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宿主朊病毒的发现历程
1
作者 毕若瑶 石尚轩 李绍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共4页
朊病毒是畸形的致病因子,能够诱导特定正常胞内蛋白进行异常折叠,在动物、人类、真菌、植物、细菌以及病毒中先后发现了朊病毒。本文回顾了各类不同宿主朊病毒的发现、确认过程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蛋白质侵染因子 朊粒 朊蛋白 朊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耐酸热普鲁兰酶生产菌种的分子构建及发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超 刘校函 +3 位作者 俞峰 纪明华 史吉平 孙俊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14-219,共6页
将长野芽胞杆菌的普鲁兰酶基因经密码子优化后,组建了人工合成的二联启动子Pga2,并将它克隆到枯草芽胞杆菌穿梭质粒p MK4-BPB以及自杀质粒p GE-BPB中;经转化和筛选获得了中性蛋白酶基因npr E被敲除的普鲁兰酶生产菌株CH-1;该重组菌在基... 将长野芽胞杆菌的普鲁兰酶基因经密码子优化后,组建了人工合成的二联启动子Pga2,并将它克隆到枯草芽胞杆菌穿梭质粒p MK4-BPB以及自杀质粒p GE-BPB中;经转化和筛选获得了中性蛋白酶基因npr E被敲除的普鲁兰酶生产菌株CH-1;该重组菌在基础培养基中所产普鲁兰酶的酶活达到30.3 U/m L;经过对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培养温度、起始p H,起始接种量等)进行优化,确定了发酵的最适碳源为45 g/L的蔗糖,氮源为60 g/L的麸皮+豆粕时,设定初始培养基的p H为6.2,在培养温度为32℃时进行发酵,CH-1发酵产重组普鲁兰酶酶活高达268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酶 枯草芽胞杆菌 基因合成 串联启动子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温淀粉酶在解淀粉芽孢杆菌LT的重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鑫 刘潇逸 +3 位作者 汤尼 王瑞璇 孙俊松 纪明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17-122,共6页
解淀粉芽孢杆菌可用作多种食品工业酶的生产菌株,但其极低的转化效率影响了这类工业菌株的重组改造及优化。通过对1398解淀粉芽孢杆菌和一种地衣芽孢杆菌Jbac基因组的数据分析,发现这些微生物存在IV型DNA限制修饰系统。对这些微生物转... 解淀粉芽孢杆菌可用作多种食品工业酶的生产菌株,但其极低的转化效率影响了这类工业菌株的重组改造及优化。通过对1398解淀粉芽孢杆菌和一种地衣芽孢杆菌Jbac基因组的数据分析,发现这些微生物存在IV型DNA限制修饰系统。对这些微生物转化经甲基化和未经甲基化的质粒,证实外源DNA甲基化修饰会降低DNA的转化效率;利用将外源质粒进行相同类型甲基化的这种新转化策略,表达质粒p MK4E-dx被转入解淀粉芽孢杆菌LT中,发酵结果显示,其中重组菌株LT-J1/pMK4-dx和LT-J2/pMK4-dx分泌的中温淀粉酶活达到145.9和153.6 U/m L,分别为原菌株发酵淀粉酶活的3.65和3.8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态 芽孢杆菌 甲基化 中温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电镜研究野生型DegP降解底物的构象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秦逸澄 刘蕴辉 沈庆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8,共9页
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是结构生物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冷冻电镜的三维结构分类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大肠杆菌蛋白酶DegP为研究对象,利用冷冻电镜三维分类技术解析了低温和热休克温度下野生型DegP降解底... 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是结构生物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冷冻电镜的三维结构分类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大肠杆菌蛋白酶DegP为研究对象,利用冷冻电镜三维分类技术解析了低温和热休克温度下野生型DegP降解底物的不同构象,比较了不同温度下野生型DegP寡聚状态的变化,指出了相较于酶活丧失突变体,野生型DegP包裹底物后具有更高的结构柔性。该研究成果为热休克条件下DegP通过寡聚降解底物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冷冻电镜 DegP笼状结构 动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定带的神经纤维联系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红 刘程曦 +2 位作者 罗天元 沈伟 喻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96-100,共5页
未定带(ZI)是位于丘脑网状核旁的丘脑下核团,主要由抑制性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构成,并与许多大脑区域相互连接。ZI参与调控内脏活动、意识、注意力和运动等功能,但具体机制不明。随着特异性操控神经元技术的发展,明确ZI的神经纤... 未定带(ZI)是位于丘脑网状核旁的丘脑下核团,主要由抑制性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构成,并与许多大脑区域相互连接。ZI参与调控内脏活动、意识、注意力和运动等功能,但具体机制不明。随着特异性操控神经元技术的发展,明确ZI的神经纤维联系及其功能成为可能。本文结合ZI的神经纤维联系的研究进展,对这些纤维联系的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定带 Γ-氨基丁酸 感觉整合 行为控制 恐惧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