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排序logit模型的城镇就业风险分析与预测——兼论金融信用危机情形下促进我国就业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波 王楚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6-154,共9页
依据logit模型对我国就业风险进行度量和预测,结果发现: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比照,时下的金融信用危机导致我国2009-2010年城镇失业率大于6.454%的可能性几乎为100%。为化解就业风险,应充分发挥非正规就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作用... 依据logit模型对我国就业风险进行度量和预测,结果发现: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比照,时下的金融信用危机导致我国2009-2010年城镇失业率大于6.454%的可能性几乎为100%。为化解就业风险,应充分发挥非正规就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作用,积极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跨区域转移,注意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保增长"的同时还要"促就业",同时也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并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就业风险 金融信用危机 排序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信用发展演变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楚明 《金融发展研究》 2009年第6期16-19,共4页
由信用风险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引起了我们对金融信用的反思。随着金融信用发展,金融信用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本文研究了金融信用的演进历程,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特征,将金融信用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道德化、法制化、商业化、证券... 由信用风险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引起了我们对金融信用的反思。随着金融信用发展,金融信用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本文研究了金融信用的演进历程,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特征,将金融信用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道德化、法制化、商业化、证券化及风险的市场化阶段。每一发展阶段,金融信用的作用和蕴含的风险是不同的,而目前的金融信用蕴含的信用风险,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信用 信用风险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能够抑制企业过度负债吗?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寿福 张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8,共14页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度量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升事前的信息甄别能力和加强事后的债权人监督功...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度量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升事前的信息甄别能力和加强事后的债权人监督功能,继而抑制企业过度负债行为。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金融科技对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低的行业企业中更加显著,并且金融科技能够通过抑制过度负债而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本文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金融科技影响效应和企业过度负债缓解机制的文献,而且在实践上为利用金融技术进步推动微观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过度负债 信息不对称 代理成本 违约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稳健性一定降低债券融资成本吗?--来自我国信用债市场的证据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尔稼 李路 肖土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64,共11页
债券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至关重要。已有文献在研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时,普遍得出会计稳健性可以有效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结论。与之不同,本文以2010—201... 债券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至关重要。已有文献在研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时,普遍得出会计稳健性可以有效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结论。与之不同,本文以2010—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在沪深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用债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债券发行人的会计稳健性越高,其债券发行的信用利差也越高,意味着发债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将增加其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来的债券合约重新谈判成本越高,发债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对其债券融资成本的不利影响越强,支持了债券合约的重新谈判成本是影响会计稳健性与债券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结论深化了学术界对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认识,亦为政府监管部门规范债券市场运行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信用利差 协调成本 债券信用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任行为、市场效率与金融监管: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信任研究前沿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亚琴 李开秀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6,共12页
与传统经济管理学研究将信任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上不同,近来的金融学研究突显出信任是一种启发式认知偏差,依赖信任做决策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按照"理性预期"行动,因此,用标准金融学理论去解释这类投资者的行为... 与传统经济管理学研究将信任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上不同,近来的金融学研究突显出信任是一种启发式认知偏差,依赖信任做决策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按照"理性预期"行动,因此,用标准金融学理论去解释这类投资者的行为及其影响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使得行为金融学成为理解信任的一个合理途径。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假设,笔者对近年来金融学中的信任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揭示信任作为一种认知偏差对投资者行为、市场效率和金融监管产生的影响。首先,笔者剖析信任对投资者决策的操纵;其次,揭示投资者的信任行为对资产价格和市场稳定的影响;再次,阐述投资者的信任行为给公司政策制定以及监管制度造成的变化;最后,讨论信任在金融学中的未来研究。当今中国社会正面临严重的信任缺失,正确认识信任这一认知偏差对投资者、公司管理者以及监管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有限理性 启发式心理 认知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转型、绿色再贷款与宏观审慎政策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春玉 朱孟楠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6,共23页
