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β-乙酰氧基去甲茛菪烷的眼科药理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琛 俞霭瑶 +5 位作者 姚渭珍 冯菊妹 崔永跃 张明珩 陈达生 李经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99-203,共5页
6β-乙酰氧基去甲茛菪烷(6β-acetoxynortropane,6β-AN)属合成拟胆硷茛菪烷类化合物。动物试验证明6β-AN 0.003%的缩瞳作用和匹罗卡品2%者相同。6β-AN 0.003%对家兔正常眼压和水负荷引起的高眼压都有明显降压作用。6β-AN 0.003%-0.0... 6β-乙酰氧基去甲茛菪烷(6β-acetoxynortropane,6β-AN)属合成拟胆硷茛菪烷类化合物。动物试验证明6β-AN 0.003%的缩瞳作用和匹罗卡品2%者相同。6β-AN 0.003%对家兔正常眼压和水负荷引起的高眼压都有明显降压作用。6β-AN 0.003%-0.0045%给家兔滴眼4个月,未见眼部育任何不正常变化,临床试用6β-AN 0.004%于14例原发性青光眼病人,眼压平均下降0.83 kPa,而匹罗卡品2%则为0.77kPa。全血胆硷酯酶活性测定,离体兔虹膜药效动力学试验及放射配体受体结合试验显示6β-AN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直接兴奋M-胆硷受体,也有极微弱的毒扁豆硷样作用,作者认为6β-AN在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上是匹罗卡品的良好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β-AN 青光眼 药理 缩瞳 降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性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董凌燕 王玲 +2 位作者 张士胜 朱彩红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0-552,共3页
目的 评价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弥漫性黄斑水肿的临床作用。方法 弥漫性黄斑水肿患眼 45只 ,17只眼先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 ,再行全视网膜光凝 ;2 8只眼仅予全视网膜光凝。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改变情... 目的 评价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弥漫性黄斑水肿的临床作用。方法 弥漫性黄斑水肿患眼 45只 ,17只眼先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 ,再行全视网膜光凝 ;2 8只眼仅予全视网膜光凝。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改变情况及黄斑水肿消退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格栅样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组提高 0 14± 0 12 ,全视网膜光凝组视力提高 0 0 4± 0 1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6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组患眼黄斑水肿大都消退 ,而单纯全视网膜光凝组眼黄斑水肿于激光后仍存在甚至加重。结论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有助于弥漫性黄斑水肿消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黄斑水肿 格栅样光凝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氩离子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LASIK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琼 廉井财 +1 位作者 张士胜 钟一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分析近视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 ileusis,L ASIK)手术治疗后 1a的效果。方法 对 5 6 9例近视眼行 L ASIK手术 ,按屈光度分为 3组 ,I组 :-1.2 5~ - 6 .0 0 D(140例 ) ;II组 :- 6 .2 5~ - 10 .0 0 D(2 0 3... 目的 分析近视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 ileusis,L ASIK)手术治疗后 1a的效果。方法 对 5 6 9例近视眼行 L ASIK手术 ,按屈光度分为 3组 ,I组 :-1.2 5~ - 6 .0 0 D(140例 ) ;II组 :- 6 .2 5~ - 10 .0 0 D(2 0 3例 ) ;III组 :- 10 .2 5~ - 15 .0 0 D(2 2 6例 )。检查术前和术后1a的视力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和角膜地形图。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 1.0者在各组分布的比率分别是 94.2 9% ,80 .30 % ,42 .0 4% .残余屈光度≤±0 .5 0 D分别是 99.2 9% ,85 .71% ,5 9.7% .屈光度在术后 3个月稳定 ,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对于 - 15 .0 0 D以下的近视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LASIK术 临床效果分析 屈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_2O_3对缺氧性增殖视网膜病变血管和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周颖明 徐建敏 +2 位作者 葛健 王康孙 王玲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8期645-649,共5页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缺氧性视网膜病变模型血管和其内皮细胞(EC)增殖的影响。方法 出生17 d的(C57BL/6J小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和模型组2,模型组2又分为未注药、注As2O3 0.5 mg/kg和5 mg/kg组,分别于注射后3、6、9、...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缺氧性视网膜病变模型血管和其内皮细胞(EC)增殖的影响。方法 出生17 d的(C57BL/6J小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和模型组2,模型组2又分为未注药、注As2O3 0.5 mg/kg和5 mg/kg组,分别于注射后3、6、9、12 d取完整眼球,行HE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 模型注药组在As2O3注射0.5 mg/kg后6 d,注射5mg/kg后3 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NFL)和突出于玻璃体腔的内皮细胞(EC)、新生血管(NV)数及其总数均降到正常组水平,并持续到注射后12 d。