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医学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蔡海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05-306,共2页
关键词 康复医学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课程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9
2
作者 胡永善 朱玉连 +2 位作者 杨培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一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一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 ,并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一个月后测试两次Fugl-Meyer运动功能 (FMA)。 结果 :治疗组两次评价分别为 4 .94± 4 .5 4、10 .6 0± 5 .2 0 ,对照组为 7.5 6± 6 .36、10 .2 7± 6 .5 7;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一个月后运动功能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一个月后的运动功能能力具促进的作用 ,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永善 朱玉连 +2 位作者 杨佩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81例入选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入选后首次评价,1个月后、3个月后... 目的:探讨持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81例入选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入选后首次评价,1个月后、3个月后和6个月后各评价一次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Barthel'sIndex);FMA值:治疗组依次为5.43±4.79、10.54±5.19、12.92±5.34、15.40±4.74,对照组为6.56±6.00、10.00±6.52、8.29±5.00、11.64±5.60;BI值:治疗组依次为6.53±4.62、12.85±5.04、15.94±3.79、17.59±3.63,对照组为7.01±5.54、11.75±6.30、11.66±4.50、14.50±4.30。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作组内比较P<0.001;两组比较得出各阶段的恢复是不均衡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干预 急性脑卒中 偏瘫 影响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9
4
作者 胡永善 朱玉连 +2 位作者 杨佩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康复组增加运动疗法和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康复组增加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 ,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 1个月后分别测试ADL能力。结果 :康复组两次Barthel指数分别为 6 .36± 4.93、13.0 0± 4.91,对照组为 7.5 0± 6 .19、11.6 0± 6 .2 6 ;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 1个月后ADL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 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2 位作者 杨佩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4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 3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 (治疗组 )和常规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 ) ,进行 3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Fugl Mayer评价 (FMA)。 结果治疗前两组... 目的探讨 3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 (治疗组 )和常规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 ) ,进行 3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Fugl Mayer评价 (FMA)。 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MA评价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两组的FMA评价均较治疗前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但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3个月的康复治疗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具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 ,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诊治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文 陆廷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76-877,共2页
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评估与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从吞咽活动的基础,了解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情况,提高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诊治必要性的认识。重点介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检查、评估、治疗训练的各种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康复评估 复诊 脑卒中患者 治疗 复检 诊治 发生情况 检查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蔡海鸥 于哲一 王亦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43-344,350,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对 5 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 2 ~4周的系统康复治疗 ,在治疗前后做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及Harris评分对照。 结果系统康复治疗后 ,患者的肌力、关节...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对 5 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 2 ~4周的系统康复治疗 ,在治疗前后做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及Harris评分对照。 结果系统康复治疗后 ,患者的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及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可增加患肢的肌力及关节活动范围 ,提高手术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康复训练 功能恢复 肌力 关节活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的社区康复 被引量:29
8
作者 蔡海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社区康复 残疾人服务 脑卒中 医疗康复 社会康复 康复服务 职业康复 教育康复 综合性 专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损伤后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
9
