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顾丽群 赵咏桔 +5 位作者 张连珍 王琴琴 马晓英 陈惠敏 宁光 许曼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检测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MEN 2A)型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提取16名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结果 家系中1例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存... 目的 检测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MEN 2A)型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提取16名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结果 家系中1例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634密码子错义突变;另外筛查出2名家系成员为该突变基因携带者,其中1例经B超发现甲状腺结节性病灶伴血清降钙素升高。结论 MEN 2A的诊断达到了基因水平,对家系基因筛查可以早期诊断该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 RET原癌基因 突变 嗜铬细胞瘤 甲状腺髓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一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顾丽群 赵咏桔 +5 位作者 汤正义 马晓英 李凤英 张连珍 宁光 许曼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讨论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 2A)的特点。 方法收集患者临床病史、生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反应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 结果该患者病理证实为双侧肾上腺嗜铬... 目的讨论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 2A)的特点。 方法收集患者临床病史、生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反应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 结果该患者病理证实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同时伴有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以及血清PTH升高的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腺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634密码子错义突变。 结论总结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对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 RET原癌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海地区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红燕 刘建民 +5 位作者 宁光 张连珍 江凌 戴蒙 许曼音 陈家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receptor,CT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目的探讨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receptor,CT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对上海地区184名绝经前和199名绝经后妇女进行CTR基因型的检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BMD。结果383名上海地区妇女CTR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CC型占83.8%,TC型14.6%,TT型1.6%。在绝经后妇女组,CC型的股骨颈BMD明显高于TC和TT型(P<0.01),而在绝经前组不同基因型的各部位BMD无差别。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CTR基因型与绝经后妇女股骨颈BMD相关(P<0.05)。结论CT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BMD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受体 基因 骨密度 绝经前 绝经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和心钠素调节下丘脑细胞G_1期至S期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仁明 汤正义 +3 位作者 宋怀东 彭永德 徐飒英 张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内皮素 (ET)和心钠素 (ANP)对下丘脑胶质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 (CDK)和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性蛋白 (CKI)的影响。 方法采用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试验 (周期素D1、D3和P2 7、P57)、Northern印迹及3 H -TdR掺入试验 ,以GST -PR... 目的观察内皮素 (ET)和心钠素 (ANP)对下丘脑胶质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 (CDK)和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性蛋白 (CKI)的影响。 方法采用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试验 (周期素D1、D3和P2 7、P57)、Northern印迹及3 H -TdR掺入试验 ,以GST -PRb和组蛋白为底物测定CDK的活性。 结果ET可增加周期素D1、D3、DNA的合成和CDK的活性 ;ANP则可逆转ET的作用 ,并增加P2 7、P57蛋白质的合成及P2 7mRNA的量。 结论ET和ANP能分别促进与抑制下丘脑细胞从G1到S期 ,从而参与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心钠素 下丘脑胶质细胞 G1-S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维治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9
5
