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汪建华
王振堂
+4 位作者
左长京
邵成伟
陈炜
吕桃珍
董爱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颈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不同颈椎病变穿刺路径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总结CT引导下PVP治疗17例颈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颈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不同颈椎病变穿刺路径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总结CT引导下PVP治疗17例颈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合理的穿刺进针路径。结果①本组17例中,从前侧方入路,于颈内动脉鞘之前进针4例;于颈内动、静脉与椎动脉之间进针11例;从后侧方入路,于颈内动、静脉与椎动脉之后进针2例。本组17例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②术前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为(7.24±1.01)分,术后第1天降至(3.24±1.09)分,术后1周降至(2.4±0.80)分,术后3个月降至(1.82±0.53)分。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均为76.5,P<0.01)。术前Frankel脊髓功能评价分别为E级4例,D级7例,C级4例,B级2例,术后分别为E级l0例,D级5例,C级1例,B级1例。术后脊髓功能明显改善(χ2=4.52,P=0.033,P<0.05)。③术后即时复查CT,骨水泥外漏发生率为35.3%(6/17),但均未出现显著临床症状。随访3~17个月,82.4%(14/17)骨转移病灶稳定,未见扩大。结论①穿刺路径的选择:一般上颈椎病变宜从后侧方入路,于颈内动、静脉与椎动脉之后进针;下颈椎从前侧方入路,于颈动鞘之前或者于颈动鞘与椎动脉之间进针均可;附件病变可从后侧方进针,但具体穿刺路径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②对不适合外科手术的颈椎转移瘤患者,CT引导下PVP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稳定颈椎以及延缓骨转移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转移瘤
放射学
介入性
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汪建华
王振堂
左长京
邵成伟
陈炜
吕桃珍
董爱生
机构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影像
医学科
宁波市
第二
医院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颈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不同颈椎病变穿刺路径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总结CT引导下PVP治疗17例颈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合理的穿刺进针路径。结果①本组17例中,从前侧方入路,于颈内动脉鞘之前进针4例;于颈内动、静脉与椎动脉之间进针11例;从后侧方入路,于颈内动、静脉与椎动脉之后进针2例。本组17例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②术前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为(7.24±1.01)分,术后第1天降至(3.24±1.09)分,术后1周降至(2.4±0.80)分,术后3个月降至(1.82±0.53)分。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均为76.5,P<0.01)。术前Frankel脊髓功能评价分别为E级4例,D级7例,C级4例,B级2例,术后分别为E级l0例,D级5例,C级1例,B级1例。术后脊髓功能明显改善(χ2=4.52,P=0.033,P<0.05)。③术后即时复查CT,骨水泥外漏发生率为35.3%(6/17),但均未出现显著临床症状。随访3~17个月,82.4%(14/17)骨转移病灶稳定,未见扩大。结论①穿刺路径的选择:一般上颈椎病变宜从后侧方入路,于颈内动、静脉与椎动脉之后进针;下颈椎从前侧方入路,于颈动鞘之前或者于颈动鞘与椎动脉之间进针均可;附件病变可从后侧方进针,但具体穿刺路径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②对不适合外科手术的颈椎转移瘤患者,CT引导下PVP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稳定颈椎以及延缓骨转移灶的发展。
关键词
颈椎
脊柱转移瘤
放射学
介入性
椎体成形术
Keywords
cervical vertebra
spinal metastasis
radiology, interventional
vertebroplasty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瘤的临床应用
汪建华
王振堂
左长京
邵成伟
陈炜
吕桃珍
董爱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