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学科的发展
1
作者 杭燕南 孙大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1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麻醉学 学科发展 麻醉机 高级呼吸机 全能临护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在肾移植麻醉中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闻大翔 陈锡明 +1 位作者 杭燕南 孙大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观察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肾移植手术麻醉中的肌松效应与安全性。方法16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肾移植手术,对照组16例肾功能正常患者接受其他手术。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和芬太尼,麻醉维持用N2O:O2(50... 目的 观察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肾移植手术麻醉中的肌松效应与安全性。方法16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肾移植手术,对照组16例肾功能正常患者接受其他手术。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和芬太尼,麻醉维持用N2O:O2(50%:50%)吸入,间断静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经肘前静脉注入顺式阿曲库铵0.1mg/kg(2×ED95),用BIOMETER加速度仪进行肌松监测。结果 顺式阿曲库铵的药效学各项参数在肾功能哀竭患者和肾功能正常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能安全地用于肾移植手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药效学参数 肾脏移植手术 肾功能衰竭 麻醉 肌松效应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常用静脉麻醉药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3
3
作者 陈琦 王珊娟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0-203,共4页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 (BIS)为 5 0时 ,硫喷妥钠、丙泊酚、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用于老年病人全麻诱导的剂量及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 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 4 8例 ,随机分为四组 :硫喷妥钠组 ,丙泊酚组 ,咪唑安定组 ,依托咪酯组...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 (BIS)为 5 0时 ,硫喷妥钠、丙泊酚、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用于老年病人全麻诱导的剂量及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 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 4 8例 ,随机分为四组 :硫喷妥钠组 ,丙泊酚组 ,咪唑安定组 ,依托咪酯组。四组均缓慢静注 ,并且用HXD 1型脑电监测仪测量每例病人的BIS。当BIS逐渐下降至 5 0时停止静注 ,分别于注药前、注药后 1、3、5、1 0min用RheoCar dioMonitor连续非创伤性血液动力监测仪记录和计算出血液动力学有关参数。结果 BP下降以丙泊酚组为显著。丙泊酚组和硫喷妥钠组的PEP/LVET比值明显增加 ,但丙泊酚组 >硫喷妥钠组。除依托咪酯组以外其他各组的每搏指数 (SI)、心脏指数 (CI)、射血速率 (EV)和每搏功 (LV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以丙泊酚组为显著。依托咪酯组体循环血管阻力 (SVR)无明显变化 ,硫喷妥钠组和咪唑安定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以咪唑安定组为显著 ,丙泊酚组明显下降。舒张末容量 (EDV)咪唑安定组明显下降 ,其他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四种静脉麻醉药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丙泊酚 >咪唑安定 >硫喷妥钠 >依托咪酯。BIS为 5 0时 ,老年病人各静脉麻醉药的等效剂量为硫喷妥钠 4mg/kg、丙泊酚 1 2mg/kg、咪唑安定 0 1 6mg/kg、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药 老年病人 血液动力学 影响 比较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静脉麻醉药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杰 王祥瑞 +1 位作者 杭燕南 孙大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629-631,共3页
目的 研究丙泊酚、咪唑安定、硫喷妥钠、氯胺酮麻醉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EPI)的变化规律。方法  4 8例择期手术拟行全身麻醉、无听力障碍和严重神经疾患、非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四组。Ⅰ组 (14例 )静注丙泊酚 2mg/kg ;Ⅱ组 (13例 ... 目的 研究丙泊酚、咪唑安定、硫喷妥钠、氯胺酮麻醉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EPI)的变化规律。方法  4 8例择期手术拟行全身麻醉、无听力障碍和严重神经疾患、非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四组。Ⅰ组 (14例 )静注丙泊酚 2mg/kg ;Ⅱ组 (13例 )静注咪唑安定 0 2mg/kg ;Ⅲ组 (11例 )静注硫喷妥钠 5mg/kg ;Ⅳ组 (10例 )静注氯胺酮 2mg/kg。随后芬太尼 5 μg/kg、维库溴铵 0 15mg/kg静注 ,肌松满意后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中、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的HR、BP、SpO2 ,观察整个诱导期AEPI的变化规律。