模型2不注药组在出生17 d后,EC和NV数量较模型组1增加,出生29 d时有统计学差异。注射后视网膜各层未见明显的组织损害。结论 注射低剂量的As2O3可有效抑制小鼠缺氧性视网膜病变的EC和NV的过度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O3 缺氧性增殖 视网膜病变 内皮细胞增殖 三氧化二砷 EC 玻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复舒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点状缺损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士胜 廉井财 +3 位作者 周德佑 朱勇萍 王康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术后 贝复舒 准分子激光 屈光不正 角膜上皮点状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 被引量:7
6
作者 钟一声 程瑜 +1 位作者 叶纹 王康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评价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 C(MMC)以及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9例(1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6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例(1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1例(1... 目的 评价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 C(MMC)以及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9例(1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6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例(1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1例(1眼)。所有患者均行小梁切除联合MMC以及羊膜植入术,术中于巩膜瓣和结膜瓣下放置0.4 mg/mLMMC3~5 min,并于巩膜瓣下植入6 mm×9mm羊膜植片。结果 术后1月,8眼眼压≤21mmHg;5眼视力提高,5眼视力无变化。随访≥6月的7眼中,5眼眼压<21mmHg,且均为Ⅰ~Ⅱ型滤过泡;5眼视力提高或不变,2眼因眼底病变而视力下降。并发症有短暂性前房出血、浅前房和渗出性脉络膜脱离。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MMC及羊膜植入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 羊膜植入 治疗 难治性青光眼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矫正近视术后5a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晶 张雷 +1 位作者 王玲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74-375,共2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 5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 5a的患者 4 9例 89眼进行裸眼视力、屈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随访 ,被随访眼按屈光度数分为 4组 :≤ - 6 .0 0D、...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 5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 5a的患者 4 9例 89眼进行裸眼视力、屈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随访 ,被随访眼按屈光度数分为 4组 :≤ - 6 .0 0D、- 6 .2 5~ - 10 .0 0D、- 10 .2 5~ - 15 .0 0D、≥- 15 .2 5D。结果 术后 5a各组的裸眼视力≥ 1.0分别为10 0 %、83%、4 9%和 4 % .与术后 6个月比较 ,术后 5a各组屈光度数回退≥ 1.0D分别为 0 %、17%、18%和 2 8% .最佳矫正视力≥ 1.0分别为 10 0 %、10 0 %、85 %和 5 6 %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或上升 1行分别为 86 %、79%、70 %和 2 0 % ,最佳矫正视力比术前上升 2行以上的分别为 14 %、13%、15 %和4 8% .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远期效果稳定 ,手术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F和VEGF mRNA在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雷 王康孙 +1 位作者 王玲 陈荣家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ssel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 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在实验性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 ,CNV)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CNV形成...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ssel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 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在实验性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 ,CNV)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CNV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用半导体激光诱导小鼠CNV模型。分别于激光后 1、3、7d、2和 3周时取出眼球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NV组织中VEGF和PED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和PEDFmRNA在激光诱导的小鼠CNV组织形成过程中均有显著表达。激光光凝早期二者的表达均增高 ,但VEGFmRNA的表达升高更显著。激光照射后 3和 7d时 ,VEGFmRNA的表达即达到高峰 ,阳性率分别为 2 6 0 5 %和 2 7 92 % ,而PEDF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1 13%和 2 3 5 5 % 2周时 ,VEGFmRNA表达开始下降 ,约为2 3 95 % ,而PEDFmRNA的表达则达到高峰 ,为 2 9 19% 光凝后 3周时 ,二者的表达均下降 ,但PEDFmRNA的表达仍高于VEGFmRNA的表达 ,分别为 2 4 87%和 2 1 93% 结论 VEGF和PEDFmRNA明显表达于实验性小鼠CNV组织中。 