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球社会运动的兴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胡键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冷战结束后,全球市场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巨大推动力使得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这两股方向相反的全球浪潮兴起,并构成了全球社会运动的实际内容。但是,民族国家的自私性,使得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全球治理变成为维护最强大国家利益的工具,因而无...
冷战结束后,全球市场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巨大推动力使得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这两股方向相反的全球浪潮兴起,并构成了全球社会运动的实际内容。但是,民族国家的自私性,使得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全球治理变成为维护最强大国家利益的工具,因而无法实现全球的“善治”。这样,全球“风险社会”就为全球社会运动成为一个全球治理层次而发挥相应的功能提供了可能。但是,全球社会运动毕竟是国际环境中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权力,因此,全球社会运动的治理功能是非常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社会运动
风险社会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末世论和全球社会政治冲突——以巴以冲突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舒明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75-81,共7页
宗教原教旨主义者的末世论成了全球社会政治冲突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因,它不仅导致了许多国家内在的社会政治断裂,也加剧了当今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矛盾和冲突。巴以冲突就是一个末世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典型个案。末世论是以色列的信仰者集团...
宗教原教旨主义者的末世论成了全球社会政治冲突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因,它不仅导致了许多国家内在的社会政治断裂,也加剧了当今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矛盾和冲突。巴以冲突就是一个末世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典型个案。末世论是以色列的信仰者集团、美国的基督教右翼积极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推进定居点运动,阻扰和平进程的重要动因。这两者的进攻性行动破坏了伊斯兰世界的认同,损害了他们的权利、尊严和拯救前景,从而引起哈马斯、真主党等激进伊斯兰主义者同样带有末世情结的伊斯兰群体以"圣战"为主要形式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原教旨主义
末世论
社会政治冲突
巴以冲突
中东和平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外交努力
被引量:
12
3
作者
余建华
王震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1-18,共8页
达尔富尔问题是苏丹有关各方为争夺自然资源而引发的一场部族冲突,达尔富尔危机不能归罪于中国。中国政府从未回避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国际责任。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建设性作用已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达尔富尔危...
达尔富尔问题是苏丹有关各方为争夺自然资源而引发的一场部族冲突,达尔富尔危机不能归罪于中国。中国政府从未回避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国际责任。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建设性作用已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达尔富尔危机既是对中国非洲外交的一场考验,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非外交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富尔问题
中苏(丹)关系
国际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意象中的中国国际角色
被引量:
4
4
作者
胡键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61,共7页
美国对中国的国际角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这些错误的认知与“美国意象”直接相关,而“美国意象”则来自于以“美国例外论”为基本传统的意识形态。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偏见,既有有意偏见,也有无意偏见,但都同样直接受美国意识...
美国对中国的国际角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这些错误的认知与“美国意象”直接相关,而“美国意象”则来自于以“美国例外论”为基本传统的意识形态。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偏见,既有有意偏见,也有无意偏见,但都同样直接受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今天,由于中国实力的快速上升和美国自身利益的新变化,“美国意象”对中国国际角色产生了难得的认知“和谐”。不过,这种认知和谐仍然是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的,它不仅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而且在这种认知和谐背后有着严重的不和谐的政治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意象
中国
国际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颜色革命”后西方非政府组织在独联体国家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立凡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2,共6页
西方非政府组织在"颜色革命"后调整了其在中亚地区的活动方式,由明转暗,大肆开展网络行动,支持所谓"渐进变革"。为了保持政局稳定,一些独联体国家针对西方非政府组织在境内的活动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总体呈现...
西方非政府组织在"颜色革命"后调整了其在中亚地区的活动方式,由明转暗,大肆开展网络行动,支持所谓"渐进变革"。为了保持政局稳定,一些独联体国家针对西方非政府组织在境内的活动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总体呈现"防范加疏导"的趋势。俄罗斯政府及时掌握非政府组织的动向,通过立法,防止美国和西方势力的渗透与影响。但由于具有政治色彩的西方非政府组织在中亚地区加紧活动,目标实际指向各国政府,独联体国家对这些西方非政府组织的防范将进一步加强,主要做法是:关闭西方非政府组织在境内的有关机构,制定适用于非政府组织的法规,加强互联网监管,成立相应组织加以抗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非政府组织
独联体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京之治论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键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共6页
普京用其独特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把俄罗斯带入了一个“普京之治”的新时代,即通过一种“可控性民主”加强了联邦中央的控制力度,使俄罗斯彻底告别了叶利钦时代的动荡,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时期,并用自己的政治行动创造了一条奇特...
普京用其独特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把俄罗斯带入了一个“普京之治”的新时代,即通过一种“可控性民主”加强了联邦中央的控制力度,使俄罗斯彻底告别了叶利钦时代的动荡,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时期,并用自己的政治行动创造了一条奇特的俄罗斯复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京
政治
构型
发展
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盟集体身份“布鲁塞尔化”建构模式探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戴轶尘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70,28,共10页
欧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以"布鲁塞尔化"的独特一体化模式在"高级政治"领域建构了欧盟的集体身份。本文考察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框架下,欧盟集体身份的政治建构进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建构主义学派的角色理论分析和...
