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骨科教学中医学生交流沟通技能的培养 被引量:4
1
作者 叶添文 王来根 +3 位作者 张凤琴 季华萍 袁文 倪斌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3期88-89,共2页
急诊骨科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应加强医学生的医患交流沟通技能、师生交流沟通技能、医护交流沟通技能等能力的培养。帮助医学生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创造条件。
关键词 急诊骨科 医学教育 医学生 医患交流 医护交流 师生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椎体次全切除与钛网植骨钢板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2
作者 苏再发 贾连顺 +4 位作者 张美超 陈日齐 吴培增 王芳泰 孙永耀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83-188,共6页
目的利用螺旋CT建立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高度数字化方法,为研究颈椎减压手术的生物力学实验提供标准模型。方法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获得C4~C7节段的断层图片,将数据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 目的利用螺旋CT建立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高度数字化方法,为研究颈椎减压手术的生物力学实验提供标准模型。方法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获得C4~C7节段的断层图片,将数据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9.1软件进行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形成三维图像,利用Freeform软件进行模型修改和表面划分,以IGES格式转入有限元软件Ansys9.0完成颈椎骨性模型的建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9.0,在颈椎骨性模型的基础上,补建终板、补充建立终板、椎间盘、髓核、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结构。然后模拟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将C5椎体、前纵韧带、上下椎间盘切除,将建立的钛网、钢板实体模型添加到减压区。采用合适的材料性质和实体单元类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颈椎脊柱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和有限元软件Ansys9.0,成功进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固定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整个模型共有138995个节点和94039个单元,建成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结论建立的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固定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接近真实的生物力学标本,可以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体次全切除 钛网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网格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发黄韧带骨化的实验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雄生 贾连顺 +4 位作者 倪斌 孔庆毅 徐爱民 陈华江 李玉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建立脊柱黄韧带骨化的实验模型。方法 :以中国大白兔为实验对象 ,采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rhBMP 2 )作为诱导物 ,分别将rhBMP 2 /明胶海绵植入双侧黄韧带腹侧的硬膜外腔 (E1组 ) ,或直接将rhBMP 2注射到双侧的黄韧带内 (E2组... 目的 :建立脊柱黄韧带骨化的实验模型。方法 :以中国大白兔为实验对象 ,采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rhBMP 2 )作为诱导物 ,分别将rhBMP 2 /明胶海绵植入双侧黄韧带腹侧的硬膜外腔 (E1组 ) ,或直接将rhBMP 2注射到双侧的黄韧带内 (E2组 ) ,每一侧植入物中含rhBMP 2 10 0 μg。设立相应的对照组 (C1组、C2组 )。对手术节段进行X线、CT扫描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脊柱CT扫描发现E1组 4周时手术节段后正中椎板前方出现结节状高密度增高影 ,8周时密度进一步增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E1组手术节段韧带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并发生骨化。E2组仅见黄韧带轻度增生肥厚及少量散在的软骨细胞。C1组和C2组黄韧带组织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rhBMP 2可诱导脊柱黄韧带骨化 ;明胶海绵可作为BMP诱导成骨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骨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动物模型 病理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神经后支综合征——解剖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金武 陈德松 +1 位作者 方有生 顾玉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 :从解剖和临床两方面探讨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 1 7具成人固定尸体中C1~ 8颈神经后支进行解剖学研究 ;对 2 4例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1 )颈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发出后 ,穿过... 