结果 Ⅰ、Ⅱ、Ⅲ组病人用药后AEPI进行性降低至 30以下。降到 30以下的平均时间分别为Ⅰ组 (6 2± 2 5 )分钟、Ⅱ组 (3 2± 1 9)分钟、Ⅲ组 (5 1± 2 6 )分钟 ;Ⅳ组病人AEPI无明显下降。插管后AEPI有上升趋势 ,吸入异氟醚后 (呼出气浓度 >0 8Vol% )能维持AEPI30以下 ;Ⅳ组病人插管后AEPI不稳定。结论 丙泊酚、咪唑安定、硫喷妥钠降低AEPI,而氯胺酮对AEPI无明显影响。AEPI在丙泊酚、咪唑安定、硫喷妥钠麻醉中可作为麻醉深度监测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静脉麻醉药 丙泊酚 咪唑安定 氯胺酮 硫喷妥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期的心血管功能变化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庆 王珊娟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 通过监测心率、心率变异性 (HRV)、血压和心排血量 (CO)的变化 ,探讨术前用降压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期的心血管功能变化规律。方法  4 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 :Ⅰ组 ,长期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组 ;Ⅱ组 ,对照组。以咪唑... 目的 通过监测心率、心率变异性 (HRV)、血压和心排血量 (CO)的变化 ,探讨术前用降压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期的心血管功能变化规律。方法  4 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 :Ⅰ组 ,长期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组 ;Ⅱ组 ,对照组。以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监测诱导期间HR、HRV、MAP和CO的变化。结果 诱导后HR、MAP、CO显著降低 ,插管即刻及插管后 1~ 3minMAP、HR较诱导后显著升高 ,插管后 5~ 1 0min又降至诱导后水平 ,CO无显著变化。组间比较 ,Ⅱ组MAP升高幅度显著大于Ⅰ组。LF、HF在诱导及插管后均有下降趋势 ,LF/HF无明显改变 ,组间无显著差异。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和诱导后 1 5min内麻黄碱用量及输液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期间心血管反应明显。术前应用抗高血压药物 ,选择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较未正规用抗高血压药治疗的病人轻 ,对心率变异性无影响 ;但应注意麻醉诱导前必须补足血容量 ,以防止发生诱导后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麻醉 诱导期 心血管 功能变化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戴泽平 杨跃武 蒋昭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案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的影响。方法 选择乳腺癌根治术病人 32例 ,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全麻 ,Ⅱ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 2h、术后 1d...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案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的影响。方法 选择乳腺癌根治术病人 32例 ,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全麻 ,Ⅱ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 2h、术后 1d和 7d抽取静脉血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量。结果 两组麻醉后 2hCD3+ 、CD4+ 、CD4+ /CD8+ 、NK细胞均有所下降 ,与麻醉前相比 ,Ⅰ组P <0 0 5 ;术后 1d下降较为显著 ,与麻醉前相比 ,Ⅰ组P <0 0 1,Ⅱ组P <0 0 5 ,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7d各组数据已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病人麻醉、手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有一过性的不同程度的抑制 ,其中以单纯全麻组更为明显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明显轻于单纯全麻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乳腺癌 根治术 围术期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麻醉期间氧耗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杰 王祥瑞 +1 位作者 杭燕南 孙大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0-602,共3页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全身麻醉期间氧代谢的影响。方法30例有缺血性心脏病史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组I,生理盐水)、小剂量艾司洛尔组(组II,50μg·kg-1·min-1)、中剂量艾司洛尔组(组III,100μg&#...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全身麻醉期间氧代谢的影响。方法30例有缺血性心脏病史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组I,生理盐水)、小剂量艾司洛尔组(组II,50μg·kg-1·min-1)、中剂量艾司洛尔组(组III,100μg·kg-1·min-1)。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麻醉。