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上海的国际竞争力 被引量:9
1
作者 潘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海派文化目前在国际上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海派文化在当今世界上的影响力主要从三个层次体现出来在海外华人社区的影响;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海派文化走向世界的最重要渠道是人际交流,主要包括两大群体,一是海外上... 海派文化目前在国际上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海派文化在当今世界上的影响力主要从三个层次体现出来在海外华人社区的影响;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海派文化走向世界的最重要渠道是人际交流,主要包括两大群体,一是海外上海人群体,二是世界各地的老外“上海人”群体。要扩大海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两大群体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扩大海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发掘海派文化发展史上积累的国际资源,继续积极拓展国际文化交流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而多样文化的竞争互补则是海派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扩大海派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化 国际影响力 上海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主义与民族、宗教问题论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建华 晏可佳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1,共4页
恐怖主义是当代国际社会不稳定的一大因素,“9·11”事件更是凸现出恐怖主义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的一大公害。我们这里所说的恐怖主义,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有组织的政治性恐怖主义。它是指行为者对非战斗目标(特定的... 恐怖主义是当代国际社会不稳定的一大因素,“9·11”事件更是凸现出恐怖主义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的一大公害。我们这里所说的恐怖主义,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有组织的政治性恐怖主义。它是指行为者对非战斗目标(特定的公私机构、设施、交通工具、非战斗人员尤其是无辜平民等)采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的极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 民族问题 宗教问题 社会稳定 极端民族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能源地缘政治与中国能源安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霞 潘光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4期38-45,共8页
本文研究了中东地缘政治发展趋势以及未来该地区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潜在影响,并就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中东能源安全战略提出了建议,并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依赖中东能源;中东政治动荡的危险正在增大,中东油气供应存在极大风险。中国的中东能... 本文研究了中东地缘政治发展趋势以及未来该地区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潜在影响,并就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中东能源安全战略提出了建议,并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依赖中东能源;中东政治动荡的危险正在增大,中东油气供应存在极大风险。中国的中东能源安全战略应包括:转变外交理念,平衡在中东的能源利益与不干涉内政原则间的关系,建立与中东能源供应国的相互依存关系,制定中美能源合作的长期目标,建立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功能性多边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能源 地区安全 能源地缘政治 中国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阿能源合作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0
4
作者 余建华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21-29,共9页
中阿能源合作对双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国际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中国要恰如其分地评估阿拉伯世界尤其是海湾国家对我国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性及难度,正确处理好我国油气进口来源多元化与经营主渠道的关系。要及时抓住国际形势演... 中阿能源合作对双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国际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中国要恰如其分地评估阿拉伯世界尤其是海湾国家对我国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性及难度,正确处理好我国油气进口来源多元化与经营主渠道的关系。要及时抓住国际形势演变带来的新机遇,同时正视中阿能源合作面临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的中阿能源合作要以新能源安全观为指导,积极利用中阿合作论坛等各种合作机制,在互利共赢中推动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合作 油气进口 中阿合作论坛 中阿战略合作 能源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经济国力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被引量:5
5
作者 胡键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年第5期63-75,共13页
如果把综合国力分为经济国力和非经济国力,毫无疑义,中国的经济国力在整个综合国力系统中提升最快,而且,“中国崛起”之说实际上主要是指这部分国力的快速提升。相比之下,中国的非经济国力部分不仅提升缓慢,而且发展十分不平衡,所以,非... 如果把综合国力分为经济国力和非经济国力,毫无疑义,中国的经济国力在整个综合国力系统中提升最快,而且,“中国崛起”之说实际上主要是指这部分国力的快速提升。相比之下,中国的非经济国力部分不仅提升缓慢,而且发展十分不平衡,所以,非经济国力的实际情况表明,中国是一个综合国力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也是一个国际地位仍在提升的大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经济国力 中国 国际地位 综合国力 中国崛起 经济 国际 发展不平衡 内容提要 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能源合作若干问题论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余建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64,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能源战略实施历经着重引进西方资金技术的"引进来"开放、开拓海外能源市场的"走出去"国际化经营以及新能源安全观指导下全面多元的国际能源合作三阶段。当今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呈现出令人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能源战略实施历经着重引进西方资金技术的"引进来"开放、开拓海外能源市场的"走出去"国际化经营以及新能源安全观指导下全面多元的国际能源合作三阶段。当今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呈现出令人注目的新特征,包括能源合作对象与方式的多元化、合作渠道和路径的长期化和机制化,以及平等互利、共同受益的合作原则和价值取向;但同时面临西方国际竞争的压力、"中国威胁论"的危害、资源国合作环境的不利和周边国家的同构竞争与领土资源争议等一系列现实与潜在的严峻挑战和障碍。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为我国互惠共赢的对外能源合作带来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外能源合作 “引进来” “走出去” 新能源安全观 国际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制与南斯拉夫民族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余建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39,共6页
联邦制作为南斯拉夫联邦的国家结构形式,原本是南共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在国家的统一性与地方的多样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然而南斯拉夫在自治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和改革中,其联邦制的演变却最终陷入了“邦联化”的陷阱,从而在分权与集权的失... 联邦制作为南斯拉夫联邦的国家结构形式,原本是南共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在国家的统一性与地方的多样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然而南斯拉夫在自治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和改革中,其联邦制的演变却最终陷入了“邦联化”的陷阱,从而在分权与集权的失衡中逐渐埋下了南斯拉夫联邦解体的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制 南斯拉夫 民族问题 国家结构 民族政策 自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美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反恐新战略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锦前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6期38-43,共6页
