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质体介导的鼠内皮细胞抑制素基因治疗人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汤宇澄 居中华 +1 位作者 钱关祥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 :利用内皮细胞抑制素进行肿瘤抗血管基因治疗的尝试。方法 :用RT PCR从鼠肝脏扩增出内皮细胞抑制素cDNA ,经测序证实后 ,装入分泌表达载体pSEC hygromycin ,用DEAE 葡聚糖将其转染COS 7细胞 ,从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内皮细胞抑... 目的 :利用内皮细胞抑制素进行肿瘤抗血管基因治疗的尝试。方法 :用RT PCR从鼠肝脏扩增出内皮细胞抑制素cDNA ,经测序证实后 ,装入分泌表达载体pSEC hygromycin ,用DEAE 葡聚糖将其转染COS 7细胞 ,从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内皮细胞抑制素的表达 ,并观察分泌上清是否具有特异性抑制bFGF刺激的内皮细胞增殖作用 ,并通过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和琼脂糖电泳来探讨其作用机制。在体外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分泌表达载体pSEC endo进行抗肿瘤研究。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 ,克隆的鼠内皮细胞抑制素cDNA与文献报道的完全一致 ,RT PCR显示转染后的COS 7细胞有内皮细胞抑制素mRNA表达 ,Western blot证实转染COS 7细胞上清及包浆内均有目的蛋白表达。其分泌上清能抑制bFGF刺激的内皮细胞增殖作用 ,且这种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 ,动物模型显示所构建分泌表达的载体能在肿瘤内表达 ,有效抑制荷瘤裸鼠人肝癌细胞周围的微血管形成及肿瘤的生长。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内皮细胞抑制素 肝癌 基因治疗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魏道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其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这可能与基因治疗技术中存在的基因靶向转移困难、基因转移效率低、转移后基因的表达缺乏有效调控手段以及肿瘤病因复杂,缺乏有效目的基因等因素有关.本文就近年来基因治...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其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这可能与基因治疗技术中存在的基因靶向转移困难、基因转移效率低、转移后基因的表达缺乏有效调控手段以及肿瘤病因复杂,缺乏有效目的基因等因素有关.本文就近年来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以期解决基因治疗、放射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肿瘤治疗总体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治疗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317产生高滴度带有人TNF-α基因逆转录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胡亮 钱关祥 +3 位作者 沈文红 许伟榕 张腾飞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35-238,217,共5页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要过渡到临床应用,主要解决如何使病毒载体具有高滴度而不具有复制活性。本文旨在探索建立一种合适的方法,能产生高滴度而且是安全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采用带有人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的LXSN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要过渡到临床应用,主要解决如何使病毒载体具有高滴度而不具有复制活性。本文旨在探索建立一种合适的方法,能产生高滴度而且是安全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采用带有人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的LXSN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建立产病毒的包装细胞株,结果表明:病毒载体滴度受包装培养液体积和胎牛血清浓度影响;包装细胞在32℃产生的病毒滴度比37℃高,而且比较稳定。产病毒包装细胞和被感染的靶细胞经PCR分析显示,被转染和被转导的细胞都有病毒基因的整合,而且包装细胞不会产生具有复制活性的逆转录病毒,因此能进一步用于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细胞 逆转录病毒 TNF-Α基因 高滴度 病毒载体 临床应用 转染 PA 基因转移技术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NF-α基因修饰成纤维细胞的抗肿瘤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赖冠华 唐展云 +2 位作者 王克敏 钱关祥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了探讨人TNF-α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应用含脑心肌炎病毒(EMCV)内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GCEN/TNF-α来转导TNF-α基因至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人TNF-α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NIH3T3/T... 为了探讨人TNF-α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应用含脑心肌炎病毒(EMCV)内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GCEN/TNF-α来转导TNF-α基因至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人TNF-α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NIH3T3/TNF-α能持续高水平表达TNF-α,在小鼠肝癌H22细胞皮下植入后第3天或第7天,肿瘤部位直接注射2.5×10~5NIH3T3/TNF-α.或1×10~6NIH3T3/TNF-α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增加小鼠存活率(P<0.025).可见人INF-α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有望成为一种安全、简便且有效的肿瘤生物治疗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基因修饰 肿瘤坏死因子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基因修饰口腔鳞癌DNL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钱关祥 李涛 +4 位作者 张志愿 邱蔚六 胡亮 程枫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4-274,共1页
