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株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海慧 沈薇 +2 位作者 应春妹 叶杨芹 于嘉屏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 :分析从本院神经外科病人临床标本中分离得 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 ;结合病史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情况。方法 :用Etest检测 8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值 ;通过WHONET 5软件分析实验数据 ;抽提菌株DN... 目的 :分析从本院神经外科病人临床标本中分离得 1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 ;结合病史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情况。方法 :用Etest检测 8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值 ;通过WHONET 5软件分析实验数据 ;抽提菌株DNA ;采用以ERIC2为引物 ,随机引物扩增DNA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RAPD)对菌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 :12株铜绿假单胞菌均呈现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RAPD分析显示 ,除 11号标本外 ,其余菌株均有相同的条带数且在相同的位置上。结论 :本院神经外科病人标本中分离的 1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 11株具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聚合酶链反应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25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伟宗 蔡云龙 +1 位作者 倪语星 夏晓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 血清 CA125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稀释法检测酵母菌最低抑菌浓度 被引量:4
3
作者 应春妹 汪雅萍 +2 位作者 沈薇 杨海慧 刘立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酵母菌对抗真菌剂的体外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收集2001年2~3月临床分离酵母菌共54株,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54株酵母菌对两性霉素、酮康唑和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酵母菌对两性霉素...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酵母菌对抗真菌剂的体外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收集2001年2~3月临床分离酵母菌共54株,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54株酵母菌对两性霉素、酮康唑和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酵母菌对两性霉素的MIC值在0.25~1.0μg/ml之间,氟康唑的MIC值在2.0~8.0μg/ml之间。酮康唑的MIC值>16μg/ml。结论 酵母菌对两性霉素的耐药率最低(0%),其次为氟康唑(18.5%),酮康唑耐药率最高(79.6%)。微量稀释法方法简便,结果较可靠,可用于常规检测酵母菌的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微量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应春妹 凌健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28-30,36,共4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同源性及产 β -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收集我院和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 2 14株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s)。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和REP PCR分析 12株对...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同源性及产 β -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收集我院和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 2 14株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s)。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和REP PCR分析 12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基因同源性 ,等电聚焦电泳检测其 β-内酰胺酶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β -内酰胺酶基因。结果2 1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 12株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 (MICs≥ 12 8μg/mL)、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MICs,32~ >6 4 μg/mL)、亚胺配南、美罗培南 (MICs ,8~ >6 4 μg/mL)和阿米卡星 /舒巴坦 (MICs,16~ 6 4 μg/mL)耐药 ,只有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哌酮 /舒巴坦、利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 12株鲍曼不动杆菌有 5 0 %以上的抑菌效果 (MICs分别为 6 4~ >12 8μg/mL、8~ 32 μg/mL、0 .12~ 8μg/mL和 0 .5~6 4 μg/mL)。PFGE分型 9株菌株为A型 ,3株为B型 ,REP PCR结果与PFGE结果一致。1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均携带pIs 5 .8、6 .9和 7.2三种 β -内酰胺酶和OXA 2 3基因 ,11株上海菌株中检测出PER 1型基因和3株菌株检测到TEM -相似基因。 12株菌株中未能检测到OXA 2 4基因。结论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主要为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 MIC Β-内酰胺酶 耐药 基因同源性 PFGE REP-PCR 菌株 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试验测定50株淋病奈瑟球菌的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应春妹 汪雅萍 倪语星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4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检测 8种抗菌药物对 5 0株淋病奈瑟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分析和研究淋病奈瑟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用E试验检测不同抗菌药物对 5 0株淋病奈瑟球菌的MIC。结果 :5 0株淋病奈瑟球菌对大观霉素、头孢呋辛、头孢... 目的 :检测 8种抗菌药物对 5 0株淋病奈瑟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分析和研究淋病奈瑟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用E试验检测不同抗菌药物对 5 0株淋病奈瑟球菌的MIC。结果 :5 0株淋病奈瑟球菌对大观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青霉素、四环素、曲伐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 0、2 %、8%、1 0 %、5 0 %、2 2 %、1 4 %和 74 %。其中β内酰胺酶阳性 1 7株 ,阳性率 34%。结论 :淋病奈瑟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率最低 ,其次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球菌 E试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9株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应春妹 倪语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 研究本院1999年临床分离菌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该院1999年1~12月临床分离菌共1359株,对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WHONET-4软件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 革兰阳性菌552株(40.6%),分离... 