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19年上海市城市化扩张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辰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2年第1期17-22,54,共7页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加、生产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都对城市的生态用地造成了破坏,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近20年来城市化进展十分明显,急需对上海市的...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加、生产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都对城市的生态用地造成了破坏,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近20年来城市化进展十分明显,急需对上海市的土地利用和城市化发展进行定量评估。本文基于2000、2005、2010、2015年和2019年5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利用数理统计与地空间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上海市几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及类型转化的时空差异,并结合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数据,明确了城市化对土地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上海市生产建设用地增加960.43km^(2),植被覆盖区域减少812.24km^(2),水域减少了139.45km^(2),其他用地减少了8.75km^(2);②上海市的生产建设用地主要靠侵占植被覆盖区域进行扩张,研究时段内共有24.09%的植被覆盖区域转变为生产建设用地;③社会经济因子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性表明,经济社会人口因子与建设用地的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城市人口、第一产业和生产建设用地的增加都对植被覆盖区域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p<0.01)。上海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加强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形成有力支撑的生态空间制度保障体系,加强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环境友好的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利用 生产建设用地 植被覆盖区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 NDVI的长江中游区域植被动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3
2
作者 易扬 胡昕利 +4 位作者 史明昌 康宏樟 王彬 张辰 刘春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796-7807,共12页
基于1999—2015年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应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重标极差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的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NDVI均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0.72增加到0.80... 基于1999—2015年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应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重标极差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的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NDVI均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0.72增加到0.80)。从空间分布来看,NDVI低值区域(0.1—0.5)占1.40%,高值区域(>0.7)占87.15%;NDVI空间格局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低值区域表现为以三省省会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Hurst指数显示,研究区大部分区域(60.54%)的NDVI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持续性改善区域(34.7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区,持续性退化区域(3.26%)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较发达城市区域。在年际尺度上,研究区NDVI与各气象因子关系均不显著;月际尺度上,NDVI与降水、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显著相关,降水和日照时数有明显的时滞性。区域内NDVI动态趋势以不确定性发展为主,城市群周边NDVI呈现持续退化的区域应该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区域 NDVI 时空变化 气候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辰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3年第2期50-54,共5页
本文梳理了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运用,利用光学遥感系统,可以动态监测项目区实施建设情况;利用激光雷达系统、三维建模和大数据运算,可以计算项目区土方量开挖情况;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监控,可以掌握项目区弃土量、弃土时间... 本文梳理了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运用,利用光学遥感系统,可以动态监测项目区实施建设情况;利用激光雷达系统、三维建模和大数据运算,可以计算项目区土方量开挖情况;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监控,可以掌握项目区弃土量、弃土时间和弃土地点;利用多光谱遥感系统实时监控,可以计算植物覆盖度,进而掌握植被长势和动态发展。这些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效率和准确度,服务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决策,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遥感技术 监测 动态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山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辰 易扬 孙浩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0年第4期9-14,18,共7页
土地利用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3S"技术,以3期遥感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北京市门头沟区2005~2015年间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空间分布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区域内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小,... 土地利用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3S"技术,以3期遥感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北京市门头沟区2005~2015年间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空间分布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区域内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小,荒地面积持续下降,而林地面积逐渐增加。截止2015年,林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63%。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与2005年相比,2010和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增加1.64%和2.33%。研究表明,林地是该区生态系统功能中贡献最大的土地类型,占到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95%以上。研究区各项生态服务价值大小依次为:土壤形成与保护>气体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调节>原材料生产>废物处理>娱乐文化>食物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功能 空间分布 门头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