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纹状体区多巴胺受体的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军 陈生弟 +1 位作者 刘振国 乐卫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531-533,537,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黑质区注射脂多糖(LPS)后,纹状体区多巴胺2型受体(D2R)亚型mRNA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D2R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LPS注人大鼠单侧黑质区,注射后21 d左右,以阿扑吗啡诱导大鼠旋转,RT-PCR方法半定... 目的 研究大鼠黑质区注射脂多糖(LPS)后,纹状体区多巴胺2型受体(D2R)亚型mRNA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D2R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LPS注人大鼠单侧黑质区,注射后21 d左右,以阿扑吗啡诱导大鼠旋转,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各组大鼠双侧纹状体区D2R两亚型mRNA的表达量。结果 单侧黑质注射LPS的大鼠经阿扑吗啡诱导后向损毁同侧旋转,实验组大鼠纹状体区DL和DS的mRNA表达量损毁侧较对照侧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LPS损毁大鼠的纹状体部位D2R mRNA含量的变化,可导致大鼠行为的改变,提示D2R可能与PD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纹状体区 多巴胺受体 动物行为 LPS 脂多糖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和C279G突变型UCHL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
2
作者 巴茂文 刘振国 +3 位作者 倪培华 陈生弟 李琳 陆国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构建人野生型和C279G突变型pEGFP-N1-UCHL1质粒。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胚脑组织中扩增出人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基因,插入至pMD18Tvector中;再采用SOE法定点突变,通过酶切和连接,构建野生型和C279G突变型pEGFP-N1UCHL1。结... 目的构建人野生型和C279G突变型pEGFP-N1-UCHL1质粒。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胚脑组织中扩增出人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基因,插入至pMD18Tvector中;再采用SOE法定点突变,通过酶切和连接,构建野生型和C279G突变型pEGFP-N1UCHL1。结果酶切和DNA测序证实,野生型和突变型UCHL1基因分别插入到pEGFP-N1中,野生型UCHL1基因序列与GenBank完全一致,C279G突变型UCHL1基因除第279位碱基C被G替代以外,其余序列与野生型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野生型和C279G突变型UCHL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HL1 突变型 基因真核表达 质粒构建 RT-PCR方法 真核表达质粒 L1基因 DNA测序 人野生型 羧基末端 胚脑组织 定点突变 基因序列 水解酶 SOE 基因分 插入 酶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