作者 荣蓉 汤正义 +3 位作者 赵咏桔 胡仁明 宁光 罗邦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爱维治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中、重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2 1例 ,爱维治 80 0mg静脉滴注 ,1次 /d ,3周为 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与神经电生理的变化。 结果疼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 目的探讨爱维治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中、重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2 1例 ,爱维治 80 0mg静脉滴注 ,1次 /d ,3周为 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与神经电生理的变化。 结果疼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明显改善为 14.2 % (3/ 2 1) ,中度改善 47.7% (10 / 2 1) ,轻度改善33.3% (7/ 2 1) ,无变化为 4.8% (1/ 2 1)。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后虽有不同程度改善 ,但无显著性差异。仅 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结论爱维治有效改善神经病变患者不同程度与不同种类的疼痛症状 ,副作用少 ,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药物治疗 爱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ER)基因XbaⅠ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朱汉民 刘建民 +3 位作者 许曼音 陈家伦 朱晓颖 戴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研究绝经后妇女ER基因XbaⅠ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RFLP)与骨密度、骨生化指标和停经年限的关系。方法 用PCR RFLP方法检测绝经后妇女的ER基因型 ;DEXA检测腰椎和股骨各处骨密度 ,同时测定血骨钙素、尿吡啶并酚等骨转换指标。结... 目的 研究绝经后妇女ER基因XbaⅠ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RFLP)与骨密度、骨生化指标和停经年限的关系。方法 用PCR RFLP方法检测绝经后妇女的ER基因型 ;DEXA检测腰椎和股骨各处骨密度 ,同时测定血骨钙素、尿吡啶并酚等骨转换指标。结果 在 2 0 5例绝经后妇女中发现XX、Xx和xx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6 8%、2 5 9%和 6 7 3% ,XX基因型的妇女虽然停经时间更长 ,但腰椎骨密度仍高于Xx和xx型。结论 ER基因XX型可能对腰椎骨量的维持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雌激素受体基因 XBAI RFLP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健康妇女的身体组成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建民 赵红燕 +3 位作者 宁光 张连珍 许曼音 陈家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fatmass和leanmass对绝经前健康妇女骨密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在绝经前的健康妇女中,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股骨近端和全身骨密度以及fatmass和leanmass,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腰... 目的探讨fatmass和leanmass对绝经前健康妇女骨密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在绝经前的健康妇女中,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股骨近端和全身骨密度以及fatmass和leanmass,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腰臀比。结果fatmass是决定BMI的主要因素;BMI和leanmas与L2~4、股骨近端和全身骨密度呈正相关(P值均=0.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leanmass才是决定L2~(标准偏回归系数β=0.282,P=0.000)、股骨近端(β=0.336,P=0.000)和全身骨密度(β=0.361,P=0.000)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控制年龄因素的基础上控制fatmass后,BMI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提高,而控制leanmass后,BMI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减弱,甚至消失。结论leanmass是决定绝经前健康妇女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组成成分 骨密度 绝经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DDAVP治疗中枢性尿崩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瑛 宁光 +3 位作者 骆天红 罗邦尧 陈家伦 孙文鑫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口服DDAVP片剂 (商品名弥凝 )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的疗效。 方法单剂量试验 ,即比较单次口服弥凝 0 .1mg前后尿量、尿渗透压等指标的变化 ;两周试验 ,即观察弥凝 0 .0 5~ 0 .2mg ,2~ 4次 /d口服的疗效。结果单次口服弥凝 0 .1mg... 目的观察口服DDAVP片剂 (商品名弥凝 )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的疗效。 方法单剂量试验 ,即比较单次口服弥凝 0 .1mg前后尿量、尿渗透压等指标的变化 ;两周试验 ,即观察弥凝 0 .0 5~ 0 .2mg ,2~ 4次 /d口服的疗效。结果单次口服弥凝 0 .1mg后 ,尿量迅速下降为服药前的 1/ 10 ,尿渗透压上升为服药前 10倍。此作用维持 4~ 2 0h。服药两周后 ,尿量控制 ,较前减少 (72 .6± 6 .6 ) %。血渗透压下降达 2 92± 10mOsm/kg (1mOsm =2 5 73Pa)。用药期间无一例有不良反应。 结论口服弥凝 (DDAVP片剂 )治疗中枢性尿崩症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凝 中枢性尿崩症 DDAVP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崩症1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瑛 宁光 +1 位作者 孙皎 李向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尿崩症的病因、检查及治疗。 方法分析 15 6例尿崩症的病因 ,观察疗效。 结果 1.尿崩症属中枢性 95 .5 % ,肾性 1.9% ,精神性 2 .6 %。 2 .中枢性尿崩症中 ,特发性 78.5 % ,颅脑外伤 10 .1% ,颅内肿瘤8.8% ,颅脑感染 1.3% ,... 目的探讨尿崩症的病因、检查及治疗。 