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腔粘液瘤50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培炎 朱洪生 +1 位作者 冯卓荣 王一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35-336,共2页
作者报道自1967年5月至1990年10月收治的50例心腔粘液瘤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全组心腔粘液瘤的分布部位为左房44例(88%):右房2例(4%);右室2例(4%);左室、左房2例(4%)。外科手术49例,切除51个肿瘤。1例左房瘤在等待手术期间突发脑检塞死亡... 作者报道自1967年5月至1990年10月收治的50例心腔粘液瘤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全组心腔粘液瘤的分布部位为左房44例(88%):右房2例(4%);右室2例(4%);左室、左房2例(4%)。外科手术49例,切除51个肿瘤。1例左房瘤在等待手术期间突发脑检塞死亡,手术死亡4例。30例进行2个月~10年随访。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腔粘液瘤 手术 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咽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曹子昂 王家东 +1 位作者 郑家豪 顾旭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手术治疗以及保留喉功能的可能性。 方法 7例下咽癌患者予手术治疗 ,切喉组 4例行全喉切除、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 ;保喉组 3例行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所有病例行同期颈淋巴结清扫 ,术后 5...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手术治疗以及保留喉功能的可能性。 方法 7例下咽癌患者予手术治疗 ,切喉组 4例行全喉切除、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 ;保喉组 3例行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所有病例行同期颈淋巴结清扫 ,术后 5例行辅助放疗。 结果 1例术后血胸 ,无 1例发生吻合口瘘 ,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随访 1年内死亡 1例 ,2年内死亡 1例 ,其余还在随访中。 结论改良下咽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对保留喉功能应视病情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手术治疗 根治性切除术 胃代食管手术 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家豪 朱洪生 +4 位作者 黄日太 梁保罗 富皓白 梁而慷 殷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总结 10 8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的再手术治疗围术期处理经验。 方法 10 8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首次术式经左径扩张 94例 ,右径 12例 ,左右径 2例。术前心功能II级 42例 ,III级5 2例 ,IV级 14例。再次手术行二... 目的总结 10 8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的再手术治疗围术期处理经验。 方法 10 8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首次术式经左径扩张 94例 ,右径 12例 ,左右径 2例。术前心功能II级 42例 ,III级5 2例 ,IV级 14例。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 (MVR) 6 7例 ,MVR +三尖瓣成形 (TVP) 2 2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DVR) 13例 ,DVR +TVP 3例 ,MVR并其它术式 3例。 结果术中死亡 3例 ,术后早期死亡 6例 ,占 8.3% ;术后发生并发症 2 6例 ,占 2 4.1%。术前心功能III~IV级的死亡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心功能II级者有明显差异 (P <0 .0 1)。 结论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需尽早行手术治疗 ;术前正确评价和改善心肺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 再狭窄 再手术 围术期处理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殷荣 黄日太 朱洪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75-278,共4页
