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核医学多媒体教学光盘网页制作 被引量:3
1
作者 管梁 陈刚 +2 位作者 王辉 江旭峰 朱承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82-383,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核医学 多媒体教学 光盘网页 制作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核医学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承谟 李彪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01-1204,共4页
关键词 核医学 PET CT 放射药物 核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届亚洲和大洋洲核医学和生物学会议总结报告
3
作者 朱承谟 张佳胤(译) 张一帆(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06-1310,共5页
关键词 生物学 核医学 会议 总结报告 大洋洲 亚洲 世界各地 中国 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核素显像对急性附睾炎和睾丸扭转的鉴别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枫钊 陈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 (CDU)与核素扫描对睾丸扭转和急性附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比较 11例睾丸扭转和 17例急性附睾炎的超声图像和核素扫描图像。 结果CDU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核素扫描误诊3例 ,正确率为 88.9%。 结论...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 (CDU)与核素扫描对睾丸扭转和急性附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比较 11例睾丸扭转和 17例急性附睾炎的超声图像和核素扫描图像。 结果CDU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核素扫描误诊3例 ,正确率为 88.9%。 结论与核素显像相比 ,CDU具有准确率高 ,方便快捷 ,符合急诊手术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附睾炎 睾丸扭转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核素显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肾上腺显像
5
作者 朱承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188-190,共3页
国内于1975年和1985年在上海先后开展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的放射性核素显像。由于它们有功能性显像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肾上腺皮质显像显像剂和方法胆固醇的基本结构与环氢多烷菲类似,进入机体后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LDL受... 国内于1975年和1985年在上海先后开展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的放射性核素显像。由于它们有功能性显像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肾上腺皮质显像显像剂和方法胆固醇的基本结构与环氢多烷菲类似,进入机体后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LDL受体结合进入细胞,以胆固醇脂的形式储存于肾上腺皮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手术 放射性核素 异位嗜铬细胞瘤 髓质 显像剂 受体结合 阵发性高血压 双侧肾上腺 肾上腺外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纤溶酶原Kringle5区的基因克隆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尹桂芝 李彪 +4 位作者 张一帆 尤蓓 赵龙 陆林 于金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克隆人纤溶酶原Kringle5 (K5 )区基因 ,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方法用PCR方法从正常成人肝cDNA库扩增出人纤溶酶原K5区基因 ,构建K5的原核表达载体pET 2 2b(+) K5 6×His,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经Ni+ -树脂亲和层... 目的克隆人纤溶酶原Kringle5 (K5 )区基因 ,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方法用PCR方法从正常成人肝cDNA库扩增出人纤溶酶原K5区基因 ,构建K5的原核表达载体pET 2 2b(+) K5 6×His,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经Ni+ -树脂亲和层析进行纯化 ,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试验检测蛋白活性。结果经PCR成功扩增出了 2 4 3bp的K5区基因 ,测序正确后克隆进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ET 2 2b(+) ,重组质粒在BL2 1中成功表达出分子量为 14 0 0 0的蛋白质 ,纯化后的蛋白纯度达95 % ,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功能 ,K5蛋白浓度为 4 μg/mL时抑制率达 5 0 %。 结论纤溶酶原K5的成功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表达载体 纯化 ET 血管内皮细胞 基因克隆 肿瘤 扩增 人纤溶酶原 IPTG cDNA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PM分析焦虑症患者^(99m)Tc-ECD局部脑血流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江旭峰 肖泽萍 +3 位作者 李培勇 郭万华 陈钰 朱承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用统计参数地图(statisticalparametricmapping,SPM)软件包分析焦虑症患者局部脑血流(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灌注的变化。方法:选择经CCMD-2或ICD-10诊断为焦虑症患者19例,进行脑99mTc-ECD显像,并与2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 目的:用统计参数地图(statisticalparametricmapping,SPM)软件包分析焦虑症患者局部脑血流(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灌注的变化。方法:选择经CCMD-2或ICD-10诊断为焦虑症患者19例,进行脑99mTc-ECD显像,并与2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比较。用SPM软件包对脑血流图像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焦虑症患者大脑血流变化情况。结果:焦虑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双侧颞叶、额上回、扣带回明显降低。而在中央前回、额叶眶部、左基底节血流明显升高。结论:焦虑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有明显的变化,且与其发病机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生物探测的PAMAM树形高分子增强免疫磁性微球 被引量:6