方法分析 15 6例尿崩症的病因 ,观察疗效。 结果 1.尿崩症属中枢性 95 .5 % ,肾性 1.9% ,精神性 2 .6 %。 2 .中枢性尿崩症中 ,特发性 78.5 % ,颅脑外伤 10 .1% ,颅内肿瘤8.8% ,颅脑感染 1.3% ,库欣病术后继发 1.3%。 3.尿量、比重、渗透压是诊断尿崩症的筛选指标。 4 .禁饮—加压素试验是诊断病因的简便、实用的方法。 5 .测血浆精氨酸加压素 (argininevasopressin ,AVP)、头颅CT、MRI有助于基本病因的诊断。 6 .治疗中枢性特发性尿崩症 ,1-脱氨 - 8-右旋 -精氨酸加压素 (DDAVP)替代疗效确切。 结论中枢性尿崩症最常见 ,以特发性居多。禁饮—加压素试验是尿崩症病因诊断的简便方法 ,头颅CT、MRI可明确中枢性尿崩症的基本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崩症 禁饮一加压素试验 DDAVP替代治疗 诊断 病因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丽华 赵咏桔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随着TSH放免技术的发展,亚临床甲减的诊断率越来越高。许多研究已证实,这种状态下患者的血脂、心血管系统,神经肌肉功能、精神状况以及生育能力等均会受到不利影响,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及有针对性地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是必要的。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研究进展 促甲状腺激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基因表达谱的建立及其发病分子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仁明 宋怀东 +23 位作者 彭永德 彭永德 黄秋花 黄秋花 周隽 周隽 吴听彦 任双喜 王立 余亚萍 余亚萍 戴蒙 毛羽丰 徐淑华 徐淑华 范惠泳 沈宇 高国峰 汤正义 付刚 付刚 陈名道 张庆华 陈家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 建立垂体瘤组织基因表达谱并探讨其发病的分子机理。方法垂体生长激素瘤(GHPA)和无功能腺瘤(NFPT)cDNA文库构建,大规模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测序及生物信息... 目的 建立垂体瘤组织基因表达谱并探讨其发病的分子机理。方法垂体生长激素瘤(GHPA)和无功能腺瘤(NFPT)cDNA文库构建,大规模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处理。结果  在已知基因中,参与基因蛋白表达者最高(分别为29%和28%),其次是代谢相关基因(分别为18%和21%),均较正常垂体为高(23.2%和14.3%)。GHPA中可同时表达泌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GHPA和正常垂体(NP)中GSa基因表达明显高于钙调素,而NFPT中则相反。在垂体瘤差异表达的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中,有些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发现了74个在垂体瘤中高表达而正常垂体中不表达的未知基因的ESTs。结论 不同垂体瘤组织中其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有别;发现有些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在NFPT或GHPA库中与NP库中表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基因表达谱 表达序列标签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和国产甲巯咪唑片的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4
12
作者 荣征星 谢一凡 +4 位作者 陈聪颖 马晓英 赵咏桔 陆阳 陈红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22-124,139,共4页
目的 比较进口和国产甲巯咪唑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早晨空腹一次口服进口或国产甲巯咪唑片20mg,1周后再交叉服药。受试者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0.25、0.5、0.75、1、1.5、2、3、4、5... 目的 比较进口和国产甲巯咪唑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早晨空腹一次口服进口或国产甲巯咪唑片20mg,1周后再交叉服药。受试者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0.25、0.5、0.75、1、1.5、2、3、4、5、6、8、12、24h肘静脉取血3ml,用HPLC方法测定甲巯咪唑的血药浓度。结果 甲巯咪唑进口制剂与国产制剂血药浓度变化曲线基本平行,两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_(max)分别为1.5±1.0h和1.4±0.8h,C_(max)分别为390±77ng/ml和373±100ng/ml,AUC_(0-24)分别为3 384±931ng·h·ml^(-1)和3 104±704ng·h·ml^(-1),AUC_(0-∞)分别为3 845±930ng·h·ml^(-1)和3 446±705ng·h·ml^(-1),T_(1/2)分别为8.7±2.9h和7.8±2.7h,进口和国产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 进口甲巯咪唑片相对于国产甲巯咪唑片的平均生物利用度为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侯选基因ER、IL-6、COLIA1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建民 朱汉民 +4 位作者 朱晓颖 戴蒙 江凌 许曼音 陈家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8-140,125,共4页
目的 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基因疾病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受体(ER)、白介素 6 (IL 6 )和Ⅰ型胶原α1(COLIA1)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等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DEXA检测 2 0 5例绝经后妇女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用PCR RFLP方法... 目的 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基因疾病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受体(ER)、白介素 6 (IL 6 )和Ⅰ型胶原α1(COLIA1)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等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DEXA检测 2 0 5例绝经后妇女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用PCR RFLP方法检测ER基因PvuII和XbaⅠ多态性和Ⅰ型胶原α1(COLIA1)基因多态性 ;PCR扩增IL 6基因 3’端非翻译区的多态性区域。