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界定与立法运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吴加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3-190,共8页
“电信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电信网络信息违法犯罪”等概念已为司法部门广为使用,实践中存在称谓不统一、含义不明确、立法依据不足等问题,导致了此类行为与传统诈骗难以区分,模糊罪与非罪焦点、选择性办案等难题。此类行为应统一... “电信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电信网络信息违法犯罪”等概念已为司法部门广为使用,实践中存在称谓不统一、含义不明确、立法依据不足等问题,导致了此类行为与传统诈骗难以区分,模糊罪与非罪焦点、选择性办案等难题。此类行为应统一称为“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的非接触性与危害范围的不特定性是其根本特征。广义的“电信网络诈骗”包括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犯罪。就具体行为而言,主要犯罪环节并非通过电信网络手段实施的、对象特定的、涉及罪名明显不属于诈骗罪的,应排除在电信网络诈骗之外;电信网络诈骗与“套路贷”、黑恶势力等也不能简单等同。电信网络诈骗侵害的是财产权和信息安全双重法益,传统诈骗罪无法完全涵盖。可以以修正案模式在我国《刑法》第266条普通诈骗罪规范中增设一款“电信网络诈骗罪”,作为与该条第1款普通诈骗罪内设的特别类型的诈骗罪,并设定更严苛的法定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不特定 概念 刑法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管理立法问题探索
2
作者 戴天晟 戴秦 章润华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8-63,共6页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管理体制还不成熟。近年来,上海制定了一系列城市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但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法规和规章的效果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目前上海城市管理立法主要存在法律规定...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管理体制还不成熟。近年来,上海制定了一系列城市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但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法规和规章的效果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目前上海城市管理立法主要存在法律规定部分条款执行性不强、执法方式比较单一、城市管理联合执法需求增大、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缺乏执法保障等问题。应结合国内外城市管理的经验,从明确上海城市管理的总定位、打造新时期上海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及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应、建立高效综合的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执法的法律保障、探索多元化城市管理模式方面提出完善上海城市管理立法建议,以期对我国其他城市管理立法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管理 立法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民币试点中的个人信息法律监管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瀚琰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自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展试点数字人民币工作以来,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法定货币数字化将对我国金融制度和结算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提高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个人信息泄露的... 自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展试点数字人民币工作以来,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法定货币数字化将对我国金融制度和结算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提高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个人信息泄露的金融风险,例如:监管层的信息泄露与权力滥用风险、交易层的信息处理风险以及应用层的交易信息泄露及二次侵权之风险等。金融监管一直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核心途径,能够有效弥补法律法规出现的供给制度不足。为此,应当及时在立法层面完善制度机制、采取先进的监管科技手段、改良知情同意规则等,最终为国家层面提供良好的制度借鉴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试点 个人信息保护 法律监管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瀚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的同时,对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主要存在如监管模式单薄导致的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监管科技升级受限、监管配套政策灵活度低、市场垄断性和脆弱性并存及不稳定...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的同时,对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主要存在如监管模式单薄导致的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监管科技升级受限、监管配套政策灵活度低、市场垄断性和脆弱性并存及不稳定因素增多等障碍。面对新型监管困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监管立法中分别采用了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分业监管、“混合式”监管等模式,从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重点入手,确保金融与科技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平衡。本文借鉴国际金融科技监管立法经验,基于金融科技监管法规的国际发展趋势,从制度供给侧提高监管能效,以避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监管法规 监管模式 金融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村老人养老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基于新坡村的调查
