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病原菌及耐药率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家安 高蓓莉 +2 位作者 邓伟吾 严炜 周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7-88,共2页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目前国内外临床上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且致病菌多为人体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较常见的病原菌,临床处理比较棘手。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支气管肺感染 病原菌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用于酵母菌基因分型 被引量:7
2
作者 项明洁 彭奕冰 +5 位作者 孙景勇 刘明 沈韻 施勇旻 戴屹东 倪语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研究酵母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在改变引物、Mg2+、模板浓度、Taq多聚酶用量等不同条件下,采用RAPD法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经优化后的RAPD方法能清晰地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论RAPD是从分... 目的研究酵母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在改变引物、Mg2+、模板浓度、Taq多聚酶用量等不同条件下,采用RAPD法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经优化后的RAPD方法能清晰地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论RAPD是从分子水平对酵母菌感染进行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快速、可靠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基因分型 分型法 最佳实验条件 RAPD 流行病学研究 MG^2+ 酵母菌感染 分子生物学 分子水平 分型方法 多聚酶 Taq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HC MV活动性感染的一种新方法—HC MV PP65抗原血症检测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敏 季育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9-441,共3页
关键词 监测 HCMV活动性感染 HCMV PP65抗原血症检测 人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o细胞毒性试验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毒素 被引量:6
4
作者 郁燕萍 彭奕冰 +2 位作者 支立民 季育华 吴仲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18,共2页
建立Vero细胞毒性试验法检测大肠杆菌0157:H7毒素(Verotoxin.VT)的实验方法。采用Vero细胞培养法。利用VT对Vero细胞具有强力毒性作用特点,从细胞形态学及OD值变化确认有无毒素产生。普通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对Vero细胞无毒性... 建立Vero细胞毒性试验法检测大肠杆菌0157:H7毒素(Verotoxin.VT)的实验方法。采用Vero细胞培养法。利用VT对Vero细胞具有强力毒性作用特点,从细胞形态学及OD值变化确认有无毒素产生。普通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对Vero细胞无毒性,大肠埃希菌0157:H7(ATCC43889)使Vero细胞发生明显病变。以此方法检测了9株待检菌,其中仅1 株来源于人的对Vero细胞具有强力毒性作用。用Vero细胞毒性试验法检测VT是一种经典、特异、灵敏的检测法,它直观地确认毒素的生物活性作用,有效地检出产毒株,并根据毒素产量高低进行分类,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细胞 细胞病变效应 大肠埃希菌 O157:H7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75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彭奕冰 季育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91-93,共3页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为条件致病菌.但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已成为临床及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治疗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已成为临床的棘手问题.因此,了解鲍曼不动...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为条件致病菌.但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已成为临床及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治疗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已成为临床的棘手问题.因此,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性的变化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活菌对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项明洁 倪语星 +1 位作者 李云珠 俞善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给30名健康成人、30名儿童、15名血液病患儿、15名新生儿住院患者服用自行配制的含双歧杆菌的活菌饮料,分析服用前后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结果提示服用外源性双歧杆菌后,健康成人、儿童、新生儿住院患者肠道内类杆菌数量... 给30名健康成人、30名儿童、15名血液病患儿、15名新生儿住院患者服用自行配制的含双歧杆菌的活菌饮料,分析服用前后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结果提示服用外源性双歧杆菌后,健康成人、儿童、新生儿住院患者肠道内类杆菌数量减少,成人粪便中分泌SIgA的水平上升,儿童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增加,血液病患儿因口服抗生素,肠道菌群及SIgA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肠道菌群 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杆状病毒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尤蓓 李彪 +6 位作者 陆盈 曹文俊 尹桂芝 张一帆 赵龙 贾世海 于金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06-809,832,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基因转导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导特点。