目的 :从解剖和临床两方面探讨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 1 7具成人固定尸体中C1~ 8颈神经后支进行解剖学研究 ;对 2 4例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1 )颈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发出后 ,穿过由项部肌群附着于颈椎关节突关节囊的交叉纤维、上下关节突关节和内侧椎板组成的骨纤维管 ,然后发出关节突关节支、肌支、皮支和交通支 ,穿行于颈后肌群及其腱性纤维组织间。 (2 )临床发现保守治疗有一定疗效 ,对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行颈神经后支松解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 :颈神经后支综合征的病因是以颈后肌群为主的腱性交叉纤维压迫颈神经后支所致。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颈神经后支松解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后支综合征 卡压综合征 解剖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脊髓伤的早期前路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孔庆毅 李家顺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是骨科的常见疾患,除了损伤本身造成的肢体瘫痪、截瘫,甚至呼吸抑制死亡外,它的系统并发症:尿路感染、肺炎、压迫疮、肌萎缩、肺栓塞、深静脉血栓也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对于颈椎脊髓伤的早期手术干预一...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是骨科的常见疾患,除了损伤本身造成的肢体瘫痪、截瘫,甚至呼吸抑制死亡外,它的系统并发症:尿路感染、肺炎、压迫疮、肌萎缩、肺栓塞、深静脉血栓也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对于颈椎脊髓伤的早期手术干预一直存在着争议,现就其适应证、方法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伤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糖诱导人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夏平光 侯春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6-217,250,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几丁糖对人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几丁糖预防手术后组织粘连的机制。方法分别用含0、0.01、0.1、1、10mg/ml几丁糖的培养液培养人成纤维细胞48h后,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几丁糖... 目的通过研究几丁糖对人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几丁糖预防手术后组织粘连的机制。方法分别用含0、0.01、0.1、1、10mg/ml几丁糖的培养液培养人成纤维细胞48h后,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几丁糖浓度为0.01、0.1、1、10mg/ml时,成纤维细胞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377±0.047、0.324±0.030、0.271±0.035、0.224±0.037,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561±0.044,P<0.05)。几丁糖浓度为0.1、1、10mg/ml时,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83%±1.35%、8.94%±1.67%、26.23%±4.56%,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53%±0.35%,P<0.05);几丁糖浓度为0.01mg/ml时,成纤维细胞凋亡率为3.12%±0.59%,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39)。结论几丁糖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可能是几丁糖预防术后组织粘连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 成纤维细胞 细胞凋亡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临床技能和交流技能培养的交互式教学初探 被引量:11
7
作者 叶添文 严望军 +3 位作者 倪斌 王来根 张凤琴 张红武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1期89-89,100,共2页
医学生临床技能和沟通技能的培养是同等重要的。通过对分开式教学的弊病和交互式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认为在临床教学中开展临床技能和交流技能并重的交互式教学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临床技能 交流技能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谢宁 李家顺 +2 位作者 贾连顺 贾宁阳 熊林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66-268,共3页
关键词 颈椎后结构 影像学测量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和骨肉瘤病人来源的LAK细胞体外抗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高苏宁 周维江 +1 位作者 刘全海 陈长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33-337,共5页