作者 王美芬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8期678-679,690,共3页
目的 探讨康复综合治疗对下肢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下肢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5例,应用METI-Ⅳ型微波和K8832-T型电脑多功能治疗仪,配合对整个肢体手法轻柔按摩、关节主动或被动操练进行综合治疗,3月后对运动功能评分,分... 目的 探讨康复综合治疗对下肢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下肢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5例,应用METI-Ⅳ型微波和K8832-T型电脑多功能治疗仪,配合对整个肢体手法轻柔按摩、关节主动或被动操练进行综合治疗,3月后对运动功能评分,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后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总有效率达91.11%,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早期治疗组(损伤治疗后1月之内)总有效率与晚期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年龄增长总有效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下肢损伤后关节康复综合治疗安全有效,以年轻和早期康复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损伤 关节功能 康复治疗 关节腔 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术后骶棘肌损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鹏 吴华成 +1 位作者 边杭 杨庆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阐明常规腰椎后入路手术导致骶棘肌的功能紊乱与后期残留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随访3组人群,包括初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12例,再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7例和正常健康人20例。采用EMG、Cybex肌力测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评价骶棘肌的功... 目的:阐明常规腰椎后入路手术导致骶棘肌的功能紊乱与后期残留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随访3组人群,包括初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12例,再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7例和正常健康人20例。采用EMG、Cybex肌力测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评价骶棘肌的功能状态,临床功能评价采用改良的WHO-OH评分法。结果:肌电图测试结果显示,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肌电活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ybex等速肌力测试表明,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力显著弱于正常对照组和初次手术组;骶棘肌的组织学检查显示,在各种染色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修复反应以及骶棘肌的失神经支配现象,电镜结果与光镜表现相呼应。按WHO-OH评分,初次手术组多属轻或中度损害,而再次手术组则多为中度或较严重病损。结论:由EMG和Cybex等速肌力测试所反映的骶棘肌功能状态与其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骶棘肌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紊乱可能是引起腰椎后路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分析 外科入路创伤 骶棘肌功能 组织形态学 脊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经穴位辐射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海鸥 卢华樑 陆廷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54-956,共3页
目的研究毫米波经穴位辐射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毫米波对28例GBS患者进行经穴位辐射,在治疗前后用MMT手法肌力检查评定运动功能等级,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与非毫米波治疗组对照。结果经两个疗程治疗后... 目的研究毫米波经穴位辐射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毫米波对28例GBS患者进行经穴位辐射,在治疗前后用MMT手法肌力检查评定运动功能等级,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与非毫米波治疗组对照。结果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运动功能等级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GB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毫米波经穴位辐射,可增加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格林-巴利综合征 辐射 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并药物治疗小儿肺炎54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海鸥 何艳艳 张伟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50-351,共2页
目的探讨超短波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MODELK -5 0超短波电疗机 ,对 5 4例不同年龄的小儿肺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每日一次的超短波治疗。 结果一疗程 ( 10d)后 ,治愈率达 81%,显效率 15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 目的探讨超短波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MODELK -5 0超短波电疗机 ,对 5 4例不同年龄的小儿肺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每日一次的超短波治疗。 结果一疗程 ( 10d)后 ,治愈率达 81%,显效率 15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超短波可能通过增加肺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加速组织的修复 ,提高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 ,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使多种生物学效应迭加 ,在治疗小儿肺炎时可作为常规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小儿 肺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变化特点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建东 杨春水 陈俊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5期205-209,共5页
通过对83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半年的随访研究,发现ADL的变化以发病后最初3个月最为显著,而后3个月的变化则相对缓慢,与智力、使用工具及社会活动有关的ADL能力的损害明显重于自我料理ADL能力的损害。影响ADL的因素很多,但重视病人亲属对... 通过对83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半年的随访研究,发现ADL的变化以发病后最初3个月最为显著,而后3个月的变化则相对缓慢,与智力、使用工具及社会活动有关的ADL能力的损害明显重于自我料理ADL能力的损害。影响ADL的因素很多,但重视病人亲属对治疗的态度、照顾人类型和病人情绪对ADL的影响。经过多元回归分析,作者得出了预测发病后3个月和6个月ADL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 多元回归分析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手臂稳定度的功能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建东 杨春水 陈俊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7-19,共3页
