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服务业与长三角经济联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靖学青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22-27,共6页
上海服务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正向相关关系,二者具有比较稳定的、联动发展的长期趋势。上海服务业发展与长三角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短期内长三角经济增长是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上海服务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正向相关关系,二者具有比较稳定的、联动发展的长期趋势。上海服务业发展与长三角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短期内长三角经济增长是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在长期上海服务业发展是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从协整方程中解释变量的参数来看,上海服务业发展对长三角经济增长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长三角经济增长对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正面影响更大。上海应积极参与和支持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密切与江浙两省的经济联系,积极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服务业发展 长三角经济增长 联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子明 郁鸿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7-60,共4页
在梳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从国内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与投资、就业与收入四个方面构建起适用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并得出排名。最后,在实证基础上... 在梳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从国内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与投资、就业与收入四个方面构建起适用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并得出排名。最后,在实证基础上,对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现状与发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城市群 经济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靖学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4,共6页
本文运用数学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及其波动比较大,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长三角内部,江苏省和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比... 本文运用数学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及其波动比较大,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长三角内部,江苏省和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大,上海市则相对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长三角及其沪苏浙三省市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6年中缩小的幅度更大,已进入主要由三次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推动经济增长的阶段,对上海市尤其如此。长三角及其沪苏浙三省市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在较长时段的截面上与GDP年均增长率的关系也较密切。最后,论文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变动及其高度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结构变动 区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靖学青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2,共7页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物流业在全国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行业运行效率较好且增速较快,具有重要地位;但是所属11个省市之间差异显著。研究基于灰色综合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的联动程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物流业在全国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行业运行效率较好且增速较快,具有重要地位;但是所属11个省市之间差异显著。研究基于灰色综合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的联动程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两个时段的动态变化上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程度呈现明显上升的态势,而且上升的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省市层面,渝贵沪三省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程度最高,云南省联动发展程度最低,苏浙皖赣鄂湘川等7省联动发展程度居中,动态变化上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灰色综合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杨起予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4-188,共5页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及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影响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经...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及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影响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其次,主要采用OLS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整体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聚 上海 长三角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及升级趋势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靖学青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111,共7页
按照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对1980年代以来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和升级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第二层次比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三层次比重存在比较... 按照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对1980年代以来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和升级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第二层次比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三层次比重存在比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过程中升级趋势明显。文章还对未来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进行了推断和分析,并提出了助推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应该做好的几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演变 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技术创新能力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靖学青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文章运用2001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均较强,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较高,但是技术创新的人力... 文章运用2001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均较强,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较高,但是技术创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增速较慢。上海R&D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而且其影响程度大于劳动力投入,但是仍然小于物质资本投入。R&D人力投入与财力投入相比较,R&D人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更大。最后,论文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技术创新能力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冯梅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11期62-65,共4页
该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研究了产业创新,认为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说,技术创新是基础,制度创新是保障,市场创新是动力。并运用主成份分析对全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创新能力进行比较,以上海为例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创新 技术 制度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部金融业发展及其经济贡献研究
9
作者 靖学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利用1995-2013年有关数据资料,从总量、结构和贡献率等角度,对我国东部地区及其所属10省市金融业发展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整个东部地区金融业发展较快,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主要集聚地... 利用1995-2013年有关数据资料,从总量、结构和贡献率等角度,对我国东部地区及其所属10省市金融业发展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整个东部地区金融业发展较快,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主要集聚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金融业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但是与本地其他行业相比较金融业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较小;在东部地区内部,10个省市金融业发展状况的差异比较明显,而且其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也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金融业 经济增长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租金视角下动漫产业集聚研究——以上海“动漫谷”和“动漫大场”为例
10
作者 孙洁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针对动漫产业的特征,研究提出区位租、场域租和网络租交互作用下的LEN集群租金分析架构,提炼出影响动漫产业集聚的文化、市场、政策等八类动力因子,并结合上海张江动漫谷和宝山动漫大场的案例,比较分析动漫产业的协同型链式集聚与依附... 针对动漫产业的特征,研究提出区位租、场域租和网络租交互作用下的LEN集群租金分析架构,提炼出影响动漫产业集聚的文化、市场、政策等八类动力因子,并结合上海张江动漫谷和宝山动漫大场的案例,比较分析动漫产业的协同型链式集聚与依附型孵化集聚两种不同动力促成下的集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租金 动漫产业 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研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靖学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2,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大幅度收缩,第二产业小幅收缩,第三产业则强力扩张。其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密切相关,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对应关系。其中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化程度最大,其次是浙...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大幅度收缩,第二产业小幅收缩,第三产业则强力扩张。其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密切相关,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对应关系。其中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化程度最大,其次是浙江省,江苏省最小。沪苏浙三省市第一产业相对规模收缩和第三产业相对规模扩张的幅度均比较大,但在第二产业相对规模上,上海市大幅度下降,江苏省基本持平,浙江省小幅度扩张。上海市相对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弹性最大,江苏省最小,浙江省则介于二者之间。今后一个时期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仍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以继续维持经济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结构变动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容量、就业弹性与就业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基于2004-2011年上海市各行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变动趋势的研究
