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咽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曹子昂 王家东 +1 位作者 郑家豪 顾旭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手术治疗以及保留喉功能的可能性。 方法 7例下咽癌患者予手术治疗 ,切喉组 4例行全喉切除、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 ;保喉组 3例行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所有病例行同期颈淋巴结清扫 ,术后 5...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手术治疗以及保留喉功能的可能性。 方法 7例下咽癌患者予手术治疗 ,切喉组 4例行全喉切除、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 ;保喉组 3例行食管拔脱、下咽癌根治、胃代食管术。所有病例行同期颈淋巴结清扫 ,术后 5例行辅助放疗。 结果 1例术后血胸 ,无 1例发生吻合口瘘 ,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随访 1年内死亡 1例 ,2年内死亡 1例 ,其余还在随访中。 结论改良下咽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对保留喉功能应视病情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手术治疗 根治性切除术 胃代食管手术 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家豪 朱洪生 +4 位作者 黄日太 梁保罗 富皓白 梁而慷 殷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总结 10 8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的再手术治疗围术期处理经验。 方法 10 8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首次术式经左径扩张 94例 ,右径 12例 ,左右径 2例。术前心功能II级 42例 ,III级5 2例 ,IV级 14例。再次手术行二... 目的总结 10 8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的再手术治疗围术期处理经验。 方法 10 8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首次术式经左径扩张 94例 ,右径 12例 ,左右径 2例。术前心功能II级 42例 ,III级5 2例 ,IV级 14例。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 (MVR) 6 7例 ,MVR +三尖瓣成形 (TVP) 2 2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DVR) 13例 ,DVR +TVP 3例 ,MVR并其它术式 3例。 结果术中死亡 3例 ,术后早期死亡 6例 ,占 8.3% ;术后发生并发症 2 6例 ,占 2 4.1%。术前心功能III~IV级的死亡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心功能II级者有明显差异 (P <0 .0 1)。 结论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需尽早行手术治疗 ;术前正确评价和改善心肺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 再狭窄 再手术 围术期处理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殷荣 黄日太 朱洪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75-278,共4页
肺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发生率虽已大大下降,但仍有1%~2%的发生率[1].BPF一旦发生,如未及时诊断及处理,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必须引起重视.本文拟就近年来对BPF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肺手术后 支气管胸膜瘘 处理进展 病因 诊断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并发胸膜腔积液的处理近况
4
作者 黄日太 殷荣 曹子昂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472-474,共3页
1967年,Edwards 和Unger首次报道了1例行急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病人并发胸腔积液[1].以后,有关这一并发症的报道越来越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并发症 胸膜腔积液 病因 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二尖瓣成形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长志 周嘉 +2 位作者 池浩 陈彤宇 陆佩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为开拓二尖瓣成形术 (MVP)的临床应用。 方法 2 7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心脏彩超示二尖瓣 (MV)重度返流 11例 ,中~重度 6例 ,中度 8例。 5例兼MV狭窄 (MS) ,2例为单纯MS。 2 7例二尖瓣病变中 ,15例为退行性 ( 5 6 %) ,8例为风湿... 目的为开拓二尖瓣成形术 (MVP)的临床应用。 方法 2 7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心脏彩超示二尖瓣 (MV)重度返流 11例 ,中~重度 6例 ,中度 8例。 5例兼MV狭窄 (MS) ,2例为单纯MS。 2 7例二尖瓣病变中 ,15例为退行性 ( 5 6 %) ,8例为风湿性 ,4例为缺血性。 结果术后用食管超声检测无返流 14例 ,少量返流 8例 ,轻度返流 3例 ,轻~中度 2例。无手术死亡。有 10例随访 6个月至 2年 ,4例无二尖瓣返流 ,4例少量返流 ,2例轻度返流。病人症状明显改善 ,体力恢复 ,心功能上升至 0级 1例 ,Ⅰ级 6例 ,Ⅱ级 3例。 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对退行性和缺血性二尖瓣病变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亦可选择性应用于风湿性病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成形术 退行性 缺血性 风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变形对牛心包瓣损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祖仁 王一山 冯卓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5-8,共4页