2者表达失衡可能在CNV的形成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士胜 王康孙 +3 位作者 王玲 朱彩红 张雷 石海云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及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对经眼底血管造影证实有经典型或隐匿型CNV的33例37眼AMD或高度近视患者进行TTT治疗。TTT各光斑平均功率密度为(18....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及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对经眼底血管造影证实有经典型或隐匿型CNV的33例37眼AMD或高度近视患者进行TTT治疗。TTT各光斑平均功率密度为(18.32±2.23)W/cm2。定期随访视力、眼底等,平均随访(3.7±2.3)个月(1~7个月)。结果经过1次或多次TTT治疗,17眼(45.9%)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稳定或提高者32眼(86.5%),下降≥1行者5眼(13.5%);7眼于TTT过程中视网膜出血增加,3眼随访过程中出现其他部位的新鲜出血。在行造影复查的患者(22例22眼)中,14眼(63.6%)渗漏减轻或消失。结论TTT治疗CNV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疗效的最终评价以及激光参数的选择依据等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长时间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瞳孔温热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 老年性黄斑变性 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士胜 廉井财 +2 位作者 周德佑 叶纹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屈光度将 146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分为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 ,然后进行双眼 L ASIK手术 ,术后随访 0 .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屈光度将 146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分为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 ,然后进行双眼 L ASIK手术 ,术后随访 0 .5 a,对双眼视力、屈光度的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 屈光参差治愈率为 86 .3% .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均有提高 ,术后 6个月 ,患者的 UCVA达 0 .5和 1.0的百分率分别为高度数组87.0 %、6 4.4% ,低度数组 95 .2 %、72 .6 % .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等值球镜度数分别由术前的 - 10 .2 2 D± 0 .30 D、-8.2 1D± 0 .2 9D降至 - 0 .6 3D± 0 .11D(P <0 .0 1)、-0 .2 4D± 0 .0 7D(P <0 .0 1)。而术后双眼间的屈光度差异也较术前明显减小 (P <0 .0 1)。结论  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是安全而有效的。对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提高 L ASIK手术的安全性和增大治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参差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角膜重度碱烧伤后羊膜移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叶纹 沈玺 钟一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观察兔角膜重度碱烧伤后羊膜移植的疗效。方法 将 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6只 ,所有兔眼建立重度碱烧伤模型 ,左眼羊膜移植 ,右眼作为对照。分别于 1、2、3个月 ,通过光镜、电镜以及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角膜情况。结果... 目的 观察兔角膜重度碱烧伤后羊膜移植的疗效。方法 将 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6只 ,所有兔眼建立重度碱烧伤模型 ,左眼羊膜移植 ,右眼作为对照。分别于 1、2、3个月 ,通过光镜、电镜以及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角膜情况。结果  1个月时 ,羊膜移植组上皮细胞修复优于对照组 ,基质浸润轻于对照组 ,基质中 TGF- β1 m 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 ,而新生血管增生情况两者无差别。2个月时 ,除上皮细胞修复羊膜移植组优于对照组外 ,其他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3个月组情况与 2个月组相似。结论 羊膜移植治疗兔角膜重度碱烧伤 ,早期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碱烧伤 羊膜移植 成纤维细胞 TGF-Β1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叶纹 冯佩丽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分析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对 2 9例 31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其中虹膜睫状体炎 14眼 ,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 7眼 ,中间葡萄膜炎 7眼 ,Vogt-小柳 -原田综合征 2眼 ,交感性眼炎 1... 目的分析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对 2 9例 31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其中虹膜睫状体炎 14眼 ,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 7眼 ,中间葡萄膜炎 7眼 ,Vogt-小柳 -原田综合征 2眼 ,交感性眼炎 1眼。随访 5~ 2 8mo,平均 15 mo,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 0 .5者占 80 % ,1眼(Vogt-小柳 -原田综合征 )术后出现较严重的前部葡萄膜炎症 ,1眼 (虹膜睫状体炎 )见 IOL表面纤维素性渗出膜 ,2眼(中间葡萄膜炎 ) IOL表面见片状白色碎屑。