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
张启良
刘玮
李菊英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1 |
15
|
|
2
|
凝血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和病理生理学作用 |
李作峰
张启良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3 |
1
|
|
3
|
丹参和丹参素对牛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
顾杨洪
张彩英
黄桂秋
王振义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0 |
67
|
|
4
|
蒲黄单体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形态学研究 |
黄桂秋
徐德敏
张彩英
徐也鲁
赵基
王振义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1 |
5
|
|
5
|
单克隆抗体表位分析法——ELISA“饱和-迭加”法 |
张启良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2 |
2
|
|
6
|
人血浆谷氨酸型纤溶酶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李稻
陈权
王红
李建新
王鸿利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7
|
凝血酶对U_(937)细胞uPAR mRNA表达的影响 |
张启良
刘玮
黄海浪
张健
杨君蕊
张建平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0 |
|
8
|
大剂量UK对家兔和AMI患者血浆u—PA的影响 |
张启良
杨君蕊
陈岚
倪玉英
郑硕民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6 |
0 |
|
9
|
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对不同细胞uPAR表达的比较研究 |
张启良
陈岚
刘玮
张健
杨君蕊
张建平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0 |
|
10
|
高血压和急性脑卒中患者PA抗原和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测定意义 |
张启良
杨君蕊
倪玉英
陈岚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4 |
0 |
|
11
|
uPAR mRNA测定及其在U937细胞中的表达 |
张启良
黄海浪
刘玮
张健
杨君蕊
张建平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0 |
|
12
|
uPA及其抗uPA抗体和其他因素对U937细胞uPAR的影响 |
张启良
刘玮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0 |
|
13
|
尿激酶受体与肿瘤转移 |
张启良
陈岚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7 |
0 |
|
14
|
一种改进的多元回归估计基因调控网络的方法 |
张晗
宋满根
陈国强
骆建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5
|
丹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抑制内皮细胞分泌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的影响 |
毛申兰
张彩英
黄桂秋
王振义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5
|
|
16
|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结构和性质 |
史伟
张彩英
|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8
|
|
17
|
LDL及HDL对内皮细胞血栓调节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
王伟成
董晓峰
周凤鑫
经建中
黄桂秋
徐也鲁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6 |
0 |
|
18
|
激肽释放酶激活纤溶酶原机理的研究 |
童芹
戚正武
徐也鲁
王振义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1 |
0 |
|
19
|
低密度脂蛋白对静脉内皮细胞抗凝功能的影响 |
经建中
周凤鑫
黄桂秋
葛志英
张健
徐也鲁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