结果 ER基因PP、Pp和p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13 7%、5 1 2 %和 35 1% ,pp型的绝经后妇女股骨颈骨密度Z值明显高于Pp型。ER基因XX、Xx和xx基因型分别占 6 8%、2 5 9%和 6 7 3%。XX基因型的妇女虽然停经时间更长 ,但腰椎骨密度仍高于Xx和xx型。发现了D/D、D/E、C/D、C/C和E/E5种IL 6基因型 ,93%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属于D/D和D/E型。在绝经 10年以上的妇女中 ,D/E型的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D/D型 ,且前者的体重指数更高。所有样本的COLIA1基因型检测结果都是无突变的纯合子SS。结论 ER基因型中的pp和XX型可能分别对股骨颈和腰椎有保护作用 ;IL 6基因多态性与停经时间较长的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有一定关系 ;COLIA1基因型可能不适于评估本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 雌激素受体 白介素-6 COLIA1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模型与正糖钳夹术对正常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检测及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宇红 毕宇芳 +5 位作者 陈惠敏 张连珍 洪洁 胡仁明 赵咏桔 宁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49-750,761,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小模型技术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在正常人群中检测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志愿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者入选并分别接受微小模型试验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两者相隔1周。计算两种方法所测定的胰... 目的 探讨微小模型技术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在正常人群中检测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志愿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者入选并分别接受微小模型试验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两者相隔1周。计算两种方法所测定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并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微小模型技术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为6.81±4.27,钳夹技术所计算的葡萄糖利用率为7.84±2.69,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742,P<0.001)。结论 在正常人群中微小模型技术与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胰岛素敏感性存在极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群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微小模型技术 相关性 钳夹术 高胰岛素 葡萄糖 钳夹技术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糖耐量试验中血糖及相关激素水平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鋐达 王琴琴 +3 位作者 唐金凤 金燕 杨键 陈名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研究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过程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瘦素对血糖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门诊初诊者38人,在作OGTT的同时测定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和瘦素,分析这些激素水平与血糖浓度变化的关系... 目的 研究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过程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瘦素对血糖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门诊初诊者38人,在作OGTT的同时测定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和瘦素,分析这些激素水平与血糖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这些激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38人中,OGTT显示9人糖耐量正常,29例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糖耐量异常组患者的血糖值显著性增高,胰岛素峰值延后。两组的胰高血糖素均有分泌峰,但激素水平组间无差异。生长抑素和瘦素均无明显的峰值,组间也无差别。结论 在OGTT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随血糖的变化而变化,在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而生长抑素与瘦素对维持血糖的稳定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胰鸟素 胰高血糖素 生长抑素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水溶性纤维食物对Ⅱ型糖尿病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琴琴 赵列宾 +5 位作者 陈家伦 宁光 罗邦尧 许曼音 金月定 张培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46-247,共2页
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进食不同含量水溶性纤维食物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一组23例于第1、2d 晨分别进食总热量相仿的普通早餐和富含水溶性纤维的什锦粥。后者早餐后1h 及2h 血糖明显低于普通餐后的相应血糖值。另一组7例于第1、2d 晨... 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进食不同含量水溶性纤维食物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一组23例于第1、2d 晨分别进食总热量相仿的普通早餐和富含水溶性纤维的什锦粥。后者早餐后1h 及2h 血糖明显低于普通餐后的相应血糖值。另一组7例于第1、2d 晨分别进食总热量及三大营养素含量相仿的普通早餐和什锦粥,后者餐后第1、2、4h 血糖和胰岛素及4h 内血糖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皆显著低于普通早餐后的相应值。全部患者对富含水溶性纤维的什锦粥反应较好,无不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胰岛素 水溶性纤维 饮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欣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改变及其意义