病理学检查显示,牛心包瓣原发性损坏的主要形式表现为钙化和撕裂。经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片弯曲试验表明,急剧弯曲变形处呈严重压缩挤压。此种弯曲变形也会出现在瓣叶与瓣架交接处。由于瓣叶周期性弯曲而造成的胶原纤维损伤会诱发瓣叶撕... 病理学检查显示,牛心包瓣原发性损坏的主要形式表现为钙化和撕裂。经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片弯曲试验表明,急剧弯曲变形处呈严重压缩挤压。此种弯曲变形也会出现在瓣叶与瓣架交接处。由于瓣叶周期性弯曲而造成的胶原纤维损伤会诱发瓣叶撕裂和钙化,直至瓣膜失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包瓣 原发性损坏 弯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臻 钟竑 +1 位作者 卫洪超 朱洪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4期8-10,共3页
骨骼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中位于肌细胞膜和基膜之间的具有增殖分化潜力的肌源性干细胞,负责骨骼肌的生长和骨骼肌的损伤修复。本文对分离和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方法进行综述,展望卫星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的改进及应用前景。用适当... 骨骼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中位于肌细胞膜和基膜之间的具有增殖分化潜力的肌源性干细胞,负责骨骼肌的生长和骨骼肌的损伤修复。本文对分离和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方法进行综述,展望卫星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的改进及应用前景。用适当的方法将卫星细胞从骨骼肌中分离出来进行体外培养,不仅能直接观察其增殖分化的特性,而且可以在排除体内其它类型细胞影响的条件下, 对卫星细胞的生理和生化特点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卫星细胞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中冷晶体与含血停搏液灌注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镡朝晖 朱洪生 +2 位作者 富皓白 葛云霞 冯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比较冷晶体停搏液和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 方法应用冷晶体或含血停搏液灌注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3 5例。冷晶体组采用间断灌注 ;含血停搏液组灵活交替采用温血、冷血停搏液。 结果含血停搏液组与冷晶体停搏液组术前心功能及血... 目的比较冷晶体停搏液和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 方法应用冷晶体或含血停搏液灌注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3 5例。冷晶体组采用间断灌注 ;含血停搏液组灵活交替采用温血、冷血停搏液。 结果含血停搏液组与冷晶体停搏液组术前心功能及血清CK -MB值、冠状动脉搭桥支数、体外循环时间无差异 ,但含血停搏液组主动脉阻断时间显著延长 (P<0 .0 1)。术后血清CK -MB值、自动复跳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不逊于冷晶体停搏液 ;主动脉阻断时间对心肌保护有更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停搏液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心脏术后低心排的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汤敏 陈长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总结本院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治疗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3例的效果。方法 收集病人在使用IABP前后及撤除时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及同时刻正性肌力药物剂量,并记录合并症及术后3~5d的血小板数量。结果 IABP平均使用(44.4±2... 目的 总结本院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治疗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3例的效果。方法 收集病人在使用IABP前后及撤除时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及同时刻正性肌力药物剂量,并记录合并症及术后3~5d的血小板数量。结果 IABP平均使用(44.4±23.3)h,使用前后左房压、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改善(P<0. 05),其中以左房压及心率的变化更敏感。肾上腺素剂量在使用IABP的早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多巴胺剂量的下降较肾上腺素稍晚。血管性合并症的发生率为8.3%。使用后2d血小板计数较前下降56.0%。2例院内死亡,1例出院后死于纵隔感染,患者生存率为76.9%。结论 IABP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血流动力学,减少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剂量,早期效果理想。与IABP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尽量避免IABP不适当的延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低心排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正性肌力药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mopump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智成 陈长志 Y.John Gu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77-380,共4页
关键词 Hemopump 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腔内扩张成形术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移植 左心支持 主动脉内气囊反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搏动性导管泵对羊急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1
作者 陈长志 李智成 +6 位作者 范关荣 叶清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赵晓刚 Y.JohnGu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160-165,共6页
