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母细胞瘤4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忠德 奚政君 +4 位作者 吴湘如 殷敏智 王燕 张凤英 储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脂肪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对 4 4例脂肪母细胞瘤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母细胞瘤 ,手术切除时的平均年龄为 (2 0 8± 14 6 )个月 ,患儿最大 5岁 ,男性多于女性。病变多发生于... 目的 探讨脂肪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对 4 4例脂肪母细胞瘤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母细胞瘤 ,手术切除时的平均年龄为 (2 0 8± 14 6 )个月 ,患儿最大 5岁 ,男性多于女性。病变多发生于四肢、头颈部、腰背部及腋部。复发率 18 2 % ,弥漫型明显多于局限型。肿瘤最大径多为 3~ 7cm ,切面比脂肪瘤灰白。镜下见未成熟和成熟的脂肪组织小叶由丰富毛细血管、小静脉的狭窄纤维间隔分割 ,伴不同程度的黏液样基质。结论 脂肪母细胞瘤需与黏液脂肪肉瘤、纤维脂肪肉瘤和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相鉴别。脂肪母细胞瘤生物学行为完全良性 ,虽有局部复发 ,但从无转移及恶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瘤 脂肪肉瘤 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 黏液 错构瘤 多发 最大 结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奚政君 张忠德 +2 位作者 成宇帆 张凤英 吴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244,共3页
关键词 肿肿瘤 间叶性错构瘤 预后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儿童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小志 张忠德 +1 位作者 奚政君 吴湘如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38例儿童LCH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18例做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38例儿童LCH中,... 目的探讨儿童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38例儿童LCH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18例做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38例儿童LCH中,单发为30例(占78·9%),多发为8例(占21·1%)。病变发生于骨组织34例(占89·5%)(其中1例伴有皮肤病变),发生于皮肤组织3例,发生于淋巴结1例。镜下病变主要由Langerhans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组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angerhans细胞阳性表达CD1a为100%(13/13),S-100蛋白为88·2%(15/17),vimentin为90·0%(9/10),CD68为81·8%(9/11),Mac387为30·0%(3/10),lysozyme为40·0%(4/10),CK、EMA、CD45均阴性。结论儿童LCH最多发生于骨组织,在病理学上具有特殊的形态学表现以及免疫组化表型。疾病的预后与病理分型及临床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朗格汉斯细胞 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忠德 奚政君 +2 位作者 吴湘如 殷敏智 施诚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3例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例中,男性患儿11例(84.62%),发现肿块时平均年龄(6±4.9)个月,手术切除时平均年龄(14.1±9.6)个月... 目的探讨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3例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例中,男性患儿11例(84.62%),发现肿块时平均年龄(6±4.9)个月,手术切除时平均年龄(14.1±9.6)个月。病损为皮下肿块,平均直径(3.6±1.7)cm,胸背部、头颈部为好发部位。镜下见错构瘤由梭形纤维成分、成熟脂肪组织及未成熟间叶细胞混合组成器官样结构。手术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低。结论婴儿纤维性错构瘤需与婴儿纤维瘤病、弥漫性肌纤维瘤病、钙化性腱膜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脂肪母细胞瘤、纤维脂肪瘤及纤维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等鉴别。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性错构瘤 婴儿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庆南 朱建幸 张忠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102-103,106,共3页
目的 提高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尸检病理确诊的4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相一致的30例(71.4%),不相一致的12例(28.6%);X线胸片检查,前者均为阳性,后者则全为阴性(P<0... 目的 提高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尸检病理确诊的4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相一致的30例(71.4%),不相一致的12例(28.6%);X线胸片检查,前者均为阳性,后者则全为阴性(P<0.01)。病理检查提示全部肺透明膜形成36例(85.7%),部分性肺透明膜形成6例(14.3%);前者胸片阳性29例,后者仅1例阳性(P<0.01)。