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长宝 田建明 +3 位作者 吕桃珍 左长京 邵成伟 生晶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3例胰腺癌患者资料。肿瘤最大径1.5~6.6cm,平均3.7cm。结果粒子植入术后,止痛有效率为60.6%,术后3个月内4例死亡。术后3...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3例胰腺癌患者资料。肿瘤最大径1.5~6.6cm,平均3.7cm。结果粒子植入术后,止痛有效率为60.6%,术后3个月内4例死亡。术后3个月CT复查,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SD)13例,疾病进展(PD)8例,总有效率27.6%。全组生存时间2~1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1个月,6例仍在随访中。随访中无胰瘘和胃肠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51粒粒子(18例患者)丢失,11粒粒子(5例患者)出现迁移,移至肠道9粒,肝、脾各1粒,未见放射性肠炎和肝功能改变。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在疼痛缓解方面疗效明确,但本组病例Ⅳ期患者较多,未取得较好的疗效,具体疗效还有待于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近距离放射疗法 125I粒子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糖尿病的发生与治疗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火俊 杨继金 +6 位作者 田建明 生晶 袁敏 张峰 相成 陈炜 郝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术后糖尿病 肝癌患者 肝动脉栓塞化疗 治疗后 ARTERIAL 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后 临床表现 治疗过程 介入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肝动脉损伤的原因、表现及处理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光斌 杨继金 +3 位作者 毛燕君 张火俊 王卫星 杨朝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TACE术中肝动脉损伤的原因、临床与DSA表现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前瞻性研究肝TACE术164例次,观察术中肝动脉痉挛、内膜损伤及动脉穿孔情况,分析其与术中操作、导管类型、位置及注射对比剂速度的关系。结果164例次中发生动... 目的探讨肝癌TACE术中肝动脉损伤的原因、临床与DSA表现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前瞻性研究肝TACE术164例次,观察术中肝动脉痉挛、内膜损伤及动脉穿孔情况,分析其与术中操作、导管类型、位置及注射对比剂速度的关系。结果164例次中发生动脉性事件57例次(34.8%),其中47例次(28.7%)发生血管痉挛,其中29例次为动脉造影时痉挛,18例次为超选择插管过程中发生;7例次(4.3%)发生血管穿孔,其中6例次为老年患者;2例次为肝外穿孔,5例次为肝内穿孔;3例(1.8%)发生内膜掀起。超选择插管引起的动脉痉挛可有疼痛或药物反流至非靶动脉,经导管注射适量利多卡因有一定作用。动脉内膜掀起(夹层)时患者有疼痛、腹胀,透视下见对比剂滞留,需要退出导管重新仔细超选插管或使用微导管。动脉穿孔时有疼痛、腹胀,透视下见导丝或导管偏离动脉走行,注射对比剂有外溢,退导管至上一级动脉并注射对比剂,若无外溢或外溢对比剂无消散,则无需特别处理,否则需要将动脉栓塞。结论肝癌TACE血管损伤的发生与术者操作技术、导管类型及导管头位置、患者年龄及血管条件等因素有关,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预防、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栓塞 肝肿瘤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 被引量:26
4
作者 左长京 田建明 +5 位作者 王培军 萧毅 崔恒武 许奕 王敏杰 汪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90例患者行SCTA ,层厚 1 0~ 2 0mm ,螺距 1 0 ,层间距 1 0mm ,均同时行SSD、MIP法重建 ;89例同时行DSA ,1例手术发现为脑动脉瘤 ,SCTA与DSA及手术对照。结果 :90例...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90例患者行SCTA ,层厚 1 0~ 2 0mm ,螺距 1 0 ,层间距 1 0mm ,均同时行SSD、MIP法重建 ;89例同时行DSA ,1例手术发现为脑动脉瘤 ,SCTA与DSA及手术对照。结果 :90例患者中阴性 2 6例 ,脑动脉瘤 64例 72个。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94 4%、92 3 %、93 9% ;SCTA的SSD、MIP对 >5mm的脑动脉瘤检出率均很高 ,而MIP对≤ 5mm的小动脉瘤的检出率以及对动脉瘤颈的良好显示率明显高于SSD。结论 :S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高 ,可补充DSA的诊断信息 ,可用于筛查脑动脉瘤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射频消融对猪正常胰腺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高峰 叶风平 +3 位作者 田建明 张峰 汪建华 张长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RFA对猪正常胰腺的影响,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胰腺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正常家猪12只,CT引导下对小猪正常胰腺尾部进行RFA干预,干预后1 h,第3、7和14天复查胰腺CT及MRI,并检测血清淀粉酶及测量坏死区最大层面面积,从... 