震颤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然而临床上对震颤一直无客观的评测方法。我们使用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手臂稳定度测试仪,评测40例帕金森病患者们同一年龄组的30例正常人,结果病人组平均能通过第二孔至第四孔,正常... 震颤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然而临床上对震颤一直无客观的评测方法。我们使用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手臂稳定度测试仪,评测40例帕金森病患者们同一年龄组的30例正常人,结果病人组平均能通过第二孔至第四孔,正常人组则通过第四孔至第六孔.我们认为该仪器能客观地、定量地评测帕金森病患者的手臂稳定度,本文还讨论了手臂稳定度与肌张力的关系,以及该仪器在康复训练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臂 稳定度 功能评估 震颤性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疗法对偏瘫上肢精细动作的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海鸥 王民 张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研究作业疗法在偏瘫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方法对 6 7例偏瘫患者作系统的作业治疗 ,在治疗前后均用Fugl-Meyer法及ADL方法评价。  结果经治疗后 ,上肢及手功能改善的达 78% ,ADL能力提高的达 87%。 结论采用作业疗法强化偏瘫患者... 研究作业疗法在偏瘫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方法对 6 7例偏瘫患者作系统的作业治疗 ,在治疗前后均用Fugl-Meyer法及ADL方法评价。  结果经治疗后 ,上肢及手功能改善的达 78% ,ADL能力提高的达 87%。 结论采用作业疗法强化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训练 ,能有效地改善和恢复手和上肢的各种精细协调动作 ,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上肢功能 作业疗法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运动与腰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海鸥 陆廷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75-778,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因素最终引起成骨细胞过度凋亡的结果。当骨细胞凋亡率增加,可致骨小梁间空隙加大和骨量减少。在诸多因素中,运动是影响骨量的积极因素。运动对骨代谢的效应,主要是增加运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因素最终引起成骨细胞过度凋亡的结果。当骨细胞凋亡率增加,可致骨小梁间空隙加大和骨量减少。在诸多因素中,运动是影响骨量的积极因素。运动对骨代谢的效应,主要是增加运动时应力作用增强的一些骨骼的骨密度。利用等速运动技术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背肌进行运动练习,能较有效、安全地使腰部肌肉产生足够的应力负荷,增加运动部位骨的密度,减少骨质的丢失,预防和治疗腰椎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腰椎骨 等速运动 骨代谢 凋亡率 预防和治疗 骨量减少 练习 腰背肌 积极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6个月时ADL能力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建东 陈俊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61-162,165,共3页
对145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6个月时ADL的评定结果显示14项日常活动中有7项活动的非自理率为20.7%~31.7%;洗澡和洗衣活动受损最重,而吃饭和吃药活动受损最轻。缺血性脑卒中(ICA)患者ADL能力的损害明显重于... 对145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6个月时ADL的评定结果显示14项日常活动中有7项活动的非自理率为20.7%~31.7%;洗澡和洗衣活动受损最重,而吃饭和吃药活动受损最轻。缺血性脑卒中(ICA)患者ADL能力的损害明显重于出血性脑卒中(HCA);在HCA和ICA患者均是与智力因素相关的ADL能力的损害明显重于与体力因素相关的ADL能力损害。作者强调对脑卒中患者ADL的评定要统一量表和评定时间;要加强HCA患者急性期的抢救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要着重于与智力因素相关的ADL能力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日常生活活动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精细动作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海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0年第2期62-64,共3页
研究作业疗法在偏瘫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 67例偏瘫患者作系统的作业治疗 ,在治疗前后均用 Fugel- Meyer法及 ADL方法评价。结果 :经治疗后 ,上肢及手功能改善的达 78% ,ADL能力提高的达 87%。结论 :采用作业疗法强化偏瘫患... 研究作业疗法在偏瘫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 67例偏瘫患者作系统的作业治疗 ,在治疗前后均用 Fugel- Meyer法及 ADL方法评价。结果 :经治疗后 ,上肢及手功能改善的达 78% ,ADL能力提高的达 87%。结论 :采用作业疗法强化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训练 ,能有效地改善和恢复手和上肢的各种精细协调动作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改进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上肢功能 作业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15例临床报告
19
作者 杨佩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85-85,共1页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15例临床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杨佩君正中神经损伤不可能再恢复,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对掌功能障碍,或对掌功能的肌肉本身损伤而导致拇对掌功能障碍,而拇腕掌关节被动活动好时,可用肌腱移位...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15例临床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杨佩君正中神经损伤不可能再恢复,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对掌功能障碍,或对掌功能的肌肉本身损伤而导致拇对掌功能障碍,而拇腕掌关节被动活动好时,可用肌腱移位来重建拇指对掌功能。1资料与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对掌功能 重建术 肌腱移位 对掌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患者站立平衡功能的观察
20
作者 蔡海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8年第1期19-22,共4页
采用日本阿尼玛重心动摇仪对73例颈椎病患者作人体平衡功能检测、六项基本检测参数中,2项以上异常58例,80%,一项异常11例,15%,4例六项检测参数基本正常,5%,重心图显示中间型2例,弥漫型1例,多中心型1例。率的差别显著性检验... 采用日本阿尼玛重心动摇仪对73例颈椎病患者作人体平衡功能检测、六项基本检测参数中,2项以上异常58例,80%,一项异常11例,15%,4例六项检测参数基本正常,5%,重心图显示中间型2例,弥漫型1例,多中心型1例。率的差别显著性检验:μ>2.58,P<0.01,有显著意义。人体平衡功能,检测指标有定量分析意义,可作为颈椎病的辅助诊断,并对疾病的进展及疗效有监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站立平衡评定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