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坚纲 朱本洪 姚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1期709-710,共2页
对32例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愈率93.7%(30/32),病死率6.3%(2/32)。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合并呼吸心中心跳停止,导致长期技水肿.大脑实质不可逆的损伤。早期使用足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抗生素、支... 对32例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愈率93.7%(30/32),病死率6.3%(2/32)。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合并呼吸心中心跳停止,导致长期技水肿.大脑实质不可逆的损伤。早期使用足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抗生素、支气管解痉剂等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 并发症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确兴对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疾病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徐坚纲 李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1期785-786,共2页
目的:旨在比较力确兴与其它两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对疫细菌培养有致病菌生长的152例患者分三组分别为每日静滴力确兴300mg、庆大霉素160mg、阿米卡星400mg,疗程10~14天。结果:力... 目的:旨在比较力确兴与其它两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对疫细菌培养有致病菌生长的152例患者分三组分别为每日静滴力确兴300mg、庆大霉素160mg、阿米卡星400mg,疗程10~14天。结果:力确兴、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对痰致病菌的总清除率依次为87.5%、43.6%、33.7%。副反应总发生率依次为9.3%、24.8%、21.8%。结论:(1)力确兴对肠杆菌属细菌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对顽固性的绿脓杆菌以及金葡菌的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2)力确兴使用方便,安全,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替米星 氨基糖甙类 呼吸道感染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布烯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徐坚纲 李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感染 药物疗法 头孢布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时四种急性时相蛋白和NBT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纲坚 王树云 +1 位作者 沈立松 邱丽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65-367,共3页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呼吸科的一种常见疾患,作者对24例因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入院的患者,通过一组急性反应时相蛋白的检测和硝基四氮唑蓝试验,观察其变化与临床诊断的关系,旨在介绍一种新的检测手段,使此类疾患能够尽早、及时、准确...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呼吸科的一种常见疾患,作者对24例因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入院的患者,通过一组急性反应时相蛋白的检测和硝基四氮唑蓝试验,观察其变化与临床诊断的关系,旨在介绍一种新的检测手段,使此类疾患能够尽早、及时、准确的诊断。该组测定的急性反应时相蛋白包括:1.C-反应蛋白,2.α1-酸性糖蛋白,3.α1-抗胰蛋白酶,4.结合珠蛋白,硝基四氮唑蓝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急性时相蛋白 硝基四氮唑蓝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 被引量:139
5
作者 路必琼 刘惠凤 +4 位作者 蔡伟文 朱颖 赵艳君 王翠 毛莹珏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置管反应的发生是否与血管管径有关。方法 将232例浅静脉置管的老年病人,按置管静脉部位分为A组(主静脉组)和B组(分支静脉组),B组又分为B1组(管径≥3.0 mm)和B2组(管径<3.0mm),对三组病人置管反...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置管反应的发生是否与血管管径有关。方法 将232例浅静脉置管的老年病人,按置管静脉部位分为A组(主静脉组)和B组(分支静脉组),B组又分为B1组(管径≥3.0 mm)和B2组(管径<3.0mm),对三组病人置管反应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A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27.9%,B组为73.8%,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A组于置管后第4天出现置管反应,B组置管后第2天即开始有置管反应。B组中B1组置管反应发生率52.6%,B2组为100.0%,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B1组置管反应出现于置管后4-5d,B2组置管反应发生于置管后2-4 d。结论 老年病人留置套管针时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大小有关。为老年病人留置套管针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3.0mm的血管,并科学掌握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选择 老年病人 输液疗法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营养状态对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徐卫国 罗勇 +1 位作者 姚迪 沈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和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营养状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人体测量和内脏蛋白测定对53例COPD患者进行营养学评价与分类。营养正常者16例(30%)、中度营养不良者23例(43.4%)、重度营养不良者14例(2... 目的研究和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营养状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人体测量和内脏蛋白测定对53例COPD患者进行营养学评价与分类。营养正常者16例(30%)、中度营养不良者23例(43.4%)、重度营养不良者14例(26.4%),并测定三组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结果除IgG、IgA、IgE无明显变化外(P>0.05),三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总数、OT试验等均随着营养状况的恶化而显著异常或下降(P<0.05~P<0.001)。结论提示当COPD患者营养状况恶化时,其细胞免疫功能将受到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不良 免疫功能 CO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静息能量消耗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卫国 罗勇 +2 位作者 董欢霁 杨玲 汤庆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能量消耗异常的机制。