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电站锅炉静电除尘器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卫国 韩涛 +2 位作者 王文欢 丁承刚 郭士义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6,26,共7页
静电除尘器在我国电厂烟尘减排中广泛应用,运用生命周期法(exergy life cycle assessment,ELCA),以某电厂600 MW锅炉的静电除尘器为研究对象,对钢铁生产和运输及静电除尘器运行3个过程进行清单分析,计算不同过程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 静电除尘器在我国电厂烟尘减排中广泛应用,运用生命周期法(exergy life cycle assessment,ELCA),以某电厂600 MW锅炉的静电除尘器为研究对象,对钢铁生产和运输及静电除尘器运行3个过程进行清单分析,计算不同过程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每年烟气直接排入大气造成的环境影响潜值为2 575 894.44人当量,但静电除尘器可以将其环境影响潜值降低到4 052.95人当量。因此,静电除尘器可以有效改善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除尘器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制粉系统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丁承刚 郭士义 +2 位作者 龚燕雯 葛翔宇 袁景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共4页
为了准确计算燃煤电站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实时入炉煤量,并将计算结果提供给燃煤热值在线辨识系统,针对300 MW电站锅炉制粉系统,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制粉系统模型。模型的参数设定与制粉设备的结构数据及锅炉侧运行数据相关,从而使模... 为了准确计算燃煤电站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实时入炉煤量,并将计算结果提供给燃煤热值在线辨识系统,针对300 MW电站锅炉制粉系统,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制粉系统模型。模型的参数设定与制粉设备的结构数据及锅炉侧运行数据相关,从而使模型具有可扩展性。利用在线运行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制粉系统模型的引入可以显著改善燃煤热值辨识的动态性能,对提高电站控制品质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粉系统 机理建模 燃煤热值辨识 在线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型深度学习模型的电站锅炉~飞灰质量浓度超短期时间序列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士义 褚英昊 +3 位作者 Koji Toda 王鹏 何英杰 黄立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准确预测燃煤电厂烟囱出口飞灰质量浓度是有效控制PM_(2.5)等排放物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进化算法优化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飞灰质量浓度预测。基于燃煤电厂智能化数字平台提供的按1 min间隔总计采集33 d的共47520个时间点,671个... 准确预测燃煤电厂烟囱出口飞灰质量浓度是有效控制PM_(2.5)等排放物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进化算法优化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飞灰质量浓度预测。基于燃煤电厂智能化数字平台提供的按1 min间隔总计采集33 d的共47520个时间点,671个预测相关量化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未来1 min、2 min、3 min原烟气飞灰质量浓度作为预测目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输入降维并基于端到端数据学习搭建超短期预测模型。预测模型为基于多种网络的混合型结构,其中的超参数通过进化算法进行优化。该模型无须详细分析每个具体输人的物理含义,具有很好迁移和泛化性,可以最小化模型开发和部署的成本。仿真试验结果显示:提出的试验模型在预留的测试数据集上,相比与对照组模型持续性模型显著降低了绝对值误差14%~16%。此外,所实现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波动发生的时刻,对于实际应用具有显著的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飞灰质量浓度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时间序列预测 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锅炉烟气中SO_3的产生机理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23
4
作者 罗汉成 潘卫国 +5 位作者 丁红蕾 李付晓 郭瑞堂 金强 丁承刚 郭士义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2,共4页
目前燃煤电厂已经普遍采用了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这些技术对烟气中SO_3的去除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阐述了燃煤锅炉烟气中SO_3的生成机理,分析了烟气中SO_3在燃煤锅炉后续设备中的转化,指出了烟气中SO_3对燃煤电... 目前燃煤电厂已经普遍采用了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这些技术对烟气中SO_3的去除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阐述了燃煤锅炉烟气中SO_3的生成机理,分析了烟气中SO_3在燃煤锅炉后续设备中的转化,指出了烟气中SO_3对燃煤电站设备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如空气预热器的腐蚀、蓝羽现象等),提出了几种可行的SO_3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烟气 SO_3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催化转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得通 丁红蕾 +4 位作者 潘卫国 周柒 郭士义 丁承刚 邓云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7242-7252,共11页