采用51Cr释放试验对健康人和骨肉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在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条件下,LAK细胞的诱导形成及对4种传代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2种来源LAK细胞对K562(人... 采用51Cr释放试验对健康人和骨肉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在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条件下,LAK细胞的诱导形成及对4种传代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2种来源LAK细胞对K562(人慢性髓样红白血病细胞系)、SMMC7721(人肝癌细胞系)、LAX(人肺腺癌细胞系)的杀伤活性均在55%以上(按效靶比例50:1),而对OS细胞(人骨肉瘤细胞系)的活性普遍低下,杀伤率低于35%。结果证实:1)健康人和骨肉瘤病人的PBM均能在rIL-2条件下诱导形成具有广谱抗瘤活性的LAK细胞群,二者的杀伤格局和效力相近。2)骨肉瘤细胞本身对LAK细胞的杀伤作用存在强烈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L-2 LAK细胞 骨肉瘤细胞 肿瘤 生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峡部断离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维权 贾连顺 +3 位作者 连平 孙荣华 丁祖泉 徐燕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62-164,共3页
采用电-机械测量系统对8个正常结构和峡部断离后的新鲜尸体L5/S1脊椎功能单位(spinalfunctionunit,FSU),以6种不同载荷方式对其三维运动学变化做了研究。发现FSU在:(1)右侧峡部断离后前屈、左... 采用电-机械测量系统对8个正常结构和峡部断离后的新鲜尸体L5/S1脊椎功能单位(spinalfunctionunit,FSU),以6种不同载荷方式对其三维运动学变化做了研究。发现FSU在:(1)右侧峡部断离后前屈、左旋转、右侧弯时主运动范围和中性区较正常FSU显著增大(P<0.05),并于旋转和侧弯中表现不均称运动;(2)双侧峡部断离后屈伸、旋转及侧弯主运动范围和中性区较正常及右侧峡部断离后FSU均显著增大(P<0.01)。结果表明,峡部在腰椎各项运动中及对腰椎稳定具有重要的力学作用,峡部断离将可能导致腰椎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峡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形成钙化结节的光镜电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祖德 臧鸿声 赵定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66-469,共4页
自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出的成骨细胞在含50mg/L维生素C和10mmol/Lβ-甘油磷酸钠的DMEM+10%FCS培养液内逐渐出现聚集重叠而形成结节,VonKossa染色证实结节内有钙盐沉积,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结节... 自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出的成骨细胞在含50mg/L维生素C和10mmol/Lβ-甘油磷酸钠的DMEM+10%FCS培养液内逐渐出现聚集重叠而形成结节,VonKossa染色证实结节内有钙盐沉积,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结节的钙化与高活性酶的活动有关。电镜示结节内有大量的钙盐沉积在胶原纤维上,一些类似骨细胞的细胞被包埋在钙化骨质内,整个由细胞、胶原纤维和钙盐组成的三维结构类似于体内膜内成骨。实验结果提示:体外培养的鼠颅骨成骨细胞能形成钙化骨质,进一步证实所分离的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成骨细胞 钙化 体外培养 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颈背根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分支支配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金武 陈德松 +2 位作者 李继峰 方有生 顾玉东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 研究交感神经与支配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分支关系 ,探讨椎间孔外颈神经受压产生颈肩痛和头面部症状的机制。方法 选用 8只Wistar大白鼠 ,右侧为实验侧 ,左侧对照。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peroxidase,HRP)逆... 目的 研究交感神经与支配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分支关系 ,探讨椎间孔外颈神经受压产生颈肩痛和头面部症状的机制。方法 选用 8只Wistar大白鼠 ,右侧为实验侧 ,左侧对照。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peroxidase,HRP)逆行追踪标记技术 ,用微量注射器在右侧C5/C6颈椎关节突关节囊上注射 30 %HRP 5 μl,对照侧注射 0 .9%的生理盐水 5 μl作为对照。动物存活 48h后经升主动脉灌注杀死 ,切取双侧C1~T1颈部脊髓背根神经节 (dorsalrootganglion ,DRG)、双侧颈交感神经节和双侧三叉神经节 ,冰冻切片后利用TMB法进行显色反应 ,观察切片内HRP标记细胞情况 ,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实验侧DRG和交感神经节内标记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结果 大鼠右侧C5/C6关节突关节进行HRP注射后 ,颈中、下 (或星状 )交感神经节和C5~C7DRG内发现HRP标记细胞 ,以中型和小型细胞为主。其中颈中神经节和C6DRG内标记细胞的平均面积和及平均光密度较高 (P <0 .0 1) ,而对照侧和双侧三叉神经节未发现标记细胞。结论 颈椎关节突关节主要受相邻 3条颈神经的感觉支和颈交感神经分支支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关节突关节 交感神经 HRP 神经卡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颈部交感神经对三叉神经轴浆运输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金武 陈德松 +1 位作者 方有生 顾玉东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35-438,442,共5页
