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下腰椎手术319例随访结果
1
作者 刘中远 张钟元 周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评估在农村地区开展下腰椎手术的安全性、疗效和可行性。 方法本组 319例手术在局部阻滞麻醉下施行 ,为传统的部分椎板切除髓核摘除、部分小关节切除侧椎管减压、全椎板切除椎板减压及脊柱后外侧融合 (横突融合 )。 结果手术近期... 目的评估在农村地区开展下腰椎手术的安全性、疗效和可行性。 方法本组 319例手术在局部阻滞麻醉下施行 ,为传统的部分椎板切除髓核摘除、部分小关节切除侧椎管减压、全椎板切除椎板减压及脊柱后外侧融合 (横突融合 )。 结果手术近期并发症为椎间隙感染 1例 ,创口血肿 1例 ,突出骨髓核遗漏 1例。无手术死亡和神经根或马尾损伤。经 2 .5~ 9.5年随访复发 8例 ,复发率为 2 .5 %。按MacNab分级法随访结果 :优 80 .5 % ,良16 .0 % ,差 3.5 %。 结论对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在经过良好训练的医师操作下腰椎手术是安全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伟力 胡光宇 +1 位作者 韦民 沈奕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 15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 3~ 6月的随访并根据Neer的百分制评分 ,优良率为 86 .6 %。结论对于年轻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患者采...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 15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 3~ 6月的随访并根据Neer的百分制评分 ,优良率为 86 .6 %。结论对于年轻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有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内固定治疗 粉碎骨折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年轻 患者 随访 百分制 结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继东 董宇启 +3 位作者 韩晓峰 陈滨 刘中远 董英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2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1992~ 2 0 0 2年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 7例 ,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2例行手术治疗 ,采用AESCULAP的MACSTL胸腰椎前路固定系统进行固定 ,观察疗效。结果 2例颈椎损伤患...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1992~ 2 0 0 2年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 7例 ,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2例行手术治疗 ,采用AESCULAP的MACSTL胸腰椎前路固定系统进行固定 ,观察疗效。结果 2例颈椎损伤患者均因呼吸衰竭在 1年内死亡 ;1例T12 /L1损伤患者因褥疮感染于 2年后死亡 ;2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经对症治疗 3月后症状缓解 ;2例胸腰段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1年后复查脊髓神经损伤程度由原来B级恢复至C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旦发生脊柱骨折 ,容易造成脊髓损伤 ;对脊髓损伤的患者 ,应争取早日行手术减压和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脊柱骨折 强直性脊柱炎 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 死亡 脊髓神经损伤 合并 结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折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钟元 柴伟明 +2 位作者 臧危平 陈滨 李海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2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Lightspeed 16型螺旋CT机 ,对 4 6例复杂骨折患者进行扫描 ,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SSD处理。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准确显示了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性和移位程...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Lightspeed 16型螺旋CT机 ,对 4 6例复杂骨折患者进行扫描 ,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SSD处理。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准确显示了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性和移位程度 ,并发现X线摄片漏诊的肩盂、肩胛冈、肩胛骨外侧缘骨折各一处。 9例患者行保守治疗 ,37例行手术治疗 ,疗效均满意。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很直观地显示复杂形态骨关节的损伤情况 ,有助于骨折的正确评估和分类 ;对手术入路的确定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 复杂骨折 患者 内固定物 手术人路 X线摄片 骨关节 结论 对手 准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董宇启 曹聪 +3 位作者 董英海 刘宣勇 薛会昌 丁传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06-908,共3页
