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代Matrix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中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曦 刘建民 +1 位作者 黄清海 许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384-388,共5页
目的分析第一代Matrix可吸收聚合物涂层弹簧圈(简称Matrix)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75例使用Matrix栓塞颅内动脉瘤患者(79枚动脉瘤)。其中造影复查患者34例(3... 目的分析第一代Matrix可吸收聚合物涂层弹簧圈(简称Matrix)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75例使用Matrix栓塞颅内动脉瘤患者(79枚动脉瘤)。其中造影复查患者34例(35枚动脉瘤),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根据复查结果对年龄、性别、动脉瘤最大径、瘤颈宽度、使用支架辅助、Matrix长度比例进行COX模型分析。结果Matrix相关的手术并发症率为13.3%,使用Matrix术后动脉瘤总复发率为11.4%,辅助支架治疗的大型动脉瘤的复发率为40%,未致密栓塞的动脉瘤中61.1%发生进一步栓塞。无统计学结果可证明年龄、性别、动脉瘤最大径、瘤颈宽度、支架辅助、Matrix占栓塞弹簧圈长度比例等因素影响Matrix栓塞动脉瘤的中长期预后。结论Matrix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结合支架辅助技术可能会降低大型动脉瘤的复发率。Matrix弹簧圈有促进动脉瘤愈合的倾向,建议尽可能改善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此举将有利于动脉瘤长期愈后。Matrix弹簧圈的长期确切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及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x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颅内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MRA、UCG和DSA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本强 丁素菊 +3 位作者 张永巍 刘建民 吴涛 蔡建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167-168,共2页
目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继而狭窄日益受到重视。方法  2 8例确诊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病人 ,于 1~ 7d内进行UCG、MRA检查 ,12例病人DSA检查。结果 动脉硬化斑块毛糙者 12... 目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继而狭窄日益受到重视。方法  2 8例确诊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病人 ,于 1~ 7d内进行UCG、MRA检查 ,12例病人DSA检查。结果 动脉硬化斑块毛糙者 12例 (4 1.6 % ) ,血管狭窄 5例 (19.4 % )。 5 9%的病人存在颈部或者颅内血管狭窄 ,5例动脉狭窄病人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8.3% )。结论 UCG、MRA、DSA能提示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血流量的变化和内膜、中膜增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短暂性 颅内血管狭窄 支架成形术 军医大学 长海医院 颈动脉狭窄 粥样硬化 DSA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