目的 探讨颈部交感神经对三叉神经轴浆运输的影响。方法 选用 48只Wistar大白鼠 ,右侧为实验侧 ,左侧对照侧 ,用微量注射器在双侧眶下区对称的部位注射 30 %辣根过氧化酶 (horseradishperoxidase,HRP) 5μl,同时在实验侧C5颈椎横突处... 目的 探讨颈部交感神经对三叉神经轴浆运输的影响。方法 选用 48只Wistar大白鼠 ,右侧为实验侧 ,左侧对照侧 ,用微量注射器在双侧眶下区对称的部位注射 30 %辣根过氧化酶 (horseradishperoxidase,HRP) 5μl,同时在实验侧C5颈椎横突处注射 0 .5 %布比卡因和确炎舒松A各半的混悬液 0 .4ml,在对侧注射 0 .9%的生理盐水 0 .4ml作为对照。动物分别存活 4、6、8、10、12、14h后 ,经升主动脉灌注杀死。取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 ,冰冻切片后利用TMB法进行显色反应 ,观察切片内HRP标记阳性细胞的情况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内阳性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并分析双侧阳性细胞的平均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结果 实验侧三叉神经节最早出现标记细胞的时间是 6h ,对照侧是 8h ,实验侧HRP轴浆运输的速度是 (5 .5 0± 0 .95 )mm/h ,对照侧是 (3 .99± 0 .81)mm/h(P <0 .0 1)。实验侧三叉神经标记细胞平均面积和及平均面积和与光密度乘积均较对照侧大 (P <0 .0 1) ,双侧交感神经节均于 8h后出现标记细胞 ,但对照侧HRP标记细胞平均面积和及平均光密度较实验侧大 (P <0 .0 1)。结论 颈部交感神经可影响三叉神经轴浆运输速度 ,行颈部局封可减缓颈部交感神经轴浆运输 ,而促进三叉神经轴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三叉神经 辣根过氧化物酶 轴浆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腕功能架对手臂伸肌障碍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有兵 李成永 +2 位作者 贾志勤 丰建民 侯春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34-234,共1页
手腕功能架对手臂伸肌障碍的康复作用马有兵1李成永1贾志勤1丰建民1侯春林11994年3月~1996年11月间,我们应用自制的手腕功能锻炼石膏钢丝支架(伸腕、伸指弹力牵引装置)对手臂伸肌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该功能架能有效... 手腕功能架对手臂伸肌障碍的康复作用马有兵1李成永1贾志勤1丰建民1侯春林11994年3月~1996年11月间,我们应用自制的手腕功能锻炼石膏钢丝支架(伸腕、伸指弹力牵引装置)对手臂伸肌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该功能架能有效防止手臂部屈肌萎缩,对挛缩、僵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臂伸肌障碍 康复 手腕功能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1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晓亮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3-44,共2页
老年人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1例报告)胡晓亮,贾连顺老年人椎管内肿瘤因其临床无特征性表现,早期诊断较为不易,且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报告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并就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 老年人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1例报告)胡晓亮,贾连顺老年人椎管内肿瘤因其临床无特征性表现,早期诊断较为不易,且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报告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并就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例中男17例,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诊断和治疗 内肿瘤 椎管内 神经鞘瘤 椎间盘突出症 良性肿瘤 脊髓受压 脊髓损伤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不稳治疗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大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7-159,共3页
髌骨不稳治疗的生物力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200003)范大鹏综述包聚良审校髌骨不稳指膝关节伸屈活动时髌骨外移程度加大。当伸直膝关节,髌骨波动外推超过自身宽度的1/2;屈膝30°时,外推髌骨超过1c... 髌骨不稳治疗的生物力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200003)范大鹏综述包聚良审校髌骨不稳指膝关节伸屈活动时髌骨外移程度加大。当伸直膝关节,髌骨波动外推超过自身宽度的1/2;屈膝30°时,外推髌骨超过1cm,或轴位片上两侧髌股关节间隙相差超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不稳 治疗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F受体拮抗剂对脊髓损伤后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17
