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间隔缺损经导管闭合术中超声心动图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琦 赵宝珍 +1 位作者 翁三川 孙秀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 (ASD)经导管闭合术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经导管ASD闭合术患者 2 0例 ,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经胸或 /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 0例患者ASD均为单发继发孔型 ,超声测量房缺直径为 2 2 .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 (ASD)经导管闭合术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经导管ASD闭合术患者 2 0例 ,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经胸或 /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 0例患者ASD均为单发继发孔型 ,超声测量房缺直径为 2 2 .3± 8.1mm ,术中伸展直径为 2 5 .2± 8.1mm ,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型号 10~ 36mm。术后即刻观察 :房缺完全闭合无残余分流者 12例 ,少许残余分流者 8例 ;5例 6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 ,2例 10个月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心瓣膜置换术前后左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宝珍 孙秀英 +1 位作者 翁三川 王尔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共3页
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2D-CDI)探测心瓣膜置换术(CVR)前后左肾动脉(LRA)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内容包括LRA的内径(D),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 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2D-CDI)探测心瓣膜置换术(CVR)前后左肾动脉(LRA)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内容包括LRA的内径(D),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每分钟血流量(Q)、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发现:瓣膜置换术后,D较术前稍宽,Vmax轻度升高(P>0.05),Vmin、V明显升高,Q增多(P<0.01),RI、PI显著降低(0.05>P>0.01)。这些变化与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改善有关。反映出心瓣膜置换术对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心瓣膜置换术 肾动脉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基因转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价值
3
作者 徐静 赵宝珍 +6 位作者 王韦 黄盛东 贾宝成 龚德军 崔勇 周桂花 王虹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DTDE)评价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价值。方法:在猪冠脉左旋支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分组注射编码血管生长素(ANG)基因的腺病毒转染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DTDE)评价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价值。方法:在猪冠脉左旋支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分组注射编码血管生长素(ANG)基因的腺病毒转染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Ⅰ)、编码ANG基因的腺病毒液(组Ⅱ)、单纯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Ⅲ)和空腺病毒磷酸盐缓冲液(组Ⅳ、对照组);再4周后行病理学检查:应用脱机DTDE重建和分析技术,观测正常、置环后4周及注射后4周左室形状、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慢性缺血心肌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增大,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1)。注射后,对照组LVEDV、LVESV较其它各组明显增大(P<0.05),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P<0.05),与缺血时无明显差异(P>0.05)。组Ⅰ~Ⅲ较慢性缺血时LV-EDV和LVESV均缩小(P<0.05),LVEF均增大(P<0.05),各治疗组比较,左室重构现象均不同程度地减轻,组Ⅰ较其它组,左室容积减小及收缩功能改善最为显著。组Ⅱ和Ⅲ问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TDE对评价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肌缺血 骨髓细胞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分析和封堵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晓燕 李卫萍 +2 位作者 熊文峰 蒋栋 王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二维和三维图像诊断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TI),并总结分析经导管封堵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已进行VSD封堵术的患者37例,入选条件是术前有明显的三尖瓣关闭不全(TI)。诊断依据:彩色多普勒显示...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二维和三维图像诊断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TI),并总结分析经导管封堵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已进行VSD封堵术的患者37例,入选条件是术前有明显的三尖瓣关闭不全(TI)。诊断依据:彩色多普勒显示三尖瓣上收缩期高速由右室向右房的逆行血流(TR),运用Simpson法测量TR的容积。疗效评估:比较术前、术后TR容积的变化。结果超声二维和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VSD;37例行封堵术的患者均存在三尖瓣瓣膜或腱索与VSD边缘粘连的情况,比较患者封堵术前后的TR,术前平均为(4.56±1.5)ml,术后减少平均为(1.77±0.86)ml,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二维和三维图像的结合会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的立体定位准确性,封堵术对因粘连引起的TR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室间隔缺损 封堵术 三尖瓣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田瑞霞 赵宝珍 +2 位作者 左鲁生 南苏红 朱先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7期638-639,共2页