5
作者 张悦 董芳宁 +3 位作者 何庆 朱宇爽 肖舒琳 王晓玲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193-195,共3页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其晚年生活质量及幸福感,该研究基于需求理论和家庭代际支持理论,以贵州省新坡村为例,分析了西部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受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及多元社会服务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经济状况与家庭支持...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其晚年生活质量及幸福感,该研究基于需求理论和家庭代际支持理论,以贵州省新坡村为例,分析了西部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受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及多元社会服务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经济状况与家庭支持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该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增强老年人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的策略与实施方案,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精准高效的农村老年人服务政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推动农村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养老 心理健康 西部农村 新坡村 生活满意度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父母知情同意原则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瀚琰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69,共11页
知情同意原则是意思自治原则在民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以信息自决联结知情与同意权能。儿童民事行为能力受限,由父母替代决定是履行父母职能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父母知情同意原则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文章以... 知情同意原则是意思自治原则在民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以信息自决联结知情与同意权能。儿童民事行为能力受限,由父母替代决定是履行父母职能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父母知情同意原则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文章以美国《儿童在线隐私权保护法》和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为蓝本,审视我国现有立法中父母知情同意原则的制度基础,从民事立法为主的多元保护路径、儿童数字年龄、儿童网络服务内容、实施中的技术要求以及处罚机制5个方面完善父母知情同意原则,进而保护儿童个人信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自决 父母知情同意原则 多元综合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发行注册制时代的监管难题与回应型监管
7
作者 陈熹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7,共11页
注册制改革对证券发行审核权进行了市场化的结构性调整,推动证券市场的信用基础重构与风险转移,同时也衍生出企业风险外部化、发行上市审核权异化、交易所规则竞争化、行政程序监督弱化等风险。当前实践中的应对方式是转移监管重心,即... 注册制改革对证券发行审核权进行了市场化的结构性调整,推动证券市场的信用基础重构与风险转移,同时也衍生出企业风险外部化、发行上市审核权异化、交易所规则竞争化、行政程序监督弱化等风险。当前实践中的应对方式是转移监管重心,即加强信息披露并加重违法责任。然而信息披露监管与强化责任监督等做法具有一定的间接性与滞后性,可能加剧信息披露形式化、连带责任主体权责不匹配等问题发生的程度。注册制时代的证券市场监管应借鉴回应型监管理论,以差异化监管、监管措施组合与执法升级、监管授权与多元主体合力等作为主要规制策略,以互动式监管、合规监管、近距离监管、授权式监管等作为制度建构重点,探索超越“收紧—放松—收紧”管制之治乱循环的新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 审核权 信息披露 回应型监管 公司合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行为的刑事规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加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68,共13页
将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行为认定为非法经营罪,源于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从应然层面看,此类行为的本质特征不在于扰乱市场秩序而在于妨害疫情防控,将其解释为“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违反了同类解释规则,前置行政法的位阶也... 将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行为认定为非法经营罪,源于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从应然层面看,此类行为的本质特征不在于扰乱市场秩序而在于妨害疫情防控,将其解释为“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违反了同类解释规则,前置行政法的位阶也存在争议;以司法解释突破立法将其径行认定为非法经营罪存在程序瑕疵。此类行为的刑事规制应从非法经营罪转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并通过修订扩大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适用范围予以适用。从实然层面看,在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尚未修订、疫情紧急的现状下,依据司法解释以非法经营罪规制此类行为,亟需明确疫情期间的起止时间、防疫物资的范围、哄抬物价的幅度等具体要件,以期精准适用刑法。对于传染病以外的突发事件,可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增设“妨害突发事件应对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哄抬物价 非法经营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惩协同型”腐败治理机制之建构——基于法国《萨潘二号法》的比较视角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71,共13页