本文构建环境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研究绿色再贷款与宏观审慎政策应对低碳转型冲击的政策组合效应。研究发现,引入碳税有助于减排,降低银行棕色资产规模,但对实体经济投资及产出的低碳转型效应不足。对碳税逆... 本文构建环境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研究绿色再贷款与宏观审慎政策应对低碳转型冲击的政策组合效应。研究发现,引入碳税有助于减排,降低银行棕色资产规模,但对实体经济投资及产出的低碳转型效应不足。对碳税逆周期调节可提升绿色投资与产出,但造成银行资产规模及价格波动。绿色再贷款规模的逆周期调节能够减少碳排放和污染存量,但以银行资产波动为成本。再贷款利率逆周期调节在助力减排和提升产出的同时,导致银行净资产波动。再贷款搭配准备金率及资本充足率等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有效促进低碳转型,且对银行净资产具有温和的提升效应,有助于应对气候风险,维持金融稳定。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对再贷款的鼓励性调节比惩罚性调节导致的宏观经济及金融波动更小。当低碳转型成为长期政策后,再贷款搭配宏观审慎政策组合有效促进减排,缓解转型冲击带来的宏观经济金融波动。在再贷款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上,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逆周期调节的动态协调能够有效减少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福利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转型 绿色再贷款 宏观审慎政策 碳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人才数据素养培养困境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方霞 张云 赵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27,共5页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金融行业亟须兼具金融思维和数据素养的交叉复合型人才,这既是金融人才培养契合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指向,也是金融事件动态变化的内在要求、金融数据场景多变性的现实需求,更是数据挖掘知识和金融理论演进...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金融行业亟须兼具金融思维和数据素养的交叉复合型人才,这既是金融人才培养契合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指向,也是金融事件动态变化的内在要求、金融数据场景多变性的现实需求,更是数据挖掘知识和金融理论演进的客观需要。本文在剖析现存问题基础上提出“四维三元”学科交叉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金融理论知识、数据挖掘技能和计算机编程能力三元融合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创新多方联动的动态反馈培养机制,丰富以融合创新为导向的三元融合跨学科培养手段,建设学科交叉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金融人才培养 数据素养 学科交叉 多方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泡沫与企业投资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利兵 吴冲锋 应益荣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9,94,共11页
研究了金融泡沫对企业投资策略影响的微观机理.在投资项目市场价值中引入金融泡沫因子,建立起企业的投资决策模型,研究了泡沫对投资概率的影响,并对泡沫持续期、决策者视窗和融资规模和方式与金融泡沫对投资的共同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研究了金融泡沫对企业投资策略影响的微观机理.在投资项目市场价值中引入金融泡沫因子,建立起企业的投资决策模型,研究了泡沫对投资概率的影响,并对泡沫持续期、决策者视窗和融资规模和方式与金融泡沫对投资的共同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泡沫对投资具有推动作用,负泡沫具有抑制作用;正泡沫期间进行的投资长期具有折价趋势,负泡沫期间进行的投资价值有上升趋势;正泡沫持续期越长,投资的可能性越小;负泡沫的持续期越长,投资可能性越大;在正泡沫期,若决策者越短视,立即投资的动机越强,企业偏向于出售股权进行投资;在负泡沫期,若决策者越短视,投资将会推迟,企业偏向于以其他融资方式进行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 泡沫 马尔科夫链 美式期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中介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宁薛平 文启湘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1,共7页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背景,讨论了金融中介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提出金融中介发展导致产业过快非农化和就业结构非农化程度滞后于产业非农化程度,二者共同促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提出金融资源城乡均衡配置,促进就业结构转变...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背景,讨论了金融中介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提出金融中介发展导致产业过快非农化和就业结构非农化程度滞后于产业非农化程度,二者共同促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提出金融资源城乡均衡配置,促进就业结构转变等综合经济政策,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介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制度影响技术创新行为和绩效的机理研究——以上海和浙江民营制造企业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3-96,共4页
以上海和浙江民营制造企业为例,研究技术创新制度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结构方程建模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保护制度、外部协作制度和内部激励制度对技术创新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显著,而技术创新融资制度对技... 以上海和浙江民营制造企业为例,研究技术创新制度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结构方程建模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保护制度、外部协作制度和内部激励制度对技术创新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显著,而技术创新融资制度对技术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不显著,民营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资金约束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制造企业 技术创新制度 技术创新行为 技术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因果关系——基于多变量VAR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力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2期41-44,共4页
文章用中国各省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是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原因,逆向因果关系不明显。表明金融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因果关系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晟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5-117,共3页
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中大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技术创新逆向选择模型表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可能将高实力水平企业"驱逐"出技术市场,降低了技术市场上供给方的总体技术水平,使得大量企业忽... 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中大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技术创新逆向选择模型表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可能将高实力水平企业"驱逐"出技术市场,降低了技术市场上供给方的总体技术水平,使得大量企业忽视重大技术创新,而更倾向于进行低水平和渐进式的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信用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春英 洪玫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25,共5页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违约所引起的风险。信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关键不在于"事后"逾期账款的追收,而应在于"事前"信用风险的有效识别和预警。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企业由于"赊销"而产生的信用风险,提高应...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违约所引起的风险。信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关键不在于"事后"逾期账款的追收,而应在于"事前"信用风险的有效识别和预警。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企业由于"赊销"而产生的信用风险,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已成为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以先进的技术、方法、数理理论研究信用风险的评估与预警问题。本文将Logit理论用于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赊销客户信用风险的研究中,可以有效便捷地对高风险客户作区分,从而在信用风险真正发生之前进行预警,达到有效识别和控制信用风险的目的。当然,若要该模型发挥更好的作用,还需其他方面的配合:如建立企业内部评级系统、完善统一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机制及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经营 信用风险 LOG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郊区化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元波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53,共9页
