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于丽莉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1-82,共2页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来源于海洋生物水母,近年来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中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标记性蛋白质之一.GFP的cDNA约740bp,它编码238个氨基酸残基.在激发光下,GFP肽链内部第65~67位的丝氨酸-酪氨酸-甘氨...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来源于海洋生物水母,近年来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中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标记性蛋白质之一.GFP的cDNA约740bp,它编码238个氨基酸残基.在激发光下,GFP肽链内部第65~67位的丝氨酸-酪氨酸-甘氨酸通过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一个发色基团,有效地发射内部荧光且易于观察.这种特性使其具有吸引力而且有很大的应用价值.GFP的晶体结构分析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机会去了解和使用蛋白质结构和光谱功能之间的关系.由于GFP的克隆基因能在异源组织中表达产生荧光,90年代初提出了GFP作为报告分子可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GFP作为报告基因的特点和优势:①野生型GFP在395nm波长处可吸收一个激发光,在510nm发射一个绿色荧光,只要有足够的表达,在长紫外波长或蓝光照射下,无需引入别的物质,在活体内通过显微镜就能清晰地观察到.而其它一些报告基因如氯霉素乙酰转移酶Ⅱ(CAT)、β-半乳糖苷酶(β-gal)、荧光素酶(L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 标记 肿瘤转移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2微球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P815细胞中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兴黔 梅文瀚 钱关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克隆人β2微球蛋白(β2m)基因启动子,并研究其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中对下游报告基因的启动活性。方法:用PCR法从基因组内扩增β2m基因启动子。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含此启动子的EGF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分别瞬时和稳定转... 目的:克隆人β2微球蛋白(β2m)基因启动子,并研究其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中对下游报告基因的启动活性。方法:用PCR法从基因组内扩增β2m基因启动子。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含此启动子的EGF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分别瞬时和稳定转染P815细胞。通过RT-PCR、荧光显微镜摄像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IFN-γ作用前后EGFP的表达。结果:从基因组内扩增出302bp的人β2m基因的启动子,成功地构建了含此启动子的真核报告载体。RT-PCR的结果表明,IFN-γ对启动子的活性具有诱导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在5×105U/LIFN-γ作用下,尽管表达EGFP的细胞数量没有差异,但刺激组EGFP的表达强度是未刺激组的2倍。结论:人β2m基因启动子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中具有高度的启动活性。通过该启动子中所含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SRE),可在IFN-γ诱导作用下调控下游目的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启动子 IF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TNF修饰肝癌细胞辐射后增殖性和致瘤性的改变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荣婷 朱敏 +3 位作者 张腾飞 胡亮 吴兆平 陈诗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82-184,共3页
将含α-肿瘤坏死因于互补DNA(α-TNFcDNA)的缺陷型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新霉素衍生物(G418)筛选,获得HHCL-TNF基因修饰株,用不同强度60Co辐射后,以不同浓度,分别接种BALB/C裸鼠,定期观察接种处肿瘤的生... 将含α-肿瘤坏死因于互补DNA(α-TNFcDNA)的缺陷型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新霉素衍生物(G418)筛选,获得HHCL-TNF基因修饰株,用不同强度60Co辐射后,以不同浓度,分别接种BALB/C裸鼠,定期观察接种处肿瘤的生长情况。发现:(1)未经60Co辐射的HHCL细胞致瘤性明显高于60Co辐射组(P<0.01);(2)未经60Co辐射的HHCL-TNF细胞的致瘤性明显高于60Co辐射组(P<0.01),但不同辐射剂量组间(40Gy~100Gy)无差异;③未经60Co辐射的HHCL细胞的致瘤性明显高于未经60Co辐射的HHCL-TNF组(P<0.01)。结果显示:经60Co辐射后HHCL和HHCL-TNF细胞的致瘤性均基本消失,为"肿瘤疫苗"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60CO辐射 肿瘤疫苗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K^b cDNA的克隆及其在多种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钱书兵 钱关祥 陈诗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93-196,200,共5页
目的克隆H-2KbcDNA及研究其在多种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RT-PCR法扩增H-2KbcDNA,克隆入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GCEN,PA317包装出重组病毒后,分别感染NIH3T3、COS7及MM45T.Li,PCR和RT-PCR分析目的基因表达,FACS分析H-2Kb在... 目的克隆H-2KbcDNA及研究其在多种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RT-PCR法扩增H-2KbcDNA,克隆入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GCEN,PA317包装出重组病毒后,分别感染NIH3T3、COS7及MM45T.Li,PCR和RT-PCR分析目的基因表达,FACS分析H-2Kb在细胞膜上的表达。结果以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GCEN介导,分别建立了H-2Kb基因转导细胞:NIH3T3/Kb、COS7/Kb及MM45T.Li/Kb。PCR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存在于宿主细胞中,RT-PCR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获得正确表达。FACS结果表明H-2Kb分子已稳定表达在细胞膜表面。结论MHC分子基因在多种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为研究抗原递呈及抗肿瘤作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K^b基因 克隆 逆转录病毒载体 真核表达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介导hVEGF cDNA在C2C12和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欲晓 陈诗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4-709,共6页
为提高hVEGFcDNA在心肌中的表达 ,降低在其它组织中表达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用PCR法得到人磷酸肌酸激酶 (MCK)增强子和CMV核心启动子 .利用克隆技术构建了含双拷贝MCK增强子 (m)和人巨细胞病毒 (CMV)核心启动子 (c)的嵌合启动子 (mmc) ... 为提高hVEGFcDNA在心肌中的表达 ,降低在其它组织中表达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用PCR法得到人磷酸肌酸激酶 (MCK)增强子和CMV核心启动子 .利用克隆技术构建了含双拷贝MCK增强子 (m)和人巨细胞病毒 (CMV)核心启动子 (c)的嵌合启动子 (mmc)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K3 mmcLacZ ,制备受mmc嵌合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腺病毒Ad mmcVEGF .经X gal染色、β 半乳糖苷酶定量分析、RT PCR、hVEGFELISA定量分析、VEGF活性测定等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磷酸肌酸激酶增强子 嵌合启动子 肌细胞 特异性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腺病毒载体 心肌缺血 基因治疗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