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病理特征评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吴建新 袁耀宗 +3 位作者 徐家裕 秦兰芬 李定国 陆汉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 以大鼠胆源性胰腺炎模型为对象 ,比较国外相关的评分标准 ,探讨这一实验模型合理、准确的病理学评定方法。方法  4 8只SD大鼠分善宁 (16只 )、对照 (2 1只 )和假手术 (11只 )不同处理组 ,胰胆管内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急性坏... 目的 以大鼠胆源性胰腺炎模型为对象 ,比较国外相关的评分标准 ,探讨这一实验模型合理、准确的病理学评定方法。方法  4 8只SD大鼠分善宁 (16只 )、对照 (2 1只 )和假手术 (11只 )不同处理组 ,胰胆管内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参照Schmidt等普通病理学评分标准并加以改进 ,结合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等 ,评定不同标准的病理组织学评分的准确性。结果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大鼠解剖时见大量红色腹腔渗液 ,最多者达体重的 6 % ;光镜下见胰腺组织明显出血、腺细胞坏死 ;小叶破坏 ,结构紊乱 ,小叶间隔大量红细胞 ;肝脏、心脏、肺和肾脏也出现组织充血、出血等。不同处理组的 4项组织学评分标准显示Schmidt方法不能显示组间出血的严重程度 ,炎症、水肿、坏死 3项过于繁冗。以高倍镜下间隔红细胞数平均值和分级评分比较 ,组间出血显示显著性差异。结论  1)腹腔大量红色渗液、胰腺组织出血坏死、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和胰外多器官损伤等是这一模型的特征 ;2 )在简化Schmidt评分标准中水肿、坏死、炎症等 3项和出血指标以及间隔红细胞数和分级统计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新的标准 ,以更为准确合理地评定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病理特征 评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严忠馥 郭寿延 +3 位作者 王宝美 陈秀丽 冯世杰 孔令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22-223,共2页
封闭群非清洁级和清洁级 SD 大鼠79只,80℃15s 水烫后造成深Ⅱ度烫伤,分别于烫伤后2、4、8、24、48及72h,局部皮肤取材,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表皮细胞及毛囊上皮细胞核固缩,皮脂腺崩解,真皮胶元纤维肿胀融合,深部毛囊残留,确认为深Ⅱ度... 封闭群非清洁级和清洁级 SD 大鼠79只,80℃15s 水烫后造成深Ⅱ度烫伤,分别于烫伤后2、4、8、24、48及72h,局部皮肤取材,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表皮细胞及毛囊上皮细胞核固缩,皮脂腺崩解,真皮胶元纤维肿胀融合,深部毛囊残留,确认为深Ⅱ度烫伤;两组动物比较,非清洁级部分大鼠烫伤24h 后,烫伤区筋膜内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有的累及肌层,而清洁级大鼠则基本上无炎症细胞浸润,故后者作为烫伤模型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病理研究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难治性肾病病理和临床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光华 罗运九 +4 位作者 任志德 余志敏 胡黎明 何威逊 王宝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67-269,共3页
本文报告50例难治性肾病的病理及临床所见。病理改变类型:系膜增殖性肾炎30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8例,微小病变6例,局灶增殖性肾炎3例,膜性增殖性肾炎2例,膜性肾炎1例。其中系膜增殖性肾炎占60%。4例多次复发,故作第二次肾穿刺复查,3例... 本文报告50例难治性肾病的病理及临床所见。病理改变类型:系膜增殖性肾炎30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8例,微小病变6例,局灶增殖性肾炎3例,膜性增殖性肾炎2例,膜性肾炎1例。其中系膜增殖性肾炎占60%。4例多次复发,故作第二次肾穿刺复查,3例微小病变中2例转化为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1例转为系膜增殖性肾炎;另1例系膜增殖性肾炎病变加重。40例平均随访2年2月,结果完全缓解29例;部份缓解4例;未缓解5例;死亡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病理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细胞DNA倍体及其他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兰芳 王瑞年 +1 位作者 林言箴 陈志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3-343,共1页
胃癌细胞DNA倍体及其他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秦兰芳,王瑞年,林言箴,陈志昌1材料和方法收集并整理瑞金医院及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外科1974年1月~1985年12月间施行手术、并具有随访资料的胃癌石蜡包埋组织110例,每一... 胃癌细胞DNA倍体及其他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秦兰芳,王瑞年,林言箴,陈志昌1材料和方法收集并整理瑞金医院及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外科1974年1月~1985年12月间施行手术、并具有随访资料的胃癌石蜡包埋组织110例,每一病例选择1~2块瘤组织蜡块,分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DNA 倍体 预后 病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病理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严忠馥 王宝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46-50,共5页
本文报告了13例糖尿病病人肾穿刺活组织的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的病理观察。这些病人的肾脏变化均为弥漫性糖尿病性肾小球性硬化,病变特点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有的伴有系膜细胞增生。对13例中7例的电子致... 本文报告了13例糖尿病病人肾穿刺活组织的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的病理观察。这些病人的肾脏变化均为弥漫性糖尿病性肾小球性硬化,病变特点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有的伴有系膜细胞增生。对13例中7例的电子致密物沉积和11例免疫球蛋白阳性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 肾硬化 肾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H中高度前列腺上皮内瘤的病理学观察
6
作者 蔡军 卢慕峻 赵雁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69-71,共3页
