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知青研究的学科定位及其理论建设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金大陆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2,共5页
中国知青研究是既关乎历史又关联当下以及关系未来的重大课题。知青研究要"突破瓶颈",首先在学科定位上应进入历史学轨道,即标树以史料开发和史实重建为中心的研究进路,构建以问题解答为中心的研究框架。中国知青运动脱胎于&q... 中国知青研究是既关乎历史又关联当下以及关系未来的重大课题。知青研究要"突破瓶颈",首先在学科定位上应进入历史学轨道,即标树以史料开发和史实重建为中心的研究进路,构建以问题解答为中心的研究框架。中国知青运动脱胎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路线,故有"政治运动史"的研究框架;同时,在更广阔的内容和事实的层面上,与知青的"生产—生活—生存"息息相关,故有"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框架。两者交叉、渗透,后者更基础更富有弹性,故知青研究应确立以社会生活史研究为主导的"双重框架论"。关于"知青与知青运动分开"的讨论,是极具挑战性的学术命题,据此可引申、辨析、回答许多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青研究 学科定位 “双重框架论” “知青与知青运动分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域史研究取向及其意义
2
作者 金大陆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34,共4页
自辽沈、淮海、平津以及渡江战役以来,尤其是伴随着"解放军进城",自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共党史和当代中国史,便有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研究取向。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可谓政治宣言:"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 自辽沈、淮海、平津以及渡江战役以来,尤其是伴随着"解放军进城",自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共党史和当代中国史,便有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研究取向。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可谓政治宣言:"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意义 地域 七届二中全会 中共党史 新中国成立 渡江战役 政治宣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