结论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表现多样,及时拍摄胸片对确诊和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病理诊断 X线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例小儿结核病尸检、活检病理与临床诊断对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华 张廷熹 +2 位作者 许怀琪 范亚可 张忠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1,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治愈率逐年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因误诊而未能及时治疗,甚至死亡。现将本院儿科1958~1993年尸体解剖。以及1979~1993年活体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结核病的病例,与原临床诊断对照...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治愈率逐年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因误诊而未能及时治疗,甚至死亡。现将本院儿科1958~1993年尸体解剖。以及1979~1993年活体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结核病的病例,与原临床诊断对照,以了解主要误诊原因。 资料及方法 本组66例,尸检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2个月。活检病例3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尸检 活检 病理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湘如 张忠德 张文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大肠肿瘤 BCL-2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3例临床病理分析
8
作者 吴湘如 卫敏江 +3 位作者 张忠德 储谦 张凤英 殷敏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85-587,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SGS)的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 5 3例肾穿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肾小球局灶节段性透明变性及间质泡沫细胞浸润在小儿原发性FSGS中是一个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原发性FSGS... 目的 :探讨小儿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SGS)的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 5 3例肾穿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肾小球局灶节段性透明变性及间质泡沫细胞浸润在小儿原发性FSGS中是一个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原发性FSGS中 ,尖端病变一型预后良好。一部分轻微病变患者可能发展为FSGS。出现继发性FSGS则是预后不良的表示。结论 :区别原发性还是继发性FSGS对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病灶性 儿童 病理学 临床 显微镜检查 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尸检诊断为肺炎患儿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9
作者 范亚可 张廷熹 张忠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6-87,共2页
为提高小儿肺炎的诊断率、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总结了1990年~1997年间尸检诊断具有肺炎的62例患儿,其中误诊和漏诊占33.9%(21/62例),21例中因肺炎死亡者占57.1%(12/21例)。故临床工作中,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不能忽略对肺部感染的诊治。
关键词 儿童 肺炎 尸检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肺出血29例报告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亚可 张廷熹 +1 位作者 张忠德 梁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20-321,共2页
急性肺出血症多见于新生儿,但亦能见于其他年龄组小儿。国内报道大多为新生儿肺出血,而其他年龄组病例则不多。我院于1987~1994年共收治肺出血29例,现将其病因进行探讨,并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病例选择:(1)患儿突然出现呼... 急性肺出血症多见于新生儿,但亦能见于其他年龄组小儿。国内报道大多为新生儿肺出血,而其他年龄组病例则不多。我院于1987~1994年共收治肺出血29例,现将其病因进行探讨,并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病例选择:(1)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和肺部有细湿罗音增多。口、鼻部溢出血红色液体或/和气管插管见气道内有血性液体者共14例;(2)尸检肉眼见肺出血面积累及2个肺叶以上,镜下见大片出血者15例,其中生前诊断11例,占73.3%。年龄:1~6月8例,~12月6例,~2岁5例,~6岁5例,>6岁5例。出血前诊断:支气管肺炎16例,其中先心合并肺炎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出血 儿童 急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毛叶状分割性子宫平滑肌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11
作者 奚政君 成宇帆 张文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43-444,共2页
