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级驯化嗜酸菌淋滤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土壤重金属的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景伟 代双艳 +5 位作者 顾卫华 白建峰 赵静 庄绪宁 张承龙 苑文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289,共7页
冶金用嗜酸性硫杆菌的驯化材料多为单一重金属,为了解决驯化后菌种在处理多种类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存在效果不佳的问题,将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实际污染的土壤作为驯化材料,分析了不同驯化周期内嗜酸性硫杆菌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冶金用嗜酸性硫杆菌的驯化材料多为单一重金属,为了解决驯化后菌种在处理多种类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存在效果不佳的问题,将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实际污染的土壤作为驯化材料,分析了不同驯化周期内嗜酸性硫杆菌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土壤以Zn、Cu、As、Cd、Pb、Ni污染为主。经不同代时的驯化,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 f菌)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A. t菌)的生长pH值下降幅度不同,培养液中氧化还原电位(φ)均有所上升,表明其生物活性有所提高。重金属质量比对菌种的生物活性和产酸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多级驯化可提高菌种对重金属的去除能力。A. f菌对Zn、Ni、Cd、Cu、As的去除率均优于A. t菌,其中A. f菌对Cd的去除率高于A. t菌2倍以上,为79. 2%,但A. t菌对Pb的去除率优于A. f菌,可达66.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淋滤 电子废弃物 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 嗜酸性硫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雨浓 王景伟 +1 位作者 陈斌 施珺洁 《绿色科技》 2017年第6期51-55,共5页
以基金政策实施为背景,分析了上海市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包括电子废弃物产生量,企业拆解情况等。并阐述了基金审核流程以及管理部门对拆解企业的管理成效。探讨了拆解企业未来将面临回收难和政策变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总结管理机... 以基金政策实施为背景,分析了上海市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包括电子废弃物产生量,企业拆解情况等。并阐述了基金审核流程以及管理部门对拆解企业的管理成效。探讨了拆解企业未来将面临回收难和政策变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总结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对该行业未来的积极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处理处置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成因解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昱 胡君利 +4 位作者 白建峰 秦华 顾卫华 林先贵 王景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8-1234,共7页
深入了解电子废弃物拆解、倾倒及扩散引发的土壤环境问题,有助于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实现拆解区周边农田土壤的分类分级管理和科学合理利用。在浙江台州(国内电子废弃物三大拆解基地之一)某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区的... 深入了解电子废弃物拆解、倾倒及扩散引发的土壤环境问题,有助于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实现拆解区周边农田土壤的分类分级管理和科学合理利用。在浙江台州(国内电子废弃物三大拆解基地之一)某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区的拆解点、倾倒点及周边农田随机采集12个土壤样本,测定了土壤重金属(Cd、Cu、Cr、Ni、Pb、Zn)质量分数与污染指数,并开展了生态风险评估与成因推测研究。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以所有样点的平均值计)来看,Cd、Cu、Pb、Zn为重度污染,Cr与Ni分别为中度与轻微污染,其中Cd、Pb与Cu分别具有极强、强和中等生态危害,而Ni、Cr、Zn具有轻微生态危害。从具体样点来看,电子废弃物拆解点和倾倒点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最高分别达164.2和152.9(均为重度污染),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高分别达2 685和6 914(均为很强生态危害);57.14%的农田样点土壤重金属已达中度至重度污染水平,28.57%的农田样点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达中等级别。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两条主要扩散途经,首要的是电子废弃物拆解产生的粉尘与焚烧产生的飞灰随大气沉降而产生的污染,次要的是拆解点与废渣倾倒点经雨水冲刷、淋溶下渗、地表径流所造成的污染。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普遍,且以Cd、Pb、Cu为主,Zn、Cr、Ni次之;电子废弃物拆解与处置过程中重金属的扩散途径以空气传输为主、雨水迁移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土壤污染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成因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管理:需求、策略及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小龙 王景伟 +2 位作者 杨建新 吕彬 沈燕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我国正面临电子废弃物国内迅速产生与国外非法进口的双重压力。