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缨 陈文华 +1 位作者 祁奇 郁嫣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94-295,共2页
目的了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对照组各60例,在入组时,康复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由同一医生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 目的了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对照组各60例,在入组时,康复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由同一医生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的FMA、MBI和SWLS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有提高,以第1月更为明显。对照组患者MBI和SWLS评分无明显改善,其FMA评分甚至有退化的趋势。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康复介入时间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喜荣 王玉梅 +2 位作者 费伟民 孙旭东 张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47-84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介入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脑卒中患者74例按发病至开始康复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A组<3个月,B组3~6个月,C组>6个月。所有患者均进行系统康复治疗2个月,分别于康...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介入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脑卒中患者74例按发病至开始康复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A组<3个月,B组3~6个月,C组>6个月。所有患者均进行系统康复治疗2个月,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2个月时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3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比较,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提高(P=0.000);康复后组间比较,A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与B组或B组与C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时间介入康复治疗,均能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ADL,及早介入康复更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A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12
3
作者 陆伟伟 阚世锋 +2 位作者 施海燕 李旭 郝又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两组均接受理疗和核心肌力训练,治疗组同时接受BIODEX平衡仪下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两组均接受理疗和核心肌力训练,治疗组同时接受BIODEX平衡仪下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下腰背功能障碍指数(ODI)、BIODEX平衡仪进行评定。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稳定性极限指数与姿势性稳定指数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ODI、稳定性极限指数与姿势性稳定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1年内,对照组复发5例,治疗组2例。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功能,提高运动控制能力,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体感觉训练 疼痛 运动控制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对女性大学生膝关节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祁奇 陈文华 +3 位作者 余波 王惠芳 宣青青 王予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9-853,共5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对青年女性膝关节肌力的影响。方法 20名健康女大学生,用等速测试仪,以60°/s角速度,测量无贴扎、肌内效贴扎、安慰贴扎3种状态下的膝关节屈伸向心性收缩及离心性收缩相对峰力矩;用表面肌电图测试股内侧肌、股直...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对青年女性膝关节肌力的影响。方法 20名健康女大学生,用等速测试仪,以60°/s角速度,测量无贴扎、肌内效贴扎、安慰贴扎3种状态下的膝关节屈伸向心性收缩及离心性收缩相对峰力矩;用表面肌电图测试股内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的肌电振幅均方根值(RMS)。结果向心性收缩时,肌内效贴扎时伸肌相对峰力矩明显高于无贴扎、安慰贴扎时(P<0.01),屈肌相对峰力矩3种状态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股内侧肌在肌内效贴扎时RMS标化值明显低于未贴扎时(P<0.01);股外侧肌肌内效贴扎时RMS标化值明显低于未贴扎时、安慰贴扎时(P<0.01);股直肌RMS标化值3种状态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离心性收缩时,肌内效贴扎时伸肌、屈肌相对峰力矩均明显高于无贴扎、安慰贴扎时(P<0.01);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在肌内效贴扎时RMS标化值低于未贴扎时(P<0.01);股直肌RMS标化值3种状态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内效贴扎可以提高股四头肌向心性、离心性收缩肌力,增加腘绳肌离心性收缩肌力,提高股内侧肌及股外侧肌的肌纤维募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表面肌电 等速运动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患者ICU早期活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沈燕 陈兰 +5 位作者 费凯红 姚叶英 潘恒德 俞佳琦 杜江 叶丹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ICU早期内活动方案对成人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按照住院时间段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肝移植术后常规护理及活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经专家会议修订后的"肝移植术后ICU早期活...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ICU早期内活动方案对成人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按照住院时间段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肝移植术后常规护理及活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经专家会议修订后的"肝移植术后ICU早期活动方案"。结果干预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不同时间Barthel指数和MRC-score评分存在显著的时间、干预、交互效应(均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腹腔出血及胆漏。结论肝移植术后开展ICU内早期活动安全,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恢复肌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ICU 早期活动 方案 专家会议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肌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