本研究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TNF-α基因对口腔鳞癌引流区淋巴结淋巴细胞(DNL)进行了转导,利用PCR技术、TNF-α活性检测技术、G418培养基筛选试验,对其转导成功与否进行了分析;通过MTT比色法及基因修饰DNL杀伤Tca8113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本研究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TNF-α基因对口腔鳞癌引流区淋巴结淋巴细胞(DNL)进行了转导,利用PCR技术、TNF-α活性检测技术、G418培养基筛选试验,对其转导成功与否进行了分析;通过MTT比色法及基因修饰DNL杀伤Tca8113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比较了转导及未转TNF-α基因DNL在含rIL-2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基因 转导 口腔鳞癌 抗肿瘤 实验研究 RIL-2 Tca8113细胞 活性检测 逆转录病毒介导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基因修饰鼠肝癌细胞引起的凋亡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腾飞 孙欲晓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4-49,共6页
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含信号肽.DNA的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将人IL—2基因整合于鼠肝癌细胞株H22染色体后,PCR及RT—PCR方法确证有人IL—2基因存在及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IL—2基因修饰后的H22细胞中DNA低含量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 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含信号肽.DNA的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将人IL—2基因整合于鼠肝癌细胞株H22染色体后,PCR及RT—PCR方法确证有人IL—2基因存在及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IL—2基因修饰后的H22细胞中DNA低含量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用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IL—2基因修饰H22细胞和未经修饰H22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现IL—2基因修饰H22细胞其染色体有固缩等凋亡现象发生,说明人IL—2基因在鼠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具有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这可能也是IL—2基因修饰后其致瘤性下降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IL-2基因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转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基因修饰人肿瘤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腾飞 陈诗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27,共3页
将人γ-干扰素(IFN-γ)含信号肽cDNA构建入可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 体外包装成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后分别感染人胃癌细胞株MKN-45及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筛选 后得到IFN-γ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流... 将人γ-干扰素(IFN-γ)含信号肽cDNA构建入可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 体外包装成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后分别感染人胃癌细胞株MKN-45及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筛选 后得到IFN-γ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了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及 HLA-Ⅰ,Ⅱ类抗原表达;裸鼠皮下接种观察其致癌性是否变化,结果发现经IFN-γ基因修饰后细 胞增殖减慢;HLA-Ⅰ,Ⅱ类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致肿瘤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为进一步研 究“肿瘤疫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基因 HLA-I 肿瘤细胞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γ-干扰素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钱书兵 张腾飞 +1 位作者 胡亮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5-99,共5页
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将人源γ-干扰素(huIFN-γ)基因转导入4种不同的人肝癌细胞株,经G418抗性筛选均获得了阳性克隆.PCR和RT-PCR结果均表明IFN-γ基因已在基因组DNA中整合并表达.IFN-γ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基因修饰的4种不同个... 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将人源γ-干扰素(huIFN-γ)基因转导入4种不同的人肝癌细胞株,经G418抗性筛选均获得了阳性克隆.PCR和RT-PCR结果均表明IFN-γ基因已在基因组DNA中整合并表达.IFN-γ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基因修饰的4种不同个体人肝癌细胞株及同一细胞株的5种不同克隆中,分泌的IFN-γ活性有较大差别.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结果表明基因修饰肿瘤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表达有显著提高.