目的研究硅灰石涂层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诱导能力.方法将硅灰石等离子喷涂于Ti-6Al-4V表面,成骨细胞于其表面培养,测定培养液的碱性磷酸酶活性、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和骨钙素的含量,并观察硅灰石涂层表面成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结果培... 目的研究硅灰石涂层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诱导能力.方法将硅灰石等离子喷涂于Ti-6Al-4V表面,成骨细胞于其表面培养,测定培养液的碱性磷酸酶活性、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和骨钙素的含量,并观察硅灰石涂层表面成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结果培养7 ~ 12 d,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13 ~ 21 d,骨钙素内含量最高,涂层表面细胞増殖明显.结论硅灰石涂层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诱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石涂层 成骨细胞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4例股骨颈囊内骨折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涛 刘中远 周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35-536,539,共3页
目的探讨各型股骨颈囊内骨折的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颈囊内骨折 76 4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保守治疗 5 6例 ,各种内固定 2 32例 ,单、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184例 ,全髋置换 2 92例。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 6 2年 ,手术死... 目的探讨各型股骨颈囊内骨折的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颈囊内骨折 76 4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保守治疗 5 6例 ,各种内固定 2 32例 ,单、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184例 ,全髋置换 2 92例。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 6 2年 ,手术死亡 1例 ,恢复行走 46 9例 ,内固定组中再手术者 5 6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再行全髋置换术11例。Harris评分 ,全髋置换术优良率最高 ,达 86 99% ,内固定术最低 ,为 49 5 7%。 结论股骨颈囊内骨折治疗方法选择 ,取决于患者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骨折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利多卡因缓释胶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董英海 赵维中 +3 位作者 芩德意 方明 江勤 宋必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目的 研究盐酸利多卡因缓释胶丸 (简称缓释胶丸 )的动物药代动力学。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缓释胶丸的释药动力学、血药浓度及组织分布浓度。结果 家兔皮下植入缓释胶丸 40mg·kg-1·丸 -1·只 -1后第 3 60min ,... 目的 研究盐酸利多卡因缓释胶丸 (简称缓释胶丸 )的动物药代动力学。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缓释胶丸的释药动力学、血药浓度及组织分布浓度。结果 家兔皮下植入缓释胶丸 40mg·kg-1·丸 -1·只 -1后第 3 60min ,仍有近 1/ 3残留率。缓释胶丸 2 0、40和 80mg·kg-13组的Ta1/2 分别比对照组 (盐酸利多卡因水溶液 10mg·kg-1皮下浸润注射 )明显延长 ;Te1/2 与对照组接近 ;随着剂量增大 ,缓释比提高 ,Tr1/2 明显延长。缓释胶丸 3组的Tmax比对照组明显延长 ,40mg·kg-1组的Cmax比对照组还低 ,80mg·kg-1组的Cmax接近或达到人的中毒浓度。大鼠皮下植入缓释胶丸 40mg·kg-1后 ,局部皮肤组织的药物浓度明显升高 ,肝脏中较低 ,肾脏中较高。结论 皮下植入缓释胶丸能使局部组织内利多卡因保持长时间、高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胶丸 利多卡因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腓骨短肌腱移位术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超 董宇启 董英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部分腓骨短肌腱移位术治疗无骨折的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近期疗效。方法部分腓骨短肌腱移位术修复 2例无骨折的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 ,用X线和Kofoed评分观察疗效 6个月。结果术后 6个月 ,2例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和上下楼梯 ,... 目的观察部分腓骨短肌腱移位术治疗无骨折的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近期疗效。方法部分腓骨短肌腱移位术修复 2例无骨折的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 ,用X线和Kofoed评分观察疗效 6个月。结果术后 6个月 ,2例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和上下楼梯 ,其中 1例仅在行走开始时偶感疼痛 ;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均良好。术后 3d、8周和 6月的X线片均无下胫腓联合再分离的迹象。踝关节Kofoed评分从术前到术后 6月分别提高了 14分和 2 4分。结论部分腓骨短肌腱移位术治疗无骨折的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移位术 陈旧性 腓骨短肌腱 下胫腓联合分离 无骨折 术后 恢复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椎弓根固定系统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中远 林奋 高若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93-96,共4页
应用RF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4例胸腰段骨折,3例腰椎滑脱症。7例均取得良好复位骨折愈合、滑脱无复发和早期起床活动。文章就RF椎弓根固定系统的优点和手术操作要点作了介绍。