方法测定和计算38例COPD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RE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体重(W t)、体表面积(BA)、肺功能等。结果REE/W t与TNF-α高度相关(r=0.34693,P=0.0328),REE/BA与TNF...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能量消耗异常的机制。方法测定和计算38例COPD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RE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体重(W t)、体表面积(BA)、肺功能等。结果REE/W t与TNF-α高度相关(r=0.34693,P=0.0328),REE/BA与TNF-α有相关性趋势(r=0.31902,P=0.0509),而REE、REE/W t、REE/BA与肺功能等各项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OPD超高能量代谢是其合并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该研究提示COPD合并营养不良的机制与患者炎症介质TNF-α异常增高有关,而与其气道阻塞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静息能量消耗 肿瘤坏死因子-Α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COPD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玲 罗勇 +1 位作者 徐卫国 林建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869-871,共3页
目的 :研究和评价谷氨酰胺对COPD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 2例COPD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总能量摄入为静息能量消耗 (REE)的 1 5倍。A组 ( 14例 )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每日口服L 谷氨酰胺 10g ,每天 3次 ,B组 ( 18例 )为... 目的 :研究和评价谷氨酰胺对COPD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 2例COPD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总能量摄入为静息能量消耗 (REE)的 1 5倍。A组 ( 14例 )为谷氨酰胺治疗组 ,每日口服L 谷氨酰胺 10g ,每天 3次 ,B组 ( 18例 )为对照组。结果 :营养支持后A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前白蛋白等营养参数较B组明显改善。A组α 肿瘤坏死因子 ,CD8治疗后显著下降 ,白介素 2 ,NO ,IgG ,CD3 ,CD4,CD4/CD8较前显著上升 ,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谷氨酰胺对COPD营养不良患者不仅有辅助营养支持作用 ,并具有免疫增强和调理作用 ,达到强化营养支持的效果 ,从而改善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COPD 营养不良 免疫功能 免疫调理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因素在儿童及成人上气道阻塞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任涟萍 郭雪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55-2457,共3页
关键词 上气道阻塞 解剖因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成人 儿童 上气道狭窄 呼吸异常 呼吸周期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血清ECP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坚纲 姚迪 黎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66-368,共3页
测定25例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患者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protein,ECP)和43例喘息型支气管炎因症状加重而住院者其治疗前后血清ECP水平、血白细胞、嗜酸粒细胞计数和通气功能FEV1/FVC%。结果发现喘息型支气管... 测定25例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患者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protein,ECP)和43例喘息型支气管炎因症状加重而住院者其治疗前后血清ECP水平、血白细胞、嗜酸粒细胞计数和通气功能FEV1/FVC%。结果发现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后ECP水平显著高于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患者(P<0.01)。经积极治疗一周后,ECP水平、血白细胞及嗜酸粒细胞计数则大幅下降(P<0.05)。但FEV1/FVC%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ECP水平主要取决于嗜酸性细胞激活状态和分泌蛋白的能力,用以反映过敏性疾患的活动情况。本实验提示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间除有感染外,可能与支气管哮喘一样,有过敏因素参与。血清ECP检测可用于监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高反应性炎症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型 支气管炎 ECP 嗜酸粒细胞 通气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辅助治疗COPD合并营养不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玲 徐卫国 林建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评价精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营养支持作用。方法 对30例COPD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总能量摄人为静息能量消耗(REE)的1.5倍,其中蛋白质占20%,脂肪30%,碳水化合物50%。A组12例为精氨酸治疗组,每日口服L-精氨酸1Og 3次/d;B... 目的 评价精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营养支持作用。方法 对30例COPD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总能量摄人为静息能量消耗(REE)的1.5倍,其中蛋白质占20%,脂肪30%,碳水化合物50%。A组12例为精氨酸治疗组,每日口服L-精氨酸1Og 3次/d;B组18例为对照组,观察效果。结果 营养支持后,A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前白蛋白、体脂等营养参数较B组明显改善,呼吸肌力显著提高,REE显著下降。结论 精氨酸不仅改善COPD的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力量,而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能量消耗,达到强化营养支持的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治疗 COPD 营养不良 合并症 慢性阻塞性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建海 杨玲 储松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呼吸系统疾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疾病之一,肺功能测定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有一定帮助。由于新生儿解剖及生理上的特点,故难以应用成人肺功能测定的设备和方法,面适合新生儿的肺功能设备和方法难度很大。