8
作者 罗吾钧 朱以华 +1 位作者 包华 李培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7-371,共5页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磁性微球(CMM),研究了CMM和CMM PAMAM(第5代)两者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结合状况。结果显示:CMM与BSA的结合量为22.2μg/mg。PAMAM偶联在磁性微球表面后,提高了磁性微球表面官能团的密度,因而C...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磁性微球(CMM),研究了CMM和CMM PAMAM(第5代)两者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结合状况。结果显示:CMM与BSA的结合量为22.2μg/mg。PAMAM偶联在磁性微球表面后,提高了磁性微球表面官能团的密度,因而CMM PAMAM(第5代)与BSA的结合量可达54.4μg/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探测 树形高分子 免疫磁性微球 悬浮聚合 聚苯乙烯 牛血清蛋白 共价偶合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Re-Herceptin免疫导向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贵平 张一帆 汪勇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以针对HER-2/neu癌基因表达蛋白为靶点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作为靶向载体,制备188Re标记的放射免疫治疗剂(188Re-Herceptin),观察其在体外对HER-2/neu癌基因高表达的SKBR-3乳腺癌细胞株的靶向结合性及抗癌作用。方法188Re对H... 目的以针对HER-2/neu癌基因表达蛋白为靶点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作为靶向载体,制备188Re标记的放射免疫治疗剂(188Re-Herceptin),观察其在体外对HER-2/neu癌基因高表达的SKBR-3乳腺癌细胞株的靶向结合性及抗癌作用。方法188Re对Herceptin的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取不同放射性活度的188Re-Herceptin与SKBR-3乳腺癌细胞共同培养,以MTT法测定其对单层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计算相对抑制率(IC50)。结果188Re-Herceptin在体外可明显抑制SKBR-3细胞,且其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而188Re标记的正常鼠IgG(nmIgG)和188ReO4-的抑制作用较弱。188Re-Herceptin组的IC50(76.1×104Bq/L)明显低于188Re-nmIgG组(139.2×104Bq/L)和188ReO4-组175×104Bq/L。结论188Re-Herceptin具有明显的抑制体外培养SKBR-3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可进一步用于乳腺癌的放射免疫导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免疫治疗 HERCEPTIN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延迟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超 李彪 +4 位作者 张立颖 江旭峰 管樑 李培勇 朱承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FDG PET显像图像、标准摄取值(SUV)及储留指数(RI%)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4例疑患恶性肿瘤者及59例体检者进行^(18)F-FDG PET全身扫描,有局灶性代谢增高的患者经饮水、进食后3h进行延迟显像,用勾划感...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FDG PET显像图像、标准摄取值(SUV)及储留指数(RI%)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4例疑患恶性肿瘤者及59例体检者进行^(18)F-FDG PET全身扫描,有局灶性代谢增高的患者经饮水、进食后3h进行延迟显像,用勾划感兴趣区方法计算两次显像的SUV,并计算^(18)F-FDG的RI%。随访其手术病理结果、治疗转归及再次CT/MR检查结果,综合比较^(18)F-FDG及RI%对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效果。结果56例患者40min显像有局灶性代谢增高病灶;经3h延迟显像后发现病灶形态发生较大改变或病灶消失,综合分析为生理性代谢增高。其余107例共发现128个可疑病灶,以在40min时SUV≥3为标准,判断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3%、90.7%、84.2%;以^(18)F-FDG在病灶中的RI%≥10%作为标准,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8%、78.9%、80.3%。结合以上两项标准,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8.4%、98.4%。结论3h延迟显像对肿瘤诊断有辅助作用,结合应用最大SUV及RI%两项指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标准摄取值 储留指数 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的视觉刺激在脑^(18)F-FDG代谢显像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万华 张剑戈 +4 位作者 江旭峰 吕中伟 张立颖 李培勇 朱承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 应用cPET显像仪和脑统计参数地图法研究脑18F FDG代谢与光线刺激的关系。方法 应用PET显像仪 ,将 2 8例正常人脑18F FDGPET显像 ,按有无光线刺激分成两组 ,应用以像素为基础的统计参数图法 ,分析受光线刺激影响的脑解剖功能区。... 目的 应用cPET显像仪和脑统计参数地图法研究脑18F FDG代谢与光线刺激的关系。方法 应用PET显像仪 ,将 2 8例正常人脑18F FDGPET显像 ,按有无光线刺激分成两组 ,应用以像素为基础的统计参数图法 ,分析受光线刺激影响的脑解剖功能区。结果 按α=0 .0 1,ν=2 6作为检验水准 ,SPM法分析可见在楔叶、枕叶、中央后回、前回以及颞上回的部分区域成对称性升高 ,而在海马旁、扣带回、中脑导水管及颞上叶的部分区域则有代谢的减低。结论 统计参数地图法是脑认知分析的新手段 ,光线的视觉刺激不但使视觉区能量代谢受到影响 ,还可影响其他区域受到影响 ,甚至会抑制一些区域的葡萄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统计参数地图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SPECT/CT图像融合的外基准框架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中伟 管粱 +3 位作者 张剑戈 顾伟中 娄继权 朱承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设计用于腹部SPECT与CT图像刚性配准的外基准标记支架 ,并以此实现SPECT/CT基于外标记的图像融合。方法 设计N字型支架 ,开发基于外标记的交互性通用图像融合软件 ,并对外标记物和正常志愿者的肝脏SPECT/CT横断面图像... 目的 本研究旨在设计用于腹部SPECT与CT图像刚性配准的外基准标记支架 ,并以此实现SPECT/CT基于外标记的图像融合。方法 设计N字型支架 ,开发基于外标记的交互性通用图像融合软件 ,并对外标记物和正常志愿者的肝脏SPECT/CT横断面图像进行配准及融合验证。结果 N字型外标记支架物易于固定 ,SPECT/CT显像过程中外标记点的相对位置不变 ;应用该标记支架及以此为基准开发的图像融合软件 ,在PC机上实现了肝脏的SPECT/CT图像融合。结论 我们自行设计的适于胸腹部SPECT/CT图像配准的N字型外标记物支架 ,易于固定 ,适于不同模态腹部横断面图像的配准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CT 外标记支架 图像配准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SPECT测定局部脑血流分布中参考区的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万华 张剑戈 +2 位作者 江旭峰 李培勇 朱承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30-534,共5页