作者 肖建如 赵定麟 +2 位作者 贾连顺 侯铁胜 曾华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PAF受体阻断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作用及PAF受体拮抗剂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应用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造成猫体内脊髓损伤前、后PAF受体部分阻断,分别采用微量滴定法、... 目的:为了探讨PAF受体阻断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作用及PAF受体拮抗剂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应用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造成猫体内脊髓损伤前、后PAF受体部分阻断,分别采用微量滴定法、125I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脊髓损伤后6h脊髓组织PLA2活性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a)含量。结果:伤后脊髓组织PLA2活性、TXB2、6-keto-PGF1a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而PAF受体阻断组伤后脊髓组织PLA2活性、TXB2、T/K值较单纯脊髓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表明PAF受体及其受体拮抗剂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PLA2活性、TXA2的合成及T/K值具有调控作用,提示PAF受体拮抗剂能够防治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花生四烯酸 受体拮抗剂 P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行为学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18
作者 叶添文 贾连顺 +4 位作者 严望军 周许辉 叶晓健 倪斌 袁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糖尿病组、SCI对照组和SCI糖尿病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Allen法制作SCI模型。在伤后10d内每天对各实验组大... 目的:了解糖尿病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糖尿病组、SCI对照组和SCI糖尿病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Allen法制作SCI模型。在伤后10d内每天对各实验组大鼠进行斜板试验评价神经功能,并于伤后第1天和第10天观察大鼠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SCI糖尿病组大鼠伤后斜板试验临界角度明显低于SCI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组织病理学显示SCI糖尿病组大鼠脊髓组织灰质和白质严重受损,神经细胞稀少、尼氏体消失。结论:糖尿病大鼠脊髓容易遭受自由基损害,导致SCI后神经功能恢复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脊髓损伤 神经行为学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一例
19
作者 施增儒 王金林 +1 位作者 包聚良 刘会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37-137,共1页
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一例施增儒,王金林,包聚良,刘会敏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iveolarsoft-partSarcoma)是一种组织来源不甚明确的罕见肿瘤。文献记载肿瘤均位于深部肌肉或肌膜上,一般为单发亦可多发。我们发... 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一例施增儒,王金林,包聚良,刘会敏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iveolarsoft-partSarcoma)是一种组织来源不甚明确的罕见肿瘤。文献记载肿瘤均位于深部肌肉或肌膜上,一般为单发亦可多发。我们发现一例可能起自骨干的多发性病灶,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X线平片 MRI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复合人工硬脊膜生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实验
20
作者 张卫红 王新伟 王长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6-839,共4页
目的:研究经Ⅰ型胶原、壳聚糖改性的PLGA膜的生物相容性及力学特性,研制出新型人工硬脊膜替代材料。方法:制作PLGA膜(膜Ⅰ)、PLGA/Ⅰ型胶原/复合膜(膜Ⅱ)、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9∶1)复合膜(膜Ⅲ)、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5∶5)复合膜(... 目的:研究经Ⅰ型胶原、壳聚糖改性的PLGA膜的生物相容性及力学特性,研制出新型人工硬脊膜替代材料。方法:制作PLGA膜(膜Ⅰ)、PLGA/Ⅰ型胶原/复合膜(膜Ⅱ)、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9∶1)复合膜(膜Ⅲ)、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5∶5)复合膜(膜Ⅳ),并行接触角、吸水率、细胞毒性实验及材料力学实验的研究。结果:接触角:膜Ⅱ<膜Ⅲ<膜Ⅳ<膜Ⅰ,P<0.01;吸水率:膜Ⅰ<膜Ⅳ<膜Ⅲ<膜Ⅱ,P<0.01;细胞毒性实验示:第1天,各膜组间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膜Ⅰ与Ⅱ、Ⅲ各组间,膜Ⅲ与膜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GA膜经Ⅰ型胶原和壳聚糖改性后,可以促进细胞在膜上的黏附、贴壁能力。各膜的力学性能比较,膜Ⅰ与膜Ⅱ、Ⅲ、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Ⅱ、Ⅲ和Ⅳ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LGA膜的表面复合Ⅰ型胶原/壳聚糖(9∶1)可以提高复合膜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硬脊膜 壳聚糖 Ⅰ型胶原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