目的观察CT引导下RFA对猪正常胰腺的影响,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胰腺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正常家猪12只,CT引导下对小猪正常胰腺尾部进行RFA干预,干预后1 h,第3、7和14天复查胰腺CT及MRI,并检测血清淀粉酶及测量坏死区最大层面面积,从第3天开始,每次复查后均处死3只猪,进行影像与大体病理对照。结果RFA后第3天,猪胰尾部坏死灶最明显,7~14 d胰尾坏死灶逐渐缩小。影像检查结果与大体病理相符合。术后血清淀粉酶均出现一过性升高,第3天血清淀粉酶水平最高,第7天后逐渐降低,至第14天接近正常水平。结论CT引导下RFA可安全的在猪正常胰腺造成明确的局灶性坏死,且无严重并发症,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CT引导下 射频消融 安全性 可行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肝脏、肌肉、皮下VX2肿瘤模型的建立和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魏强 方亮 +5 位作者 杨继金 霍宁宁 吕虎 熊源长 江旭 李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31-935,共5页
目的通过对肝脏、肌肉及皮下不同部位兔VX2肿瘤模型的建立和比较,寻求更适合于肿瘤经皮介入治疗的荷瘤动物模型。方法将54只新西兰白兔按VX2肿瘤接种部位不同随机分为肝脏组、肌肉组和皮下组,每组18只。三组动物术后12、16、20 d均进行C... 目的通过对肝脏、肌肉及皮下不同部位兔VX2肿瘤模型的建立和比较,寻求更适合于肿瘤经皮介入治疗的荷瘤动物模型。方法将54只新西兰白兔按VX2肿瘤接种部位不同随机分为肝脏组、肌肉组和皮下组,每组18只。三组动物术后12、16、20 d均进行CT灌注扫描,测量肿瘤大小,每次各组分别处死6只兔进行病理观察,并对三组模型的建模手术时间、肿瘤体积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皮下组肿瘤生长最慢,肌肉组其次,肝脏组生长最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第12天,肝脏组肿块长径已约1 cm,而皮下组则需20 d肿块长径才达1 cm左右,肌肉组肿块生长速度介于二者之间。三组建模所用时间分别为肝脏组(5.54±0.51)min,肌肉组(1.02±0.20)min,皮下组(0.98±0.21)min,肝脏组明显较长。除了肝脏组出现腹水、肝内转移及腹壁种植外,皮下组、肌肉组均无明显影响模型的情况。结论与肝脏和皮下建模相比,兔肌肉内VX2肿瘤模型具有操作简单,成瘤稳定,肿瘤生长速度适中的优点,更适合作为兔VX2瘤的经皮介入治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脏 肌肉 VX-2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胆囊动脉及胆囊显影的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秀兰 杨继金 +4 位作者 田建明 杨朝爱 王卫星 张火俊 江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胆囊动脉及胆囊显影与术后胆囊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肝肿瘤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动脉造影时出现胆囊动脉和(或)胆囊显影的临床资料,对出现术后胆囊炎的48例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次数与发生胆囊炎...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胆囊动脉及胆囊显影与术后胆囊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肝肿瘤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动脉造影时出现胆囊动脉和(或)胆囊显影的临床资料,对出现术后胆囊炎的48例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次数与发生胆囊炎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肝癌42例,肝血管瘤6例)TACE后并发胆囊炎(26.2%),42例并发胆囊炎的肝癌患者化疗方案为:FUDR(或5-FU)+HCPT+BLM11例,FUDR(或5-FU)+HCPT+DDP(或CP)9例,FUDR+HCPT+BLM+DDP(或CP)6例,FUDR+HCPT+EPI7例,FUDR+MMC+CP4例,含草酸铂(L-OHP)方案5例(其中2例发生2次以上胆囊炎)。6例并发胆囊炎的血管瘤患者治疗方案均为BLM粉8~24mg溶于超液化碘油5~10ml内栓塞。结论肝TACE时胆囊动脉及胆囊显影者术后发生胆囊炎的概率增高,化疗、栓塞方案(栓塞剂)含DDP、BLM及L-OHP粉剂的发生率更高,越过胆囊动脉后进行化疗栓塞可降低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栓塞 化疗 并发症 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建民 田建明 +8 位作者 丁素菊 孙军 邓本强 洪波 许奕 张永威 黄清海 张珑 周晓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30-333,共4页
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体会 ,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防治及初步疗效。材料和方法 :5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 ,40例有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 ,1例小脑出血 ,14例无明显症状)在... 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体会 ,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防治及初步疗效。材料和方法 :5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 ,40例有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 ,1例小脑出血 ,14例无明显症状)在球囊扩张后安装自膨胀血管内支架 ,其中33例还应用不可脱卸球囊进行支架内再扩张。