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过程复杂,回收处理活动涉及利益相关方多,环境管理工作也牵涉诸多政府部门。辨识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节点,开展面向全过程的生命周期管理是电子... 我国正面临电子废弃物国内迅速产生与国外非法进口的双重压力。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过程复杂,回收处理活动涉及利益相关方多,环境管理工作也牵涉诸多政府部门。辨识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节点,开展面向全过程的生命周期管理是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论文分析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发展概况及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生命周期思想、生命周期过程、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工程四方面提出了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管理的整体策略,并对其发展前景和趋势作了展望,以期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升级发展和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生命周期管理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废弃物拆解车间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职业人群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万千 赵静 +2 位作者 韦旭 顾卫华 白建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3-892,共10页
以上海市某正规电子废弃物手工拆解车间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某高校研究生办公室和教室进行对照研究,采集室内灰尘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了灰尘中铅(Pb)、铜(Cu)、锌(Zn)、砷(As)、镉(Cd)、铬(Cr)和镍(Ni)的含... 以上海市某正规电子废弃物手工拆解车间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某高校研究生办公室和教室进行对照研究,采集室内灰尘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了灰尘中铅(Pb)、铜(Cu)、锌(Zn)、砷(As)、镉(Cd)、铬(Cr)和镍(Ni)的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评价了室内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采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结合中国人群暴露参数,对人体室内灰尘暴露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电子废弃物手工拆解车间室内灰尘中Pb、Cu、Zn、As、Cd、Cr和Ni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611、2034、12503、25.1、10.7、428、915 mg·kg^(−1),分别是高校研究生办公室的76、6、10、2、3、6、2倍;分别是教室的268、40、33、6、27、19、49倍,可见Pb是电子废弃物手工拆解车间室内灰尘的首要特征污染物;同时距拆解工位距离越远,灰尘中重金属含量越低,表明重金属从点源的扩散是周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电子废弃物手工拆解车间室内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远远超过高校研究生办公室和教室,其中Pb(8.43)、Zn(6.30)、Cu(5.42)和Cd(5.16)处于极度污染水平,Ni(3.78)处于重度污染水平,Cr(1.76)和As(1.13)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电子废弃物手工拆解车间室内灰尘中Pb是造成非致癌风险的主要重金属,非致癌危险指数(HI)为2.26,大于1,表明Pb可能对拆解工人造成一定的非致癌风险;As、Cd、Cr和Ni的总致癌风险指数(CR)为1.02×10^(−4),超过了致癌风险可接受水平范围(10^(−6)至10^(−4)),表明电子废弃物拆解活动可能对拆解工人造成一定致癌风险,其中Ni和Cr是造成致癌风险的主要重金属。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废弃物手工拆解车间室内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与拆解活动密切相关,且对拆解工人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拆解 灰尘 重金属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环境绩效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赵迪 宋小龙 +1 位作者 杨东 李嘉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187,207,共7页
基于生命周期工具,从物质代谢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益两方面建立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与方法,并以废弃手机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我国回收处理系统的环境绩效水平及其改进潜力。结果显示,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在物质... 基于生命周期工具,从物质代谢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益两方面建立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与方法,并以废弃手机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我国回收处理系统的环境绩效水平及其改进潜力。结果显示,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在物质代谢效率指标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绩效水平,但在生态环境效益方面尚存进一步优化的空间。通过情景设置开展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主导回收情景在各项环境绩效指标上均略有改进;区域产业链配套情景下运输距离的减少仅对人体健康改善指标起到优化效果;鼓励部件再使用情景和先进资源化技术情景可显著提升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的环境绩效,前者优化效果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效益指标上,后者优化效果更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环境绩效 废弃手机 物质流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不同微环境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7
