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复舒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点状缺损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士胜 廉井财 +3 位作者 周德佑 朱勇萍 王康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术后 贝复舒 准分子激光 屈光不正 角膜上皮点状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士胜 廉井财 +2 位作者 周德佑 叶纹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屈光度将 146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分为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 ,然后进行双眼 L ASIK手术 ,术后随访 0 .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屈光度将 146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分为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 ,然后进行双眼 L ASIK手术 ,术后随访 0 .5 a,对双眼视力、屈光度的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 屈光参差治愈率为 86 .3% .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均有提高 ,术后 6个月 ,患者的 UCVA达 0 .5和 1.0的百分率分别为高度数组87.0 %、6 4.4% ,低度数组 95 .2 %、72 .6 % .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等值球镜度数分别由术前的 - 10 .2 2 D± 0 .30 D、-8.2 1D± 0 .2 9D降至 - 0 .6 3D± 0 .11D(P <0 .0 1)、-0 .2 4D± 0 .0 7D(P <0 .0 1)。而术后双眼间的屈光度差异也较术前明显减小 (P <0 .0 1)。结论  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是安全而有效的。对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提高 L ASIK手术的安全性和增大治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参差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中CD105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康 王康孙 +1 位作者 王玲 胡咏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通过激光诱导C57BL/6J小鼠CNV动物模型,观察CD105在新生血管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二极管激光诱导生成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激光后1周和4周以免疫组化观察CD105的表达。结果激光后1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CD105表达于CNV组织。激光后4... 目的通过激光诱导C57BL/6J小鼠CNV动物模型,观察CD105在新生血管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二极管激光诱导生成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激光后1周和4周以免疫组化观察CD105的表达。结果激光后1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CD105表达于CNV组织。激光后4周,当血管形成趋于静止时,CD105表达明显减弱。结论研究提示CD105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 小鼠 脉络膜 新生血管模型 CD105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对近视散光眼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士胜 周德佑 +2 位作者 邓伟 廉井财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角膜地形图对近视散光眼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312例582只近视散光眼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和检影验光,对所得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及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得散光度数差别≤0.25 D和≤0.50 D者... 目的 探讨角膜地形图对近视散光眼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312例582只近视散光眼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和检影验光,对所得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及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得散光度数差别≤0.25 D和≤0.50 D者分别占58.59%、84.19%;轴位差别≤5°和≤ 10°者分别为54.81%、75.43%;有367眼(63.06%)潜视力值(PVA)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相符。结论 角膜地形图可对近视散光眼的散光度数、轴位及视力作出大致评价。验光前检查角膜地形图,将有助于提高验光的速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检影验光 散光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矫正近视术后2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泳 廉井财 +1 位作者 叶纹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治疗近视 2年的疗效。方法  98只眼 ,近视范围 -4 0 0~-2 0 5D ,散光≤ -5 0 0D ,用Keracor 116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结果 开始绝大部分呈过矫 ,渐向近视回退 ,6个月后基本稳定。术后 2...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治疗近视 2年的疗效。方法  98只眼 ,近视范围 -4 0 0~-2 0 5D ,散光≤ -5 0 0D ,用Keracor 116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结果 开始绝大部分呈过矫 ,渐向近视回退 ,6个月后基本稳定。术后 2年时 ,>-15 0 0D ,-10 0 0~ -15 0 0D ,<-10 0 0D 3组的屈光度在± 0 5D之内分别为 5 0 % ,5 2 % ,72 % ;在± 1D之内分别为 6 3 % ,6 6 % ,81%。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不超过 2行。≥ -10 0 0D组和 <-10 0 0D组 ,术后裸眼视力≥ 0 5分别占 77% ,91% ;≥ 1 0分别占 42 % ,70 %。结论 LASIK治疗近视效果稳定 ,手术安全 ,可作为中高度近视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 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治疗远视眼的初步结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廉井财 叶纹 +1 位作者 周德佑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为了评价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原发性远视眼患者(+1.00~+8.50D),采用LASIK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6mo(3~9mo)。