目的比较选择全脑和小脑两种参考区作为归一化参数在SPM分析强迫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 (rCBF)变化。 方法受检者为 13例OCD病人 (OCD组 )和 2 3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 (CN组 )。99mTc-ECDSPECT脑血流检查后 ,利用MRIcro和SPM工具软件 ... 目的比较选择全脑和小脑两种参考区作为归一化参数在SPM分析强迫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 (rCBF)变化。 方法受检者为 13例OCD病人 (OCD组 )和 2 3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 (CN组 )。99mTc-ECDSPECT脑血流检查后 ,利用MRIcro和SPM工具软件 ,分别以全脑和小脑作为参考区 ,按成组设计分析OCD组和CN组两组间的rCBF分布差异 (rCBF增高区和降低区 )。 结果用小脑作为参考区 ,SPM分析显示OCD组有 7个脑区rCBF发生变化 ;而用全脑作为参考区 ,SPM显示除有以上 7个区域的血流变化外 ,还包括小脑的 1个区域在内的 17个区域的rCBF变化。 结论强迫症患者小脑的脑血流发生变化 ,以此作为参考区不但会忽略小脑本身血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参数地图 参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5的标记及其肿瘤显像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彪 赵龙 +3 位作者 张一帆 尹桂芝 张志勇 朱承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标记纤溶酶原Kringle5(K5)用于肿瘤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5(rhK5),以Iodogen法制备^(125)I-rhK5和^(131)I-rhK5,进行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和肿瘤显像研究。结果^(125)I-rhK5和^(13...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标记纤溶酶原Kringle5(K5)用于肿瘤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5(rhK5),以Iodogen法制备^(125)I-rhK5和^(131)I-rhK5,进行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和肿瘤显像研究。结果^(125)I-rhK5和^(131)I-rhK5的标记率为86%和84%,放化纯度为96%和95%。竞争结合实验表明,rhK5标记后其生物活性没有改变;荷瘤裸鼠体内分布显示,12h肿瘤肌肉组织比可达4.94±0.89;^(131)I-rhK5肿瘤显像示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随时间逐渐增加,3h可见肿瘤清晰显影。结论Iodogen法制备^(125)I-rhK5和^(131)I-rhK5纯度高、稳定性好。^(131)I-rhK5可进行肿瘤的显像,为肿瘤的显像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NGLE5 肿瘤 新生血管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者^(18)F-FDG PET显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立颖 江旭峰 +2 位作者 李培勇 李彪 朱承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8F-FDGPET显像在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而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或不能提供明确的诊断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21例,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或不能得出明确结论。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18F-F... 目的:回顾性分析18F-FDGPET显像在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而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或不能提供明确的诊断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21例,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或不能得出明确结论。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18F-FDGPET显像,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于18F-FDGPET显像前2周内进行。每一位患者的最终诊断均得自于手术/活检的病理学结论或1年以上的随访的基础之上。结果:18F-FDGPET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的敏感性为92.3%(12/13),特异性为62.5%(5/8),准确性为81.0%(17/21),阳性预期值为80%(12/15),阴性预期值为83.3%(5/6)。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18F-FDGPET全身显像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可能改变对这些患者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瘤标志物 PET显像 应用价值 异常者 ^18F-FDG 回顾性分析 影像学检查 检查结果 不明原因 全身显像 治疗措施 患者 阴性 升高 病理学 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 诊断 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显像和时间-放射性曲线诊断干燥综合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管梁 任红 +3 位作者 张冀先 陈楠 王辉 田伟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显像和时间一放射性曲线在于燥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正常对照15例,肾脏或结缔组织病95例,临床诊断干燥综合征48例。腮腺(99m)TcO4-S的维生素C负荷SPECT动态显像,正常腮腺显像清晰,分侧时间一放射... 目的探讨腮腺显像和时间一放射性曲线在于燥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正常对照15例,肾脏或结缔组织病95例,临床诊断干燥综合征48例。