手术开始后输注艾司洛尔或生理盐水,在开始用药时(T0)、用药后10(T1)、30(T2)、60(T3)、90(T4)min测定心率(HR)、平均血压(MAP)、心指数(CI)、CO2分钟生成量(V·CO2),同步抽取桡动脉血和右心房或右心室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耗量(V·O2)。结果在T0、T1、T2点,组II、组III与组I比较,组间HR、MAP、CI、MCO2、VO2无显著差异(P>0.05)。在T3、T4点,组I的CI、V·O2、V·CO2显著上升,而组II、组III无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持续应用小剂量和中剂量艾司洛尔,可减轻全身麻醉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后期氧耗的增加,并改善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患者 麻醉期间 缺血性 小剂量艾司洛尔 腹部手术患者 心率(HR) 生理盐水 血流动力学 维库溴铵 咪唑安定 平均血压 血气分析 桡动脉血 VCO2 差异显著 持续应用 手术后期 全身麻醉 中剂量 VO2 氧代谢 对照组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在60岁以上患者行上腹部手术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跃武 王祥瑞 +1 位作者 杭燕南 孙大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40-741,共2页
关键词 麻醉方法 上腹部手术 心功能 老年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硬膜外麻醉诱导期容量治疗的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潘志英 王祥瑞 +3 位作者 孙瑗 陈杰 杨跃武 郑拥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59-66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预防性容量治疗对硬膜外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以探索合理的预防性容量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45例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A组:单纯输注复方乳酸钠;B组:按1∶1比例输入复方...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预防性容量治疗对硬膜外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以探索合理的预防性容量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45例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A组:单纯输注复方乳酸钠;B组:按1∶1比例输入复方乳酸钠和6%羟乙基淀粉;C组:单纯输注6%羟乙基淀粉。以食管超声多普勒技术持续监测:心脏指数(CI)、每博输出量指数(SI)、左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加速度(ACC)、峰速度(PV)、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并观测MAP、HR、CVP。结果(1)当扩容结束时,C组CI、SI、PV较扩容开始显著提高(P<0.05),并高于A组和B组的水平,MAP无显著下降。(2)A组和B组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善不显著,尤其是A组不能有效地防止硬膜外麻醉诱导期MAP的降低,CI和SI也无显著提高。结论硬膜外麻醉前应用6%羟乙基淀粉预防性扩容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硬膜外麻醉诱导期的血液动力学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 羟乙基淀粉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 麻醉诱导期 容量治疗 超声多普勒监测 食管 血液动力学指标 羟乙基淀粉 超声多普勒技术 血液动力学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诱导期容量治疗的效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志英 王祥瑞 林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78-580,共3页
目的:评估预防性容量治疗对硬膜外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影响,以探索恰当的容量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病人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A组:不进行预防性容量治疗;B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C组:输入晶胶液;D组:输注6%贺斯液。... 目的:评估预防性容量治疗对硬膜外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影响,以探索恰当的容量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病人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A组:不进行预防性容量治疗;B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C组:输入晶胶液;D组:输注6%贺斯液。持续监测:心指数(CI)、左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加速度(ACC)、峰速度(PV)、全身血管阻力(STVR)。并观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结果:(1)在硬膜外注药15min,A组的CI、MAP明显低于基础值,也低于其他组(P<0.05)。(2)D组的CI较扩容开始显著提高,而且CI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MAP的下降幅度最小(P<0.05)。结论:术前常规禁食会在硬膜外麻醉诱导期发生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HES预防性扩容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治此类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硬膜外麻醉 输注 并发症 血流动力学 预防性 CI 降幅 效应 H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时乳化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祥瑞 曹建国 +2 位作者 张小庆 杭燕南 孙大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48-49,共2页