结果 至术后6mo时,平... 目的 为了评价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原发性远视眼患者(+1.00~+8.50D),采用LASIK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6mo(3~9mo)。结果 至术后6mo时,平均残余屈光度为+0.22D±0.79D,84.2%的患者屈光度在±1.0D以内,89.5%的患者裸眼视力达到0.5以上。结论 LASIK可有效地治疗+1.00~+6.00D的远视眼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安全性。对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术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在控制半乳糖性白内障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钟一声 李浒源 +4 位作者 金婉容 赵仲礼 陈盛举 施耀卿 曲莉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 (verapamil)在半乳糖性白内障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5 5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 4组 ,2组动物每日腹腔注射 5 0 %D 半乳糖两次 ,剂量为 30ml/ (kg·d) ,其中 1组每天皮下注射维拉帕米 12mg/ (kg·d...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 (verapamil)在半乳糖性白内障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5 5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 4组 ,2组动物每日腹腔注射 5 0 %D 半乳糖两次 ,剂量为 30ml/ (kg·d) ,其中 1组每天皮下注射维拉帕米 12mg/ (kg·d) ,共 30天。另 2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其中 1组动物也给予皮下注射维拉帕米 ,观察时间相同。术后不同时间散瞳观察晶状体的动态变化 ,用日本岛津AA 6 40 13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和晶状体内的Na+ ,K+ ,Ca2 + 浓度。结果 半乳糖注射 30天后 ,未经治疗组几乎所有动物形成核性或核性以上的白内障 ,而治疗组所有动物晶状体均未形成核性混浊。维拉帕米能明显减轻白内障晶状体中Ca2 + ,K+ ,Na+ 浓度和Na+ /K+ 的变化。结论 维拉帕米能有效阻止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钙离子通道 阻滞剂 半乳糖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兔角膜细胞成分原代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钟一声 王康孙 石海云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建立从同一角膜片上分离培养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消化法培养猴角膜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兔角膜上皮细胞,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角膜基质细胞和兔角膜内皮细胞。结果猴、兔角膜内皮细胞培养1周后,均能形成细胞单... 目的建立从同一角膜片上分离培养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消化法培养猴角膜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兔角膜上皮细胞,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角膜基质细胞和兔角膜内皮细胞。结果猴、兔角膜内皮细胞培养1周后,均能形成细胞单层;猴角膜上皮细胞培养3~4天生长旺盛,但难以形成细胞单层,兔上皮细胞生长旺盛,1周后已达融合状态,细胞呈膜状伸出板层伪足;猴、兔基质细胞易培养,1周后融合成单层细胞。结论从同一角膜中能分别培养出角膜3种细胞,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相结合既节省材料,又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细胞培养 上皮细胞 基质细胞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康 王康孙 王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 通过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探讨TGF-β1在CNV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凝C57 BL/6J小鼠眼底后极部,诱发CNV生成。术后1、4周,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GF-β1 mRNA在小鼠CNV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组织中... 目的 通过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探讨TGF-β1在CNV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凝C57 BL/6J小鼠眼底后极部,诱发CNV生成。术后1、4周,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GF-β1 mRNA在小鼠CNV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于神经节细胞层,而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无TGF-β1的mRNA表达。激光光凝1周后CNV膜形成,TGF-β1 mRNA主要表达于CNV及其附近。激光后4周TGF-β1信号仍明显表达。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在CNV发生过程中,TGF-β1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小鼠 脉络膜新生血管 表达 老年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一声 王康孙 +1 位作者 廉井财 张蕾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观察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正常兔角膜和PRK切削深150μm角膜1wk后,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细... 目的观察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正常兔角膜和PRK切削深150μm角膜1wk后,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细胞密度。结果PRK切削深150μm无血清培养1wk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大小不一,部分细胞边界染色较宽,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RK切削深150μm有血清培养1wk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大小与对照组基本一致,边界染色均匀,内皮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RK切削深150μm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影响。血清中具有保护内皮细胞损伤的因子存在。