方法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以不同MOI的病毒和不同终浓度丁酸钠感染各哺乳动物细胞系。通过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 目的 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基因转导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导特点。方法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以不同MOI的病毒和不同终浓度丁酸钠感染各哺乳动物细胞系。通过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细胞转导率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强度。结果 发现HEK293细胞中,Bac-GFP转导率和GFP表达强度随着MOI和丁酸钠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高(P<0.01),报告基因GFP的表达第2d最高,至少可持续9d。Bac-GFP可感染不同种属不同组织的哺乳动物细胞系,但转导率有差异。结论 重组杆状病毒可以用于体外基因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重组杆状病毒 基因转导 丁酸钠 哺乳动物细胞 感染 钠浓度 绿色荧光蛋白(GFP) 报告基因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PCR监测骨髓移植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敏 赵维莅 +3 位作者 季育华 彭亦冰 支立民 潘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用定量PCR方法监测骨髓移植患者中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活动性感染。 方法用双标记探针水解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 4例骨髓移植患者移植前、后随访的血标本 14 0份 (其中血浆与外周血多形核细胞各 5 0 % )中... 目的用定量PCR方法监测骨髓移植患者中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活动性感染。 方法用双标记探针水解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 4例骨髓移植患者移植前、后随访的血标本 14 0份 (其中血浆与外周血多形核细胞各 5 0 % )中HCMVDNA拷贝数 ,并作动态分析。血浆标本中HCMVDVA的检出与HCMVIgG和IgM作平行比较。 结果 4例患者除病例 4外 ,均在术后 30~ 5 0d间HCMVDNA拷贝数增加 ,同一时间外周血多形核细胞中HCMVDNA的拷贝数高于血浆。当给予适量更昔洛韦 ,则能抑制其继续升高。 4例患者血清中HCMVIgM始终呈阴性 ,IgG始终呈阳性。 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是用以监测骨髓移植患者中HCMV活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荧光定量PCR 骨髓移植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血红素定量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郁宝铭 秦云峰 +3 位作者 蒋家騠 李铭 周锡庚 杨伟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粪便血红素定量(Hcom Quant)测定是一种测定粪便隐血的新方法。它是测定粪便中卟啉的含量。本文介绍这一检测方法。318例正常人在不限制饮食的条件下,进行粪便邻甲氧基苯酚法和Homo Quant测定对比,测出正常人粪便中血红素为21.62±1... 粪便血红素定量(Hcom Quant)测定是一种测定粪便隐血的新方法。它是测定粪便中卟啉的含量。本文介绍这一检测方法。318例正常人在不限制饮食的条件下,进行粪便邻甲氧基苯酚法和Homo Quant测定对比,测出正常人粪便中血红素为21.62±10.81μg/g粪,>42μg/g粪有肯定意义。通过线性试验、重复试验和回收试验确证检测方法是可信的。还对40例非胃肠肿瘤和34例胃肠道癌肿患者的粪便,以邻甲氧基苯酚法、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和Hcmo Quant法测定法进行比较,在胃肠道癌肿病例中邻甲氧基苯酚法阳性率41%,RPHA法53%,Hcmo Quant法74%。在非胃肠道肿瘤病例中,邻甲氧基苯酚法无一例阳性,RPHA法的假阳性率为22.5%,Hcmo Quant测定12.5%>42μg/g粪。结果初步表明Hcmo Quant测定比其它隐血试验敏感和特异,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血红素 卟啉 隐血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红细胞G6PD、PK和P5'-N的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荣泉 孙爱华 +2 位作者 郭彩玲 王文冠 贺根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28-31,共4页
对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红细胞G6PD、PK和P5’-N活性测定。治疗前急白患者红细胞G6PD、PK和P5’-N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缓解期急白患者红细胞G6PD、PK和P5’-N均高于治疗前患者(P<0.0... 对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红细胞G6PD、PK和P5’-N活性测定。治疗前急白患者红细胞G6PD、PK和P5’-N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缓解期急白患者红细胞G6PD、PK和P5’-N均高于治疗前患者(P<0.001)。慢粒患者红细胞G6PD和P5’-N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PK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红细胞 G6PD 丙酮酸激酶 核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补阳还五汤对SHR/SP大鼠血压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永杰 顾文勇 邹德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22-924,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加减补阳还五汤对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血压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20只5周龄雄性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随机分为二组(n=10只),喂含补阳还五汤的饲料为用药组,常规饲养为空白对照组;同时10只同龄WK... 目的观察使用加减补阳还五汤对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血压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20只5周龄雄性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随机分为二组(n=10只),喂含补阳还五汤的饲料为用药组,常规饲养为空白对照组;同时10只同龄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组。