为了实现全球范围的CO2减排目标,如何有效地对CO2进行转化利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基于CO2的理化特性,催化法是CO2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此类方法主要包括热催化、光催化、电催化、酶催化、等离子体催化等。目前,相关研究虽然... 为了实现全球范围的CO2减排目标,如何有效地对CO2进行转化利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基于CO2的理化特性,催化法是CO2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此类方法主要包括热催化、光催化、电催化、酶催化、等离子体催化等。目前,相关研究虽然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结论,但仍存在对反应机理认识不足、CO2转化率低、产率低、反应稳定性差等问题。开发更高效、廉价、稳定、环保的催化剂,是今后研究CO2转化的重要方向。为更深入地研究CO2转化和开发高效催化剂,对CO2催化转化技术进行了分类,简要讨论了其反应机理、常用的催化剂材料并分析了其可能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还原 催化 转化利用 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及协同催化降解VOCs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潘孝庆 丁红蕾 +3 位作者 潘卫国 叶侠丰 郭士义 丁承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6-179,共4页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去除VOCs的相关技术研究进展,指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VOCs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有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该技术协同催化能有效提高去除率、降低能耗、减少二次污染,为VOCs的去除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催化 VOCS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C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潘衍行 潘孝庆 +5 位作者 叶侠丰 丁红蕾 潘卫国 丁承刚 郭士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89-1591,共3页
综述了CO_(2)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低温等离子催化分解CO_(2)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重点对低温等离子体在分解CO_(2)方面以及CO_(2)加氢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作了总结和展望,指出未来催化剂的制备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 综述了CO_(2)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低温等离子催化分解CO_(2)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重点对低温等离子体在分解CO_(2)方面以及CO_(2)加氢回收利用方面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作了总结和展望,指出未来催化剂的制备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低温等离子体 催化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掺杂对MnCeTiO_(x)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正雄 高宇 +1 位作者 吴玺田 韩志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972-8979,共8页
氮氧化物(NO_(x))排放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能够高效去除氮氧化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固定源和移动源烟气脱硝领域。MnCeTiO_(x)催化剂是一种具有较好脱硝性能的SCR... 氮氧化物(NO_(x))排放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能够高效去除氮氧化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固定源和移动源烟气脱硝领域。MnCeTiO_(x)催化剂是一种具有较好脱硝性能的SCR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W掺杂的MnCeTiO_(x)催化剂,考察了W掺杂对催化剂脱硝性能和抗硫中毒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MnCeTiO_(x)和W_(0.15) MnCeTiO_(x)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元素价态和表面反应活性物种进行了表征分析。探讨了W掺杂提高MnCeTiO_(x)催化剂脱硝性能和抗硫性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W掺杂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催化剂表面Ce^(3+)和Mn^(3+)物种的相对含量,另一方面使催化剂表面参与SCR反应的活性物种更加丰富,从而提高了催化剂脱硝性能和N_(2)选择性。W掺杂也有利于抑制NH_(4)HSO_(4)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生成和沉积,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抗硫中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掺杂 MnCeTiO_(x)催化剂 氮氧化物(NO_(x)) 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P-iSYS实时数据库的DCS数据获取方法及其在燃煤热值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承刚 朱凯 袁景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提出了基于实时数据库的DCS数据获取方法,在MATLAB与DCS之间加入实时数据库对数据进行保护,实现了MATLAB与DCS之间的可靠通信,解决了程序在线运行过程中由于实时数据异常导致的意外中断问题。以XDPS-400系统为例,利用基于实时数据库的DC... 提出了基于实时数据库的DCS数据获取方法,在MATLAB与DCS之间加入实时数据库对数据进行保护,实现了MATLAB与DCS之间的可靠通信,解决了程序在线运行过程中由于实时数据异常导致的意外中断问题。