关键词 椎弓根 内固定器 胸腰椎 骨析 滑脱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T型钢板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伟力 沈奕 周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70-71,77,共3页
目的评价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方法 35例术前X线片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经手术切开复位 ,以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术后X线及功能评估 :31例 (88.6 % )功能良好 ,1例(2 .9% )功能受限且伴明显疼痛。
关键词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T型钢板 骨折固定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的手术入路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伟力 沈奕 林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438-439,465,共3页
目的探讨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背侧手术入路的方法。 方法 11例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患者 ,3例行肩胛骨内侧切口 ,8例行肩胛骨背侧切口 ,环型钻孔全层切除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 结果 3例肩胛骨内侧切口患者的肩带上提、下降、前屈和后伸... 目的探讨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背侧手术入路的方法。 方法 11例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患者 ,3例行肩胛骨内侧切口 ,8例行肩胛骨背侧切口 ,环型钻孔全层切除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 结果 3例肩胛骨内侧切口患者的肩带上提、下降、前屈和后伸活动度平均减少 5° ;8例背侧入路患者的肩带活动度均大于 19°。二类手术方式症状均缓解 ,经随访无肿瘤复发证据。 结论肩胛骨背侧钻孔入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 手术入路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振春 董英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生长因子之一 ,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广泛的作用。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活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FGF 成骨细胞分化 影响 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聪 董英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78-281,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由于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骨、软骨、肌肉、肌腱、神经、脂肪、支持造血的骨髓基质及肺、脾、胸腺等组织的基质等,而且MSCs是良好的基因治疗载体,因此备受关注.然而,外周血中...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由于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骨、软骨、肌肉、肌腱、神经、脂肪、支持造血的骨髓基质及肺、脾、胸腺等组织的基质等,而且MSCs是良好的基因治疗载体,因此备受关注.然而,外周血中的MSCs研究较少,远没有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和骨髓中的MSCs研究深入,故本文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间充质干细胞 研究进展 造血功能重建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内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元铭 高若天 张钟元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28-29,共2页
分析45例关节镜内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疗效。以术后症状、体征为依据的分数评定疗效标准,其结果为满意18例(40.0%)、良好12例(26.7%)、一般10例(22.2%)、差者5例(11.1%)。探讨关节镜内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认为... 分析45例关节镜内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疗效。以术后症状、体征为依据的分数评定疗效标准,其结果为满意18例(40.0%)、良好12例(26.7%)、一般10例(22.2%)、差者5例(11.1%)。探讨关节镜内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认为手术本身及患膝合并存在的病损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破裂 关节镜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显微手术切除术800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苑建新 Bengzech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外科椎间盘显微手术切除术800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2~1996年2月,应用小切口在双人双目显微镜下行腰椎髓核摘除术800例,作术后10~48个月,平均32个月的随访。结果根据MaoNab分级法:优占57%、良占37%,总优良率94%,差... 目的观察外科椎间盘显微手术切除术800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2~1996年2月,应用小切口在双人双目显微镜下行腰椎髓核摘除术800例,作术后10~48个月,平均32个月的随访。结果根据MaoNab分级法:优占57%、良占37%,总优良率94%,差占6%,无改变占0%,复发率8%,再手术率3.7%。其优点为组织损伤小,出血平均40ml,手术时间平均30min,住院平均3d,术后2d下床负重,术后平均6周恢复工作。结论镜下神经根清晰,手术操作精确,安全性高,是髓核摘除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腰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16
