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皮卫峰 郭雪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67-68,73,共3页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应用在重症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41例急性重度哮喘发作患者,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吸氧、解痉、平喘、水化、应用激素、纠正酸碱失衡及抗感染等治疗措施相同。...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应用在重症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41例急性重度哮喘发作患者,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吸氧、解痉、平喘、水化、应用激素、纠正酸碱失衡及抗感染等治疗措施相同。BiPAP治疗组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监测记录病人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BiPAP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2d,PaO_2、PaCO_2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3d,两组PaO_2、PaCO_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可作为重症哮喘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呼吸机 治疗 急性重症哮喘 疗效分析 双水平气道正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对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2
作者 高蓓莉 李敏 +4 位作者 万欢英 黄绍光 何礼贤 陈小东 林建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研究,用阿奇霉素250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5~7d,治疗120例急性社区获得性轻、中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结果临床治愈52.50%,临床显效为37.50%,临...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研究,用阿奇霉素250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5~7d,治疗120例急性社区获得性轻、中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结果临床治愈52.50%,临床显效为37.50%,临床总有效率90.00%;细菌阳性率为55.96%,肺炎支原体(血清学IgM抗体)感染率为9.17%,细菌清除率为88.34%,肺炎支原体抗体转阴为90.91%;不良反应12.50%。 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有良好的临床细菌学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佳 林建海 鲁慧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叠综合征(OS)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 对19例OS、25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PSG)检查。结果 OS组SaO_2L、深睡眠%(S3+4)显著低于COPD组(P<0.0... 目的 探讨重叠综合征(OS)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 对19例OS、25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PSG)检查。结果 OS组SaO_2L、深睡眠%(S3+4)显著低于COPD组(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90%累计时间%(SLT90%)、<80%累计时间%(SLT80%)、浅睡眠%(Sl+2)显著高于COPD组(P<0.05)。OS组SLT90%、Sl+2显著高于0SAS组(P<0.05),睡眠效率显著低于OSAS组(P<0.05)。结论 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睡眠结构改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重叠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病 夜间低氧血症 睡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邓星奇 王树云 +5 位作者 罗艳容 莫和凤 秦兴国 方宗君 金静 蔡映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观察长期家庭氧疗 (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低氧血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自行编制的生命质量 (QOL)评分表对 32例COPD伴低氧血症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分 ,然后随机分为LTOT组 17例和对照组 15例。两组均给予常... 目的 :观察长期家庭氧疗 (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低氧血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自行编制的生命质量 (QOL)评分表对 32例COPD伴低氧血症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分 ,然后随机分为LTOT组 17例和对照组 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LTOT组 ,氧流量 0 .5— 2 .5L/min ,每日吸氧时间≥ 15h(包括睡眠时间 ) ,1年后分别复查QOL评分。结果 :氧疗组 1年后的QOL总均分、社会活动分、抑郁分及焦虑分和日常生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 <0 .0 1或 p >0 .0 5 ) ;对照组 1年后的QOL总均分、社会活动分、焦虑分恶化 ,p <0 .0 1,日常生活分及抑郁分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家庭氧疗 生命质量 LT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L-9抗体对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向晖 郭雪君 +1 位作者 徐卫国 朱杨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1-67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气道局部炎症反应和主要免疫系统中CD4+Th2细胞活性的影响,旨在了解外源性抗IL-9抗体对哮喘潜在的治疗价值。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抗IL-9抗体组和地塞米松(Dex)组,建立小鼠哮...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气道局部炎症反应和主要免疫系统中CD4+Th2细胞活性的影响,旨在了解外源性抗IL-9抗体对哮喘潜在的治疗价值。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抗IL-9抗体组和地塞米松(Dex)组,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采取不同干预措施,比较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肺组织学检查。结果抗IL-9抗体和Dex均可抑制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在肺内的过度聚集,降低BALF中Th2细胞因子;Dex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1细胞因子水平,而抗IL-9抗体对其无影响。结论抗IL-9抗体和Dex均能明显减轻哮喘小鼠的肺部炎症,在气道建立起新的Th1/Th2平衡。与Dex相比,应用抗IL-9抗体建立的新平衡不会造成因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IL-9抗体 CD4^+Th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性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