临床上未能检测到内皮细胞缺失,可能是由于房水中存在保护内皮细胞损伤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内皮细胞 角膜切削术 PRK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I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雷 齐艳华 +1 位作者 韩梅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循环细胞间粘附分子 1(circulat ing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cICAM 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 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包括不伴DR患...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循环细胞间粘附分子 1(circulat ing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cICAM 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 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包括不伴DR患者 10例、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ackgrounddiabeticretinopathy ,BDR)患者 2 0例以及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 ,PDR)患者 12例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ICAM 1的含量 ,同时检验其与空腹血糖 (FBG)和甘油三脂等血糖和血脂代谢控制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ICAM 1的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 ;BDR组cICAM 1含量比糖尿病不伴DR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PDR组比BDR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5 ) ;(2 )DR患者血清中cICAM 1的浓度与FBG及血清甘油三脂的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r =0 .6 7、0 .5 0 ,P <0 .0 5 )。结论 cICAM 1水平可反映DR活动程度 ;严格控制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可能通过降低cICAM 1的表达来预防及延缓DR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细胞间粘附分子-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生长因子mRNA在兔角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一声 程枫 王康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了解EGF、TGF -α、bFGF、TGF - β1和PDGF在兔角膜上皮和基质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在角膜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兔角膜上皮和基质中EGF、TGF -α、bFGF、TGF - β1和PDGFmRNA的表达。 结果EGF、TG... 目的了解EGF、TGF -α、bFGF、TGF - β1和PDGF在兔角膜上皮和基质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在角膜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兔角膜上皮和基质中EGF、TGF -α、bFGF、TGF - β1和PDGFmRNA的表达。 结果EGF、TGF -α和PDGFmRNA仅在正常角膜上皮细胞层表达 ,基质中未见表达 ;bFGF和TGF - β1mRNA在正常角膜上皮和基质中均有表达。 结论角膜能合成和分泌EGF、TGF -α、bFGF、TGF- β1和PDGF ,且共同调节着角膜伤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原位杂交 基因表达 角膜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角膜Fas和Fas配体mRNA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一声 程枫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了解Fas和Fas配体(FasL)mRNA在兔角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角膜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人工合成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6只新西兰白兔双眼角膜上皮、角膜基质和角膜内皮层Fas和FasL ... 目的了解Fas和Fas配体(FasL)mRNA在兔角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角膜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人工合成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6只新西兰白兔双眼角膜上皮、角膜基质和角膜内皮层Fas和FasL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兔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层有 Fas mRNA表达,基质中无表达;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层有强 FasL mRNA表达,且基质中亦有表达。兔角膜 FasL mRNA表达强于 Fas mRNA的表达。结论角膜表达 Fas和FasL可能与角膜移植存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FAS配体 角膜移植 免疫赦兔 MRNA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组织AgNOR染色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一声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眼组织银染核仁组成区 (Ag NOR)染色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对部分正常眼组织、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组织及小梁切除术滤过泡区组织进行 Ag NOR染色 ,光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银染颗粒。结果  Ag NOR染色可清晰地显示出眼... 目的 探讨眼组织银染核仁组成区 (Ag NOR)染色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对部分正常眼组织、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组织及小梁切除术滤过泡区组织进行 Ag NOR染色 ,光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银染颗粒。结果  Ag NOR染色可清晰地显示出眼组织结构和细胞核中银染颗粒。增殖旺盛的细胞核中银染颗粒数增多。结论  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组织 染色 银染核仁组成区 AGN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后兔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一声 张景迎 +3 位作者 王康孙 周颍明 廉井才 叶纹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110-111,共2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apoptosis in the corneal epithelium aft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Methods Six rabbits were anesthetized systemically with sodium pentobarbital.PRK was then performed and the...