观察大鼠的体重、血压、行为学、记忆力和大脑病理变化。结果用药组和对照组的血压、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用药组血压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用药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01),但明显差于正常组(P<0.001)。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对SHR/SP鼠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能显著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补阳还五汤 自发性高血压 脑卒中 记忆力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红细胞衰老时己糖激酶的变化和麦芽醇对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伟宗 刘明 沈为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3-284,共2页
人红细胞衰老时己糖激酶的变化和麦芽醇对它的保护作用*杨伟宗刘明沈为纲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25)中国图书分类号R977.9氧自由基与衰老的过程有关〔1〕,Nehal动物实验发现红细胞内己... 人红细胞衰老时己糖激酶的变化和麦芽醇对它的保护作用*杨伟宗刘明沈为纲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25)中国图书分类号R977.9氧自由基与衰老的过程有关〔1〕,Nehal动物实验发现红细胞内己糖激酶(Hexokinase,H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衰老 己糖激酶 麦芽醇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眼挫伤后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葛健 吴永杰 +1 位作者 陈康 叶青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通过用 Wistar大鼠制造眼钝挫伤模型 ,观察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 ,探讨其与外伤性前房出血后再次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用 5 0只 Wistar大鼠麻醉后用钝器敲击其双眼造成前房出血的眼外伤模型 ,每天观察出血情况且在损伤后 1、3、... 目的 通过用 Wistar大鼠制造眼钝挫伤模型 ,观察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 ,探讨其与外伤性前房出血后再次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用 5 0只 Wistar大鼠麻醉后用钝器敲击其双眼造成前房出血的眼外伤模型 ,每天观察出血情况且在损伤后 1、3、5、7、9、11d分别取 2只眼虹膜组织制备石蜡切片 (HE染色 )作光镜检查 ,另外在按 2 m L· kg- 1 剂量将10 g· L- 1 Evan蓝溶液注入大鼠的左心室然后经左心室心脏灌洗后取出虹膜组织按一定剂量浸泡于甲酰胺溶液中 ,于 45℃恒温水浴 72 h,取上清液 ,于 6 2 0 nm波长分光光度计测定比色值标记成一曲线 ;并测不同浓度 (0 .0 1~ 0 .1g· L- 1 ) Evan蓝溶液中在 6 2 0 nm波长的透光度 ,制作一标准曲线。结果 外伤后 ,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均增高 ,增高程度在不同时间不相同。在 19只再次出血的标本中 ,其虹膜通透性均保持高水平。结论 再次出血大鼠中 ,发现所测得的透光度维持在高水平 ,于组织间隙仍可见血细胞游离其间 ,说明毛细血管壁的不稳定状态是造成再次出血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 毛细血管通透性 前房出血 眼挫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209A突变型α-synucle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14
作者 李琳 刘振国 +1 位作者 陈生弟 倪培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10-712,共3页
目的 构建人G209A突变型α-synucle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RT-PCR从人胚脑组织中扩增人α-synuclein基因,再采用SOE法定点突变,构建G209A突变型α-synucle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结果 酶切和DNA测序证实,突变型(G209A)α-synuclei... 目的 构建人G209A突变型α-synucle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RT-PCR从人胚脑组织中扩增人α-synuclein基因,再采用SOE法定点突变,构建G209A突变型α-synucle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结果 酶切和DNA测序证实,突变型(G209A)α-synuclein基因除第209位碱基G被A替代以外,其余序列与野生型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G209A突变型α-synucle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 真核表达质粒 Α-SYNUCLEIN 帕金森病 脑组织 人胚 构建 N基因 酶切 野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小鼠巨细胞病毒对巨噬细胞的感染
15
作者 施新明 季育华 +1 位作者 钱美倩 苍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7-488,共2页
目的检测巨细胞病毒CMV是否能够感染并影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方法以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攻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用地高辛标记的152bpMCMV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测定。结合受染细胞形态学改变,巨细胞包涵体检测,以及细胞表面Fc受体表达Fc... 目的检测巨细胞病毒CMV是否能够感染并影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方法以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攻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用地高辛标记的152bpMCMV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测定。结合受染细胞形态学改变,巨细胞包涵体检测,以及细胞表面Fc受体表达Fc花环形成的变化,观察MCMV对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结果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表明受MCMV攻击的巨噬细胞的胞浆和核内,有杂交阳性的灰蓝色颗粒沉积,与阳性对照细胞片小鼠成纤维细胞3T3相一致;未受MCMV攻击的巨噬细胞片阴性对照中,则未见有着色颗粒。同时发现,受染细胞的形态改变,核呈现典型的嗜酸性包涵体;受染细胞表面Fc受体表达呈上调趋势。结论巨细胞病毒能够感染巨噬细胞并影响其形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原位杂交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16