目的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病例中高度前列腺上皮内瘤 (HGPIN)的发生率 ,并探讨HGPIN的病理基础及其与前列腺癌 (PCa)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 5 4例临床诊断为BPH的病例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5 4例BPH病例中有 2 2例为HGPIN ,占 40 ... 目的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病例中高度前列腺上皮内瘤 (HGPIN)的发生率 ,并探讨HGPIN的病理基础及其与前列腺癌 (PCa)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 5 4例临床诊断为BPH的病例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5 4例BPH病例中有 2 2例为HGPIN ,占 40 .7% ,平均年龄 71 .4岁。病理学特点为前列腺分泌层细胞明显增生 ,层次增多 ,核及核仁增大 ,核膜增厚 ,核仁清晰 ,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基底细胞层 ,有完整的基底膜 ,并可见 1例病理性核分裂象。腺体表现为四种形态 ,簇状、微乳头状、筛网状和平坦状。 结论HGPIN在BPH中发生率较高 ,并且从病理形态学表现支持HGPIN为前列腺最可能的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高度前列腺上皮内瘤 病理学观察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和结肠癌组织中u-PA受体表达的病理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童苗 张启良 +3 位作者 倪玉英 扬君蕊 张建平 仓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用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u-PA)单抗(MoAb),以抗配体抗体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了35例胃癌和19例结肠癌组织中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受体(u-PAR)。结果表明,胃和结肠癌组织中u-PA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 用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u-PA)单抗(MoAb),以抗配体抗体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了35例胃癌和19例结肠癌组织中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受体(u-PAR)。结果表明,胃和结肠癌组织中u-PA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7%和36.84%,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浸润型肿瘤组织的u-PM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膨胀型(P<0.05),且u-PAR阳性表达多见于癌组织中散在的肿瘤细胞表面,成团或巢状生长的肿瘤细胞表面表达则较少。同时检测同一组织标本癌基因蛋白C-erbB-2,经图像分析u-PAR和C-erbB-2表达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8028,P<0.05)。提示u-PAR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浸润能力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活化素 受体 癌基因蛋白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幼兔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江 徐远飞 +3 位作者 蔡威 傅爱芬 殷敏智 张凤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为探讨全肠外营养对婴幼儿造成胆汁淤积等肝脏损伤的病因机制 ,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方法将1周龄的新西兰幼兔随机制成正常对照组和全肠外营养组 (STD_PN) ,对STD_PN组通过颈静脉置管连续输注静脉营养液10d后 ,比较两组肝功能和病... 目的为探讨全肠外营养对婴幼儿造成胆汁淤积等肝脏损伤的病因机制 ,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方法将1周龄的新西兰幼兔随机制成正常对照组和全肠外营养组 (STD_PN) ,对STD_PN组通过颈静脉置管连续输注静脉营养液10d后 ,比较两组肝功能和病理变化。结果STD_PN组的血胆汁酸和直接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病理学检查显示STD_PN组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胆汁淤积。结论STD_PN组与婴幼儿的病变相似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 幼兔模型 TPN 肝脏损伤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和EGFR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曰林 张一楚 +2 位作者 王瑞年 龚圣济 王建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855-859,共5页
应用ABC和LSAB法对7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了c-erbB-2和EGFR表达的研究。结果:1)75例胃癌c-erbB-2表达阳性率为18.7%,阳性表达只限于癌灶,而癌旁组织均为阴性。cerbB-2在高分化胃癌、... 应用ABC和LSAB法对7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了c-erbB-2和EGFR表达的研究。结果:1)75例胃癌c-erbB-2表达阳性率为18.7%,阳性表达只限于癌灶,而癌旁组织均为阴性。cerbB-2在高分化胃癌、大体局限型胃癌中的阳性率较高(P<0.05)。2)EGFR表达阳性率为61.3%,癌旁组织、新生血管有阳性表达。EGFR表达与胃癌的大体类型、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结受累和远处转移至正相关(P<0.05)。3)c-erbB-2表达与EGFR表达无明显关系。结果说明:c-erbB-2表达出现于胃粘膜癌变的后期,是恶性细胞的标志;EGFR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有明显关系;c-erbB-2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是互相独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C-ERBB-2 E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血小板球蛋白对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LDL受体活性的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国强 杨永宗 +2 位作者 徐也鲁 任文华 王振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8-171,共4页