评估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16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其中10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的绵羊随后行PUCA泵辅助,辅助时间为3h.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30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 评估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16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其中10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的绵羊随后行PUCA泵辅助,辅助时间为3h.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30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10只绵羊中7只成功支持达到规定的时间,另3只绵羊因技术原因未能完成实验,其中1只PUCA泵导管未能通过主动脉瓣而进入左心室,1只因导管插入太深致使导管瓣膜亦位于左心室,1只辅助1h后,因低血钾突然心跳停止死亡.成功的7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接近正常的基线值.SBP从(86.57±17.03)mmHg升高到(124.00±25.94)mmHg(p=0.004),DBP从0.71±12.62)mmHg升高到(89.29±16.67)mmHg(p=0.002),MAP从(68.86±15.23)mmHg升高到(105.14±19.13)mmng(p=0.001),但CO、CVP、RVEDP、LAP和LVEDP没有明显的变化.首次用PUCA泵辅助成功地维持急性心力衰竭绵羊的血流动力学3h.因此,对稳定急性心力衰竭动物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如进一步改进PUCA泵的制作工艺和植入途径,该泵有望应用于临床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以维持其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辅助循环 微型搏动性导管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联合应用预调心肌
12
作者 镡朝晖 周睿 +2 位作者 朱洪生 钟一红 刘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模拟缺血预调的心肌保护效果。 方法 2 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缺血预处理组 ,腺苷预处理组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 ,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预处理组。先分别缺血或药物预处理 5min ...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模拟缺血预调的心肌保护效果。 方法 2 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缺血预处理组 ,腺苷预处理组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 ,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预处理组。先分别缺血或药物预处理 5min ,间隔 10min后心肌局部缺血 30min ,再灌注 3h。连续监测心率和血压并在预处理前和再灌注后 3h经右心房采血检测肌酸磷酸激酶 (CK)和丙二醛 (MDA)。 结果CK和MDA值各组基础值无显著差异 ,再灌注后 3h各预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预处理组间无差异。但腺苷预处理时血压剧烈下降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时血压剧烈升高 ,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预处理时血压平稳。 结论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可使心肌对缺血产生有效预适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调 心肌保护 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去甲肾上腺素 腺苷 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合并胃空肠贯通伤一例报道
13
作者 富皓白 梁保罗 +3 位作者 朱洪生 镡朝辉 姚培炎 陈长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78-178,共1页
目的总结救治心脏合并胃空肠贯通伤的经验。 方法 1例心脏合并胃空肠贯通伤患者 ,先后予抗休克、剖胸剖腹探查 ,抗感染治疗。 结果该伤员外科救治成功 ,无后遗症。 结论对复合伤患者的抢救 ,应注意全身情况变化 ,及时准确判断伤情 ,... 目的总结救治心脏合并胃空肠贯通伤的经验。 方法 1例心脏合并胃空肠贯通伤患者 ,先后予抗休克、剖胸剖腹探查 ,抗感染治疗。 结果该伤员外科救治成功 ,无后遗症。 结论对复合伤患者的抢救 ,应注意全身情况变化 ,及时准确判断伤情 ,果断处理 ,同时注意维持血循环及保护脑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贯通伤 心脏肺复苏 胃空肠贯通伤 病例报告 抢救 X线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中药物与压力扩张大隐静脉的比较
14
作者 陈彤宇 陈长志 周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8-649,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术 扩张 中药物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自体大隐静脉 压力 血管移植材料 动脉材料 冠心病 前治疗 通畅率 切取 桥血管 用药物 结构 管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改善围术期病人的心脏功能
15
作者 杭燕南 王祥瑞 +3 位作者 孙月兰 黄国长 周嘉 陈曙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45-48,共4页
辅酶Q_(10)具有抗氧化和膜稳定作用,属线粒体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可改善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本研究选择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40例,分辅酶Q_(10)组(n=20),对照组(n=20)。... 辅酶Q_(10)具有抗氧化和膜稳定作用,属线粒体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可改善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本研究选择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40例,分辅酶Q_(10)组(n=20),对照组(n=20)。用药组术前口服辅酶Q_(10)10mg/d7~10d,测定给药前,术前、术毕和术后2d血流动力学CI(心指数)、SI(每搏指数)、IC(心肌收缩指数)、EF(射血分数)和TFI(胸液指数)。结果表明用药组术前泵功能和心肌收缩性均有所改善。术毕和术后2d,用药组CI、SI、IC、EF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因此,术前服用辅酶Q_(10)可增强心肌收缩性和有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心脏瓣膜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瓣置换围术期处理