肺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发生率虽已大大下降,但仍有1%~2%的发生率[1].BPF一旦发生,如未及时诊断及处理,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必须引起重视.本文拟就近年来对BPF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肺手术后 支气管胸膜瘘 处理进展 病因 诊断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心脏术后低心排的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汤敏 陈长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总结本院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治疗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3例的效果。方法 收集病人在使用IABP前后及撤除时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及同时刻正性肌力药物剂量,并记录合并症及术后3~5d的血小板数量。结果 IABP平均使用(44.4±2... 目的 总结本院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治疗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3例的效果。方法 收集病人在使用IABP前后及撤除时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及同时刻正性肌力药物剂量,并记录合并症及术后3~5d的血小板数量。结果 IABP平均使用(44.4±23.3)h,使用前后左房压、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改善(P<0. 05),其中以左房压及心率的变化更敏感。肾上腺素剂量在使用IABP的早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多巴胺剂量的下降较肾上腺素稍晚。血管性合并症的发生率为8.3%。使用后2d血小板计数较前下降56.0%。2例院内死亡,1例出院后死于纵隔感染,患者生存率为76.9%。结论 IABP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血流动力学,减少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剂量,早期效果理想。与IABP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尽量避免IABP不适当的延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低心排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正性肌力药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心保存24小时及复跳后各期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长志 王一山 +9 位作者 冯卓荣 叶椿秀 朱洪生 江邦裕 高晓东 李丽临 张敏 朱木兰 张有荣 张谷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324-326,392-393+408,共6页
本文应用单纯低温法联合低温持续灌注法保存成年猪心24h(共10例)。利用人工心肺机灌注稀释血建立离体心脏工作模型,所有保存的心脏均能复跳。取保存末及复跳后15min~2h的心肌活检,心脏保存24h后,心肌水肿显著,线粒体等均有损害;上述病... 本文应用单纯低温法联合低温持续灌注法保存成年猪心24h(共10例)。利用人工心肺机灌注稀释血建立离体心脏工作模型,所有保存的心脏均能复跳。取保存末及复跳后15min~2h的心肌活检,心脏保存24h后,心肌水肿显著,线粒体等均有损害;上述病变在心脏恢复氧合血灌注复跳后各期明显减轻,说明用本法保存心脏保存期出现的超微结构改变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保存 心肌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长志 陆佩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避免因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法可能导致的腔静脉吻合狭窄。方法采用改良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法作犬心脏移植7例,即修剪受体心脏时,保留与上、下腔静脉连接的部分右心房组织,使之分别与供心上、下腔静脉吻合。结果供心保存5h后,... 目的避免因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法可能导致的腔静脉吻合狭窄。方法采用改良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法作犬心脏移植7例,即修剪受体心脏时,保留与上、下腔静脉连接的部分右心房组织,使之分别与供心上、下腔静脉吻合。结果供心保存5h后,有6例顺利复苏;5例脱离体外循环,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即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气分析与术前对照无显著差别。结论改良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法可避免腔静脉因连续缝合后造成的吻合口狭窄,同时能保留全心脏原位移植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双腔静脉吻合法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纵隔感染因素的探讨
8
作者 周嘉 池浩 +3 位作者 殷荣 梁保罗 陈长志 朱洪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89-91,共3页