17
作者 徐新民 黄文龙 李发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5-566,共2页
目的:探讨库欣病患者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L)糖皮质激素受体(GR)有无改变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库欣病50例。
关键词 库欣病 外周血 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肾上腺增生 肾上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研究
18
作者 洪洁 龚艳春 +3 位作者 宁光 郭冀珍 赵列宾 许曼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单纯性高血压、肥胖伴糖耐量减退 (IGT )、高血压伴IGT和肥胖 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早期胰岛 β细胞功能。  方法用减少样本数的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结合多样本静脉葡萄糖耐量 (FSIGT)试验分别测...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单纯性高血压、肥胖伴糖耐量减退 (IGT )、高血压伴IGT和肥胖 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早期胰岛 β细胞功能。  方法用减少样本数的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结合多样本静脉葡萄糖耐量 (FSIGT)试验分别测定各类受试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SI)、葡萄糖自身代谢效能 (SG) ,并计算FSIGT试验中推注葡萄糖后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时的胰岛素峰值与基础值之差 (Ip -b) ,进而评估各组人群早期胰岛 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结果 1.正常组、单纯性肥胖组及单纯性高血压组间的SG 无显著性差异 ,但均明显高于肥胖伴IGT、高血压伴IGT和T2DM组 ,后三组间的SG 无显著差异。 2 .正常组的SI 显著高于其他病理性 5组。 3.与正常组相比 ,单纯性肥胖组、高血压伴IGT组Ip -b值明显升高 ,肥胖伴IGT和T2DM组Ip -b值明显降低。 结论胰岛早期 β细胞分泌功能在单纯性高血压组正常 ,在单纯性肥胖、高血压伴IGT组处于代偿性亢进状态 ,而在肥胖的T2DM及肥胖伴IGT患者 ,机体早期即刻葡萄糖负荷后胰岛 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已经不足 ,以前者更为严重 ,甚至缺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 多样本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自身代谢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瘦素水平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19
作者 朱鋐达 王敏敏 +3 位作者 唐金凤 金燕 侍庆 陈名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37-239,242,共4页
目的 观察妊娠期孕妇瘦素水平与新生儿性别、身长、体重的关系,比较母血、脐血、羊水中瘦素浓度。方法 对224名孕妇测定妊娠过程中的血清瘦素水平。其中32名孕妇,在分娩时检测母体血清、脐血和羊水中的瘦素浓度,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目的 观察妊娠期孕妇瘦素水平与新生儿性别、身长、体重的关系,比较母血、脐血、羊水中瘦素浓度。方法 对224名孕妇测定妊娠过程中的血清瘦素水平。其中32名孕妇,在分娩时检测母体血清、脐血和羊水中的瘦素浓度,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 妊娠期血清瘦素水平与孕妇的体重指数、体重、腹围及舒张压均呈正相关(P<O.05或P<0.01)。按新生儿性别分组后,二组的母体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分组后母体的血清瘦素水平仍与孕妇的体重、体重指数、腹围及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在分娩时,母血的瘦素浓度高于脐血,羊水瘦素浓度最低,三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母血的瘦素浓度与羊水瘦素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妊娠期女性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孕妇的体重、腹围和舒张压相关。分娩时母血、脐血和羊水的瘦素水平差异明显,母血瘦素浓度与羊水瘦素浓度相关。新生儿的性别对母体妊娠期瘦素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瘦素 新生儿 血清学检查 脐血 母血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DDM的动态血压和尿蛋白的变化
20
作者 夏泳 戴蒙 +3 位作者 宁光 罗邦尧 钱珠 郭冀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69-272,共4页
观察32名正常血压、正常或微量白蛋白尿 NIDDM 患者及1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24h 动态血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发现 NIDDM 的夜间血压、夜间平均心率和最小心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微量白蛋白尿和正常白蛋白尿组分别有100%... 观察32名正常血压、正常或微量白蛋白尿 NIDDM 患者及1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24h 动态血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发现 NIDDM 的夜间血压、夜间平均心率和最小心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微量白蛋白尿和正常白蛋白尿组分别有100%和68%的患者伴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对照组则无一例。自主神经病变严重组 SBP、DBP 昼夜节律消失者所占百分比明显大于病变轻微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动态血压 尿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