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电视纪录片30年纵横谈 被引量:2
1
作者 章焜华 黄新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6,共6页
一、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吹来的新风黄新炎:章导好。您是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创办人之一,退休前是该栏目主编。作为著名的纪录片编导,你拍过不少很有影响的纪录片,像《大动迁》《半个世纪的乡恋》《魂归何处》《回到祖... 一、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吹来的新风黄新炎:章导好。您是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创办人之一,退休前是该栏目主编。作为著名的纪录片编导,你拍过不少很有影响的纪录片,像《大动迁》《半个世纪的乡恋》《魂归何处》《回到祖先的土地》和《难言黑土情》等,所以我非常高兴,怀着期待的心情向您请教,谈谈您所亲历的上海电视纪录片发展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纪录片创作 城市电视 国际电视 纪录片人 乡恋 情景再现 弗拉哈迪 创办人 中国纪录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视台大楼ATM网络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2
作者 谢宏辉 王循 韦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1-212,262,共3页
仔细分析了某大型电视台网络的具体和特殊的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此网络的设计和实施讨论了网络设计是ATM,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有效地达到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管理的灵活性的。
关键词 电视台大楼 ATM网络 设计 异步传输模式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靠改革精神发展电视新闻——上海电视新闻改革轨迹
3
作者 穆端正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59-63,共5页
上海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创办至今已经33年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四小姐”,前20年,它同报纸、杂志、广播相比,显得过于年轻,因而在社会上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是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从七十年代末,中国进... 上海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创办至今已经33年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四小姐”,前20年,它同报纸、杂志、广播相比,显得过于年轻,因而在社会上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是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从七十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新闻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和骨干。我们结合上海的实际,遵循电视新闻发展的普遍规律,坚持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渐走出了一条自己办电视新闻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省级电视台 新闻改革 播新闻 新闻节目 上海 大众传播媒介 改革开放 新闻信息 通讯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我国立体电视频道商业运营模式 被引量:2
4
作者 余莉 范金慧 +2 位作者 李睿 薛婧贤 童蔚闻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我国立体电视行业近些年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国内立体电视频道"央视风云"在开播和试运营的过程中也发现并探索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对央视风云频道的主要片源提供单位的深度调研基础上,结合对国内外立体电视行业商业运营现状的... 我国立体电视行业近些年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国内立体电视频道"央视风云"在开播和试运营的过程中也发现并探索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对央视风云频道的主要片源提供单位的深度调研基础上,结合对国内外立体电视行业商业运营现状的研究,对国内立体电视频道的商业运营模式作了较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电视 商业运营模式 业务现状 央视风云 运营现状 经验总结 制作团队 广告时段 文艺晚会 线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听兼备,有声有色——“我爱祖国语言美”普通话电视评比追记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宝雷 《语文建设》 1986年第Z1期114-117,共4页
有人说,感人的歌声会给听众留下长远的记忆;感人的节目呢,当然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只是节目本身必须适合群众需要,必须摸准时代跳动的脉搏。在这个问题上,上海市文改会和上海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语言美——普通话电视评... 有人说,感人的歌声会给听众留下长远的记忆;感人的节目呢,当然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只是节目本身必须适合群众需要,必须摸准时代跳动的脉搏。在这个问题上,上海市文改会和上海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语言美——普通话电视评比”节目,为我们提供了富有说服力的例证。这档节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美 上海电视台 普通话水平 爱祖国 语文界 评比活动 生活之友 推广普通话 散文和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形态 被引量:4
6
作者 蒋为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4-59,共6页
关键词 新闻评论节目 电视新闻评论 时效性 节目的 客观形态 节目形态 评论类节目 《焦点访谈》 新闻价值 收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新闻评论,还在路上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敬东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电视新闻评论多年来步履蹒跚 ,缺少真正的评论 ,甚至就是深度报道。这是因为它一直照搬社论模式 ,策略乏术 ;同时 ,它一度担当的“青天”角色随着社会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消失。电视新闻评论要想走出困境 ,必须走下... 电视新闻评论多年来步履蹒跚 ,缺少真正的评论 ,甚至就是深度报道。这是因为它一直照搬社论模式 ,策略乏术 ;同时 ,它一度担当的“青天”角色随着社会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消失。电视新闻评论要想走出困境 ,必须走下神坛 ,归于平凡 ,积极地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反省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评论 电视节目 “社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1的电视转播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方晓 陈国强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18,共3页
F1是目前世界上赛车运动中最精彩刺激、速度最快、影响最大、现场观众和电视收视率最高的一项赛事.在国际上, F1是一个高附加值、高垄断性、非常受欢迎、十分成熟的品牌,已取得巨大成功.近年来, F1逐渐成为国内体育迷的新宠.