腮腺(99m)TcO4-S的维生素C负荷SPECT动态显像,正常腮腺显像清晰,分侧时间一放射性曲线有明显摄取相和快速排泄相。结果在排除干燥综合征的110例中,腮腺异常单侧2例双侧1例。在确诊干燥综合征的48例中,双侧腮腺不显影11例,双侧腮腺平行性功能受累17例,单侧腮腺异常5例,双侧腮腺正常15例。结论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3.5%、98.2%和87.7%,判断指标通用确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O4^- 腮腺显像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例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卫国 陈石磊 +3 位作者 许赤贞 车锦凤 范可成 陈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 :分析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 :9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于 1992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在我院治疗 ,其中放疗 6 6例 ,同位素治疗 2 5例。原发以乳腺癌和肺癌为主 ,各占 2 7.4%和 2 4.1%。治疗前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的 75例 ,... 目的 :分析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 :9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于 1992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在我院治疗 ,其中放疗 6 6例 ,同位素治疗 2 5例。原发以乳腺癌和肺癌为主 ,各占 2 7.4%和 2 4.1%。治疗前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的 75例 ,占 82 .4% ,1年以内出现转移的共有 6 4例 ,占 70 .4%。用中位生存期分析生存率差异 ,用L og- rank行差异性检验。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 10个月 ,乳腺癌最长 ,为 14.5个月 ,其次泌尿系肿瘤为 14个月 ,最短为原发不明者为 2个月。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仅有局部疼痛者 ,分别为 10个月、3.5个月和 34个月。 1年以内出现继发转移者 ,中位生存期明显较短 ,为 5 .5个月。结论 :放疗、同位素治疗对脊柱转移瘤具有较好的姑息止痛效果 ,总有效率为 78.0 %。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有原发部位、治疗前神经功能状况、继发转移出现的早晚和有无脏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生存期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杆状病毒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尤蓓 李彪 +6 位作者 陆盈 曹文俊 尹桂芝 张一帆 赵龙 贾世海 于金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06-809,832,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基因转导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导特点。方法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以不同MOI的病毒和不同终浓度丁酸钠感染各哺乳动物细胞系。通过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 目的 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基因转导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导特点。方法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以不同MOI的病毒和不同终浓度丁酸钠感染各哺乳动物细胞系。通过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细胞转导率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强度。结果 发现HEK293细胞中,Bac-GFP转导率和GFP表达强度随着MOI和丁酸钠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高(P<0.01),报告基因GFP的表达第2d最高,至少可持续9d。Bac-GFP可感染不同种属不同组织的哺乳动物细胞系,但转导率有差异。结论 重组杆状病毒可以用于体外基因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重组杆状病毒 基因转导 丁酸钠 哺乳动物细胞 感染 钠浓度 绿色荧光蛋白(GFP) 报告基因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lairach图谱自动提取PET脑显像功能区的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剑戈 王成 +2 位作者 江旭峰 郭万华 潘家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09-209,共1页
关键词 Talairach图谱 PET脑显像 解剖功能区 三维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67显像评估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辉 江旭峰 +3 位作者 王超 李彪 李培勇 朱承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Ga67显像预测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39例病人中女24例,男15例,平均年龄(48±5.6)岁,临床病史及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分别在化疗前、化疗结束后1个月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常规...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Ga67显像预测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39例病人中女24例,男15例,平均年龄(48±5.6)岁,临床病史及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分别在化疗前、化疗结束后1个月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常规的Ga67SPECT和CT显像,图像分析采用常规的定性方法。结果:Ga67显像结果:在39例病人治疗结束后,有32例病人肿瘤Ga67显像结果为阴性,提示治疗完全有效,随访证实阴性预测率为94%(30?32);7例病人治疗后Ga67显像阳性,表示治疗部分有效或治疗无效。随访证实阳性预测率为86%(6?7),提示Ga67显像阴性的病人预后很好,而治疗后Ga67显像阳性预后很差。CT扫描结果:39例病人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胸、腹和盆腔CT扫描,其阴性预测率为83%;而阳性预测率只有25%。结果提示与Ga67显像相比,CT预测疗效的结果难于区分治疗有效、部分有效或无效。结论:Ga67显像在评价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病人治疗反应中明显优于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淋巴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