本文首次报告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能明显抑制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LDL受体活性,但不影响该受体的生成。初步分析提示β-TG的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不完全是由于β-TG和^(125)I-LDL之间存在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所致。此外,对于β-TG的这种... 本文首次报告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能明显抑制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LDL受体活性,但不影响该受体的生成。初步分析提示β-TG的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不完全是由于β-TG和^(125)I-LDL之间存在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所致。此外,对于β-TG的这种抑制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 受体 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敏 江悦琴 王瑞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揭示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抗人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抗体标记56例人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其与胃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 目的:揭示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抗人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抗体标记56例人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其与胃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MVD与胃癌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1)和远处转移(P<0.05)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分级和生长方式无关(P>0.05);MVD≥43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结论:血管生成对胃癌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生成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IgA肾病20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威逊 余志敏 +4 位作者 罗运九 任志德 胡黎明 朱光华 王宝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5-156,共2页
本文报告经肾活检证实的20例IgA肾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16%。临床以单纯性血尿为突出表现,其次为肾病综合征。病理组织学改变以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并对病因,诊断及予后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肾病 IGA 病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凝血指标在妊娠期及妊高征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费冲 陆培新 +5 位作者 董金林 邵慧珍 瞿嘉珉 杨君蕊 王鸿利 支立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48-49,共2页
测定VWF:Ag,Fn及AT-Ⅲ在不同孕期及妊高征妇女血清中变化,共95例,正常对照120例。各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孕期VWF:Ag,Fn,AT-Ⅲ与非孕妇女相比无显著变化;VWF:Ag自中孕开始升高,晚孕及妊高征更显著;Fn自晚孕开始升高,妊高征更明显;... 测定VWF:Ag,Fn及AT-Ⅲ在不同孕期及妊高征妇女血清中变化,共95例,正常对照120例。各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孕期VWF:Ag,Fn,AT-Ⅲ与非孕妇女相比无显著变化;VWF:Ag自中孕开始升高,晚孕及妊高征更显著;Fn自晚孕开始升高,妊高征更明显;AT-Ⅲ变化则不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纤维结合蛋白 抗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凋亡细胞DNA裂解的TUNEL原位标记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爱芬 姜叙诚 +3 位作者 杜心垿 陆良勇 赵瑞波 马春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07-209,共3页
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荧光素 dUTP 缺口末端标记法(TUENL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实验性胸腺细胞凋亡的组织切片进行标记,选择性地显示了凋亡细胞,表明 TUNEL 可在细胞水平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进行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判定,需结... 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荧光素 dUTP 缺口末端标记法(TUENL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实验性胸腺细胞凋亡的组织切片进行标记,选择性地显示了凋亡细胞,表明 TUNEL 可在细胞水平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进行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判定,需结合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坏死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细胞 细胞凋亡 DNA裂解 TUNEL 原位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基因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伟青 赵雁飞 +1 位作者 唐剑敏 郑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 p16蛋白失表达及其意义 ,以及 p16蛋白与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6 0例大肠癌和 47例大肠腺瘤中 p16蛋白及Ki- 6 7抗原的表达。 结果 1 大肠癌、大肠腺瘤中 p16失表达率分别为 2 6 .7%...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 p16蛋白失表达及其意义 ,以及 p16蛋白与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6 0例大肠癌和 47例大肠腺瘤中 p16蛋白及Ki- 6 7抗原的表达。 结果 1 大肠癌、大肠腺瘤中 p16失表达率分别为 2 6 .7%、2 5 .5 % ,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随肿瘤分化程度的下降 ,p16蛋白的失表达率增高 ,p16表达程度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 p16表达的改变与Dukes 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无关 (P >0 .0 5 )。3 大肠癌Ki- 6 7阳性表达率为 38.1%± 10 .1% ,较腺瘤 2 4.3%± 8.3%显著增高 (P <0 .0 1)。大肠癌低分化组Ki- 6 7阳性表达率较高、中分化组增高 (P <0 .0 1)。 4 大肠癌 p16阴性组Ki - 6 7阳性表达率 37.6 %±11.47%与 p16阳性组 38.18%± 9.6 8%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p16蛋白失表达与大肠癌分化呈负相关。大肠癌Ki- 6 7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瘤 ,而且分化越差 ,Ki- 6 7表达越高。p16表达的改变与Ki-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蛋白 大肠癌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7例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32次肾活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运九 何威逊 +4 位作者 任志德 余志敏 朱光华 胡黎明 王宝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5-358,共4页