关键词 F1 一级方程式赛车 电视转播 体育赛事 摄像技术 收视率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视文艺的新闻介入
9
作者 王琮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41-48,共8页
二十世纪人类一个最伟大的发明,也许就是继广播之后,发明了电视。从此,地球变小了,人与人更接近了,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但是,正因为电视是个“暴发户”——它历史短、发展快,因而也带着与生俱来的弱点——实践大于理论。作为电视文... 二十世纪人类一个最伟大的发明,也许就是继广播之后,发明了电视。从此,地球变小了,人与人更接近了,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但是,正因为电视是个“暴发户”——它历史短、发展快,因而也带着与生俱来的弱点——实践大于理论。作为电视文艺,它更是整个电视理论中的弱项。国际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博士(Dr.Wilbur Schramm)曾说:电视是二十胜纪最伟大的发明,但人类是否能享受到它的好处,主要决定于我们“运用”它的智慧是否能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因此,如何智慧地运用电视,将取决于我们对电视的深层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文艺 新闻性 中央电视台 人与人 新闻人物 文艺节目 传播学 观众 文艺晚会 新闻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经济新闻报道应该面向社会
10
作者 周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49-51,55,共4页
经济报道问题,是我们上海电视新闻20多年来长期打不开局面的主要拦路虎之一。近年来作了一些探索,但进展仍很有限。经济报道问题的焦点,在于社会效果差,这很象我国经济建设的效益差的顽症,而且在病源上也有相通之处。所不同的,商品生产... 经济报道问题,是我们上海电视新闻20多年来长期打不开局面的主要拦路虎之一。近年来作了一些探索,但进展仍很有限。经济报道问题的焦点,在于社会效果差,这很象我国经济建设的效益差的顽症,而且在病源上也有相通之处。所不同的,商品生产如果不合消费者需要,仓库就要积压成灾;而电视新闻没有积压之患,凡是拍好的,统统可以在大气中播放出去。我们没有国外那种科学统计观众收视率的机构,只是在81年初作了一次社会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报道 电视新闻 面向社会 社会性 经济建设 社会效果 经济新闻报道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观众 社会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新闻的可信性及观众心理反映
11
作者 董阳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5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前,中央和各省市电视台每天都要播出几次新闻节目,电视新闻的观众大为增加。但是,观众对播出的电视新闻信任程度又如何呢?这恐怕不是所有的电视新闻工作者都了解的。首都新闻学会曾于1982年在北京地区进行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抽样调查... 目前,中央和各省市电视台每天都要播出几次新闻节目,电视新闻的观众大为增加。但是,观众对播出的电视新闻信任程度又如何呢?这恐怕不是所有的电视新闻工作者都了解的。首都新闻学会曾于1982年在北京地区进行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抽样调查。1837人对新闻报道的可信性表示了态度:认为可信的占24%,基本可信的占55%,两者相加为77%。1983年又在浙江省进行一次抽样调查,2532人回答同一问题的结果是:认为可信的占22.7%,基本可信的占43.1%,两者相加为65.8%。抽样调查自然有其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观众的心理,至少能够说明,电视新闻的可信性问题值得重视。本文也就试图在新闻可信性问题上谈一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可信性 观众 抽样调查 新闻事件 播新闻 心理反映 新闻报道 真实性 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我们的纪录片到世界上发言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继昌 刘敬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1期37-38,共2页
用我们的纪录片到世界上发言主讲:宋继昌访谈:刘敬东刘:现在有一些创作者一味地将眼睛盯在边远的贫困的地区,或少数民族的生活。在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上给人以猎奇的感觉,对此你怎么看?宋:题材上的猎奇有一定的合理性。人的本性很... 用我们的纪录片到世界上发言主讲:宋继昌访谈:刘敬东刘:现在有一些创作者一味地将眼睛盯在边远的贫困的地区,或少数民族的生活。在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上给人以猎奇的感觉,对此你怎么看?宋:题材上的猎奇有一定的合理性。人的本性很多是在一些异常状态下才得以暴露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文化差异 摩梭人 西方文化 民族文化 中国和日本 电视节 生活题材 民族问题 白玉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72-76,共5页
传播与宣传效果是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影响宣传效果的关键是把关人、宣传信息。
关键词 传播学 信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好突发新闻
14
作者 董阳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6年第4期70-72,共3页
经常观看电视新闻的观众,对突发新闻的印象一般都比较深。远到外国首脑人物遇刺,近到上海闹市地区失火,都会引起人们普遍注意。但是在电视屏幕中,有关国内的突发新闻却并不多。这恐怕是和拍摄突发新闻的难度比较大有关。要使电视新闻能... 经常观看电视新闻的观众,对突发新闻的印象一般都比较深。远到外国首脑人物遇刺,近到上海闹市地区失火,都会引起人们普遍注意。但是在电视屏幕中,有关国内的突发新闻却并不多。这恐怕是和拍摄突发新闻的难度比较大有关。要使电视新闻能吸引更多观众,有必要攻一攻采访突发新闻这个难关。本文也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并以此求教于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新闻 电视记者 突发事件 电视新闻 采访人员 观众 非事件性新闻 当事人 线索 镜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的思考
15
作者 刘景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3期60-62,共3页
回归的思考刘景琦从1988年起,上海电视台国际部开始认真对待纪录片创作,并且陆续制作了几部较过去质量好一些的作品。它们和煌煌巨制的《丝绸之路》、《话说长江》乃至近年的《望长城》相比,既无绝活,又无新招,未见有什么特殊... 回归的思考刘景琦从1988年起,上海电视台国际部开始认真对待纪录片创作,并且陆续制作了几部较过去质量好一些的作品。它们和煌煌巨制的《丝绸之路》、《话说长江》乃至近年的《望长城》相比,既无绝活,又无新招,未见有什么特殊之处。如果说有什么成果,也无非是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上海电视节 海外观众 电视节目 创作手法 国际部 外宣节目 初中生 电视台 外宣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浪潮中的未来传播技术
16
作者 任湘怡 陈思劼 《当代传播》 2000年第5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数字化 网络技术 传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