结果 :53例支架定位准确 ,2例释放支架时支架向近端移位。31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 ,20例狭窄程度减少90 %以上 ,4例减少70 % ,术中1例发生短暂脑缺血性发作 ,1例发生脑梗死。临床随访1~15个月(平均6.1个月) ,仅1例术后2个月发作TIA1次。颈动脉超声随访42例 ,DSA随访15例患者颈动脉均无再狭窄发生(6~12月)。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而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暂缺血性发作 支架 介入治疗 适应症 并发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序列PRESS和STEAM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朱锡旭 郑玲 +2 位作者 王俊鹏 李林 田建明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5期359-360,共2页
目的 :比较短TEPRESS与STEAM两种氢质子波谱序列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优劣。方法 :43例脑肿瘤的1 H MRS,除了TE稍不同外 ,PRESS和STEAM序列的其他参数全部相同。结果 :PRESS与STEAM在检测肿瘤Cr的浓度方面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其因素可能... 目的 :比较短TEPRESS与STEAM两种氢质子波谱序列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优劣。方法 :43例脑肿瘤的1 H MRS,除了TE稍不同外 ,PRESS和STEAM序列的其他参数全部相同。结果 :PRESS与STEAM在检测肿瘤Cr的浓度方面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其因素可能和序列的特征有关 ,而对NAA、Cho、mi、NAA/Cr、Cho/Cr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且PRESS波谱的信噪比好 ,检查时间短。结论 :PRESS可取代STEAM作为脑肿瘤的波谱检查序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 点分辨表面线圈波谱 激励回波采集方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与钆喷替酸葡甲胺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莉 田建明 +5 位作者 陆建平 王飞 刘崎 曾浩 金爱国 龚建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 :通过与常用造影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 -DTPA)的配对实验来评价新型造影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对肝占位的检出和定性诊断能力。材料和方法 :53个病例132个肝占位首日行平扫及Gd -DTPA的动态增强扫描 ,次日行SPIO增强扫描 ,对照病... 目的 :通过与常用造影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 -DTPA)的配对实验来评价新型造影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对肝占位的检出和定性诊断能力。材料和方法 :53个病例132个肝占位首日行平扫及Gd -DTPA的动态增强扫描 ,次日行SPIO增强扫描 ,对照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结果 ,探讨各种肝占位SPIO增强扫描的强化特点 ,比较平扫联合Gd -DTPA动态增强扫描与平扫联合SPIO增强扫描的病灶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结果 :SPIO增强扫描良性肝占位的信号随肝实质降低 ,而恶性肝占位的信号保持不变。平扫联合SPIO增强扫描的病灶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较平扫联合Gd -DTPA增强扫描的略高 ,但统计学上相差不显著。结论 :SPIO强化的原理、强化方式直至临床应用方法、特点与Gd -DTPA均完全不同 ,两者可互相补充和印证 ,当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NMR 成像 肝肿瘤 超顺磁性氧化铁 钆喷替酸葡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术后肝、腰大肌转移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旭 杨继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835-835,共1页
患者 男,62岁。因“左肾癌根治术后4年余,发现肝占位1周”入院。体检:左上腹见手术瘢痕,脊柱、四肢无畸形,无感觉及运动障碍。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平扫示,肝内散在分布多个低密度灶,最大者直径约3cm。增强扫描时,部分病灶动脉... 患者 男,62岁。因“左肾癌根治术后4年余,发现肝占位1周”入院。体检:左上腹见手术瘢痕,脊柱、四肢无畸形,无感觉及运动障碍。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平扫示,肝内散在分布多个低密度灶,最大者直径约3cm。增强扫描时,部分病灶动脉期呈明显环形强化,平衡期仍有强化,部分病灶无强化,呈水样密度。左侧肾脏缺如(已切除),可见银夹影。左腰大肌前缘可见低密度软组织肿块,约5cm×4cm,中央密度更低,边界尚清,增强扫描可见明显的环形强化(图1),诊断为左肾癌术后肝内及左腰大肌转移,肝内多发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介入治疗 腰大肌 转移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基因治疗与影像学
12
作者 吴轶娜 王蓓 陆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2-795,共4页