同时还首次对HLAⅠ类分子专一位点A2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IFN-γ基因修饰后,A2表达增加与HLAⅠ类分子总体增加相一致,本实验为进行基因工程修饰的肿瘤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Γ-干扰素基因 肝癌细胞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于丽莉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1-82,共2页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来源于海洋生物水母,近年来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中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标记性蛋白质之一.GFP的cDNA约740bp,它编码238个氨基酸残基.在激发光下,GFP肽链内部第65~67位的丝氨酸-酪氨酸-甘氨...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来源于海洋生物水母,近年来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中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标记性蛋白质之一.GFP的cDNA约740bp,它编码238个氨基酸残基.在激发光下,GFP肽链内部第65~67位的丝氨酸-酪氨酸-甘氨酸通过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一个发色基团,有效地发射内部荧光且易于观察.这种特性使其具有吸引力而且有很大的应用价值.GFP的晶体结构分析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机会去了解和使用蛋白质结构和光谱功能之间的关系.由于GFP的克隆基因能在异源组织中表达产生荧光,90年代初提出了GFP作为报告分子可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GFP作为报告基因的特点和优势:①野生型GFP在395nm波长处可吸收一个激发光,在510nm发射一个绿色荧光,只要有足够的表达,在长紫外波长或蓝光照射下,无需引入别的物质,在活体内通过显微镜就能清晰地观察到.而其它一些报告基因如氯霉素乙酰转移酶Ⅱ(CAT)、β-半乳糖苷酶(β-gal)、荧光素酶(L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 标记 肿瘤转移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基因修饰瘤苗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欲晓 张腾飞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1-53,共3页
本实验观察比较了H22肿瘤细胞TNF一x基因修饰前后的体内致瘤性及经照射后作为瘤苗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H22-TNF-x细胞较H22原肿瘤细胞致瘤性下降,且经照射后作为瘤苗对一定剂量的原肿瘤细胞有治疗作用.为基因修饰瘤苗... 本实验观察比较了H22肿瘤细胞TNF一x基因修饰前后的体内致瘤性及经照射后作为瘤苗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H22-TNF-x细胞较H22原肿瘤细胞致瘤性下降,且经照射后作为瘤苗对一定剂量的原肿瘤细胞有治疗作用.为基因修饰瘤苗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瘤苗 基因治疗 Α-肿瘤坏死因子 致瘤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基因转导的人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腾飞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86-286,共1页
对细胞因子基因修饰的人肝癌和胃癌细胞用电子显微术进行了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及克隆形成率测定、以及细胞周期的测定,结果发现:1.与未经修饰原肿瘤及空白载体修饰肿瘤细胞相比,扫描电镜观察到细胞因子基因修饰肿瘤细胞... 对细胞因子基因修饰的人肝癌和胃癌细胞用电子显微术进行了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及克隆形成率测定、以及细胞周期的测定,结果发现:1.与未经修饰原肿瘤及空白载体修饰肿瘤细胞相比,扫描电镜观察到细胞因子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的表面形态及细胞形态有很大不同,如绒毛增多变细长、细胞变细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人肿瘤细胞 基因修饰 基因转导 生物学行为 克隆形成率 人肝癌 扫描电镜观察 细胞形态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基因转导的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及致瘤性研究
12
作者 张腾飞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86-286,共1页
用鼠抗人XHLA-A,B,C单抗W6/32及HLA-DR单抗HB55与细胞因子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结合,PAFITC兔抗鼠k为二抗,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测定了HLA-Ⅰ,Ⅱ类抗原表达.与未修饰及空白载体修饰肿瘤细胞相比,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的HLA-Ⅰ,Ⅱ... 用鼠抗人XHLA-A,B,C单抗W6/32及HLA-DR单抗HB55与细胞因子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结合,PAFITC兔抗鼠k为二抗,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测定了HLA-Ⅰ,Ⅱ类抗原表达.与未修饰及空白载体修饰肿瘤细胞相比,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的HLA-Ⅰ,Ⅱ类抗原表达有明显增加,其中IFN-γ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抗原表达 HLA-Ⅰ 人肿瘤细胞 致瘤性 基因修饰 基因转导 研究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导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初步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健青 钱关祥 +11 位作者 李彪如 徐铿 朱佑明 胡亮 胡宝瑜 张腾飞 张希衡 徐荣婷 童善庆 许伟榕 陆德源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1-15,共5页