作者 项明洁 应春妹 +1 位作者 孙民 倪语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分析1998、1999年1~2月临床分离的20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 用E试验检测13种抗生素对20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伊米配能(IP)、头孢他啶(TZ)、庆大霉素(GM)、... 目的 分析1998、1999年1~2月临床分离的20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 用E试验检测13种抗生素对20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伊米配能(IP)、头孢他啶(TZ)、庆大霉素(GM)、头孢曲松(TX)、阿米卡星(AK)、头孢哌酮(CP)、头孢噻肟(CT)、头孢呋肟(XM)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效果优于非发酵菌。用E试验方法检出1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结论 E试验检测MIC可用于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以及ESBLs的筛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试验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最低抑菌浓度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炎患者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的变化
17
作者 王学峰 邵慧珍 +5 位作者 王鸿利 吴瑞庭 姜嘉 沈霖德 巫善明 孙家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49-251,共3页
作者报道39名正常人及20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的测定结果:正常人组t-PA和PAI分别为1.92±0.72IU/ml和6.38±2.57AU/ml;各型肝炎组的t-PA活性较正常人组高(P<0.00... 作者报道39名正常人及20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的测定结果:正常人组t-PA和PAI分别为1.92±0.72IU/ml和6.38±2.57AU/ml;各型肝炎组的t-PA活性较正常人组高(P<0.001),PAI活性较正常人组低(P<0.001)两者均随病情的严重程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T-PA PAI 血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变化
18
作者 丁韧 张远贵 +3 位作者 金曙雯 许伟石 严忠馥 支立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20-22,共3页
为研究烧伤创面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变化及其与创面愈合的关系,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FN含量和创面形态学变化作了动态检测。结果表明:烫伤后1d创面表皮毁坏,FN含量开始增高;伤后7d,FN含量达峰值,然后逐渐下降;伤后21d,创面... 为研究烧伤创面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变化及其与创面愈合的关系,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FN含量和创面形态学变化作了动态检测。结果表明:烫伤后1d创面表皮毁坏,FN含量开始增高;伤后7d,FN含量达峰值,然后逐渐下降;伤后21d,创面上皮化完成,FN含量仍高于正常。实验提示:烫伤后创面FN含量的变化与创面愈合过程密切相关;创面FN含量的增高可能是机体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有利反应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连接蛋白 烧伤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19
作者 季育华 施新明 +2 位作者 彭奕冰 支立民 潘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94-95,共2页
巨细胞病毒(CMV)在人群中感染普遍,尤其对宿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者危害更甚。CMV的致病除因病毒增殖直接影响寄生的宿主外,还可能存在病毒感染后引起宿主免疫病理学改变的机制[1]。单核一巨噬细胞是抗原递呈细胞,亦为多种病... 巨细胞病毒(CMV)在人群中感染普遍,尤其对宿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者危害更甚。CMV的致病除因病毒增殖直接影响寄生的宿主外,还可能存在病毒感染后引起宿主免疫病理学改变的机制[1]。单核一巨噬细胞是抗原递呈细胞,亦为多种病毒的靶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对病毒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BALB/C 腹腔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t-PA和PAI及vWF:Ag活性变化
20
作者 陈晓文 王学锋 戚文航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 对46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通过t-PA活性(t-PA:A)、PAI活性(PAIs:A)、vW因子抗原(vWF:Ag)的检测以观察内皮细胞纤溶活力变化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无再狭窄组35... 目的 对46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通过t-PA活性(t-PA:A)、PAI活性(PAIs:A)、vW因子抗原(vWF:Ag)的检测以观察内皮细胞纤溶活力变化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无再狭窄组35例和再狭窄组11例。所有患者均在PTCA术前及术后1h、1月、3月、6月肘静脉抽血,检测t-PA:A、PAIs:A和vWF:Ag含量。 结果 再狭窄组血浆t-PA:A术后上升,随访中下降;PAIs:A呈上升趋势,无再狭窄组血浆t-PA:A水平在术后1h上升,且在以后随访中仍保持上升趋势,其PAIs:A逐步下降(P<0.05);二组相比,再狭窄组PAIs:A水平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比无再狭窄组增高48%和66%(P均<0.05)。vWF:Ag水平,无再狭窄组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再狭窄组术后始终比术前增高。 结论 异常增高的PAIs:A及vWF:Ag水平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纤溶活性 再狭窄 vW因子抗原 内皮细胞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