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apoptosis in the corneal epithelium aft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Methods Six rabbits were anesthetized systemically with sodium pentobarbital.PRK was then performed and the central 5.6mm area of the cornea was ablated to a depth of 156μm(-8.0D).Rabbits were killed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the performance respectivelly,and the cornea were prepared for frozen tissue sections.The apoptosis of the corneal epithelium was evaluated by TUNEL method.Results The normal corneal epithelium exhibited a limited level of apoptosis,primarily in the superficial epithelium.The entire epithelial layer was found to be apoptotic 1 month after PRK.The apoptosis of the corneal epithelium 3 months after PRK was the same as the normal corneal epithelium.Conclusion The apoptosis of corneal epithelium exist in wound healing process after PRK.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popto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rneal wound heal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光学切除术 角膜上皮 近视 PRK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一声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关键词 角膜切削术 角膜磨镶术 PRK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手术后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士胜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屈光手术为屈光不正患者视力的维持或改善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 ,但术后也可发生视网膜脱离 ,尽管其发生原因尚不安全明了 ,但这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并且视网膜手术复位率高。本文就角膜、晶状体屈光手术后视网膜脱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屈光手术 视网膜脱离 屈光不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搏定对培养角膜基质细胞分泌转移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一声 周颍明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异搏定(Verapamil)对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分泌TGFβ1的影响。为预防或减轻PRK后混浊(haze)形成提供线索。方法 将传代培养细胞,在加药培养后48h,应用TGFβ1EmaxTMImmunoAssaySystem试剂盒对培养上清中TGFβ1含量进行检测... 目的 探讨异搏定(Verapamil)对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分泌TGFβ1的影响。为预防或减轻PRK后混浊(haze)形成提供线索。方法 将传代培养细胞,在加药培养后48h,应用TGFβ1EmaxTMImmunoAssaySystem试剂盒对培养上清中TGFβ1含量进行检测,根据标准曲线分别计算出各孔TGFβ1的浓度。结果 Verapamil浓度5μg/ml和10μg/ml,作用48h,培养上清中TGFβ1含量明显降低(P<0.05)。Verapamil浓度越高,培养上清中TGFβ1含量越少。结论 Verapamil能明显抑制角膜基质细胞分泌TGFβ1,可望成为预防或减轻PRK后haze形成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搏定 角膜基质细胞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细胞因子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一声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81-84,共4页
信号从上皮层传递到基质层或者从基质层传递到上皮层构成了上皮-基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皮-基质相互作用在胚胎发育[1-3]、形态发生[4-6]、伤口愈合[7,8]及肿瘤转移[9]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外基质、细胞膜关联分子(cellmembra... 信号从上皮层传递到基质层或者从基质层传递到上皮层构成了上皮-基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皮-基质相互作用在胚胎发育[1-3]、形态发生[4-6]、伤口愈合[7,8]及肿瘤转移[9]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外基质、细胞膜关联分子(cellmembrane-associatedmole-cules)和细胞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细胞 细胞因子 成纤维细胞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20
作者 钟一声 程枫 +3 位作者 周颖明 廉井财 王康孙 邓伟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 研究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形成的发生机制 ,检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后角膜上皮和基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表达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白兔施行PRK后 1,2 ,3月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haze形成情况 ,并用原位核酸分... 目的 研究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形成的发生机制 ,检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后角膜上皮和基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表达的变化。方法 新西兰白兔施行PRK后 1,2 ,3月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haze形成情况 ,并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 ,检测角膜上皮和基质PDGF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角膜上皮细胞有PDGFmRNA表达 ,基质层无表达 ;PRK后角膜上皮细胞PDGFmRNA表达增加 ,术后 2月表达最强 ,且基质中亦有轻微表达。上皮细胞PDGFmRNA表达强弱与haze形成的轻重密切相关。结论 PDGF参与PRK后伤口愈合过程 ,且调节着haze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角膜上皮下混浊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