作者 曹聪 董英海 +3 位作者 董宇启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1-66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分离、培养扩增成人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进行鉴定,并与骨髓源性MSCs比较生物学特性。方法30名成年志愿者随机平分为二组,一组直接抽静脉血,并细分为全血细胞法组和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组,同时抽骨髓为骨髓密度... 目的建立一种分离、培养扩增成人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进行鉴定,并与骨髓源性MSCs比较生物学特性。方法30名成年志愿者随机平分为二组,一组直接抽静脉血,并细分为全血细胞法组和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组,同时抽骨髓为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组;另一组为血细胞分离机法组。各组进行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率、形态学、流式表型分析、胶原染色等研究。结果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成人静脉血后培养,贴壁细胞呈梭形,集落形成率为(0.12±0.08)/106单个核细胞,传代扩增到第5代时每份平均细胞数达51.4674×106,表达CD44、CD54、CD105和CD166,不表达CD14、CD34、CD45和CD31,细胞分泌Ⅰ、Ⅲ型胶原。全血细胞法和血细胞分离机法获得的细胞不能连续多次传代。结论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比全血细胞法和血细胞分离机法简单,贴壁细胞培养扩增容易,获得的血源性MSCs与骨髓源性MSCs的生物学特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 细胞培养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半月板切除术205例疗效观察
17
作者 高若天 王惠生 +1 位作者 林奋 刘中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作者报道在1974年1月至1987年1月,13年中以传统半月板全切除治疗半月板破裂205例的随访结果。统计表明半月板全切除的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稍差。作者在讨论中指出,半月板全切除可以解除破裂半月板所引起的绞锁、疼痛、积液等功能紊乱... 作者报道在1974年1月至1987年1月,13年中以传统半月板全切除治疗半月板破裂205例的随访结果。统计表明半月板全切除的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稍差。作者在讨论中指出,半月板全切除可以解除破裂半月板所引起的绞锁、疼痛、积液等功能紊乱,但它同时去除了半月板原有的保护性功能,因此远期疗效稍差.作者建议应该改变对破裂半月板作全切除的概念为对破裂半月板局部修整,尽可能保留未损伤部份,这将有利于提高此手术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半月板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后十字韧带损伤16例治疗报告
18
作者 高若天 王惠生 +1 位作者 刘中远 朱颖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99-302,共4页
作者介绍16例后十字韧带断裂的治疗,其中手术治疗10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组优良率为70%,非手术组优良率为33%。认为手术治疗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防止后期创伤性关节炎的有效途径;对诊断后十字韧带断裂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膝关节 后十字韧带 修复 韧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z截骨术治疗成年人髋关节畸形
19
作者 苑建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目的介绍Ganz髋臼周围截骨术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93~1997年22例(25髋)因髋臼畸形施行Ganz截骨术的经验,随访时间6月~4年。结果至1997年最后随访时,所有病例的髋关节活动与负重功能恢复满意。X线... 目的介绍Ganz髋臼周围截骨术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93~1997年22例(25髋)因髋臼畸形施行Ganz截骨术的经验,随访时间6月~4年。结果至1997年最后随访时,所有病例的髋关节活动与负重功能恢复满意。X线测量股骨头外侧覆盖角由术前平均5.7°矫正到术后平均44.9°,股骨头前侧覆盖角由术前平均12.3°矫正到术后平均51.0°。结论Ganz截骨术符合解剖学概念和力学原理,可形成与股骨头匹配更好的髋臼。截骨后的髋臼增加了自由旋转程度,并保留了骨盆后柱的完整性,比其他截骨更具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z截骨术 髋关节畸形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在人工关节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颖华 吴子培 +3 位作者 曲广运 邓伟文 邱伟鹏 董英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PROSTALAC)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例采用PROSTALAC方法,进行二期翻修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有14例于治疗后接受二期全髋... 目的回顾分析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PROSTALAC)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例采用PROSTALAC方法,进行二期翻修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有14例于治疗后接受二期全髋或全膝关节翻修术,经平均46月的随访,感染无复发,成功率达87.5%。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达82.9分,膝关节评分平均达90.5分。结论在PROSTALAC基础上进行的二期全髋和全膝关节翻修手术能成功地治疗人工关节术后感染,并且保持术后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感染 骨水泥假体 抗生素 全膝关节翻修术 膝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置换 回顾分析 翻修手术 二期 治疗后 平均 无复发 髋关节 后关节 随访 全髋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