目的对1988年~1998年间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纵隔感染病人采取回顾性多因素分析研究。方法分析统计的因素包括:年龄,巨大心脏,心功能,肥胖,糖尿病,慢性心衰长期服用激素,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脏低排综合症,肺部感染... 目的对1988年~1998年间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纵隔感染病人采取回顾性多因素分析研究。方法分析统计的因素包括:年龄,巨大心脏,心功能,肥胖,糖尿病,慢性心衰长期服用激素,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脏低排综合症,肺部感染,术后早期心跳骤停行胸外按摩复苏,呼袁行气管切开,术后出血或心脏压塞再次手术,胸骨移动。结果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例,术后发生纵限感染的比例明显增高(P<0.001)平均年龄和体态肥胖,对术后纵隔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慢性心衰、糖尿病、肺部感染、长期使用激素、手术时间过长或体外转流过长、术后低心排、胸外按摩、再次手术、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气管切开,均使术后纵隔感染发生率增高。结论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感染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加强术前处理,改进手术操作,术后积极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瓣膜置换术 巨大心脏 纵隔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例心内直视术后心脏移植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长志 陆佩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65-468,共4页
分析比较61例有过心内直视术史(A 组)和90例无心内直视手术史(B 组)的心脏移植效果。结果:手术死亡率(30d 以内)A 组为0;B 组为2%;累计死亡数:A 组16人(26%),B 组43人(48%,P<0.01)。死亡原因(A 组对 B 组),感染:31%对26%;排异:13%对2... 分析比较61例有过心内直视术史(A 组)和90例无心内直视手术史(B 组)的心脏移植效果。结果:手术死亡率(30d 以内)A 组为0;B 组为2%;累计死亡数:A 组16人(26%),B 组43人(48%,P<0.01)。死亡原因(A 组对 B 组),感染:31%对26%;排异:13%对28%(P<0.05);恶性肿瘤:25%对16%;心肌梗塞和心律紊乱:6%对14%;其他:25%对16%。年龄>60岁的患者中无一死于排异。术后生存率(A 组对 B 组)1年为93%对83%;3年为81%对71%;5年为76%对58%;10年为57%对24%(P=0.009)。结论:尽管术前和术中的一般情况 A 组不如 B 组,心脏移植的近期效果和远期生存率 A 组明显优于 B 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存活率 心内直视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搏动性导管泵对羊急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0
作者 陈长志 李智成 +6 位作者 范关荣 叶清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赵晓刚 Y.JohnGu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160-165,共6页
评估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16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其中10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的绵羊随后行PUCA泵辅助,辅助时间为3h.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30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 评估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16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其中10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的绵羊随后行PUCA泵辅助,辅助时间为3h.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30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10只绵羊中7只成功支持达到规定的时间,另3只绵羊因技术原因未能完成实验,其中1只PUCA泵导管未能通过主动脉瓣而进入左心室,1只因导管插入太深致使导管瓣膜亦位于左心室,1只辅助1h后,因低血钾突然心跳停止死亡.成功的7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接近正常的基线值.SBP从(86.57±17.03)mmHg升高到(124.00±25.94)mmHg(p=0.004),DBP从0.71±12.62)mmHg升高到(89.29±16.67)mmHg(p=0.002),MAP从(68.86±15.23)mmHg升高到(105.14±19.13)mmng(p=0.001),但CO、CVP、RVEDP、LAP和LVEDP没有明显的变化.首次用PUCA泵辅助成功地维持急性心力衰竭绵羊的血流动力学3h.因此,对稳定急性心力衰竭动物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如进一步改进PUCA泵的制作工艺和植入途径,该泵有望应用于临床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以维持其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辅助循环 微型搏动性导管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急性缺血性左心衰竭模型的建立
11
作者 李智成 陈长志 +6 位作者 范关荣 叶清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赵晓刚 Y.JohnGu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154-159,共6页