目的评价乳化依托咪酯、异丙酚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按不同给药分为Ⅰ组(异丙酚1.5mg/kg),Ⅱ组(异丙酚2.0mg/kg),Ⅲ组(乳化依托咪酷0.3mg/kg)。应用温度稀释法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呼... 目的评价乳化依托咪酯、异丙酚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按不同给药分为Ⅰ组(异丙酚1.5mg/kg),Ⅱ组(异丙酚2.0mg/kg),Ⅲ组(乳化依托咪酷0.3mg/kg)。应用温度稀释法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呼吸功能。站票1.Ⅱ组呼吸暂停发生率98%,Ⅰ组为50%,Ⅲ组为0;2异丙酚组:MAP、SVR、CI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乳化依托咪酯组。结论心脏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时,乳化依托咪酯组较异丙酚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乳化依托咪酯 血流动力学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麻醉药对猪脑氧代谢及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祥瑞 郁勤燕 +2 位作者 李雯 杭燕南 孙大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对脑氧代谢及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小型猪15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地氟醚组和七氟醚组,持续监测心排量,颈动脉血流,动脉、外周静脉及颈静脉血气分析,计算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下的脑氧代谢率(C...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对脑氧代谢及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小型猪15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地氟醚组和七氟醚组,持续监测心排量,颈动脉血流,动脉、外周静脉及颈静脉血气分析,计算不同浓度吸入麻醉药下的脑氧代谢率(CMRO2)、脑氧供(CDO2)、脑氧耗(CVO2)和机体氧供(DO2)、氧耗(VO2)。结果 三组CMRO2随吸入药浓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0.5~1.0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时,三组脑血流(CBF)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吸入1.5MAC时,脑血流量下降至基础水平。在1.0MAC时,CDO2较用药前明显增加,脑氧摄取率(COER)明显降低;随吸入浓度增加,CDO2呈下降趋势,而COER呈上升趋势。DO2随吸入浓度增加而下降,1.0、1.5MAC时DO2下降尤为显著;1.5MAC时三组VO2均明显下降。结论地氟醚、七氟醚在低浓度时均明显增加CBF,降低CM-RO2,随吸入浓度增加,对机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和氧供需的影响大于脑循环。异氟醚在小于1.0MAC时,对脑氧代谢和脑血流及体循环血压的影响小于地氟醚和七氟醚,随着吸入浓度的增加,对心、脑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氧供需平衡 氧代谢 脑功能 吸入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后颅窝手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珊娟 杭燕南 许灿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后颅窝是人体生命中枢之所在,对维持机体正常呼吸、循环功能起极重要作用[1]。后颅窝手术病人容易引起呼吸、循环的变化,麻醉处理较为复杂。本文分析我院近3年来100例后颅窝手术的麻醉,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年... 后颅窝是人体生命中枢之所在,对维持机体正常呼吸、循环功能起极重要作用[1]。后颅窝手术病人容易引起呼吸、循环的变化,麻醉处理较为复杂。本文分析我院近3年来100例后颅窝手术的麻醉,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年龄与性别后颅窝手术病人100例。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 脑外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禁饮食时间对硬膜外麻醉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志英 王祥瑞 孙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39-44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禁饮食时间与硬膜外麻醉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30例择期下肢或下腹部手术成年病人,分为两组。A组,术前禁饮食8h;B组术前禁饮食12h。以食管超声多普勒技术持续监测:心脏指数(CI)、每博输出量指数(SI)、左室射血时间... 目的观察不同禁饮食时间与硬膜外麻醉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30例择期下肢或下腹部手术成年病人,分为两组。A组,术前禁饮食8h;B组术前禁饮食12h。以食管超声多普勒技术持续监测:心脏指数(CI)、每博输出量指数(SI)、左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加速度(ACC)、峰速度(PV)、血管阻力指数(SVRI)。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结果(1)与基础值相比,A组的SI、CI、ACC下降不显著,B组在硬膜外注药10min后ACC、CI、PV开始出现显著降低。(2)与A组相比,B组在硬膜外注药10min后SI、CI、ACC、PV显著降低,CI、ACC、MAP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A组。结论术前禁饮食12h的病人在硬膜外麻醉诱导期会引起显著的血液动力学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饮食时间 硬膜外麻醉 血液动力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异氟醚麻醉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变化