关键词 新生儿 肺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系统检测在支气管哮喘和喘息型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坚纲 姚迪 黎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57-158,共2页
通过对62例支气管哮喘和110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CAP系统检测。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过敏原筛选试验(Phadiaton)阳性率为85%,喘息型支气管炎Phadiatop阳性率为62%。并对所有阳性年患者作IgE总浓度及务清特异性IgE(SIgE)的检... 通过对62例支气管哮喘和110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CAP系统检测。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过敏原筛选试验(Phadiaton)阳性率为85%,喘息型支气管炎Phadiatop阳性率为62%。并对所有阳性年患者作IgE总浓度及务清特异性IgE(SIgE)的检测,支气管哮喘SIgE的阳性检出率为64%(34/53),喘息型支气管炎SIgE的阳性检出率为42%(29/68)。表明CAP系统对上述二种疾病是一种寻找变应原的重要体外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支气管炎 CAP系统检测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急性发作期血清游离脂肪酸谱分析
14
作者 罗勇 徐卫国 +2 位作者 姚迪 杨天芸 韩锋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血清游离脂肪酸谱。 方法用气相色谱分析仪对 2 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A组 )、2 1例单纯COPD患者 (B组 )、30例健康对照者 (C组 )的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谱进行检测和分析 ,同时用B...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血清游离脂肪酸谱。 方法用气相色谱分析仪对 2 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A组 )、2 1例单纯COPD患者 (B组 )、30例健康对照者 (C组 )的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谱进行检测和分析 ,同时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探测三组对象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结果A、B、C三组的总游离脂肪酸 (T -FFA)分别为 1 0 37± 1 2 9、1 30 3± 1 72、1 5 47± 2 0 5 μmol/L ;营养必须脂肪酸 (EFA)分别为 387±1 91、485± 2 42、6 99± 34 0 μmol/L ;TSF分别为 6 .2± 2 .4、7.7± 2 .9、1 0 .1± 2 .4mm。A、B二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C组 ,A组下降尤为显著 (P <0 .0 1 )。 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存在较为严重的脂肪酸储存耗竭、T -FFA下降、EFA匮乏 ,当合并呼吸衰竭时尤为显著 ,应加强对这类患者的营养监测和能量如EFA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游离脂肪酸 营养必需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细胞免疫的变化
15
作者 林建海 徐向晖 吴(韦华)(韦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411-413,共3页
为了研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细胞免疫的变化,对4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除测定血气分析外,测定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 T 淋巴细胞因子 (CD_3、CD_4、CD_8),并与10名正常人进行同样指标测定... 为了研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细胞免疫的变化,对4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除测定血气分析外,测定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 T 淋巴细胞因子 (CD_3、CD_4、CD_8),并与10名正常人进行同样指标测定以作对照。经常规治疗后,再测定病人的血气分析与血中各项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显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中的 CD_3、CD_4、CD_4/CD_8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CD_8、IL-4、IL-5、SIL-2R、TNF 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常规治疗后,血中 PO_2明显提高,CD_3、CD_4、CD_4/CD_8比治疗前有所增高(P<0.05),CD_8、IL-5和 TNF 比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各项指标变化可能与肺心病患者缺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患者肾上腺皮质及性腺功能的研究
16
作者 王树云 徐坚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60-63,共4页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慢性肺心病(chronicpulmonaryheartdisase,CPHD)患者和23例健康老年人的血皮质醇(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血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慢性肺心病(chronicpulmonaryheartdisase,CPHD)患者和23例健康老年人的血皮质醇(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血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和催乳素(PRL)水平。结果显示:CPHD缓解期的F、ACTH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急性加重期的F、ACTH显著增高,T、E2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P<0.05)。CPHD患者的PRL、LH、FSH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提示CPHD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而性腺功能则受到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肾上腺皮质激素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支镜术前Holter检查和术后延长监护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翁未年 孙伟成 荣烨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58-359,共2页
纤支镜检查一般认为比较安全,但并非无潜在危险性。因致死性心律失常死亡者、在纤支镜术前、术中和术后均有发生。为此,术前、术后心电图(ECG)检查和术中持续ECG监护已得到重视。但对术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 HOLTER检查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