作者 袁蒙飞 赵静 +2 位作者 汪瑜 顾卫华 白建峰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1291,共11页
以灰尘为研究对象,探究上海市8种微环境包括商场、街边商铺、地铁站、写字楼、高校教室、宿舍、家庭等7种室内环境及其周边道路等室外环境灰尘中重金属(Cr、Ni、Cu、Zn、As、Cd和Pb)的污染特征和污染程度;在此基础上,整合工作/学习和生... 以灰尘为研究对象,探究上海市8种微环境包括商场、街边商铺、地铁站、写字楼、高校教室、宿舍、家庭等7种室内环境及其周边道路等室外环境灰尘中重金属(Cr、Ni、Cu、Zn、As、Cd和Pb)的污染特征和污染程度;在此基础上,整合工作/学习和生活等2类室内暴露情景以及室外暴露情景,综合评估室内外灰尘中重金属对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环境灰尘中重金属污染普遍存在,其中Zn的含量远高于其他重金属,而Cd和Zn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与其他微环境相比,街边商铺室内灰尘重金属的含量最高,污染程度最严重;室外灰尘中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程度均与绝大多数室内环境基本相当.手-口摄入是5种职业人群对灰尘中重金属的主要暴露途径,但是不同职业人群的主要暴露源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家庭室内灰尘是地铁站、写字楼、商场工作人员的主要暴露源,商铺室内灰尘是街边商铺工作人员的主要暴露源,而宿舍和教室均是高校学生的主要暴露源;5种职业人群的重金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是不存在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室内外灰尘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的废弃手机资源化有效运输范围量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嘉文 宋小龙 赵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8-705,共8页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分析了废弃手机资源化过程的环境效益和跨区域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废弃手机跨区域流动的有效运输范围及其量化方法.通过采用IMPACT 2002+评价模型,从人体健康、生态系统质量、气候变化、资...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分析了废弃手机资源化过程的环境效益和跨区域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废弃手机跨区域流动的有效运输范围及其量化方法.通过采用IMPACT 2002+评价模型,从人体健康、生态系统质量、气候变化、资源消耗四方面对当前中国废弃手机两种典型资源化利用方案和运输过程的环境表现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两种资源化方案均表现出显著环境效益;部件再使用和材料再生过程是废弃手机资源化环境效益的主要贡献来源;综合考虑跨区域运输过程,在满足环境效益为正的前提下,包括部件再使用和不包括部件再使用两种资源化方案的有效运输范围分别为0~3094km与0~1248km.同时,对跨区域运输过程关键参数分析后发现,提高铁路运输占比和降低货车运输空返率可以有效扩大废弃手机跨区域转移的运输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废弃手机 有效运输范围 环境影响 IMPACT20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业副产物SiCl4资源化电沉积硅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静静 赵占霞 +1 位作者 张承龙 马忠权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0,共6页
以硅业副产物四氯化硅(SiCl_4)为溶解物,离子液体[BMIM]TF2N为溶剂,碳酸丙烯酯(PC)为支持电解质,采用三电极系统,用C-AFM方法研究[BMIM]TF2N与PC的质量比、电解液温度和沉积时间对阴极板生成物电学性质的影响,以及硅薄膜结构和表面形貌... 以硅业副产物四氯化硅(SiCl_4)为溶解物,离子液体[BMIM]TF2N为溶剂,碳酸丙烯酯(PC)为支持电解质,采用三电极系统,用C-AFM方法研究[BMIM]TF2N与PC的质量比、电解液温度和沉积时间对阴极板生成物电学性质的影响,以及硅薄膜结构和表面形貌对其电学性质的影响。拉曼光谱结果证实沉积的硅薄膜是非晶态结构,在质量比为1:3的常温电解液中沉积1h制备出的硅薄膜具有很好的均匀性和电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四氯化硅 C-AFM 硅薄膜 电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生命周期能耗与碳足迹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宋小龙 李博 +2 位作者 吕彬 陈钦 白建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93-2400,共8页