15
作者 陈杰 何振洲 +2 位作者 王祥瑞 杭燕南 孙大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1期949-951,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麻醉药丙泊酚与吸入麻醉药异氟醚麻醉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EPI)的变化规律。方法 30例拟行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患者 ,无听力障碍和严重神经学疾患 ,非颅脑手术 ,静注咪唑安定 0 .0 8mg/kg后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5例 ,其中... 目的比较静脉麻醉药丙泊酚与吸入麻醉药异氟醚麻醉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EPI)的变化规律。方法 30例拟行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患者 ,无听力障碍和严重神经学疾患 ,非颅脑手术 ,静注咪唑安定 0 .0 8mg/kg后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5例 ,其中组I静注丙泊酚靶控浓度 2 μg/mL ;组II吸入异氟醚使呼气末浓度 (ET % )达 1.5 %。随后静注芬太尼 (5 μg/kg) ,维库溴铵 0 .15mg/kg。观察整个诱导期及麻醉手术中AEPI的变化规律。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AEPI进行性降低至 30以下 ,所用时间分别为(6 .2± 2 .5 )、(15 .2± 1.9)min ,组II病人AEPI随吸入浓度增加而进行性降低。插管后AEPI有上升趋势 ,但仍能维持AEPI于 30以下 ;组I病人麻醉期间AEPI不稳定 (短暂升高达 4 0以上 )的发生率 (4 0 % )较组II病人 (13% )高 (P <0 .0 1) ;术后访视所有病人无术中知晓。结论丙泊酚、异氟醚均可降低AEPI,丙泊酚麻醉期AEPI有较高的波动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监测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异氟醚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全身热疗的麻醉处理
16
作者 叶照君 葛培青 +1 位作者 陶伟平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 全身热疗 麻醉处理 全身麻醉 治疗效果 麻醉管理 放疗不敏感 内环境平衡 远红外线 中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和异丙酚复合麻醉的研究
17
作者 王珊娟 张马忠 +2 位作者 韩松 杭燕南 孙大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和异丙酚联合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的效果。 方法选择ASA分级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人体格状况分级 )Ⅰ~Ⅱ级病人 3 6例 ,随机分成三组 :咪达唑仑组 (Ⅰ组 ) ;异丙酚组 (Ⅱ组 ) ;咪达唑仑加异丙酚复合组 (Ⅲ组 ) ;观...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和异丙酚联合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的效果。 方法选择ASA分级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人体格状况分级 )Ⅰ~Ⅱ级病人 3 6例 ,随机分成三组 :咪达唑仑组 (Ⅰ组 ) ;异丙酚组 (Ⅱ组 ) ;咪达唑仑加异丙酚复合组 (Ⅲ组 ) ;观察循环、麻醉深度 (双频指数、边缘频率 )、术毕清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 结果三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均较轻 ,而Ⅲ组病人循环功能较Ⅱ组稳定 ,清醒时间较Ⅰ组短 ,麻醉深度更为适宜。 结论我们认为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复合麻醉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异丙酚 复合麻醉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麻醉药与脑保护受体机制
18
作者 王莉 金正均 杭燕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1期978-980,共3页
兴奋毒性可能是造成神经元死亡的“最后公路”。已知静脉麻醉药 ,如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 (氯胺酮 )和GABA受体模拟剂 (丙泊酚 )有神经保护作用 。
关键词 静脉麻醉药 脑保护 受体机制 兴奋性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藤啶碱用作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
19
作者 夏秀森 孙大金 杭燕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76-177,共2页
本文报道硬膜外麻醉手术过程中用上海药物研究所提供的左旋千金藤啶碱(Lstepholidine, L-SPD),观察I-SPD于麻醉手术时的安定镇静作用,并以血压收缩压和脉博为指标,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关键词 千金藤啶碱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人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和病因分析 被引量:106
20
作者 张挺杰 皋源 +3 位作者 江燕 于昕 王祥瑞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老年病人 精神障碍 发生率 病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