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杨起予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4-188,共5页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及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影响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经...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及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影响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其次,主要采用OLS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聚对长三角整体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聚 上海 长三角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技术创新能力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靖学青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文章运用2001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均较强,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较高,但是技术创新的人力... 文章运用2001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均较强,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较高,但是技术创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增速较慢。上海R&D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而且其影响程度大于劳动力投入,但是仍然小于物质资本投入。R&D人力投入与财力投入相比较,R&D人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更大。最后,论文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技术创新能力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服务业与长三角经济联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靖学青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22-27,共6页
上海服务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正向相关关系,二者具有比较稳定的、联动发展的长期趋势。上海服务业发展与长三角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短期内长三角经济增长是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上海服务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正向相关关系,二者具有比较稳定的、联动发展的长期趋势。上海服务业发展与长三角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短期内长三角经济增长是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在长期上海服务业发展是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从协整方程中解释变量的参数来看,上海服务业发展对长三角经济增长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长三角经济增长对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正面影响更大。上海应积极参与和支持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密切与江浙两省的经济联系,积极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服务业发展 长三角经济增长 联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子明 郁鸿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7-60,共4页
在梳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从国内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与投资、就业与收入四个方面构建起适用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并得出排名。最后,在实证基础上... 在梳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从国内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与投资、就业与收入四个方面构建起适用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并得出排名。最后,在实证基础上,对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现状与发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城市群 经济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资源诅咒”假说的反证 被引量:20
5
作者 靖学青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87,共6页
以2004~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资源的诅咒"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及其与影响因素关系的新特点。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资源的诅咒"假说并不成立;二是人力资本... 以2004~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资源的诅咒"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及其与影响因素关系的新特点。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资源的诅咒"假说并不成立;二是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均与经济增长为负相关,主因是中西部地区教育科技水平较低;三是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物质资本投资的地区差异不再是决定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四是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投资增长的直接作用上面,通过间接的传导渠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 资源诅咒 实证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靖学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4,共6页
本文运用数学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及其波动比较大,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长三角内部,江苏省和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比... 本文运用数学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及其波动比较大,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长三角内部,江苏省和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大,上海市则相对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长三角及其沪苏浙三省市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6年中缩小的幅度更大,已进入主要由三次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推动经济增长的阶段,对上海市尤其如此。长三角及其沪苏浙三省市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在较长时段的截面上与GDP年均增长率的关系也较密切。最后,论文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变动及其高度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结构变动 区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养老地产的经济性质——兼论以房养老的局限性 被引量:20
7
作者 顾书桂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89,238,共6页
养老地产是满足老年人赡养需求的一种房地产形式。面对老龄化趋势,养老地产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然而受土地财政和贫富差距的影响,中国商业化养老地产的发展潜力远远小于保障性养老地产。中国当前养老地产热的实质是继续维护土地... 养老地产是满足老年人赡养需求的一种房地产形式。面对老龄化趋势,养老地产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然而受土地财政和贫富差距的影响,中国商业化养老地产的发展潜力远远小于保障性养老地产。中国当前养老地产热的实质是继续维护土地财政,导致中国普通消费者以房养老的政策风险极大。只有破除土地财政,中国的养老地产才能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地产 土地财政 以房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与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贡献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咸月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9,共5页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机制设计理论 信息不对称 主流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靖学青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2,共7页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物流业在全国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行业运行效率较好且增速较快,具有重要地位;但是所属11个省市之间差异显著。研究基于灰色综合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的联动程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物流业在全国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行业运行效率较好且增速较快,具有重要地位;但是所属11个省市之间差异显著。研究基于灰色综合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的联动程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两个时段的动态变化上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程度呈现明显上升的态势,而且上升的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省市层面,渝贵沪三省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程度最高,云南省联动发展程度最低,苏浙皖赣鄂湘川等7省联动发展程度居中,动态变化上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灰色综合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靖学青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1,139,共5页
在梳理了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其国外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利用1994—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对长三角地区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中央财政收入在长三角地区的占比较高,其中上海市和江苏省表现的尤其... 在梳理了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其国外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利用1994—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对长三角地区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中央财政收入在长三角地区的占比较高,其中上海市和江苏省表现的尤其明显;长三角地区财政负担较重,而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沪苏浙三省市财政总收入均超过了最佳规模,其中江苏省财政超收现象最为严重。最后,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长三角地区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基于197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靖学青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1978—2011年中国中部地区六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结果表明:产业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人口城镇化对安徽、湖北经... 采用1978—2011年中国中部地区六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结果表明:产业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人口城镇化对安徽、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对江西、河南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对山西、湖南的影响不显著;产业城镇化对安徽、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山西、江西、河南、湖南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投入类型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靖学青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29,134,共4页