欧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以"布鲁塞尔化"的独特一体化模式在"高级政治"领域建构了欧盟的集体身份。本文考察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框架下,欧盟集体身份的政治建构进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建构主义学派的角色理论分析和比较了欧盟国家中以法国、英国、德国和波兰为代表的大国与小国之间、老成员与新成员之间的角色认知偏好以及由此产生的政策选择差异,指出欧盟各国在参与共同外交与安全合作中形成的时而相互合作、时而相互制衡的复杂互动是导致欧盟集体身份政治建构"布鲁塞尔化"的内在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布鲁塞尔化”集体身份
国家角色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制的“过渡性”特征分析
8
作者
胡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93,共4页
关于俄罗斯的政体性质争论颇多,但从各种迹象来看,俄罗斯政体既不属于完全意义的威权政体,也不属于完全意义的民主政体,而是“过渡中的民主制”。俄罗斯政体的这种“过渡性”特征,是合力作用的结果,既有俄罗斯的历史传统的因素,同时与...
关于俄罗斯的政体性质争论颇多,但从各种迹象来看,俄罗斯政体既不属于完全意义的威权政体,也不属于完全意义的民主政体,而是“过渡中的民主制”。俄罗斯政体的这种“过渡性”特征,是合力作用的结果,既有俄罗斯的历史传统的因素,同时与在转轨过程中的经济绩效、社会结构分化的状况以及政治体制发展的内在性因素有关。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过渡性”的政治体制还会有相当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政治体制
过渡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轨以来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演化
9
作者
孙敬亭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7-80,共4页
中东欧国家转轨以来政党政治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过程,从社会运动主导的国家政治生活转变为真正的政党政治,从非理性的、社会结构模糊的政党政治转化为社会结构比较清晰的理性的政党政治,而且随着加入欧盟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发展战略,其政...
中东欧国家转轨以来政党政治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过程,从社会运动主导的国家政治生活转变为真正的政党政治,从非理性的、社会结构模糊的政党政治转化为社会结构比较清晰的理性的政党政治,而且随着加入欧盟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发展战略,其政党政治也受到欧盟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政治
中东欧
政治转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界犹太人如何看待中国崛起
10
作者
王震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年第9期84-87,共4页
犹太民族非常重视中国的崛起,认为这将影响世界特别是中东地区的未来, 必须把对华关系纳入到战略框架来考虑。中国加强与犹太人的关系又将影响到国内的民族关系,影响到中国穆斯林世界、中美、中以关系。文化政策是加强中犹关系的关键。
关键词
犹太人
中国崛起
中犹关系
战略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社会运动的兴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胡键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文摘
冷战结束后,全球市场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巨大推动力使得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这两股方向相反的全球浪潮兴起,并构成了全球社会运动的实际内容。但是,民族国家的自私性,使得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全球治理变成为维护最强大国家利益的工具,因而无法实现全球的“善治”。这样,全球“风险社会”就为全球社会运动成为一个全球治理层次而发挥相应的功能提供了可能。但是,全球社会运动毕竟是国际环境中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权力,因此,全球社会运动的治理功能是非常有限的。
关键词
全球社会运动
风险社会
全球治理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末世论和全球社会政治冲突——以巴以冲突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舒明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
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75-81,共7页
文摘
宗教原教旨主义者的末世论成了全球社会政治冲突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因,它不仅导致了许多国家内在的社会政治断裂,也加剧了当今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矛盾和冲突。巴以冲突就是一个末世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典型个案。末世论是以色列的信仰者集团、美国的基督教右翼积极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推进定居点运动,阻扰和平进程的重要动因。这两者的进攻性行动破坏了伊斯兰世界的认同,损害了他们的权利、尊严和拯救前景,从而引起哈马斯、真主党等激进伊斯兰主义者同样带有末世情结的伊斯兰群体以"圣战"为主要形式的抗争。
关键词
宗教原教旨主义
末世论
社会政治冲突
巴以冲突
中东和平进程
Keywords
Religious Fundamentalism
Eschatology
Social-Political Conflict
The Palestine-Israeli Conflict
Middle East Peace Process
分类号
B97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外交努力
被引量:
12
3
作者
余建华
王震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1-18,共8页
文摘
达尔富尔问题是苏丹有关各方为争夺自然资源而引发的一场部族冲突,达尔富尔危机不能归罪于中国。中国政府从未回避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国际责任。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建设性作用已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达尔富尔危机既是对中国非洲外交的一场考验,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非外交的转型。
关键词
达尔富尔问题
中苏(丹)关系
国际责任
Keywords
Darfur Issue
China-Sudan Relationship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
分类号
D37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意象中的中国国际角色
被引量:
4
4
作者
胡键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61,共7页
文摘