腐败治理机制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各种措施、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法国出台《萨潘二号法》着力“强化惩治措施、创新预防方式”,推进反腐主体权力的协同运行,再次升级腐败治理机制。此次改革,法国以完善威慑与剥夺效应、强化发现与追惩能... 腐败治理机制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各种措施、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法国出台《萨潘二号法》着力“强化惩治措施、创新预防方式”,推进反腐主体权力的协同运行,再次升级腐败治理机制。此次改革,法国以完善威慑与剥夺效应、强化发现与追惩能力为核心不断发展腐败惩治机制,以反腐败合规制度为代表勇于创新预防机制,形成贯通行政法、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一体化、层次化和体系化的积极治理立法范例。在我国监察和司法体制改革重叠的历史背景下,倡导腐败积极治理主义理念,科学借鉴成功经验,应严密刑事法网、提高刑事司法效率,改善“不敢腐”的惩治机制;应明确组织实体预防责任、探索监察机关合规监督程序,优化“不能腐、不想腐”的预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治理 惩治机制 预防机制 积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网络空间法中的应有注意义务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慧华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77,共9页
在国际法对问责制采取一般做法的背景下,"应有注意"使各国在履行其义务时能保持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应有注意"已成为国际法各领域的行为标准,它提供了一种据以评估过失的谨慎标准。应有注意义务引入网络空间法... 在国际法对问责制采取一般做法的背景下,"应有注意"使各国在履行其义务时能保持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应有注意"已成为国际法各领域的行为标准,它提供了一种据以评估过失的谨慎标准。应有注意义务引入网络空间法是为了缓解国家责任归因的困境。"合理性"是判定网络空间应有注意义务的行为标准。网络应有注意义务之"好政府"的做法包括:采取措施保障应有注意义务在本国内得以履行、分享网络潜在风险的信息、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确定履行应有注意原则的有效措施、与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和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应有注意义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有注意 国际网络空间法 行为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应型”公司合规的治理结构和发展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熹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50,共11页
我国公司合规制度在外源式、行政主导式的发展模式下产生了监管依赖、合规形式化与公司责任变相扩张等问题。合规的本质不是公司免责的形式工具,而是公司治理上的改革和实践,需要“外部行为规范的内生化建构+治理权的外部化转移”的双... 我国公司合规制度在外源式、行政主导式的发展模式下产生了监管依赖、合规形式化与公司责任变相扩张等问题。合规的本质不是公司免责的形式工具,而是公司治理上的改革和实践,需要“外部行为规范的内生化建构+治理权的外部化转移”的双向作用。回应型规制理论能为合规制度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路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要有效配置合规职权并压实公司成员的合规义务;在合规监管立法与执法中,要秉持回应型法权关系的协商互信原则,合理运用规制升级策略与多元主体的规制授权措施;在政府监管、市场行业监督、公司治理自律三者的互动反馈与合力共治中,要促成合规监管与合规治理的内外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合规 治理结构 合规义务 回应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政策视角的房产税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春敏 詹慧敏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9-245,共7页
养老问题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养老模式无非三种:市场模式、政府和社会模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模式。中国人对购置房产情有独钟,所积累的房产对于老人的养老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金融意义和家庭供养意义。贸然实施房产税... 养老问题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养老模式无非三种:市场模式、政府和社会模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模式。中国人对购置房产情有独钟,所积累的房产对于老人的养老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金融意义和家庭供养意义。贸然实施房产税对老人的经济自足具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养老政策的角度看,短期内不宜出台房产税。即使必须实施房产税政策,也要从宽处理免税面积,并在豁免交税人群方面照顾到老年人的实际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政策 房产 房产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是中国网络社会抗议的主要行动者?——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分析
13
作者 余慧 黄叶青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7-153,160,共8页
[目的/意义]考察中国网络社会抗议的主要行动者有哪些?并回应施洛兹曼等关于互联网是"强者的武器"的论断。[方法/过程]从2017年"携程事件"出发,首先根据网上冲浪技能和网络影响力来对"强者"作出假定。其... [目的/意义]考察中国网络社会抗议的主要行动者有哪些?并回应施洛兹曼等关于互联网是"强者的武器"的论断。[方法/过程]从2017年"携程事件"出发,首先根据网上冲浪技能和网络影响力来对"强者"作出假定。其次基于1800名微博用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潜类别分析(LCA)方法划分网络社会抗议行动者类型。最后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作为"强者"指标的个人背景特征变量与行动者类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存在4类网络社会抗议行动者:抗议倡导者、个体化指向明确的抗议者、抗议响应和扩散者、不抗议者。网络社会抗议行动者主要由"强者"构成,并且现实生活中的强者依然扮演着网络社会"强者"和抗议主角的角色。此外,现实生活感受不幸福也是推动网民网络社会抗议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抗议 新浪微博 潜类别分析 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