关键词 绒毛叶状分割性子宫平滑肌瘤 临床资料 诊断 肿瘤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小儿横纹肌肉瘤生肌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奚政君 张忠德 +3 位作者 祝明洁 信明军 成宇帆 王燕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横纹肌肉瘤中生肌因子(MyoD1、Myogen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2例小儿横纹肌MyoD1、Myogenin、Des、Sr-A、MG标记物的表达。结果5种标记物在小儿RMS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Myogenin90.6%、MyoD18... 目的探讨小儿横纹肌肉瘤中生肌因子(MyoD1、Myogen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2例小儿横纹肌MyoD1、Myogenin、Des、Sr-A、MG标记物的表达。结果5种标记物在小儿RMS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Myogenin90.6%、MyoD181.1%、Des65.5%、Sr-A50.0%、MG46.8%。结论 Myogenin与MyoD1较Des、Sr-A、MG在诊断小儿RMS中灵敏度及特异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有很高的诊断价值。Myo-genin特异性略高于MyoD1,是目前诊断小儿RMS的最佳免疫组化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横纹肌肉瘤 生肌因子 MYOGENIN MyoD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肠神经元异常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施诚仁 王俊 +3 位作者 余世耀 张忠德 陈其民 吴晔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58-60,共3页
目的 观察分析肠神经元异常疾病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肠神经元异常疾病患者32例;其中结合型17例,无肛合并肠神经元异常9例,神经节细胞未成熟3例,神经节细胞减少1例,神经元发育异常2例。外科处理包括肠切除、肠造瘘及非手术治疗。结果 ... 目的 观察分析肠神经元异常疾病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肠神经元异常疾病患者32例;其中结合型17例,无肛合并肠神经元异常9例,神经节细胞未成熟3例,神经节细胞减少1例,神经元发育异常2例。外科处理包括肠切除、肠造瘘及非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28例,随访率87.4%。外科手术有效率85.7%,结合型与无肛合并神经元异常病变者疗效明显。1例全小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患者部分肠切除术后,症状未见改善。3例未成熟型作新生儿期造瘘术后6~12月再次活检细胞成熟,关瘘后排便正常。1例神经节细胞减少,2例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经6~28月后再次活检,病理情况仍无改变。非手术治疗者疗效均不满意。结论 针对结合型、无肛合并肠神经异常者,外科手术切除有明显疗效。非手术治疗病症无明显缓解。术中冰冻切片难以对神经节细胞作质的正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肠神经元异常疾病 疗效观察 外科手术 先天性巨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腔内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三例报道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忠德 殷敏智 +1 位作者 张凤英 储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496-497,共2页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是一少见的间叶性肿瘤,由增生的肌纤维母细胞和浸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组成.患者多为小儿和年轻成人,诊断时中位年龄9岁.大多数病例(93%)发生于20岁之内[1].女性稍多于男...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是一少见的间叶性肿瘤,由增生的肌纤维母细胞和浸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组成.患者多为小儿和年轻成人,诊断时中位年龄9岁.大多数病例(93%)发生于20岁之内[1].女性稍多于男性,腹膜是其好发部位.IMT有各种名称,包括炎性假瘤、细胞性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黄色瘤样假瘤,深部结节性筋膜炎,炎症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炎性纤维肉瘤等.虽然小儿占IMT大多病例,但在儿科文献中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腔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IMT 间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9基因诊断淋巴结微转移癌灶的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琴 张一楚 +2 位作者 钱惠琴 顾学范 林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判断肿瘤预后,指导综合治疗。方法应用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RT-PCR方法对上皮性肿瘤及淋巴结进行CK19mRNA检测。结果5例正常淋巴结无CK19mRNA表达;15例乳腺癌、10例胃癌、11例大肠癌均表达...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判断肿瘤预后,指导综合治疗。方法应用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RT-PCR方法对上皮性肿瘤及淋巴结进行CK19mRNA检测。结果5例正常淋巴结无CK19mRNA表达;15例乳腺癌、10例胃癌、11例大肠癌均表达CK19mRNA;82个淋巴结中,组织学检查11个有肿瘤转移,其CK19RT-PCR也为阳性,其余71个无肿瘤浸润淋巴结,经CK19RT-PCR发现16个表达CK19mRNA。结论CK19RT-PCR方法提高了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在上皮性肿瘤患者的其它部位(外周血、骨髓)微转移癌灶的检测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淋巴结微转移 癌灶 基因诊断 CK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忠德 奚政君 +1 位作者 吴湘如 殷敏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对 17例外检和尸检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占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12 8% ;临床表现主要是外周... 目的 :探讨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对 17例外检和尸检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占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12 8% ;临床表现主要是外周淋巴结肿大及皮肤损害 ,长期反复发热常见 ;病理特征为淋巴结部分受累 ,成片异形大细胞侵犯淋巴窦及副皮质区 ,免疫组化CD30强阳性 ;预后相对较好。