结论采用对眼组织损伤较小的超声乳化技术 ,术中避免刺激虹膜 ,尽量清除晶状体皮质 ,并将 IOL 植入囊袋内 ,对于在炎症相对静止期的葡萄膜炎 ,同样可获得较轻的术后炎症反应、较少的并发症和较好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葡萄膜炎 超声乳化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中CD105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康 王康孙 +1 位作者 王玲 胡咏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通过激光诱导C57BL/6J小鼠CNV动物模型,观察CD105在新生血管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二极管激光诱导生成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激光后1周和4周以免疫组化观察CD105的表达。结果激光后1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CD105表达于CNV组织。激光后4... 目的通过激光诱导C57BL/6J小鼠CNV动物模型,观察CD105在新生血管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二极管激光诱导生成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激光后1周和4周以免疫组化观察CD105的表达。结果激光后1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CD105表达于CNV组织。激光后4周,当血管形成趋于静止时,CD105表达明显减弱。结论研究提示CD105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 小鼠 脉络膜 新生血管模型 CD105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对近视散光眼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士胜 周德佑 +2 位作者 邓伟 廉井财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角膜地形图对近视散光眼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312例582只近视散光眼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和检影验光,对所得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及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得散光度数差别≤0.25 D和≤0.50 D者... 目的 探讨角膜地形图对近视散光眼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312例582只近视散光眼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和检影验光,对所得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及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得散光度数差别≤0.25 D和≤0.50 D者分别占58.59%、84.19%;轴位差别≤5°和≤ 10°者分别为54.81%、75.43%;有367眼(63.06%)潜视力值(PVA)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相符。结论 角膜地形图可对近视散光眼的散光度数、轴位及视力作出大致评价。验光前检查角膜地形图,将有助于提高验光的速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检影验光 散光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矫正近视术后2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泳 廉井财 +1 位作者 叶纹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治疗近视 2年的疗效。方法  98只眼 ,近视范围 -4 0 0~-2 0 5D ,散光≤ -5 0 0D ,用Keracor 116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结果 开始绝大部分呈过矫 ,渐向近视回退 ,6个月后基本稳定。术后 2...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治疗近视 2年的疗效。方法  98只眼 ,近视范围 -4 0 0~-2 0 5D ,散光≤ -5 0 0D ,用Keracor 116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结果 开始绝大部分呈过矫 ,渐向近视回退 ,6个月后基本稳定。术后 2年时 ,>-15 0 0D ,-10 0 0~ -15 0 0D ,<-10 0 0D 3组的屈光度在± 0 5D之内分别为 5 0 % ,5 2 % ,72 % ;在± 1D之内分别为 6 3 % ,6 6 % ,81%。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不超过 2行。≥ -10 0 0D组和 <-10 0 0D组 ,术后裸眼视力≥ 0 5分别占 77% ,91% ;≥ 1 0分别占 42 % ,70 %。结论 LASIK治疗近视效果稳定 ,手术安全 ,可作为中高度近视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 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治疗远视眼的初步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廉井财 叶纹 +1 位作者 周德佑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为了评价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原发性远视眼患者(+1.00~+8.50D),采用LASIK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6mo(3~9mo)。结果 至术后6mo时,平... 目的 为了评价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原发性远视眼患者(+1.00~+8.50D),采用LASIK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6mo(3~9mo)。结果 至术后6mo时,平均残余屈光度为+0.22D±0.79D,84.2%的患者屈光度在±1.0D以内,89.5%的患者裸眼视力达到0.5以上。结论 LASIK可有效地治疗+1.00~+6.00D的远视眼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安全性。