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在美国反恐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美国与阿巴两国在反恐合作上矛盾重重、纷争不断。奥巴马的"阿-巴反恐新战略"旨在打击"基地"组织,改善该地区安全形势,确保美国不再遭受恐怖袭击,... 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在美国反恐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美国与阿巴两国在反恐合作上矛盾重重、纷争不断。奥巴马的"阿-巴反恐新战略"旨在打击"基地"组织,改善该地区安全形势,确保美国不再遭受恐怖袭击,并恢复其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和影响。但美国自身面临着金融危机压力,且阿巴战略显然是一套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综合治理的战略,阿巴地区法律的缺失以及特有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情结等长期困扰中亚南亚反恐合作的制约因素并未消除。这一系列困难和障碍不可能使美国成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主宰,更不足以破解美国面临的全球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恐新战略 温和塔利班 普什图族 和平相处 中东与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特建构主义哲学观解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勤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7,共10页
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关注物质力量对国家间关系的作用,国际关系建构主义学派的亚历山大.温特从哲学的角度开辟了国际关系理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的新认识,提出国际社会,其结构包括国家间关系,是由人们在互动中对物质力量的认识的反映... 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关注物质力量对国家间关系的作用,国际关系建构主义学派的亚历山大.温特从哲学的角度开辟了国际关系理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的新认识,提出国际社会,其结构包括国家间关系,是由人们在互动中对物质力量的认识的反映,人们对物质力量的解释建构了物质的意义,从而决定国际社会的性质和国家间的关系。温特以理念主义的认识论和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弥补了国际关系其他理论流派在国际社会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的不足,揭示了观念在社会层面的能动作用,认为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本身不是物质力量的结果,而是观念使然。观念的作用在于,在物质的性质和力量大小确定的前提下,可以将霍布斯的杀戮文化,建构成洛克的竞争文化和康德的朋友文化,从而改变国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特 建构主义 哲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犹太文明与希腊、罗马文明的交融碰撞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建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1-36,56,共7页
东方的犹太文明和西方的希腊、罗马文明起初各沿着自己的轨道独立地发生、发展,但到了一定的时期,双方相互间的接触、交流日益频繁;相互抵牾又相互吸引。
关键词 犹太人 犹太文明 犹太教 罗马文明 希腊文化 希腊哲学 希腊文明 基督教 巴勒斯坦 逻各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巴以冲突的经济内涵——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经济的全面控制谈起 被引量:1
11
作者 虞卫东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在2000年9月爆发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不仅对巴勒斯坦实行领土占领,而且为保证自身的绝对安全,对巴勒斯坦采取了经济上的全面控制。双方的经济差距由此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巴以冲突的结果,更是引发双方冲突的导火线和原因。
关键词 巴勒斯坦经济 以色列 控制 占领 巴以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黎巴嫩内乱的历史根源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光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7年第3期3-10,共8页
教派隔阂和教派政治、列强的争夺和外部势力的插手、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阿以冲突和巴勒斯坦问题是黎巴嫩内乱的四大历史根源。它们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并发挥作用的,且呈现出积重难返的态势。要彻底结束黎巴嫩的内乱局面,... 教派隔阂和教派政治、列强的争夺和外部势力的插手、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阿以冲突和巴勒斯坦问题是黎巴嫩内乱的四大历史根源。它们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并发挥作用的,且呈现出积重难返的态势。要彻底结束黎巴嫩的内乱局面,只有逐步实现四个目标:教派利益服从民族国家利益;排除外部势力的恶性干扰;建立平等友好的黎叙关系;实现黎以关系正常化并最终公正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巴嫩问题 内乱 历史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佩克发展历程与新世纪挑战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建华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6年第6期20-26,共7页
欧佩克的形成与二战后中东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振兴直接相关。近半个世纪来,欧佩克的发展道路上既有团结斗争成功的辉煌,又有值得总结反思的挫折。进入新世纪后,欧佩克面临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时代新挑战,促使欧佩克进行相关战略调整,... 欧佩克的形成与二战后中东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振兴直接相关。近半个世纪来,欧佩克的发展道路上既有团结斗争成功的辉煌,又有值得总结反思的挫折。进入新世纪后,欧佩克面临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时代新挑战,促使欧佩克进行相关战略调整,以维护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及其在国际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佩克 发展道路 挑战 战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的新经济计划与经济改革
14
作者 崔志鹰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6年第2期95-98,共4页
近年来,韩国经济在实现了30年迅速增长之后,遇到了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困难,经济增长出现了下降趋势。金泳三政府为了解决经济转型时期面临的困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改革 经济计划 韩国企业 韩国经济 经济增长 制造业 韩国政府 新经济 金融部门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的区域差异
15
作者 缪开金 汪舒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输出民主战略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支柱,欧亚大陆因其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成为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的重点区域。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现实情况千差万别以及美国在各地区的战略利益和力量结构各不相同,美国的“输出民主”战略也呈现出明显... 输出民主战略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支柱,欧亚大陆因其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成为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的重点区域。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现实情况千差万别以及美国在各地区的战略利益和力量结构各不相同,美国的“输出民主”战略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其输出民主的动因和方式上,而且表现为不同的结果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输出民主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