从基因水平探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及方向。从基因治疗的靶点、载体、传送技术及影像学在其中的作用等方面介绍了目前血管基因治疗影像学的研究近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 治疗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诊断左心房黏液瘤1例
13
作者 弓静 田建明 萧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82-1582,共1页
患者,女,7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4个月,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体格检查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不肿。心电图提示为房颤心率,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
关键词 黏液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房血管肉瘤1例
14
作者 弓静 田建明 萧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心脏肿瘤 血管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的CT诊断 被引量:8
15
作者 葛建立 王培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CT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胸腺瘤17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6例仅作平扫,11例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非侵袭性胸腺瘤7例,侵袭性胸腺瘤10例,CT对两者的鉴别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边缘,肿瘤与心脏大...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CT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胸腺瘤17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6例仅作平扫,11例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非侵袭性胸腺瘤7例,侵袭性胸腺瘤10例,CT对两者的鉴别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边缘,肿瘤与心脏大血管的接触面、两者所成角度及其间的脂肪影,以及胸膜和心包改变。结论:CT对判断胸腺瘤是否为侵袭性有重要作用,为临床制定治疗计划,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诊断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导管阻断血流后栓塞治疗臀部巨大假性动脉瘤一例
16
作者 孟存忠 杨继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04-304,共1页
患者男,56岁,因“右侧臀部及右下肢肿痛伴发热1个月”入院.既往史示患者出生时右足外踝下方“血管瘤”,17岁及26岁时分别因“右下肢静脉曲张”、“右下肢动静脉瘘”而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 巨大假性动脉瘤 栓塞治疗 阻断血流 球囊导管 臀部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动静脉瘘 下肢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胸腺介入治疗技术
17
作者 王培军 吕桃珍 +8 位作者 左长京 田建明 涂来慧 张仁琴 徐伟 郝强 薛宏 王敏杰 范月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0-380,共1页
重症肌无力胸腺介入治疗技术王培军①吕桃珍左长京田建明涂来慧张仁琴徐伟郝强薛宏王敏杰范月兰胸腺在重症肌无力(MG)的发病机理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胸腺切除虽可取得明显疗效,但并非所有MG患者胸腺均能切除。本文介绍一种新的... 重症肌无力胸腺介入治疗技术王培军①吕桃珍左长京田建明涂来慧张仁琴徐伟郝强薛宏王敏杰范月兰胸腺在重症肌无力(MG)的发病机理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胸腺切除虽可取得明显疗效,但并非所有MG患者胸腺均能切除。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即在CT引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 介入疗法 方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病变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
18
作者 王培军 朱文江 +6 位作者 田建明 吕桃珍 左长京 王敏杰 杨继金 薛宏 范月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5-306,共2页
大动脉病变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王培军①朱文江田建明吕桃珍左长京王敏杰杨继金薛宏范月兰笔者对34例大动脉病变的螺旋CT血管造影(SCTA)检查技术及其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大动脉病变SCTA的合理检查技术,并评价其... 大动脉病变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王培军①朱文江田建明吕桃珍左长京王敏杰杨继金薛宏范月兰笔者对34例大动脉病变的螺旋CT血管造影(SCTA)检查技术及其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大动脉病变SCTA的合理检查技术,并评价其应用价值,以便为临床合理选择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动脉病变 螺旋CT血管造影 重建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