16
作者 富皓白 朱洪生 +3 位作者 镡朝辉 梁保罗 姚培炎 郑家豪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总结 1989年 1月~ 1998年 12月双瓣置换围术期处理经验。 方法 10年中 2 0 7例患者施行主动脉瓣、二尖瓣人工机械瓣双瓣置换术。强调对重症患者术前准备充分是围术期成功的关键之一。心肌保护运用仁济医院心肌保护液加山莨菪碱 ,... 目的总结 1989年 1月~ 1998年 12月双瓣置换围术期处理经验。 方法 10年中 2 0 7例患者施行主动脉瓣、二尖瓣人工机械瓣双瓣置换术。强调对重症患者术前准备充分是围术期成功的关键之一。心肌保护运用仁济医院心肌保护液加山莨菪碱 ,心脏停搏后切开主动脉直接予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心肌保护液 ;置换二尖瓣时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 ;对中度以上返流的三尖瓣做Kay氏法成形 ;常规切除右侧心包和纵隔胸膜使心包腔与右侧胸腔相通 ,术后加强ICU综合处理。 结果前 5年 118例术死亡 9例 ,死亡率 7.6%。后 5年 89例中死亡 3例 ,死亡率 3 .4 %。 2 0 7例总的围术期死亡率 5 .8%。前 5年 118例术中自动复跳 3 3例 ,占 2 7.9% ;后 5年 89例术中自动复跳 4 7例 ,占 5 2 .8%。随访 185例 ,4~ 12 0个月 ,平均随访 5 8± 2 1个月 ,5年以上生存 92例。 结论对围术期处理的重视 ,术前准备充分 ,合理的手术方法和心肌保护 ,可以减少围术期并发症 ,降低双瓣置换手术围术期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风湿性心脏病 机械瓣 围手术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动脉系统的三段式流体传输线模型
17
作者 张祖仁 王一山 冯卓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1-4,共4页
根据解剖学分析,人体动脉系统可以看作为从主动脉根部开始,在离心脏40cm、80cm和140cm处具有不同长度和截面积的三根相连接的管道。该三段式传输线模型能呈现出人体动脉系统在微小动脉集中的动脉终端处的脉动波反射的固... 根据解剖学分析,人体动脉系统可以看作为从主动脉根部开始,在离心脏40cm、80cm和140cm处具有不同长度和截面积的三根相连接的管道。该三段式传输线模型能呈现出人体动脉系统在微小动脉集中的动脉终端处的脉动波反射的固有特性。模型的各段经优化后可使模型与人体动脉系统的输入阻抗的幅频值和相频值相符合。通过模拟心脏的流量和压力波,该模型可作为研究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动力学的计算机模型和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脉系统 流体传输线模型 输入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搭桥术
18
作者 汤敏 陈长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78-480,共3页
关键词 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指征 术后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包内全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景祥 陈长志 姚培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54-555,576,共3页
目的提高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的手术切除率。 方法 2 6例采用心包内全肺切除的方法治疗中央型肺癌病例 ,获随访 2 1例。 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 ,近期效果满意。其中 8例存活 1~ 2年 ,6例 2~ 3年 ,3例存活 3~ 5年 ,2例存活 5年以... 目的提高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的手术切除率。 方法 2 6例采用心包内全肺切除的方法治疗中央型肺癌病例 ,获随访 2 1例。 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 ,近期效果满意。其中 8例存活 1~ 2年 ,6例 2~ 3年 ,3例存活 3~ 5年 ,2例存活 5年以上。 结论心包内全肺切除术可明显提高中、晚期肺癌的手术切除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心包内全肺切除术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例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的方法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臧国辉 陈长志 +1 位作者 郑家豪 周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8期664-666,共3页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的手术方法和意义。方法 191例二尖瓣病变同时伴有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I)的患者,其中130例于MVR手术同期行TVP。70例轻度TI中,有7例行Kay氏法二瓣化成形术,2例行De Vega瓣环成形术...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的手术方法和意义。方法 191例二尖瓣病变同时伴有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I)的患者,其中130例于MVR手术同期行TVP。70例轻度TI中,有7例行Kay氏法二瓣化成形术,2例行De Vega瓣环成形术;中度和重度TI均同期行TVP。其中中度TI 92例,行De Vega瓣环成形术57例,Kay氏法二瓣化成形术33例,人工瓣环固定术2例;重度TI 29例,行De Vega瓣环成形术6例,人工瓣环固定术23例。结果 130例中死亡3例,127例康复出院。122例随访29~112月,发现32例有轻度或极轻度三尖瓣返流(TR),7例中度TR,3例重度TR。结论 二尖瓣病变同时伴有功能性TI的患者,在施行MVR同时,应行TVP,尤其是中重度TI更要积极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能有效纠正TI,阻止轻度TR加重,减少严重TR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成形术 MVR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