以XDPS-400系统为例,利用基于实时数据库的DCS数据获取方法,在MATLAB上实现了基于小波分析的火力电站燃煤热值的在线辨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使以MATLAB作为计算平台的燃煤热值辨识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数据库 MATLAB 小波分析 燃煤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佘晓利 潘卫国 +1 位作者 郭士义 丁承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具有含盐量大、腐蚀性强、易结垢等特点,是制约电厂废水零排放的关键因素。从预处理、浓缩减量、末端处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脱硫废水的处理技术,分析各自的优劣,研究进展,并对烟道蒸发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最后... 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具有含盐量大、腐蚀性强、易结垢等特点,是制约电厂废水零排放的关键因素。从预处理、浓缩减量、末端处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脱硫废水的处理技术,分析各自的优劣,研究进展,并对烟道蒸发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通过工程实际案例,为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预处理 浓缩减量 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叶紫青 郭士义 +1 位作者 姜正雄 刘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8-131,共4页
华南地区某大型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废水处理量68 t/h,系统采用软化预处理→管式微滤(TMF)→管网式和碟管式两级反渗透浓缩(ST-DT),生成的浓水用于煤场灰渣场冲洗水,淡水回用至脱硫工艺用水,系统废水整体回用率100%。系统... 华南地区某大型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废水处理量68 t/h,系统采用软化预处理→管式微滤(TMF)→管网式和碟管式两级反渗透浓缩(ST-DT),生成的浓水用于煤场灰渣场冲洗水,淡水回用至脱硫工艺用水,系统废水整体回用率100%。系统各工艺段性能优异,单位水处理成本34.5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零排放 软化 TMF ST-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钙基和钠基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士义 潘卫国 康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2-418,432,共8页
为研究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特性,搭建了试验平台,分别选用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进行了脱硫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进口烟气温度、进口SO2质量浓度、化学计量比和绝热饱和温差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以某垃圾电厂为例进行了经济... 为研究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特性,搭建了试验平台,分别选用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进行了脱硫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进口烟气温度、进口SO2质量浓度、化学计量比和绝热饱和温差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以某垃圾电厂为例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保持出口烟气温度不变,随着进口烟气温度的提高,3种吸收剂的脱硫效率均有一定的提高;随着进口SO2质量浓度的增大,脱硫效率降低;在相同条件下,使用NaHCO3溶液作为吸收剂时脱硫效率最高,Na2CO3溶液次之;使用Ca(OH)2溶液作为吸收剂,综合脱硫效率可达84%,工程上将其作为吸收剂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法 脱硫效率 烟气脱硫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赵丹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79,共5页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垃圾焚烧电厂实施超低排放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以某2台600 t/d垃圾焚烧电厂为例,对其烟气净化系统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进行探讨,通过对4种超低排放路线的系统能耗进行对比和分析,给出了垃圾焚烧烟气超低排放系统...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垃圾焚烧电厂实施超低排放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以某2台600 t/d垃圾焚烧电厂为例,对其烟气净化系统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进行探讨,通过对4种超低排放路线的系统能耗进行对比和分析,给出了垃圾焚烧烟气超低排放系统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超低排放 湿法酸洗 低温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试验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姜正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4,共5页
对电石渣的物理性质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对电石渣的脱硫效果、粒径和电石渣浆液的氧化和结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相比,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吸收剂粒径较大,脱硫效果更好,石膏浆液的氧化和结晶难度较大.分析了电石渣... 对电石渣的物理性质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对电石渣的脱硫效果、粒径和电石渣浆液的氧化和结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相比,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吸收剂粒径较大,脱硫效果更好,石膏浆液的氧化和结晶难度较大.分析了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在燃煤电厂的应用所存在的粒径较大、pH值难控制以及石膏脱水难度较大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某600 MW大型电厂的实际应用案列阐述了电石渣作为吸收剂在湿法脱硫应用的经济性与碳减排的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湿法脱硫 碳减排 试验及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磨煤机组合下的墙式对冲燃煤锅炉炉内燃烧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5