本文报告4年来我院227例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肾活检结果,其中5例作肾活检复查。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03例,单纯性血尿或/和蛋白尿97例,急性肾炎16例,迁延性肾炎3例,慢性肾炎3例,家族性肾炎5例。病理表现共10类,其中微小病变(MCN... 本文报告4年来我院227例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肾活检结果,其中5例作肾活检复查。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03例,单纯性血尿或/和蛋白尿97例,急性肾炎16例,迁延性肾炎3例,慢性肾炎3例,家族性肾炎5例。病理表现共10类,其中微小病变(MCN)13例(5.7%),系膜增生性肾炎(MsFGN)140例(61.7%),局灶性肾炎(FGN)12例(5.3%),膜性增生性肾炎(MPGN)9例(4%),膜性肾炎(MN)2例(0.9%),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9例(4%),新月体性肾炎(CrGN)1例(0.4%),硬化性肾小球肾炎(SCGN)3例(1.3%),弥漫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nPGN)15例(6.6%),IgA肾病(IgAGN)23例(10.1%)。5例肾活检复查结果:2例由MCN转为FSGS,1例MCN转为MsPGN,1例MsPGN转为兼有FSGS,1例由FGN转为MsP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性 肾小球疾病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癌胚抗原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悦琴 杜心垿 王瑞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48-51,共4页
经病理确证的49例胃癌病人进行了手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检测。其中包括8例早期及41例晚期胃癌。49例胃癌CEA阳性率为44.9%(22/49),晚期胃癌阳性率为46.3%;早期胃癌为37.5%,阳性病例中77.3%患者的CEA水平在15~20μg/L,平均为17.... 经病理确证的49例胃癌病人进行了手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检测。其中包括8例早期及41例晚期胃癌。49例胃癌CEA阳性率为44.9%(22/49),晚期胃癌阳性率为46.3%;早期胃癌为37.5%,阳性病例中77.3%患者的CEA水平在15~20μg/L,平均为17.1μg/L(正常值<15μg/L);仅4例CEA明显升高,平均为95.25μg/L结果提示只有CEA明显升高才对胃癌具有诊断价值。实验还提示血清CEA水平与肿瘤部位以及浸润深度关系不大,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以及是否累及血管、淋巴管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诊断 胃肿瘤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和bFGF与血管生成及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敏 江悦琴 王瑞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83-485,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人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分析 VEGF、bFGF 与 MVD,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间关系。发现:VEGF 或 bFGF 阳性表达者 MVD 值显...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人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分析 VEGF、bFGF 与 MVD,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间关系。发现:VEGF 或 bFGF 阳性表达者 MVD 值显著高于阴性者:VEGF、bFGF 和 MVD 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VEGF 或 bFGF 表达阳性或 MVD≥43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表明:血管生成对胃癌的发展有一定作用,VEGF 和 bFGF 可促进胃癌的血管生成及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MVD、VEGF 和 bFGF 表达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VEGF BFGF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膜性增殖性肾炎10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威逊 胡黎明 +3 位作者 罗运九 任志德 余志敏 王宝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59-260,共2页
本文报告小儿膜性增殖性肾炎10例,占本院肾穿刺活检(170例)的5.8%。男7例,女3例,以学龄儿童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化: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单纯性血尿、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各1例;乙型肝炎肾炎3例;血尿及蛋白尿2例,可见本症在继发... 本文报告小儿膜性增殖性肾炎10例,占本院肾穿刺活检(170例)的5.8%。男7例,女3例,以学龄儿童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化: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单纯性血尿、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各1例;乙型肝炎肾炎3例;血尿及蛋白尿2例,可见本症在继发性肾病中占有一定比例。3例血清C_3补体值分別为15,28.5,45Mg/dl,其余均正常。肾活检病理及分型,除1例为Ⅲ型外,余9例为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增殖肾炎 病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茛菪碱对高脂饲猪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中民 朱洪生 +2 位作者 李国荣 陈岚 徐德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高脂饲喂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模型,观察乙酰胆碱(Ach)拮抗剂山茛菪碱(654-2)对培养冠状动脉内皮细胞(EC)代谢、增生、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ACh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654-... 采用高脂饲喂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模型,观察乙酰胆碱(Ach)拮抗剂山茛菪碱(654-2)对培养冠状动脉内皮细胞(EC)代谢、增生、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ACh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654-2可明显减缓EC的生长、传代;2.654-2使EC的PDGF-A、B链基因表达降低;3.654-2增加EC的NO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减少过氧化脂质(LPO)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细胞 山茛菪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