我们选用美国国立卫生院重组DNA咨询委员会批准的LN系列小鼠缺陷型逆转录病毒LXSN作为载体,对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导TIL进行了研究和初步的临床应用,实验结果显示,最佳转导时间为TIL分离培养后9-25d,即对数生长期间,同时,MOI值影响着转... 我们选用美国国立卫生院重组DNA咨询委员会批准的LN系列小鼠缺陷型逆转录病毒LXSN作为载体,对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导TIL进行了研究和初步的临床应用,实验结果显示,最佳转导时间为TIL分离培养后9-25d,即对数生长期间,同时,MOI值影响着转导效率,MOI值越大,转导效率越高.PCR及L929细胞的检测均表明了TNF基因的成功插入.一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初步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TIL的高度特异性及治疗途径的选择和治疗方案的适宜对于提高疗效,减少TNF毒副反应起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TIL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转导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初步研究 TNF基因 L929细胞 重组DNA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2微球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P815细胞中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兴黔 梅文瀚 钱关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克隆人β2微球蛋白(β2m)基因启动子,并研究其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中对下游报告基因的启动活性。方法:用PCR法从基因组内扩增β2m基因启动子。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含此启动子的EGF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分别瞬时和稳定转... 目的:克隆人β2微球蛋白(β2m)基因启动子,并研究其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中对下游报告基因的启动活性。方法:用PCR法从基因组内扩增β2m基因启动子。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含此启动子的EGF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分别瞬时和稳定转染P815细胞。通过RT-PCR、荧光显微镜摄像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IFN-γ作用前后EGFP的表达。结果:从基因组内扩增出302bp的人β2m基因的启动子,成功地构建了含此启动子的真核报告载体。RT-PCR的结果表明,IFN-γ对启动子的活性具有诱导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在5×105U/LIFN-γ作用下,尽管表达EGFP的细胞数量没有差异,但刺激组EGFP的表达强度是未刺激组的2倍。结论:人β2m基因启动子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中具有高度的启动活性。通过该启动子中所含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SRE),可在IFN-γ诱导作用下调控下游目的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启动子 IF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γ-干扰素基因修饰瘤苗的抗肿瘤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震宇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0-92,共3页
本实验用RT-PCR方法得到小鼠γ-干扰素(mIFN-γ)全长cDNA,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其导入小鼠肝癌细胞株,比较研究了该株细胞在mIFN-γ基因修饰前后致瘤性的变化,并制备了瘤苗,对其分泌干扰素的能力及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本实验用RT-PCR方法得到小鼠γ-干扰素(mIFN-γ)全长cDNA,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其导入小鼠肝癌细胞株,比较研究了该株细胞在mIFN-γ基因修饰前后致瘤性的变化,并制备了瘤苗,对其分泌干扰素的能力及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经过mIFN-γ基因修饰后,肿瘤细胞的致瘤性明显降低且瘤苗对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为进一步开展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Γ-干扰素 基因疗法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株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6
作者 吴震宇 陈诗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87-489,共3页
目的:将细胞因子基因尽快应用于临床基因治疗。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将小鼠γ干扰素基因(mIFNγ)导入小鼠肝癌细胞株,建立了转基因的肝癌细胞株H22mIFNγ,对该细胞株的生长、形态结构、DNA 含... 目的:将细胞因子基因尽快应用于临床基因治疗。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将小鼠γ干扰素基因(mIFNγ)导入小鼠肝癌细胞株,建立了转基因的肝癌细胞株H22mIFNγ,对该细胞株的生长、形态结构、DNA 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变化、γ干扰素的分泌、细胞的免疫原性及致瘤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株细胞的生长、形态结构、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均无明显改变,细胞能分泌一定活性的γ干扰素,MHCII类抗原的表达量增加,细胞致瘤性明显下降。结论:为进一步开展异体乃至自体瘤苗进行基因治疗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肝癌细胞 MHCⅡ类抗原 致瘤性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肿瘤坏死因子基因修饰人肝癌细胞经^(60)Co辐射后细胞因子的持续分泌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敏 徐荣婷 +3 位作者 王克敏 厉兴君 胡亮 陈诗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77-279,共3页