目的 模拟临床病人,建立简易可靠、相对稳定、重复性好的大动物缺血性急性左心衰竭模型.方法 16只雌性绵羊,体重36.80±3.43kg.麻醉后开胸并建立有创测压管,监测心输出量(CO)、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 模拟临床病人,建立简易可靠、相对稳定、重复性好的大动物缺血性急性左心衰竭模型.方法 16只雌性绵羊,体重36.80±3.43kg.麻醉后开胸并建立有创测压管,监测心输出量(CO)、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右室舒张末压(RVEDP)、左房压(LAP)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部分阻断冠状动脉左旋支中段,使其部分狭窄,同时心电监测.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后,开始心脏逐步快速起搏(120~180次/min),监测血流动力学.急性心力衰竭模型须符合如下两项:(1)CO减少到基线值的75%以下;(2)MAP减少到基线值的75%以下.结果 10只绵羊心力衰竭诱导成功,2只绵羊在PUCA泵导管植入时因技术问题出现大出血而死亡,另外4只在部分阻断左旋支结合快速起搏后发生顽固性室颤,复苏失败.心力衰竭模型建立后CO和MAP明显下降,CO从3.74±0.48L/min减至2.02±0.51L/min(p<0.001),MAP从116.10±14.15mmHg降到68.10±14.72mmHg(p<0.001),CVP从7.10±2.18mmHg升至10.70±3.50mmHg(p<0.05),LAP从8.10±2.13mmHg升至12.00±4.57mmHg(p<0.01),LVEDP和RVEDP虽然也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部分阻断冠状动脉左旋支中段结合心脏逐步起搏建立了急性左心衰竭模型.该方法简单易行、相对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估心脏辅助装置的辅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绵羊模型 心肌梗死 心室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合并胃空肠贯通伤一例报道
12
作者 富皓白 梁保罗 +3 位作者 朱洪生 镡朝辉 姚培炎 陈长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78-178,共1页
目的总结救治心脏合并胃空肠贯通伤的经验。 方法 1例心脏合并胃空肠贯通伤患者 ,先后予抗休克、剖胸剖腹探查 ,抗感染治疗。 结果该伤员外科救治成功 ,无后遗症。 结论对复合伤患者的抢救 ,应注意全身情况变化 ,及时准确判断伤情 ,... 目的总结救治心脏合并胃空肠贯通伤的经验。 方法 1例心脏合并胃空肠贯通伤患者 ,先后予抗休克、剖胸剖腹探查 ,抗感染治疗。 结果该伤员外科救治成功 ,无后遗症。 结论对复合伤患者的抢救 ,应注意全身情况变化 ,及时准确判断伤情 ,果断处理 ,同时注意维持血循环及保护脑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贯通伤 心脏肺复苏 胃空肠贯通伤 病例报告 抢救 X线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乙叉二磷酸盐抑制牛心包钙化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陈秀 冯卓荣 +3 位作者 王一山 张祖仁 朱晓平 吴学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3-17,共5页
钙化是生物瓣原发性失功的主要原因。文章阐述了硅胶羟基乙叉二磷酸盐(EHDP)缓释块的制作,观察其释放和抗钙化的效果。EHDP缓释快体外第一个月释放较快,以后以20μg/日速度持续释放。对埋植于大鼠皮下的牛心包有抑制钙化作用。60天后实... 钙化是生物瓣原发性失功的主要原因。文章阐述了硅胶羟基乙叉二磷酸盐(EHDP)缓释块的制作,观察其释放和抗钙化的效果。EHDP缓释快体外第一个月释放较快,以后以20μg/日速度持续释放。对埋植于大鼠皮下的牛心包有抑制钙化作用。60天后实验组牛心包钙含量为14.3m/mg对照组为180.9μg/ml(P<0.01)。取出埋植的缓释块在体外也有EHOP释出。组织学检查大鼠股骨无骨骺增宽、钙沉积不良等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瓣 钙化 乙叉二磷酸盐 牛心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浸泡法保存缺血猪心(英文)
14
作者 陈长志 曹克坚 +1 位作者 李大文 王一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48-153,共6页
为探寻供心来源和延长心脏保存时间,本实验采用与人心大小、重量、冠状血管结构及传导系统均相似的成年猪心13个。取心前放血2000~3000ml,经灌注心停搏液后即浸泡于4℃该液体中保存2.50~6.08h(平均4.60±0.36h)。11个心... 为探寻供心来源和延长心脏保存时间,本实验采用与人心大小、重量、冠状血管结构及传导系统均相似的成年猪心13个。取心前放血2000~3000ml,经灌注心停搏液后即浸泡于4℃该液体中保存2.50~6.08h(平均4.60±0.36h)。11个心脏用初始稀释血行体外循环心脏复苏并测试心功能,用温血心麻痹液再灌注(5~8min)以减轻再灌注损伤,另2个心脏于保存6h后行超微结构观察。7个心脏自动复跳,4个需电击除颤,测试心排量为2725±246ml/min,其中1个心脏保存6h,心排量达4200ml/min。在保存6h心脏心肌超微结构无不可逆损伤。结论:既使在严重急性失血情况下,采用冷保存法和温血心麻痹液再灌注复苏,可使猪心保存期延长至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保存 冷浸泡法 猪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二尖瓣成形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长志 周嘉 +2 位作者 池浩 陈彤宇 陆佩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为开拓二尖瓣成形术 (MVP)的临床应用。 方法 2 7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心脏彩超示二尖瓣 (MV)重度返流 11例 ,中~重度 6例 ,中度 8例。 