文章认为制约上海大都市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是由于人口的单中心聚集,空间形态"摊大饼"式的发展,交通设施配套滞后于产业布局,郊区的交通格局不完善以及城镇体系的非均衡发展等原因。提出要从两个层次来优化上海城市空间结构,... 文章认为制约上海大都市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是由于人口的单中心聚集,空间形态"摊大饼"式的发展,交通设施配套滞后于产业布局,郊区的交通格局不完善以及城镇体系的非均衡发展等原因。提出要从两个层次来优化上海城市空间结构,一是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二是上海市辖范围内城镇空间系列的构成;提出要构建一个以轴向发展模式为出发点的"多圈、多级、多轴、多核、组团式"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化 城市空间结构 交通 人口 产业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住房信贷首付约束的差别化调控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东明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1-44,共4页
解决房地产过度信贷和房价泡沫,出路在于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配置,平衡银行和借款人的风险收益。本文从最优合约的风险转移理论和Allen-Gale资产价格模型出发,结合我国不同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和房价收入比等数据,分析首付比例对不同城市... 解决房地产过度信贷和房价泡沫,出路在于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配置,平衡银行和借款人的风险收益。本文从最优合约的风险转移理论和Allen-Gale资产价格模型出发,结合我国不同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和房价收入比等数据,分析首付比例对不同城市或区域的房价上涨的影响状况。在此基础上,借鉴央行已有差别化调控的操作实践,建议央行在不同城市或区域实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首付比例约束,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并降低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信贷 信贷约束 区域差异 房价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功能优势与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桂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7,共7页
本文从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化出发,以功能视角对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经营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以基础产品创新为重点,投资理财类产品定位适宜,逐步提供整体客户关系产品,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维护客户关系,巩固客户关系的产品与... 本文从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化出发,以功能视角对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经营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以基础产品创新为重点,投资理财类产品定位适宜,逐步提供整体客户关系产品,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维护客户关系,巩固客户关系的产品与服务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功能 个人金融业务 产品创新 服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非均衡下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宁薛平 刘伯雅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6期39-42,共4页
当前金融非均衡现象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日益突出,其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金融非均衡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内在机理,实证分析也表明金融非均衡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最后从信贷、房价... 当前金融非均衡现象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日益突出,其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金融非均衡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内在机理,实证分析也表明金融非均衡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最后从信贷、房价、股价三个角度提出降低金融非均衡发展,来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非均衡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对中国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力军 《金融发展研究》 2008年第8期33-35,共3页
金融发展为国债发行和交易创造条件,金融机构为国债投资提供配套资金,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利用中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和国债融资的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前,在我国金融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发行国... 金融发展为国债发行和交易创造条件,金融机构为国债投资提供配套资金,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利用中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和国债融资的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前,在我国金融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发行国债,进一步改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提高人民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国债融资 联合效应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周期、“大而不倒”与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改革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华东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3期86-90,共5页
文章通过资本监管的视角,讨论了我国的金融周期性和系统重要性机构的"大而不倒"问题。基于银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本监管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系统重要性机构也存在一定的"大而不倒"特性。在过去10年间,由... 文章通过资本监管的视角,讨论了我国的金融周期性和系统重要性机构的"大而不倒"问题。基于银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本监管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系统重要性机构也存在一定的"大而不倒"特性。在过去10年间,由于我国实施了逐步严格的监管政策,这种周期性是有所增强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改革将有助于进一步规避金融周期性带来的损失,而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金融机构更应当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周期 大而不倒 资本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嵌入价值视角下信息中介服务进入决策
20
作者 李莉 陈忠 +1 位作者 陈兵 赵正龙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研究了信息中介的服务与决策者构成的复杂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网络嵌入价值VNE,同时考虑网络收益与中介收益标度既可用于评价服务对于网络的价值,也可为信息中介决策提供依据.在中介和网络间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得到了中介服务能... 研究了信息中介的服务与决策者构成的复杂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网络嵌入价值VNE,同时考虑网络收益与中介收益标度既可用于评价服务对于网络的价值,也可为信息中介决策提供依据.在中介和网络间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得到了中介服务能生存于网络中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信息中介的网络嵌入价值,从网络的视角考察了中介服务进入市场的成本C和价格P的决策.最后比较了ER网络(随机网络)与SF网络(无标度网络)这两种不同网络结构下网络嵌入价值与决策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中介服务 网络嵌入价值 进入决策 服务成本 服务能力 服务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