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具有促肿瘤细胞自溶和增加肿瘤细胞的HLA抗原表达的作用,故将含信号肽的人α-TNFcDNA构建入可表达载体质粒pLXSN,体外包装成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后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筛选后得到HHCL-TNF细胞株。经不同强度... 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具有促肿瘤细胞自溶和增加肿瘤细胞的HLA抗原表达的作用,故将含信号肽的人α-TNFcDNA构建入可表达载体质粒pLXSN,体外包装成缺陷型逆转录病毒后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筛选后得到HHCL-TNF细胞株。经不同强度的^(60)Co辐射后,测其24小时的TNF分泌量。观察^(60)Co辐射强度与TNF分泌量的关系及辐射后细胞存活期的差异。将上述辐射后细胞放入液氮冻存,复苏观察TNF分泌量的变化。经研究发现:(1)HHCL-TNF经过^(60)Co辐射后仍能持续分泌约四周,40~100G辐射强度间无显著差异;(2)HHCL-TNF细胞^(60)Co辐射后液氮冻存一段时间,复苏后仍能持续分泌TNF约三周。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应用‘肿瘤疫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修饰 肝癌细胞 ^60CO辐射 细胞因子 持续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TNF-α基因联合异搏定、三苯氧胺逆转多药耐药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伟剑 李杰 +4 位作者 沈兆忠 罗建明 钱关祥 孙欲晓 胡亮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 观察TNF α基因联合异搏定 (VRP)、三苯氧胺 (TAM)逆转多药耐药性 (MDR)的效果。方法 以重组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TNF α基因导入具MDR表型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ADR ,经G418抗性筛选获阳性克隆MCF7/ADR TNF。以PCR与ELISA法检测... 目的 观察TNF α基因联合异搏定 (VRP)、三苯氧胺 (TAM)逆转多药耐药性 (MDR)的效果。方法 以重组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TNF α基因导入具MDR表型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ADR ,经G418抗性筛选获阳性克隆MCF7/ADR TNF。以PCR与ELISA法检测目的基因的整合与表达。MTT法检测外源性TNF -a基因联合VRP、TAM的逆转MDR作用 ,应用公式I=d/D1+d/D2 分析联合逆转效应。结果 MCF7/ADR -TNF细胞中有TNF α基因的整合和表达 ,TNF α分泌量为 1737pg/ml(10 6cells/ 48h)。与阴性对照细胞相比 ,MCF7/ADR -TNF细胞对ADR的耐药性明显降低 (P <0 .0 5 ) ,耐药逆转倍数为 1.6倍。TNF α基因与VRP联合呈拮抗效应 ,而TNF α基因与TAM (6 μmol/L)联合对MCF7/ADR的耐药性逆转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效应指数I=0 .6 4)。结论 外源性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异博定 三苯氧胺 肿瘤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E2基因的过度表达与胃腺癌细胞迁徙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建华 于丽莉 陈诗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从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一个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E2基因 ,深入研究周期蛋白E2在高转移性胃腺癌细胞系RF 4 8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 .首先通过合成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正义和错配寡核苷酸片段 ,使用半定量RT PCR和Western印... 从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一个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E2基因 ,深入研究周期蛋白E2在高转移性胃腺癌细胞系RF 4 8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 .首先通过合成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正义和错配寡核苷酸片段 ,使用半定量RT 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检测被 3种寡核苷酸转染的RF 4 8细胞在 1~ 5d内周期蛋白E2基因及它可能调控下游靶基因之一FGFR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 ,检测寡核苷酸转染的RF 4 8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 ,观察寡核苷酸转染RF 4 8细胞的软琼脂集落形成、运动能力和体外侵袭能力 .结果表明 ,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在有效地抑制RF 4 8细胞中周期蛋白E2表达上调后 ,RF 4 8细胞的迁徙能力被显著降低 ,其增殖、运动能力没有变化 .周期蛋白E2基因的主要作用并不是促细胞分裂 ,也与细胞的增殖、运动能力无关 ,周期蛋白E2基因的过度表达与胃腺癌的迁徙性存在相关性 ,其触发肿瘤的侵袭性可能通过某种机制调控其下游靶基因之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周期蛋白 E2基因 基因过表达 胃腺癌细胞 细胞迁徒 基因芯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差异显示PCR克隆参与胃腺癌转移的基因wcl1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建华 陈诗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使用来源于同一个胃腺癌病人的原发灶RF 1(ATCC编号CRL 186 4 )和转移灶RF 4 8(ATCC编号CRL 186 3)作为研究肿瘤转移的模型 .通过荧光差异显示PCR(FDD PCR)技术 ,克隆了 4 5个涉及胃腺癌转移相关基因 .和原发灶CRL 186 4相比 ,发... 使用来源于同一个胃腺癌病人的原发灶RF 1(ATCC编号CRL 186 4 )和转移灶RF 4 8(ATCC编号CRL 186 3)作为研究肿瘤转移的模型 .通过荧光差异显示PCR(FDD PCR)技术 ,克隆了 4 5个涉及胃腺癌转移相关基因 .和原发灶CRL 186 4相比 ,发现在转移灶CRL 186 3细胞中有 38个基因被显著上调 ,7个基因被显著下调 ,包括未被发现的基因 3个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中 1个在RF 4 8中高度上调的wcl1进行克隆和鉴定 ,发现wcl1的cDNA全长为 6 6 4bp ,含有 1个 2 4 0bp的完整阅读框 .用RT PCR和Northern印迹证实 ,结果与克隆拼接的大小完全一致 (NCBI数据库收录号AF36 4 86 3) .wcl1编码肽位于胞浆内含 79个氨基酸 ,理论上的pI Mr:5 2 8 896 1 72 .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 ,其N端 4~ 5 5氨基酸处为未知功能区UPF0 0 16蛋白 ,5 7~ 78处有一段亮氨酸拉链结构域 ,未发现与已知的蛋白质有高度的同源性 .该基因定位于 11q14.组织分布表明 ,wcl1除在分化差的胃腺癌中的表达要高于相应的正常胃组织 ,在微血管内皮中表达也明显高于乳腺管癌、脑纤维状星形细胞瘤 ,未检测到在其它组织有分布 .研究提示 ,Wcl1可能为胃腺癌转移过程中参与核内基因转录的相关蛋白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差异显示PCR 克隆 胃腺癌转移 wcl1 转移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