结论 :小儿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并不少见 ,需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T区或多形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蕈样霉菌病和转移性癌等鉴别。CD30、CD15、LCA和EMA免疫酶标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儿童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细胞角蛋白20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海波 叶敏 +1 位作者 张文竹 吴湘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92-494,499,共4页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K2 0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90例膀胱癌及 7例正常人膀胱粘膜CK2 0的表达情况 ,并研究CK2 0的不同表达与膀胱肿瘤复发的相关性。 结果 7例正常对照组膀胱粘膜CK2 0呈正常表达...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K2 0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90例膀胱癌及 7例正常人膀胱粘膜CK2 0的表达情况 ,并研究CK2 0的不同表达与膀胱肿瘤复发的相关性。 结果 7例正常对照组膀胱粘膜CK2 0呈正常表达 ;90例膀胱癌中 ,复发 46例 ,未复发 44例。 46例复发病例中 38例 (82 .6 % )CK2 0呈异常表达 ,2例呈正常表达 ,6例不表达 ;44例未复发病例中 42例 (95 .4% )CK2 0呈正常表达 ,2例不表达 (P<0 .0 0 0 1)。 结论在膀胱肿瘤中CK2 0呈异常表达时 ,该肿瘤更具有复发倾向 ,提示C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20 膀胱肿瘤 免疫组化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气管、支气管应用解剖的测量:45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奚政君 张忠德 +1 位作者 梁书锋 马家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6-97,共2页
本文用自制测定器对45例新生儿尸体进行测量,其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体重1100~4150g。有胎龄记录28例,<32周3例,33周至38周4例,>38周21例。结果长度随体重增加而增长,每1000g增长1cm,与胎龄无直接关系。气管内径、角度与体重增... 本文用自制测定器对45例新生儿尸体进行测量,其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体重1100~4150g。有胎龄记录28例,<32周3例,33周至38周4例,>38周21例。结果长度随体重增加而增长,每1000g增长1cm,与胎龄无直接关系。气管内径、角度与体重增加无关。因此,临床上插管的长度与插入后的深度一定要结合新生儿的体重选择。门齿起算值与鼻孔起算值之差为1.5~2.5cm,同一病例鼻腔插管要比口腔插管深1.5~2.5cm。气管内径在声门、环状软骨、隆突处以环状软骨处最细,因此粗的导管通过声门后仍有受阻可能应予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气管 支气管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肿瘤组织中CD_(44V6)、Bcl_2和P_(53)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湘如 奚政君 +3 位作者 祝明洁 张忠德 殷敏智 张文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40-142,148,共4页
目的 探讨CD_(44v6)、Bcl_2、P_(53)的表达与大肠肿瘤的分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EnVision法对6例正常大肠粘膜、25例大肠腺瘤、40例大肠腺癌进行检测。结果 CD_(44v6)、Bcl_2的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CD_(44... 目的 探讨CD_(44v6)、Bcl_2、P_(53)的表达与大肠肿瘤的分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EnVision法对6例正常大肠粘膜、25例大肠腺瘤、40例大肠腺癌进行检测。结果 CD_(44v6)、Bcl_2的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CD_(44v6)、P_(53)与肿瘤的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 CD_(44v6)、Bcl_2、P_(53)在判断大肠肿瘤分化程度及估计预后中,可联合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CD44V6 BCL2 P5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恶性肌上皮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燕 奚政君 张文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3-124,I02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乳腺的恶性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组织发生。方法:2例乳腺恶性肌上皮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镜下示1例以梭形细胞为主,肿瘤细胞有异形性,另1例以透亮细胞为主,2例均未见到腺样结构,核分裂... 目的:探讨原发于乳腺的恶性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组织发生。方法:2例乳腺恶性肌上皮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镜下示1例以梭形细胞为主,肿瘤细胞有异形性,另1例以透亮细胞为主,2例均未见到腺样结构,核分裂较多。免疫酶标(LSAB法)示瘤细胞CK、EMA、MSA、DES、S-100、ER、PR均阳性。结论:2例均为来源于乳腺末房基底膜与腺泡上皮间的肌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复习文献,该肿瘤生长迅速,常可复发,预后差。如酶标标记ER、PR阳性者,雌激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瘤 乳腺癌 恶性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