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疑难病例分析——生后呼吸困难、喘鸣、裂腭伴生长发育落后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惠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48,58,共2页
关键词 PIERRE ROBIN综合征 营养不良 病例报告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难病例分析——面色黄、贫血1年余
2
作者 陈惠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8-118,共1页
病 史 简 介      男性,7岁。于1999年2月起出现面色发黄,就诊于某医 院,查血红蛋白80g/L,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于1999年6月 收 住该院,予强的松治疗,并曾大剂量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经治疗... 病 史 简 介      男性,7岁。于1999年2月起出现面色发黄,就诊于某医 院,查血红蛋白80g/L,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于1999年6月 收 住该院,予强的松治疗,并曾大剂量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经治疗后症状曾一度缓解,血红 蛋白升至100g/L。但2个月后溶血性贫血又进一步加剧,黄疸、贫血依旧,认为病情迁延 转为 慢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前后3次入住该院,期间曾予环胞霉素治疗一个半月,未见改 善。又经某中医院中药治疗半年余,症状仍未见任何改善。以后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试 用环磷酰胺治疗5疗程,血红蛋白降至80g/L,并出现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HS 儿童 贫血 病理 面色黄 贫血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难病例分析——间歇性发热、颈部活动受限1月伴四肢活动明显减少5天
3
作者 陈惠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182,共1页
病史简介 男,10月。就诊前1月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伴颈部强直,头部活动受限,触碰其颈部即哭吵。热退时颈部强直状况似稍有缓解,可自行转动头部,但仍拒绝他人触碰。就诊前半月发现患儿双眼大小不等,右眼裂偏小... 病史简介 男,10月。就诊前1月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伴颈部强直,头部活动受限,触碰其颈部即哭吵。热退时颈部强直状况似稍有缓解,可自行转动头部,但仍拒绝他人触碰。就诊前半月发现患儿双眼大小不等,右眼裂偏小。就诊前5天出现四肢活动减少,两手能甩动,但不肯抓物,两下肢踢动较前明显减少。发病以来,食纳、睡眠尚好。曾在几家市级儿科医院就诊及住院,疑为咽喉炎、颈椎半脱位,先后给予“希刻劳、先锋Ⅵ号、病毒唑”等抗感染及退热等处理,但患儿发热、颈部活动受限及肢体活动减少等症状均无任何缓解,于日前来疑难门诊求诊。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因“胎心不好”足月剖腹出生,Apgar评分9分,出生体重2300g。人工喂养为主,约3月龄会抬头,6月龄能扶坐,尚不会爬。体检发现患儿神清,前囟已闭,左眼裂>右眼裂,两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颈部强直,不能抬头。心肺无异常。腹软。双下肢肌张力稍低,四肢肌力下降,分别为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Ⅲ级。双膝反射存在,克氏征阴性,双巴氏征阳性。颈部X线摄片提示颈曲显僵直,未发现明显病变。又予头部及颈部磁共振扫描,提示在C4~T3髓外硬膜外间隙见梭形T1、T2高信号,脊髓明显受压和移位,诊断为髓外硬膜外占位性病变,血肿或表皮样囊肿伴感染可能(图1),予收住院。择日在全麻下行C4~T3硬膜外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硬膜外背侧及左侧,大部与硬脊膜粘连,部分进入C4~T3左侧椎间孔内,将脊髓压向右下方。肿块呈暗红色,内含少量暗红色血。将肿块完整切除后,脊髓回位。肿块送检病理科,报告显示大部分肿块为纤维囊壁样组织,部分粘液变性,部分出血,并见少量较致密纤维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及少量扩张的血管。术后患儿脊髓压迫症状消失,颈部转动自如,双手恢复持物,四肢肌力恢复,双眼裂恢复等大。复查磁共振示脊髓压迫解除,于术后10天出院。出院诊断:脊髓压迫,硬膜外C4~T3占位。目前术后已5月余,随访无异常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硬膜外占位性病变 罕见病 间歇性发热 颈部活动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难病例分析——发现双侧肢体不对称2年余
4
作者 陈惠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0,T001,共3页
关键词 疑难病例分析 先天性偏身肥大 病理 双侧肢体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难病例分析——生后6月开始四肢呈进行性肌无力
5
作者 蔡虹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313,320,共2页
病史简介 男性,6.5岁,来自甘肃白银.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无窒息抢救史.自出生6个月始,发现患儿双下肢活动明显减少,继而累及上肢,不能抬腿举臂,四肢肌无力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软瘫状态,不能站立行走,仅能坐、卧,并伴有吞咽动作缓... 病史简介 男性,6.5岁,来自甘肃白银.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无窒息抢救史.自出生6个月始,发现患儿双下肢活动明显减少,继而累及上肢,不能抬腿举臂,四肢肌无力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软瘫状态,不能站立行走,仅能坐、卧,并伴有吞咽动作缓慢.两便尚能自行控制.曾先后在当地及外地医院就诊,疑为“Flappy综合征”.因诊断未明,故赴上海进一步求诊.追问病史,其兄生后亦呈现进行性肌无力症状,于13岁死亡.父母均健康.家族中其他成员无类似病史.体检发现患儿神清,应答准确.软瘫状,不能站立和行走,四肢肌及肋间肌萎缩明显,肌张力及肌力严重低下.两手因掌肌萎缩呈轻度畸形,尚略能活动,有握物动作.脊椎未见变形.腱反射未能引出.实验室肌电图检查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未作肌肉活检及酶学检查.诊断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II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肌无力 疑难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