对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术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培养及其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建华 王康孙 +3 位作者 廉景才 郑磊 郭鸣华 桑延智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了解丝裂霉素C(MMC)及透明质酸(HA)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及正常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观察MMC及HA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MMC及HA对兔角膜成纤... 目的了解丝裂霉素C(MMC)及透明质酸(HA)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及正常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观察MMC及HA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MMC及HA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从细胞生物学角度揭示MMC及HA作为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药物,作为PRK及其它眼科手术后用药的可能性,以期有助于防止或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成纤维细胞 生长抑制 近视 PRK MMC 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的表达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康 王康孙 王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系统形成的内在联系。方法 分别于小鼠出生后 3d、1、2、4周以免疫组化观察 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 ,并与视网膜铺片和光镜结果相对照。结果...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系统形成的内在联系。方法 分别于小鼠出生后 3d、1、2、4周以免疫组化观察 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 ,并与视网膜铺片和光镜结果相对照。结果 小鼠出生后视网膜血管系统由视盘处呈放射状穿出 ,逐渐由后极部向周边部。视网膜病理切片显示 :出生后 3d时 ,视网膜只有 2层 ,即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母细胞层 ,内层毛细血管仅限于视网膜后极及中周部。 7d时外丛状层形成。出生后 14d,视网膜外层毛细血管发育基本完成。出生后 2 8d,视网膜与 14d时大致相似。VEG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出生后 3d,阳性信号位于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母细胞层内、外缘。 7d时 ,VEGF明显表达在神经节细胞层、外丛状层和几乎全层内核层。出生后 14d及 2 8d,当视网膜血管系统发育基本完成时 ,VEGF阳性细胞数量和强度都明显减少和减弱。结论 本研究提示 ,VEGF的表达在空间和时间上与视网膜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发生 血管生成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在控制半乳糖性白内障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钟一声 李浒源 +4 位作者 金婉容 赵仲礼 陈盛举 施耀卿 曲莉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 (verapamil)在半乳糖性白内障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5 5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 4组 ,2组动物每日腹腔注射 5 0 %D 半乳糖两次 ,剂量为 30ml/ (kg·d) ,其中 1组每天皮下注射维拉帕米 12mg/ (kg·d...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 (verapamil)在半乳糖性白内障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5 5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 4组 ,2组动物每日腹腔注射 5 0 %D 半乳糖两次 ,剂量为 30ml/ (kg·d) ,其中 1组每天皮下注射维拉帕米 12mg/ (kg·d) ,共 30天。另 2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其中 1组动物也给予皮下注射维拉帕米 ,观察时间相同。术后不同时间散瞳观察晶状体的动态变化 ,用日本岛津AA 6 40 13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和晶状体内的Na+ ,K+ ,Ca2 + 浓度。结果 半乳糖注射 30天后 ,未经治疗组几乎所有动物形成核性或核性以上的白内障 ,而治疗组所有动物晶状体均未形成核性混浊。维拉帕米能明显减轻白内障晶状体中Ca2 + ,K+ ,Na+ 浓度和Na+ /K+ 的变化。结论 维拉帕米能有效阻止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钙离子通道 阻滞剂 半乳糖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挫伤性玻璃体积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玺 冯佩丽 谢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挫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32例(32眼)挫伤性玻璃体积血分成两组,早期组19眼(2~4周),晚期组13眼(5~14周),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视力。结果术后6月,视力大于0.1者早期组为11眼(57.9... 目的探讨挫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32例(32眼)挫伤性玻璃体积血分成两组,早期组19眼(2~4周),晚期组13眼(5~14周),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视力。结果术后6月,视力大于0.1者早期组为11眼(57.9%),晚期组2眼(15.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早期组2眼(10.5%),晚期组6眼(46.2%),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在早期组(2眼)和晚期组(4眼)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挫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宜选择在2~4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获得较好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挫伤性玻璃体积血 临床分析 玻璃体切除术 继发性青光眼 手术时机 视网膜脱离 临床疗效 发生情况 术后观察 差异显著 并发症 早期 晚期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