作者 邓云天 李道林 潘卫国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2,共5页
为了研究亚临界墙式对冲燃煤锅炉变燃烧器组合工况下的炉内燃烧特性,建立了锅炉炉膛的研究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电厂600 MW亚临界对冲燃煤锅炉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锅炉变燃烧器工况下对炉膛温度场和燃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亚临界墙式对冲燃煤锅炉变燃烧器组合工况下的炉内燃烧特性,建立了锅炉炉膛的研究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电厂600 MW亚临界对冲燃煤锅炉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锅炉变燃烧器工况下对炉膛温度场和燃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停用前墙上层燃烧器比停用后墙上层燃烧器的炉膛出口温度稍高;停用上层燃烧器比停用下层燃烧器更有利于煤粉燃尽和降低排放量;以上模拟分析为以后的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锅炉 数值模拟 磨煤机组合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电厂卧式余热锅炉SCR烟气脱硝喷氨设计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丹 王艳丽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8,80,共5页
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卧式余热锅炉(HRSG)的SCR烟气脱硝装置为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仿真(CFD)技术,研究了超短距喷氨均匀度调控问题。在燃气电厂余热锅炉脱硝装置中,SCR装置的特殊性在于超短的氨/烟气混合距离。喷氨格栅与催化剂反... 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卧式余热锅炉(HRSG)的SCR烟气脱硝装置为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仿真(CFD)技术,研究了超短距喷氨均匀度调控问题。在燃气电厂余热锅炉脱硝装置中,SCR装置的特殊性在于超短的氨/烟气混合距离。喷氨格栅与催化剂反应面之间只有4m距离,要在如此短距离内实现氨浓度均匀分布的要求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利用CFD仿真模拟技术,优化喷氨格栅的结构参数,优化喷氨嘴配置,达到了很好的氨/烟气混合效果,使氨浓度相对标准差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余热锅炉 SCR烟气脱硝 超短距喷氨 喷氨格栅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甲烷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骏驰 丁红蕾 +7 位作者 潘卫国 邱凯娜 穆啸天 张凯 赵悦彤 郭士义 丁承刚 邓云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68-3477,共10页
二氧化碳(CO_(2))作为一种生产高价值燃料和化学品的可再生碳源,将其催化转化为工业相关的化学品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战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热催化CO_(2)加氢制备甲烷技术因副产物少、转化率高、成本较低等优点,成为最具有吸引... 二氧化碳(CO_(2))作为一种生产高价值燃料和化学品的可再生碳源,将其催化转化为工业相关的化学品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战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热催化CO_(2)加氢制备甲烷技术因副产物少、转化率高、成本较低等优点,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选择。催化剂的研究是这项技术的关键。结合近年来热催化技术催化CO_(2)甲烷化常见的催化材料的发展现状,从催化剂的研究视角出发,从载体、负载金属等方面分析其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系统介绍粒径、比表面积、负载量、碱性位点、氧空位、分散度等对CO_(2)甲烷化的影响;简述甲烷化反应路径及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最终提出未来CO_(2)甲烷化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期为热催化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催化还原 CO_(2)加氢 甲烷 催化剂 载体 负载金属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350MW机组脱硝系统楔型顶盖烟道流场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晶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8,共6页
脱硝装置顶盖烟道紧邻催化剂层,其流场分布均匀性对脱硝效率及催化剂使用寿命有着关键影响。为改善某350 MW机组配套脱硝装置流场性能,对脱硝装置顶盖烟道外形和导流部件进行了模拟优化设计,并通过速度云图及相对均方差值进行定性及定... 脱硝装置顶盖烟道紧邻催化剂层,其流场分布均匀性对脱硝效率及催化剂使用寿命有着关键影响。为改善某350 MW机组配套脱硝装置流场性能,对脱硝装置顶盖烟道外形和导流部件进行了模拟优化设计,并通过速度云图及相对均方差值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对本机组脱硝装置的研究表明:顶盖烟道的楔型外形要优于矩形外形,圆弧形导流板要优于斜角形导流板,防磨构件能有效改善顶盖烟道顶板壁面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装置 楔型顶盖烟道 流场 数值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