5例兼MV狭窄 (MS) ,2例为单纯MS。 2 7例二尖瓣病变中 ,15例为退行性 ( 5 6 %) ,8例为风湿... 目的为开拓二尖瓣成形术 (MVP)的临床应用。 方法 2 7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心脏彩超示二尖瓣 (MV)重度返流 11例 ,中~重度 6例 ,中度 8例。 5例兼MV狭窄 (MS) ,2例为单纯MS。 2 7例二尖瓣病变中 ,15例为退行性 ( 5 6 %) ,8例为风湿性 ,4例为缺血性。 结果术后用食管超声检测无返流 14例 ,少量返流 8例 ,轻度返流 3例 ,轻~中度 2例。无手术死亡。有 10例随访 6个月至 2年 ,4例无二尖瓣返流 ,4例少量返流 ,2例轻度返流。病人症状明显改善 ,体力恢复 ,心功能上升至 0级 1例 ,Ⅰ级 6例 ,Ⅱ级 3例。 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对退行性和缺血性二尖瓣病变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亦可选择性应用于风湿性病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成形术 退行性 缺血性 风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直视分离及成形术——53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培炎 朱洪生 +1 位作者 王一山 冯卓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5-8,共4页
作者报道1984年3月~1990年11月施行二尖瓣狭窄直视分离术及成形术53例,介绍了手术方法、适应症,禁忌证。手术效果良好,术后死亡1例(近期死亡率为1.9%)。随访35例,随访时间为2~81月,平均24月。心功能皆恢复至Ⅰ~Ⅱ级。
关键词 二尖瓣 成形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手术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培炎 朱洪生 +3 位作者 范关荣 王一山 梁保罗 顾旭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78-379,共2页
1987年3月至1995年8月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12~63岁。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14例(50%);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无手术死亡,随访2至96个月,疗效满意。对本病的发病率、诊断、手术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 主动脉窦瘤 破裂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mopump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智成 陈长志 Y.John Gu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77-380,共4页
关键词 Hemopump 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腔内扩张成形术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移植 左心支持 主动脉内气囊反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肺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长志 陆佩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为临床肺移植积累经验。方法分析总结29例犬左肺移植的资料。其中15例的供体肺用Euro-Collings液在4℃下保存6h,14例用UW液保存22~25h,作同种异体移植,并阻断受体的右肺动脉,以测定移植左肺的功能。结果所有的移植左肺均能胜... 目的为临床肺移植积累经验。方法分析总结29例犬左肺移植的资料。其中15例的供体肺用Euro-Collings液在4℃下保存6h,14例用UW液保存22~25h,作同种异体移植,并阻断受体的右肺动脉,以测定移植左肺的功能。结果所有的移植左肺均能胜任气体交换,循环稳定。结击本左肺移植方法可靠,可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左肺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颈动脉狭窄模型与T细胞免疫缺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穆军升 朱洪生 +1 位作者 郑家豪 山朝晖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血管再狭窄模型 ,排除T淋巴细胞的免疫排斥反应 ,更好地进行血管狭窄机制研究。方法 新近建立了一种新型BALB c nude裸鼠的颈动脉再狭窄模型 ,对其左颈总动脉进行了结扎 ,在 2周后作病理学观察。结果 BALB c nude在手术... 目的 建立一种血管再狭窄模型 ,排除T淋巴细胞的免疫排斥反应 ,更好地进行血管狭窄机制研究。方法 新近建立了一种新型BALB c nude裸鼠的颈动脉再狭窄模型 ,对其左颈总动脉进行了结扎 ,在 2周后作病理学观察。结果 BALB c nude在手术后 2周有明显的血管狭窄 ,并且结扎的动脉和周围组织粘连较轻 ;同时另一品系C57BL 6J小鼠在手术后 4周才出现明显的血管狭窄 ,而且动脉和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结论 血管再狭窄是血管再构和新内膜形成的共同原因 ,在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上BALB c nude较C57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血管再狭窄 内皮 血管 移植免疫学 颈动脉狭窄模型 T细胞免疫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