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梗阻性黄疸对全麻术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浩
宋金超
+2 位作者
张马忠
苗青
俞卫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对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胆道或胰腺手术的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35~70岁,ASAⅠ或Ⅱ级。根据术前1d的血清总胆红素(TBL)水平分为黄疸组(TBL>17.1μmol/L,n=20)和对照组(TBL<...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对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胆道或胰腺手术的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35~70岁,ASAⅠ或Ⅱ级。根据术前1d的血清总胆红素(TBL)水平分为黄疸组(TBL>17.1μmol/L,n=20)和对照组(TBL<17.1μmol/L,n=15)。恒速输注丙泊酚0.3mg·kg^(-1)·min^(-1)进行麻醉诱导。输注开始后每隔20秒测试睫毛反射。记录两组患者至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用量,用多元线性回归(进入法)分析丙泊酚用量与血清TB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之间的关系,用逐步法分析得出回归方程。结果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黄疸组丙泊酚用量为(1.08±0.23)mg/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0.24)mg/kg(P<0.05)。黄疸组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用量与血清TBL存在明显的负性相关关系(r=-0.74,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在静脉麻醉中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丙泊酚
睫毛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特异性抗原的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2
作者
陆智杰
俞卫锋
孙卫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36-538,共3页
目的 探讨豚鼠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特异性抗原 (TFA GSA抗原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雄性Hartley豚鼠 3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 (H组 )和对照组 (C组 ) ,每组又分 3个亚组 ,各 5只。H组 :在 4 0 %O2 (用N2 平衡 )下吸入 1%氟烷 ...
目的 探讨豚鼠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特异性抗原 (TFA GSA抗原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雄性Hartley豚鼠 3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 (H组 )和对照组 (C组 ) ,每组又分 3个亚组 ,各 5只。H组 :在 4 0 %O2 (用N2 平衡 )下吸入 1%氟烷 ,持续 4小时 ,其中H1组只吸入 1次 ;H2 组间隔 4 2天后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2次 ;H3 组再间隔 4 2天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3次。C组 :只吸入4 0 %O2 (用N2 平衡 ) ,持续 4小时 ,其中C1组只吸入 1次 ;C2 组间隔 4 2天后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2次 ;C3 组间隔 4 2天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3次。人工合成特异性TFA GSA抗原。H1组和C1组在第35天 ,H2 组和C2 组在第 6 3天 ,H3 组和C3 组在第 10 5天分离得到淋巴细胞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TFA GSA抗原 (1 6、3 13、6 2 5、12 5、2 5 μg/ml) ,培养 7天。终止培养前 18小时加入氚标记胸腺嘧啶 (3 H TdR) ,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LTT) ,分析机体吸入氟烷后诱导免疫应答过程中 ,特异性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 发现特异性抗原能诱导吸入氟烷豚鼠淋巴细胞增殖 ,其最低有效浓度随吸入氟烷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吸入次数少时 ,需要较大浓度的TFA GSA抗原 ;次数增加 ,其促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烷性肝
炎免疫应答
特异性抗原
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梗阻性黄疸对全麻术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浩
宋金超
张马忠
苗青
俞卫锋
机构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附属
东方
肝胆
外科
医院
麻醉
科
上海
交通
大学
医学院附属
上海
儿童医学中心
麻醉
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61-106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511
81270414)
文摘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对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胆道或胰腺手术的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35~70岁,ASAⅠ或Ⅱ级。根据术前1d的血清总胆红素(TBL)水平分为黄疸组(TBL>17.1μmol/L,n=20)和对照组(TBL<17.1μmol/L,n=15)。恒速输注丙泊酚0.3mg·kg^(-1)·min^(-1)进行麻醉诱导。输注开始后每隔20秒测试睫毛反射。记录两组患者至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用量,用多元线性回归(进入法)分析丙泊酚用量与血清TB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之间的关系,用逐步法分析得出回归方程。结果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黄疸组丙泊酚用量为(1.08±0.23)mg/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0.24)mg/kg(P<0.05)。黄疸组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用量与血清TBL存在明显的负性相关关系(r=-0.74,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在静脉麻醉中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丙泊酚
睫毛反射
Keywords
Obstructive jaundice
Propofol
Eyelash reflex
分类号
R614.2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特异性抗原的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2
作者
陆智杰
俞卫锋
孙卫民
机构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麻醉科
第二军医大学
免疫教研室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36-538,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豚鼠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特异性抗原 (TFA GSA抗原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雄性Hartley豚鼠 3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 (H组 )和对照组 (C组 ) ,每组又分 3个亚组 ,各 5只。H组 :在 4 0 %O2 (用N2 平衡 )下吸入 1%氟烷 ,持续 4小时 ,其中H1组只吸入 1次 ;H2 组间隔 4 2天后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2次 ;H3 组再间隔 4 2天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3次。C组 :只吸入4 0 %O2 (用N2 平衡 ) ,持续 4小时 ,其中C1组只吸入 1次 ;C2 组间隔 4 2天后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2次 ;C3 组间隔 4 2天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3次。人工合成特异性TFA GSA抗原。H1组和C1组在第35天 ,H2 组和C2 组在第 6 3天 ,H3 组和C3 组在第 10 5天分离得到淋巴细胞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TFA GSA抗原 (1 6、3 13、6 2 5、12 5、2 5 μg/ml) ,培养 7天。终止培养前 18小时加入氚标记胸腺嘧啶 (3 H TdR) ,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LTT) ,分析机体吸入氟烷后诱导免疫应答过程中 ,特异性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 发现特异性抗原能诱导吸入氟烷豚鼠淋巴细胞增殖 ,其最低有效浓度随吸入氟烷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吸入次数少时 ,需要较大浓度的TFA GSA抗原 ;次数增加 ,其促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下降。
关键词
氟烷性肝
炎免疫应答
特异性抗原
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淋巴细胞
Keywords
Halothane
Hepatoxicity
Immune
Antigen
分类号
R595.3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梗阻性黄疸对全麻术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
高浩
宋金超
张马忠
苗青
俞卫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特异性抗原的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陆智杰
俞卫锋
孙卫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