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对与道岔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军 王春艳 +1 位作者 孙传喜 陆仲绩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0,共5页
针对城市轨道车辆车轮和道岔的磨耗问题,应用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基于此原理的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来求解轮对与道岔的接触问题,建立轮对与辙叉、护轨、基本轨的多体接触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轮对和道岔接触斑形状、内部应力以... 针对城市轨道车辆车轮和道岔的磨耗问题,应用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基于此原理的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来求解轮对与道岔的接触问题,建立轮对与辙叉、护轨、基本轨的多体接触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轮对和道岔接触斑形状、内部应力以及接触力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车轮踏面与9号辙叉的型面不配合,轮对与辙叉形成两点接触,且接触斑狭长,靠近轮缘处踏面和辙叉接触斑的应力及接触力非常大,其数值远远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进入塑性变形阶段,这将导致车轮踏面与辙叉的磨耗严重。这一研究方法和计算结果将为道岔的合理设计以及轮对和道岔型面更好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 道岔 接触 有限元 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积分理论与算法体系的时变最优控制方案工程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谭述君 段佳佳 +2 位作者 夏永江 陆仲绩 吴志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2期1-3,30,共4页
以航天器的编队飞行控制为工程背景,利用PIMCSD工具箱设计了航天器远/近程逼近的时变控制方案,并在飞行控制仿真平台上通过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定常控制器方案,新的时变控制器方案可以在更短的控制时间内,以更少的燃料消... 以航天器的编队飞行控制为工程背景,利用PIMCSD工具箱设计了航天器远/近程逼近的时变控制方案,并在飞行控制仿真平台上通过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定常控制器方案,新的时变控制器方案可以在更短的控制时间内,以更少的燃料消耗,达到更高的终端控制精度,从而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先进性。同时,提出的时变控制器简化实现方案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指标,也便于工程设计和实现。这些工作为航天器编队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时变控制器 航天器编队重构 PIMCSD工具箱 精细积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控制系统设计工具箱PIMCSD求解卫星编队重构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志刚 谭述君 陆仲绩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2期4-7,41,共5页
利用线性时变系统终端约束最优控制方法,为椭圆轨道卫星编队的队形重构控制问题设计了均衡耗能最优控制器。由于描述椭圆轨道卫星编队相对运动的Lawden方程是时变方程,给卫星编队重构的最优控制器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利用基于精细积分... 利用线性时变系统终端约束最优控制方法,为椭圆轨道卫星编队的队形重构控制问题设计了均衡耗能最优控制器。由于描述椭圆轨道卫星编队相对运动的Lawden方程是时变方程,给卫星编队重构的最优控制器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利用基于精细积分算法的控制系统设计工具箱—PIMCSD进行系统设计,求解卫星编队重构所需的时变最优反馈控制律和前馈控制律,最后给出了由三颗卫星组成的编队队形重构控制仿真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编队飞行 编队重构 最优控制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交互式界面软件-PIMCSD
4
作者 彭海军 陆仲绩 谭述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2期8-10,共3页
在现有精细积分(最优)控制系统设计工具箱PIMCSD(Precise Integration Method-Control System Design)的基础上,采用MATLAB的GUI技术开发了交互式界面软件PIMCSD,其主要功能包含有限长时间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系统和H∞鲁棒控制系统的设计... 在现有精细积分(最优)控制系统设计工具箱PIMCSD(Precise Integration Method-Control System Design)的基础上,采用MATLAB的GUI技术开发了交互式界面软件PIMCSD,其主要功能包含有限长时间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系统和H∞鲁棒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以一个具体的线性二次硬终端约束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为例,介绍了PIMCSD软件的具体操作使用步骤,也演示了交互式界面软件PIMCSD使用方便、简单易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 精细积分 最优控制H∞ 鲁棒控制 时变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