目的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 ,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二尖瓣环处的运动速度进行检测 ,探讨DTI技术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二维彩色、M型及频谱形式 ,检测 2 5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和心尖四腔观... 目的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 ,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二尖瓣环处的运动速度进行检测 ,探讨DTI技术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二维彩色、M型及频谱形式 ,检测 2 5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和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侧壁处色泽变化及收缩、舒张期运动速度 (VS、VE、VA) ,时间速度积分 (TVIS、TVIE、TVIA) ,并与 2 0例健康成人对照分析。结果 心梗组梗死区域和二尖瓣环处的彩色暗淡 ,VS、VE、TVIS、TVIE显著降低而VA、TVIA 无显著差异。结论 DTI技术能准确显示梗死区域运动异常 ,精确测定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尤其二尖瓣环处的运动能准确反映整体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成像技术 心肌梗死 舒张功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秀英 杨继金 +1 位作者 李卫萍 张火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CDFI)观察 18例子宫肌瘤患者 ,其中行子宫双侧动脉栓塞术 10例 ,左侧 7例 ,右侧 1例 ,术后 1~ 3个月复查。结果 ①术后肌瘤回声明显改...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CDFI)观察 18例子宫肌瘤患者 ,其中行子宫双侧动脉栓塞术 10例 ,左侧 7例 ,右侧 1例 ,术后 1~ 3个月复查。结果 ①术后肌瘤回声明显改变 ,瘤体内无血流或减少 ;②术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逐渐缩小 ,3个月时分别较术前缩小 75 .68% (P <0 .0 1)、76.87% (P <0 .0 1) ;③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CDFI是无创观察栓塞术前后子宫肌瘤变化的有效手段 ,对术前诊断、术后疗效观察以及临床选择治疗方法等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子宫肌瘤 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 疗效 子宫体积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心肌造影在基因转染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宝珍 徐静 +5 位作者 王韦 龚德军 崔勇 贾宝成 周桂花 王虹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12-16,共5页
目的: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研究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效果。方法:实验动物(猪)分4组,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组Ⅰ注射编码血管生长素(ANG)基因的腺病毒转染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Ⅱ注射编码ANG基因... 目的: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研究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效果。方法:实验动物(猪)分4组,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组Ⅰ注射编码血管生长素(ANG)基因的腺病毒转染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Ⅱ注射编码ANG基因的腺病毒液,组Ⅲ注射单纯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Ⅳ(对照组)注射空腺病毒磷酸盐缓冲液。再4周后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分别于正常状态、慢性缺血心肌模型建立4周和注射后4周开胸时进行RTMCE,选取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用闪烁显像观察局部心肌灌注显影情况。实时动态图像存入磁光盘,然后用MCE定量分析软件(CUSQ1. 4)分析各阶段心肌灌注图像。结果RTMCE较满意显示了猪慢性缺血心肌基因治疗前后心肌运动和血流灌注状况。经定量软件对闪烁显像心肌再灌注分析,发现慢性缺血心肌模型各组左室侧后壁A值和β值均较正常心肌明显降低(P<0. 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注射4周后,组Ⅰ、组Ⅱ、组Ⅲ的A值和β值均增高,其中组Ⅰ增高最显著(P<0. 01),组Ⅱ和组Ⅲ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P<0. 05),对照组的A值和β值与缺血心肌无明显变化(P>0. 05)。结论RTMCE及其定量分析软件可对不同血供状态下的心肌灌注进行分析,评价基因治疗慢性缺血心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心肌缺血 骨髓细胞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M型模式对正常人二尖瓣环运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田瑞霞 赵宝珍 +3 位作者 左鲁生 张克海 朱先存 南苏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66-567,共2页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DTI)探查正常人二尖瓣环的运动 ,以阐明二尖瓣环运动的特征。方法 应用DTI -M型技术检测 35例正常人心尖四腔观和二腔观二尖瓣环后瓣叶外侧缘的运动。结果 DTI -M型彩色图谱上清晰显示了心尖四腔观及...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DTI)探查正常人二尖瓣环的运动 ,以阐明二尖瓣环运动的特征。方法 应用DTI -M型技术检测 35例正常人心尖四腔观和二腔观二尖瓣环后瓣叶外侧缘的运动。结果 DTI -M型彩色图谱上清晰显示了心尖四腔观及二腔观时二尖瓣环在同一心动周期七个不同时相的变化 ,并测得收缩期移动振幅 (MD)、舒张早期移动振幅 (MDe)、舒张晚期移动振幅 (MDa)。结论 DTI技术能实时定量检测正常人二尖瓣环运动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 二尖瓣环运动 MD MDE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病变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查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琦 赵宝珍 翁三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54-855,共2页
目的 评价2DCDFI在诊断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对30 例患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2DCDFI检查,并与血管造影和/ 或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2DCDFI诊断符合率为96-7% ,30 例中患有动脉硬化性闭塞... 目的 评价2DCDFI在诊断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对30 例患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2DCDFI检查,并与血管造影和/ 或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2DCDFI诊断符合率为96-7% ,30 例中患有动脉硬化性闭塞16 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 例,急性动脉栓塞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各2 例。共有患肢40 条,超声表现中:内膜增厚38条(95% ),单发或多发斑块26 条(65 %) ,伴钙化21 条(52.5 % ),管腔狭窄25 条(62.5 %) ,完全闭塞15 条(37.5% ),血栓形成15 条(37-5 %) 。结论 2DCDFI检查与临床资料结合诊断下肢动脉病变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 下肢动脉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道彩超对瓣膜病手术前、中、后的检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玉华 张琦 +1 位作者 陈如坤 刘跃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用HP彩超仪单面或全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了各种心脏瓣膜病手术前、中、后共356例次。详述了TEE检查方法,认为:TEE术中留置实时检测对手术方法的抉择、观察手术全过程、机械瓣开始启动后的变化规律、不同瓣... 用HP彩超仪单面或全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了各种心脏瓣膜病手术前、中、后共356例次。详述了TEE检查方法,认为:TEE术中留置实时检测对手术方法的抉择、观察手术全过程、机械瓣开始启动后的变化规律、不同瓣膜的图像、瓣口漏的特征、左房淤血、血栓的血流动力、体外循环下内脏血流灌注及术后远期人工瓣的功能及并发症等均有重要意义。因此TEE是瓣膜病治疗前中后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外科手术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速度成像及血流定量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7-499,共3页
关键词 彩色速度成像 血流定量技术 基本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