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额窦鼻腔开口的解剖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江满杰 张速勤 +1 位作者 李兆基 纪荣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9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本研究对16具成人尸头的额窦鼻腔开口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额窦开口的位置因筛泡基板前上端与筛顶连接位置的不同而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额窦与侧窦相交通,开口于上半月裂,占21.8%;Ⅱ型,额窦鼻腔开口于前组筛窦,占78.2%... 本研究对16具成人尸头的额窦鼻腔开口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额窦开口的位置因筛泡基板前上端与筛顶连接位置的不同而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额窦与侧窦相交通,开口于上半月裂,占21.8%;Ⅱ型,额窦鼻腔开口于前组筛窦,占78.2%,其中开口于筛漏斗的占43.8%,开口于额隐窝及其气房的占34.4%。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明确额窦鼻腔开口的位置,为内窥镜下功能性额窦手术提供解剖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局部解剖学 鼻腔开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吸割器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锋 周水淼 +3 位作者 张速勤 章如新 郑宏良 沈小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1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探讨电动吸割器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局麻内窥镜引导下将吸割器侧孔对准病变软组织 ,吸力为 0 .0 4~ 0 .0 5 m Pa。高速转动的刀叶将病变的软组织迅速切割、磨碎、吸出。鼻窦内窥镜手术采用 Messerkling方法。结... 目的 :探讨电动吸割器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局麻内窥镜引导下将吸割器侧孔对准病变软组织 ,吸力为 0 .0 4~ 0 .0 5 m Pa。高速转动的刀叶将病变的软组织迅速切割、磨碎、吸出。鼻窦内窥镜手术采用 Messerkling方法。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以上的 374例病人 ,治愈率 6 0 .4% (2 2 6 / 374) ,好转率 2 8.1% (10 5 / 374) ,无效率 11.5 % (43/374) ,总有效率为 88.5 % (311/ 37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电动吸割器是 ESS术中十分有用的配套工具 ,它具有操作安全、方便、出血少、保护正常粘膜、术后粘连少、愈合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术 鼻窦炎 鼻息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静脉球及颈静脉孔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春雷 李兆基 +2 位作者 吴皓 孙广滨 杨青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年第6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颈静脉球 颈静脉孔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A在慢性上颔窦炎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中的表达与耐药性研究
4
作者 刘锋 周水淼 +4 位作者 张速勤 邓群 张乐之 许育 王靖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0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研究mec-A基因在慢性上颌窦炎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RSE)中的表达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多重... 目的:研究mec-A基因在慢性上颌窦炎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RSE)中的表达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RSE菌株耐药基因mec-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辅助基因fem-A的表达;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mec-A基因在MRSE菌株中的表达率为97.3%(36/37),fem-A基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有基因(100.0%表达)。MRSE菌株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它抗生素均显示耐药。结论:多重聚合酶链反应试验能快速准确鉴定MRSE菌株;MRSE菌株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鼻窦炎 抗药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达10年的上颌窦异物误诊为上颌窦新生物1例
5
作者 刘锋 刘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1年第4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上颌窦异物 误诊 上颌窦新生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占岩尖部的巨大颈静脉球体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小洪 吴皓 +1 位作者 李兆基 周水淼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年第3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侵占岩尖部 巨大颈静脉球体瘤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