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原发性脑内淋巴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分析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陆孝禹
郑颂国
肖立
张容轩
罗建民
沈兆忠
-
机构
华东医院病理科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生物实验室
上海第一肺科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6-289,共4页
-
文摘
目的 :研究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克隆性基因重排特征。方法 :对 6例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 (S P法 ) ,并用PCR技术单轮及半巢式扩增法进行IgH及TCR β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6例皆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瘤细胞大部分是中心或中心母细胞型 ,常伴浆样分化 ,往往围绕血管排列。PCR克隆性基因重排 ,IgH单轮法 (2 / 6例 )阳性 ,半巢式 (6 / 6例 )阳性 ,TCR β皆为阴性。结论 :脑淋巴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是诊断脑淋巴瘤重要工具。基因重排半巢式比单轮法优越 。
-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
-
Keywords
lymphoma
brain neoplasms
immunohistochemistry
gene rearrangement
-
分类号
R739.410.2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中胶原的含量与分布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张敏
张锦生
许祖德
张秀荣
张月娥
-
机构
上海第一肺科医院病理科
上海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5-318,I043,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目的:探讨人肝炎慢性化过程中各型胶原沉积的规律和机制。方法:选择人体肝病材料163例,按正常肝、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分为3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Ⅰ、Ⅲ、Ⅳ、Ⅴ、Ⅵ型胶原的组织分布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结蛋白(Des)、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与胶原分布间的关系。采用图像分析对各型胶原在肝病组织中的含量进行相对定量测定。结果:急性肝炎时,各型胶原在点灶状坏死处沉积增多。慢性肝炎时,胶原沉积的形态分布多样。各类坏死区及纤维间隔内有大量胶原沉积,并出现“架桥”现象。Ⅴ、Ⅵ型胶原随肝纤维化进展形态有所改变。坏死及炎症活动区出现较多形态似储脂细胞(FSC)的Des、α-SMA阳性细胞。相对定量结果表明,随肝炎慢性化程度的加重,各型胶原在肝内的沉积均有上升。以Ⅰ、Ⅲ、Ⅵ型胶原上升幅度为明显。肝细胞坏死炎症明显时各型胶原的沉积均高于病变静止时。结论:进一步证实人慢性肝炎时FSC激活增生与肝细胞的坏死和炎症反应有关。
-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肝炎
胶原
结蛋白
肌动蛋白类
-
Keywords
hepatitis,viral,human
collagen
desmin
actins
immunohistochemistry
-
分类号
R512.6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92.32
[医药卫生—免疫学]
-
-
题名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在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张容轩
张敏
陈红莉
孔洁
-
机构
上海市第一肺科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2-294,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非靶器官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否存在雌激素(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ER、PR与肿瘤的关系,方法:146例手术切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标本,按WHO肺癌组织学分类标准进行光镜诊断;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进行石蜡切片的ER,PR检测 结果:ER阳性检出率58.9%,PR阳性检出率69.1,双阳46.6%.提示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组织学类型、肿块大小、患者年龄、性别无关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性激素受体,将其作为激素辅助治疗的一个指标,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受体
肺肿瘤
雌激素
孕激素
-
Keywords
pulmonary carcinoma
immunohistochemistry
receptor
-
分类号
R734.202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