在对我国R&D投入类型结构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2000-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R&D投入类型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R&D三种类型的人力投入、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 在对我国R&D投入类型结构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2000-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R&D投入类型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R&D三种类型的人力投入、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存在差异,其中试验发展研究和基础研究的人力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大,但其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小,应用研究的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居中。最后,论文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投入 R& D类型结构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贡献力与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晓鹏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4-17,共4页
该文从理论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贡献,系统地剖析了三次产业、内部若干行业、以及三次产业的要素贡献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经历近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向资本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虽然资本投入与技术升级在某种程... 该文从理论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贡献,系统地剖析了三次产业、内部若干行业、以及三次产业的要素贡献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经历近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向资本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虽然资本投入与技术升级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一定的脱节现象,但产业的贡献能力以及产业要素的贡献能力依旧保持着较为理想的状态,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贡献力 中国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产业经济 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及升级趋势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靖学青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111,共7页
按照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对1980年代以来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和升级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第二层次比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三层次比重存在比较... 按照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对1980年代以来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和升级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第二层次比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三层次比重存在比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过程中升级趋势明显。文章还对未来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进行了推断和分析,并提出了助推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应该做好的几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演变 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的国际镜鉴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丽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76,共9页
发达国家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成功经验为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重要借鉴。现阶段长江经济带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创新体制,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开发黄金水道,加强流域立... 发达国家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成功经验为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重要借鉴。现阶段长江经济带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创新体制,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开发黄金水道,加强流域立体式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发挥沿江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加强金融创新,支持沿江产业与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战略 长江流域产业转型 区域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理论及其发展--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光辉 庄雪峰 杨咸月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45,共6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运输成本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其开创性的研究使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这两个曾经是相互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融合到一起,成为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先导;作为创始人,他还将新经济地理学融...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运输成本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其开创性的研究使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这两个曾经是相互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融合到一起,成为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先导;作为创始人,他还将新经济地理学融入了主流经济学。此外,克鲁格曼还与几位合作者打通了新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区经济学传统研究之间的通道,并对国际货币经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贸易理论 经济地理学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 运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证宏观经济学的重塑与发展——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重大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光辉 吴建航 杨咸月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2-107,共6页
萨金特和西姆斯因重塑和发展了现代实证宏观经济学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70年代开始,基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大型模型的传统实证方法不再稳定,在评价以预期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动态模型时无法识别和分析外在冲击。而萨金特和西姆... 萨金特和西姆斯因重塑和发展了现代实证宏观经济学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70年代开始,基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大型模型的传统实证方法不再稳定,在评价以预期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动态模型时无法识别和分析外在冲击。而萨金特和西姆斯分别提出的现代结构宏观计量经济学和向量自回归(VAR),改变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构成宏观经济实证研究的核心内容,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机构方法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宏观计量经济学 向量自回归 实证宏观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变迁——对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中,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三大经济区域不同的发展模式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特征中,对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发展经济学理论与新的工业化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中,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三大经济区域不同的发展模式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特征中,对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发展经济学理论与新的工业化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长期以来主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主导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做出分析。进而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出口导向 进口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规划与发展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8
19
作者 厉无畏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共4页
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要求以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积极发展创意产业正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历史上历次经济危机中都有创意产业的崛起,并且创意产业还成为各国走出危机的先导产业。该文论述了我国文化创... 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要求以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积极发展创意产业正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历史上历次经济危机中都有创意产业的崛起,并且创意产业还成为各国走出危机的先导产业。该文论述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性,着重分析了创意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四条途径,即资源转化模式、价值提升模式、结构优化模式、市场扩张模式,并阐释了发展创意产业对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发展创意产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规划 创意产业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局限性与土地财政转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顾书桂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9,159,共7页
劳动力价值——工资是住房保障的经济基础,普通住宅市场的竞争性均衡是住房保障成本最小化的基本条件。由于商品房房价过高,上海住房保障体系覆盖范围显得过小,夹心层成为上海住房困难的主要群体,维护劣质土地财政是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 劳动力价值——工资是住房保障的经济基础,普通住宅市场的竞争性均衡是住房保障成本最小化的基本条件。由于商品房房价过高,上海住房保障体系覆盖范围显得过小,夹心层成为上海住房困难的主要群体,维护劣质土地财政是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目的。夹心层既是上海外来人才的主要来源,也是上海吸引外来人才的主要障碍。上海必须充分发挥公租房的住房保障作用,将租金确定在劳动力价值能够承受的水平上,废弃租金市场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保障 房价 劣质土地财政 公租房 夹心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