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政府官员理性行为及其异质性对财政预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汪利锬
李延均
李霞
-
机构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财税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7,共12页
-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项目"(项目编号:20112084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益分类与构建公益服务三层机制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BGL144)
-
文摘
笔者结合目前中国财政预算制度,从政府官员作为理性经济人视角,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财政预算结构中出现"重"建设性财政预算,"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等民生性财政预算倾向。笔者利用中国32个主要城市1998—2013年人大代表数据和财政预算数据检验了研究假说,研究表明,参与财政预算的政府官员比例越高,建设性财政预算占总财政预算的比例越高,反则反之。本文还进一步检验了在资源和禀赋存在差异性的条件下政府官员的理性行为,发现资源和禀赋具有相对优势城市的政府官员偏好建设性财政预算,资源和禀赋存在相对劣势城市的政府官员偏好行政管理财政预算。研究结论认为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为政府官员在财政预算过程中理性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造成了中国财政预算的软约束和财政预算结构的"重"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据此,本文建议逐步降低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的比例,设立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专职人大代表,增加纳税人参与财政预算的表达渠道,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建立多元化政府官员考核激励等,以改善中国财政预算结构问题。
-
关键词
人大代表
政府官员
理性行为
腐败
-
Keywords
Deputies
Government officials
Rational choice
Corruption
-
分类号
F81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中国开征碳税的无险性分析——兼议碳税设计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李永刚
-
机构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
基金
2012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中国宏观税负理性分析"(12YS150)的前期成果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题"后金融危机时期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分析"(shlx004)的研究成果
-
文摘
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政策手段,为降低碳排放量,可以考虑开征碳税来达到这一目的。对于中国开征碳税,许多学者认为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认为征收碳税将对中国的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整体税负等产生负面影响。笔者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开征碳税对收入分配几乎没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也不会增加居民的税收负担。即,中国开征碳税没有风险性。
-
关键词
碳税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宏观税负
-
分类号
F810.4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中国国债弥补赤字效应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永刚
-
机构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
-
出处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1,共8页
-
文摘
如果排除发行货币和增加税收两种手段,那么发行国债就成为政府弥补财政赤字唯一选择。如果政府长期将国债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财政累计的还本付息额有会逐渐增加,财政收支就更难平衡,进而导致赤字和国债规模的双增长。利用VAR模型分析了国债发行对财政赤字的脉冲响应,研究发现发行国债在未来两期之内的确会缩小赤字规模,但长期反而会导致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
-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国债发行额
国债余额
-
Keywords
fiscal deficit
bonds issued volume
balance of government bonds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