目的 研究本院1999年临床分离菌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该院1999年1~12月临床分离菌共1359株,对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WHONET-4软件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 革兰阳性菌552株(40.6%),分离率占前四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2.0%)、表皮葡萄球菌(10.7%)、粪肠球菌(7.4%)和溶血葡萄球菌(4.6%)。革兰阴性菌807株(59.4%),分离率占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7.0%)、肺炎克雷伯菌(10.4%)、铜绿假单胞菌(8.7%)、阴沟肠杆菌(6.8%)和醋酸钙不动杆菌(5.3%)。革兰阳性菌总体上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0.4%),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92.1%)。革兰阴性菌总体对伊米配能的耐药率最低(5.3%),其他依次为阿米卡星(13.8%)、头孢他啶(13.9%)和头孢噻肟。革兰阴性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有较显著增加。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百分率较高(66.2%)。结论 该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细菌耐药问题严重,微生物实验室需加强耐药性监测,以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性的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物敏 耐药性 临床分离菌 细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脂质过氧化对前胶原Ⅰ、ⅢmRNA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张洁 倪培华 李继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形成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对前胶原Ⅰ、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制备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并在第20、22周分批处死,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前胶原Ⅰ、ⅢmRNA的表达,测定血清和肝组织...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形成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对前胶原Ⅰ、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制备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并在第20、22周分批处死,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前胶原Ⅰ、ⅢmRNA的表达,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丙二酰二醛(MDA)含量,并行肝组织学改变的观察。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明显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并伴有程度不同的纤维化,在第22周肝组织前胶原Ⅰ、ⅢmRNA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和肝脏MDA含量,模型组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第22周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与肝组织前胶原Ⅰ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8,P<0.01;r=0.66,P<0.01),与前胶原ⅢmRNA无相关性。结论NASH肝纤维化程度与前胶原Ⅰ、ⅢmRNA表达增强相一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对前胶原Ⅰ表达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MRNA表达 胶原Ⅰ 定量RT-PCR检测 ⅢmRNA 高脂血症性脂肪肝 脂质过氧化反应 正常对照组 肝纤维化程度 肝组织 丙二酰二醛 组织学改变 MDA含量 形成过程 高脂饮食 炎症坏死 脂肪变性 表达模型 NASH 表达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监测的实验方法学
8
作者 陈惠雯 徐磊 徐晓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99-103,共5页
糖尿病 (DM)监测的实验方法学一般包括血 /尿葡萄糖试验、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试验、糖化血清蛋白试验 (GSP)等。现采用一种全新的格雷普GlyPro 法定量检测GSP ,取代果糖胺检测 ,成为又一种DM监控方法。
关键词 监测 糖尿病(DM) GSP 果糖胺 糖化血清蛋白 糖耐量试验 糖化血红蛋白 实验方法 法学 一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肠道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观察
9
作者 应春妹 汪雅萍 +1 位作者 杜振东 张灏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548-548,552,共2页
肠球菌是人类和温血脊椎动物肠道的正常栖居菌,临床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情况下,可引起人体多系统感染性疾病,如心内膜炎和菌血症等.肠球菌感染在革兰阳性菌中仅次于葡萄球菌[1,2].肠球菌本身存在对某些抗菌药物(如头孢菌... 肠球菌是人类和温血脊椎动物肠道的正常栖居菌,临床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情况下,可引起人体多系统感染性疾病,如心内膜炎和菌血症等.肠球菌感染在革兰阳性菌中仅次于葡萄球菌[1,2].肠球菌本身存在对某些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的固有耐药,近年来肠球菌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所增加,特别是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肠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实验主要研究我院住院病人肠道肠球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肠球菌 耐药性 抗生素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诊断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方法的比较
10
作者 张炜奇 由靖堃 +5 位作者 卢燕鸣 姚培元 曹兰芳 应春妹 向祖琼 许春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0-141,共2页
52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皆行快速尿素酶试验、^(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HP-IgG三种检测,以同时二种(或以上)检查方法一致的结果作为诊断幽门螺杆菌(HP)是否存在的标准。上述三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 52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皆行快速尿素酶试验、^(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HP-IgG三种检测,以同时二种(或以上)检查方法一致的结果作为诊断幽门螺杆菌(HP)是否存在的标准。上述三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与诊断标准结果比较而计算得到,并且对其给予评价。结果显示:三种检测方法诊断HP的敏感性、特异性等均接近或高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残粒RLP-c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培红 刘伟 徐晓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8期676-677,F003,共3页
目的 探讨脂蛋白残粒RLP-c作为新的脂质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分离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C)、冠心病组(CHD)和2型糖尿病组(T2DM)的RLP-c水平,并比较RLP-c与其他脂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和T2DM组RLP-c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 目的 探讨脂蛋白残粒RLP-c作为新的脂质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分离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C)、冠心病组(CHD)和2型糖尿病组(T2DM)的RLP-c水平,并比较RLP-c与其他脂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和T2DM组RLP-c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其水平与甘油三脂(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度相关(P<0.01)。结论 RLP-c可用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残粒 RLP-c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分离法 2型糖尿病 T2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