12
作者 李凌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40-143,共4页
尽管理论上认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方式,但本文对上海市2004-2011年间各行业劳动力吸纳情况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和建筑业仍是现阶段上海市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并且有迹象表明,上海市的最终就业流向自2008年以来出现... 尽管理论上认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方式,但本文对上海市2004-2011年间各行业劳动力吸纳情况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和建筑业仍是现阶段上海市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并且有迹象表明,上海市的最终就业流向自2008年以来出现了显著变化。超过5 0%的新增就业由建筑业提供,工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已不复存在。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规模投资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稳定上海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两大关键因素。但另一方面,半数以上新增就业由建筑业提供的现状也意味着,未来上海市就业增长的可持续性存在一定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吸纳 就业弹性 可持续性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基于协同理论与上海实践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耀宗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150,共5页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系的发展以打造创意环境吸引文化创意企业为起点,经由集聚动力机制的推动来提高园区中各种创意资源的集聚。通过反馈动力机制,借由创意资源的集聚,改善园区的创意氛围,增强园区的创意辐射能力。在内层系统和外层系统...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系的发展以打造创意环境吸引文化创意企业为起点,经由集聚动力机制的推动来提高园区中各种创意资源的集聚。通过反馈动力机制,借由创意资源的集聚,改善园区的创意氛围,增强园区的创意辐射能力。在内层系统和外层系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内层系统的创意资源集聚和园区发展升级通过融合动力机制的作用,使得区域创意服务体系得到完善。而创意服务体系的发展,不断满足文化创意企业的需求,推动其快速成长,进一步促进创意资源的集聚,最终形成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系不断发展的动力循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 协同理论 动力机制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于江西省的实证 被引量:3
14
作者 樊豪斌 蒋媛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8-75,共8页
选取中部地区代表性的省份———江西的产业发展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优化所包括的两部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生产要素... 选取中部地区代表性的省份———江西的产业发展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优化所包括的两部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生产要素资源(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在产业间的配置尚未完全形成产业结构系统性协同的效果,并且三次产业的相对地位即比重趋向不协调,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低;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原因,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经济增长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明选 孟赞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5-170,共6页
互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开始紧密融合。大多数金融机构已将业务及产品服务延伸至互联网。以"金融线上化"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 互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开始紧密融合。大多数金融机构已将业务及产品服务延伸至互联网。以"金融线上化"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一行三会"的监管理念和具体实践。互联网金融已成为金融生活中无法忽视和回避的话题。互联网金融对具体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及其面临的信用风险状况的影响,更是引发了学界和从业人士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讨论了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理论,然后使用Eviews统计软件中的邹检验(Chow test)方法和虚拟变量法进行计量分析析,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机构风险中的信用风险所产从生的变化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金融 信用风险 邹检验 虚拟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信息化差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胡晓鹏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3-78,共6页
本文首先探讨了信息化的含义,提出了度量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具体测量方法。随后,详尽地比较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状况,并对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和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 本文首先探讨了信息化的含义,提出了度量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具体测量方法。随后,详尽地比较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状况,并对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和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各指标差异程度的规律性关系。最后,针对结论做出了简要评价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信息产业 区域信息化 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测量方法 空间差异 信息化指数法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支出与GDP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慈向阳 杨咸月 黄志敏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5-151,共7页
目前社会上关于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唯一标准的质疑越来越多。对GDP指标的质疑过多地关注GDP指标的消极层面,然而,矫枉何必过正!从GDP的本质及构成的角度,分析"不唯GDP"的原因,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矛盾,分析政府支出... 目前社会上关于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唯一标准的质疑越来越多。对GDP指标的质疑过多地关注GDP指标的消极层面,然而,矫枉何必过正!从GDP的本质及构成的角度,分析"不唯GDP"的原因,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矛盾,分析政府支出的效率,从根本上理清GDP增长和G之间的关系,探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研究认为,中国的GDP增长从本质上是依赖于政府支出,而不是依赖市场调节,应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降低G的作用,使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到使市场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的道路上来,不唯G,而是为了GD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唯GDP 不唯G 结构矛盾 支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利率与公司股价相关性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4—2013年经验数据 被引量:8
18
作者 孟赞 李明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80-86,共7页
以深沪两市交易所上市的251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4—2013年10年为考察周期,通过理论分析和统计分析,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和销售毛利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并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与公司股价之间存... 以深沪两市交易所上市的251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4—2013年10年为考察周期,通过理论分析和统计分析,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和销售毛利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并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与公司股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我国A股投资者应该重视毛利率的作用,坚守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利率 公司股价 相关性 经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53
19
作者 胡晓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30,共6页
尽管文化创意产业被中国大陆官方接受的时间不长,但它在各地发展实践中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种各样的创意产业发展计划被正式写入各级地方的正式规划文本,各种各样的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不断产生。面对如此发展速度,我... 尽管文化创意产业被中国大陆官方接受的时间不长,但它在各地发展实践中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种各样的创意产业发展计划被正式写入各级地方的正式规划文本,各种各样的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不断产生。面对如此发展速度,我们更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态度。基于此,本文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为重心,在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困惑问题的基础上,考察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分类依据,并对其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出八个具体条件;进而围绕六种产业发展模式展开针对性研究;最后,对我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初步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模式 创意产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代人才测评产业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海斌 王慧琴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117,共5页
笔者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首次从人才测评市场供需状况、市场结构和市场收入等方面分析了人才测评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人才测评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提高人才测评产业的高技术化和产业竞争力,促进人才测评产业链的形成... 笔者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首次从人才测评市场供需状况、市场结构和市场收入等方面分析了人才测评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人才测评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提高人才测评产业的高技术化和产业竞争力,促进人才测评产业链的形成与整合,优化人才测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完善人才测评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规制,以切实推进我国人才测评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测评 产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