体pBK -B2转染至HPDLFs,免疫组化ABC法检测BMP2基因的表达 ,并检测转染细胞的碱性磷酸酶 (ALP)活力、骨钙素 (OC)含量和矿化能力。 结果转染BMP2基因后 ,HPDLFs内有BMP2蛋白的表达 ,ALP活力、OC含量和矿化结节数量均显著增加。 结论BMP2基因在HPDLFs中得到表达并促进其向成骨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部牙本质深龋细菌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顾淑萍 刘正 宋培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明牙本质深龋中的主要相关菌。方法:利用色谱法、裂解法等对龋坏牙本质分三层作细菌分离、鉴定、分析。结果:牙本质龋中的主要相关菌为乳杆菌和变链菌,龋内层牙本质中的细菌含量较外层少。结论:乳杆菌促进牙本质龋的发展,... 目的:探明牙本质深龋中的主要相关菌。方法:利用色谱法、裂解法等对龋坏牙本质分三层作细菌分离、鉴定、分析。结果:牙本质龋中的主要相关菌为乳杆菌和变链菌,龋内层牙本质中的细菌含量较外层少。结论:乳杆菌促进牙本质龋的发展,在牙本质龋进展中脱矿在先,细菌入侵在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乳杆菌属 变异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与手用预备器械根管偏移程度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喆 沈周国 +1 位作者 陈炯 梁景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6-838,共3页
目的比较声波与手用器械对弯曲根管预备后的根管偏移程度。方法选择弯曲度为20°~30°的离体上颌磨牙近中颊侧根管100个,随机分为声波器械组和手用器械组(n=50),根据工作长度行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分别记录原始和每扩大1号(15... 目的比较声波与手用器械对弯曲根管预备后的根管偏移程度。方法选择弯曲度为20°~30°的离体上颌磨牙近中颊侧根管100个,随机分为声波器械组和手用器械组(n=50),根据工作长度行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分别记录原始和每扩大1号(15#、20#、25#)的根管影像并输入计算机,比较距离根尖1、2、3、4mm水平处根管影像中预备后与原始的中点位置,得到偏移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管预备每扩大1号,两组在距离根尖1、2、3、4mm水平的根管偏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管修形完成后,两组在距离根尖2mm和4mm水平处的根管偏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声波器械组根尖部形态与原始根管比较出现偏差。结论声波器械和手用器械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根管预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 根管偏移 根管预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s-1在颌骨软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司晓辉 刘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50-552,共3页
目的分析Ets- 1在颌骨软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ts-1在 2 0例颌骨软骨肉瘤和 8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 结果 6 0 % (12 / 2 0 )的软骨肉瘤中Ets- 1呈阳性表达 ,Ⅱ、Ⅲ级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 目的分析Ets- 1在颌骨软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ts-1在 2 0例颌骨软骨肉瘤和 8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 结果 6 0 % (12 / 2 0 )的软骨肉瘤中Ets- 1呈阳性表达 ,Ⅱ、Ⅲ级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 (P<0 .0 5 ) ;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组 (P <0 .0 5 ) ;Ets - 1在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12 .5 % (1/ 8) ,与软骨肉瘤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Ets- 1在颌骨软骨肉瘤中有过表达 ,并与其病理学分级和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S-1 软骨肉瘤 骨软骨瘤 颌骨软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