美国对中国的国际角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这些错误的认知与“美国意象”直接相关,而“美国意象”则来自于以“美国例外论”为基本传统的意识形态。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偏见,既有有意偏见,也有无意偏见,但都同样直接受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今天,由于中国实力的快速上升和美国自身利益的新变化,“美国意象”对中国国际角色产生了难得的认知“和谐”。不过,这种认知和谐仍然是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的,它不仅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而且在这种认知和谐背后有着严重的不和谐的政治意图。
关键词
美国意象
中国
国际角色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颜色革命”后西方非政府组织在独联体国家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立凡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2,共6页
基金
笔者主持并已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西方非政府组织与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06CGJ004)的部分成果
文摘
西方非政府组织在"颜色革命"后调整了其在中亚地区的活动方式,由明转暗,大肆开展网络行动,支持所谓"渐进变革"。为了保持政局稳定,一些独联体国家针对西方非政府组织在境内的活动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总体呈现"防范加疏导"的趋势。俄罗斯政府及时掌握非政府组织的动向,通过立法,防止美国和西方势力的渗透与影响。但由于具有政治色彩的西方非政府组织在中亚地区加紧活动,目标实际指向各国政府,独联体国家对这些西方非政府组织的防范将进一步加强,主要做法是:关闭西方非政府组织在境内的有关机构,制定适用于非政府组织的法规,加强互联网监管,成立相应组织加以抗衡。
关键词
西方非政府组织
独联体
监管
分类号
D75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京之治论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键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4035481)的资助.
文摘
普京用其独特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把俄罗斯带入了一个“普京之治”的新时代,即通过一种“可控性民主”加强了联邦中央的控制力度,使俄罗斯彻底告别了叶利钦时代的动荡,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时期,并用自己的政治行动创造了一条奇特的俄罗斯复兴之路。
关键词
普京
政治
构型
发展
道路
Keywords
resurrection under Putin
political model
developing way
分类号
D503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盟集体身份“布鲁塞尔化”建构模式探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戴轶尘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70,28,共10页
文摘
欧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以"布鲁塞尔化"的独特一体化模式在"高级政治"领域建构了欧盟的集体身份。本文考察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框架下,欧盟集体身份的政治建构进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建构主义学派的角色理论分析和比较了欧盟国家中以法国、英国、德国和波兰为代表的大国与小国之间、老成员与新成员之间的角色认知偏好以及由此产生的政策选择差异,指出欧盟各国在参与共同外交与安全合作中形成的时而相互合作、时而相互制衡的复杂互动是导致欧盟集体身份政治建构"布鲁塞尔化"的内在根源。
关键词
欧盟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布鲁塞尔化”集体身份
国家角色认知
分类号
D814.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制的“过渡性”特征分析
8
作者
胡键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93,共4页
文摘
关于俄罗斯的政体性质争论颇多,但从各种迹象来看,俄罗斯政体既不属于完全意义的威权政体,也不属于完全意义的民主政体,而是“过渡中的民主制”。俄罗斯政体的这种“过渡性”特征,是合力作用的结果,既有俄罗斯的历史传统的因素,同时与在转轨过程中的经济绩效、社会结构分化的状况以及政治体制发展的内在性因素有关。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过渡性”的政治体制还会有相当的生命力。
关键词
俄罗斯
政治体制
过渡性特征
Keywords
Russia
political system
transitiona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K512.9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轨以来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演化
9
作者
孙敬亭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7-80,共4页
文摘
中东欧国家转轨以来政党政治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过程,从社会运动主导的国家政治生活转变为真正的政党政治,从非理性的、社会结构模糊的政党政治转化为社会结构比较清晰的理性的政党政治,而且随着加入欧盟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发展战略,其政党政治也受到欧盟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政党政治
中东欧
政治转轨
分类号
D7377-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犹太人如何看待中国崛起
10
作者
王震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年第9期84-87,共4页
文摘
犹太民族非常重视中国的崛起,认为这将影响世界特别是中东地区的未来, 必须把对华关系纳入到战略框架来考虑。中国加强与犹太人的关系又将影响到国内的民族关系,影响到中国穆斯林世界、中美、中以关系。文化政策是加强中犹关系的关键。
关键词
犹太人
中国崛起
中犹关系
战略框架
分类号
F713.50 [经济管理]
D602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球社会运动的兴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
胡键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末世论和全球社会政治冲突——以巴以冲突为例
汪舒明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外交努力
余建华
王震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国意象中的中国国际角色
胡键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颜色革命”后西方非政府组织在独联体国家的发展演变
李立凡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普京之治论析
胡键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欧盟集体身份“布鲁塞尔化”建构模式探析
戴轶尘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制的“过渡性”特征分析
胡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转轨以来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演化
孙敬亭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世界犹太人如何看待中国崛起
王震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