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滁州市冬夏季VOCs污染特征、生成潜势及来源分析
- 1
-
-
作者
康涛
陈林昌
冯利辉
孙景侠
陈涛
-
机构
安徽省滁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上海磐合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贝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2,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3800)。
-
文摘
为了解滁州市冬夏季VOCs污染特征,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二次气溶胶生成系数法和正交矩阵因子模型分别对滁州市2023年1—2月和7—8月环境空气中VOC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滁州市冬夏季VOCs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5.91μg/m^(3)和97.59μg/m^(3),总OFP分别为221.11μg/m^(3)和201.00μg/m^(3),总SOAFP分别为84.67μg/m^(3)和62.66μg/m^(3)。其中冬季烷烃占优势,夏季OVOCs占优势,夏季OFP前10物种贡献量占总OFP的58.02%;冬夏季VOCs的来源排放比例接近,可统一管控,主要管控机动车尾气、燃烧源和工业活动的过程排放。
-
关键词
滁州市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
来源
-
Keywords
Chuzhou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source
-
分类号
X8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基于高通量监测数据的PMF源解析数据输入量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牛明芬
商莹
王镜然
周强
陈欣
王颜红
柴美云
-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上海磐合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2-2431,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9YFE0122200)。
-
文摘
为探究数据输入量的变化对源解析结果的影响,以上海某工业区的大气重金属高通量监测数据为例,按不同数据量将监测数据分别输入至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模型中,通过考察模型中Q理论值(Qtheo)与Q计算值(Qtrue)的接近程度、源分类以及源贡献与研究区污染源分布特点的吻合情况,分析数据输入量对源解析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区域大气重金属污染受工业生产主导(64.44%),其次是扬尘(19.60%)和交通运输(15.96%)。通过对数据量的考察,发现输入量为60~120时能够得出研究区域的污染源数量与贡献率,但考虑到测试成本、获取数据的时间,认为输入量为60~80时,也能得出合理的源解析结果。短期高通量的分钟级数据集,有益于PMF模型输出高精密度、高时效性的源解析结果,是解决应急污染监控的最佳手段。
-
关键词
环境学
大气重金属污染物
高通量监测数据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
数据输入量
-
Keywords
environmental studies
atmospheric heavy metal pollutants
high-throughput monitoring data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model
data input quantity
-
分类号
X8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