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青年群体社会心态新变化及演变逻辑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5期20-23,共4页
当前我国大城市不同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主要呈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理性爱国,对西方价值观认同度不断降低;二是对国内社会的公平感呈上升趋势,对反映社会公平指标等具体问题的主观评价呈现差异;三是对国家未来宏观形势表示乐观... 当前我国大城市不同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主要呈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理性爱国,对西方价值观认同度不断降低;二是对国内社会的公平感呈上升趋势,对反映社会公平指标等具体问题的主观评价呈现差异;三是对国家未来宏观形势表示乐观,对个人就业形势较为担忧;四是面临住房困难、消费不足及心理困扰等问题;五是对“双减”政策出台反映较积极,对“三孩”政策反映平淡;六是对新闻宣传媒体“不依赖”比例明显上升。不同青年群体社会心态演化的“底层逻辑”可总结为:“00一代”更加自信;青年群体思想与社会心态存在鲜明的内部个体差异;青年群体身上具有明显的“混和价值观”特征;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年代群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社会心态 价值观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赋权:特大城市中新“土客”关系的调适路径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煜 康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城镇化浪潮对中国基于户籍的属地化管理和公共资源配置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在大城市引发了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新"土客"之争。本文认为土客矛盾的本质是一个利益协调和公共资源再配置的问题,以简单的"公民权"... 城镇化浪潮对中国基于户籍的属地化管理和公共资源配置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在大城市引发了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新"土客"之争。本文认为土客矛盾的本质是一个利益协调和公共资源再配置的问题,以简单的"公民权"宣示无益于问题的真正解决。本研究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呈现"土客"双方民意诉求,探索化解特大城市土客矛盾的现实路径。文章区分了"土客"双方对市民权性质三种不同类型的理解,分析户籍人口对外来人口人群接纳的"极化"特征,提出在特大城市承载力相对不足的前提下,外来人口吸纳应采取不同人群"差异化接纳"和权益领域"差别化开放"的个体化赋权路径,以逐步实现社会权益的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土客”关系 户籍制度改革 个体化赋权 特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改革与两性劳动分工 被引量:5
3
作者 费涓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6-82,共7页
我国农村改革与两性劳动分工费涓洪分工是社会发达的标志。性别分工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分工,从原始社会的妇女采集和男子狩猎,到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性别分工始终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分工形式。但两性分工的具体形式却因社... 我国农村改革与两性劳动分工费涓洪分工是社会发达的标志。性别分工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分工,从原始社会的妇女采集和男子狩猎,到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性别分工始终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分工形式。但两性分工的具体形式却因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甚大。中国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劳动分工 我国农村 农业生产 经济角色 中国农村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就业率 劳动报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台湾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陶希东 安永生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2期34-38,共5页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在"四个中心"之后又一个全新目标。科技是决定实体经济走势的最关键因素,并左右着未来全球竞争格局。建设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放眼全球,广泛吸取经验。对于上海来说,台湾新竹...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在"四个中心"之后又一个全新目标。科技是决定实体经济走势的最关键因素,并左右着未来全球竞争格局。建设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放眼全球,广泛吸取经验。对于上海来说,台湾新竹科技园是一个很好的楷模,结合上海已经具有的各种优势,并借鉴台湾的成功经验,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在科创中心建设中遇到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引进、投资管理、科技服务等各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台湾省 经验启示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区中的青年文化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志宏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62,共2页
网络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社区中私人空间领域和公共空间领域间的界限,使这两个'场域'之间的关系不断交叉、共振与融合,成为改变民众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影响力.网络的快速发展,同时开创了一种区别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公共空间--网络社... 网络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社区中私人空间领域和公共空间领域间的界限,使这两个'场域'之间的关系不断交叉、共振与融合,成为改变民众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影响力.网络的快速发展,同时开创了一种区别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公共空间--网络社区空间.这种空间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个体选择的自由性以及体现个性张扬等特征.在这一空间中,青年个体将按本人意愿形成无权威、无硬性设置、无社会群体分化分层的交流群体.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网络青年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区 青年 文化表征 多变性 趋同性 即时性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范群体古今谈
6
作者 丁水木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9-20,共2页
示范群体古今谈■丁水木997年初,共青团上海市委提出要建设一批与上海发展相适应的青年示范群体。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 示范群体古今谈■丁水木997年初,共青团上海市委提出要建设一批与上海发展相适应的青年示范群体。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示范群体 青年知识分子 经营者群体 党政干部 榜样作用 国有企业 精神文明建设 入党积极分子 官场风气 共青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后”群体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新特征 被引量:41
7
作者 杨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22,共5页
“00后”生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十年,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眼界更为开放,兴趣爱好更为广泛,思想观念更为多元与兼容,呈现出六大新特征:一是对社会问题看法出现“观念分层”;二是理性爱国;三是传统“权威意识”渐趋淡化;四是“热血奋斗... “00后”生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十年,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眼界更为开放,兴趣爱好更为广泛,思想观念更为多元与兼容,呈现出六大新特征:一是对社会问题看法出现“观念分层”;二是理性爱国;三是传统“权威意识”渐趋淡化;四是“热血奋斗”与“躺平佛系”二元并存;五是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并存;六是平权意识与规则意识强。“00后”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与入世全球化开放的进程成长起来的,在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体现其自身特点的新的价值观,其价值观演化呈现出鲜明的群体独特性,而不断演变的青年价值观总是不断孕育着未来新文化的因子,并最终将反哺和作用于社会主流文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后” 青年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美国跨州大都市区跨界治理策略与启示 被引量:8
8
作者 陶希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0-104,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大都市区或全球城市区域越来越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空间单元。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经出现了许多跨越州界的大都市区,并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跨界治理方法与策略。本文主要对美国跨州大都市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大都市区或全球城市区域越来越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空间单元。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经出现了许多跨越州界的大都市区,并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跨界治理方法与策略。本文主要对美国跨州大都市区的跨界治理举措与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便对我国长三角、京津唐、珠三角三大都市圈跨界治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跨州大都市区 跨界治理 策略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跨省城市区域”的跨界治理体制优化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陶希东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1,共10页
建设跨省级都市圈、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路径选择。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我国跨越省都市圈、城市群纳入统一的“跨省城市区域”范畴,对其基本内涵、治理模式进行了一般性归纳总结,分析了其跨界治理面临的主要... 建设跨省级都市圈、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路径选择。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我国跨越省都市圈、城市群纳入统一的“跨省城市区域”范畴,对其基本内涵、治理模式进行了一般性归纳总结,分析了其跨界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路径与策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跨省都市区域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跨界治理机构不健全抑或缺乏法定职责权限;市场力量、社会力量的常态化、规模化参与不足;跨区域财税成本分担与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行政立法及政策差异制约治理共同体的形成等。未来,重点要从体制创新、规划引领、机制创新、手段创新、保障创新等方面出发,采取相应的跨界治理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都市区 跨界治理 路径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