以废弃手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的能耗和碳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手机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能耗与碳足迹分别为-1069.86MJ和-60.38kg CO_2-eq.再生材料产出是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生命周期能... 以废弃手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的能耗和碳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手机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能耗与碳足迹分别为-1069.86MJ和-60.38kg CO_2-eq.再生材料产出是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生命周期能耗和碳足迹最主要的贡献来源,其对能耗和碳足迹的贡献分别为88.3%和96.8%.敏感性分析显示,提高互联网在线回收平台的日回收量及拆解部件和元器件的再使用比例,可有效降低废弃手机回收处理系统的生命周期能耗和碳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废弃手机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对CRT锥玻璃中金属铅碱性浸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庄莉莉 张承龙 +3 位作者 王景伟 白建峰 苑文仪 李英顺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85,共5页
为提高CRT含铅玻璃中铅的浸出率,研究了不同样品在氢氧化钠溶液体系中铅的浸出率变化,考察了二氧化硅、还原性铁粉等不同添加剂在机械活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二氧化硅等物质,并不能改变CRT玻璃的非晶状态,但能起到分散作用... 为提高CRT含铅玻璃中铅的浸出率,研究了不同样品在氢氧化钠溶液体系中铅的浸出率变化,考察了二氧化硅、还原性铁粉等不同添加剂在机械活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二氧化硅等物质,并不能改变CRT玻璃的非晶状态,但能起到分散作用,降低样品粒径,提高铅浸出率;还原性铁粉在机械活化中能起分散作用和降低键能的作用,且在浸出过程中有微量置换作用,从而大幅度提高铅浸出率;水是良好的分散剂,湿磨过程中,粉末会与不锈钢球磨罐中的铁发生反应,使铅浸出率显著提高。不添加任何物质机械活化的样品金属铅浸出率仅为40.86%,添加15%铁粉机械活化或湿磨处理后的样品,在4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3 h,铅浸出率可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像管 含铅玻璃 机械活化 锥玻璃 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的废弃CRT电视机污染控制成本分析
12
作者 吕彬 宋小龙 +1 位作者 吴雯杰 杨建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105,共6页
污染控制成本核算是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也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制度持续改进的关键依据。基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以废弃CRT电视机为研究对象,开展回收处理过程污染控制成本与回收处理总成本... 污染控制成本核算是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也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制度持续改进的关键依据。基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以废弃CRT电视机为研究对象,开展回收处理过程污染控制成本与回收处理总成本的核算。结果显示,废弃CRT电视机回收处理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成本为3.03元,仅占回收处理总成本170.64元的1.78%。研究结果可望为促进我国处理基金补贴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污染控制成本 回收处理成本 废弃CRT电视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减碳效率评估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建西 宋小龙 +3 位作者 潘京津 庄绪宁 赵静 豆咏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8-496,共9页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针对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现状,识别降本减碳协同效应并开展系统优化分析,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合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成本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针对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现状,识别降本减碳协同效应并开展系统优化分析,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合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成本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的碳足迹和经济成本.结果表明,1GWh容量的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碳足迹和生命周期成本分别为-2.33×10_(7)kgCO_(2)eq和-33613.15万元.结合碳足迹和生命周期成本二维指标开展减碳效率评估和情景分析发现,相对于现实系统,汽车生产商主导的优化情景减碳效率较低,提高梯次利用比例的优化情景具有最优减碳效率.通过提高梯次利用比例和采用先进资源化技术均能够显著提升退役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系统的减碳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三元锂电池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减碳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焙烧强化废锂离子电池中的金属回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之钦 李商略 +4 位作者 庄绪宁 李斐 顾卫华 白建峰 王景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12-4719,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回收效率和降低能耗,围绕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资源回收问题,提出对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微波焙烧前处理以强化提高各有价金属的浸出效率.结果显示,在不同微波焙烧功率条件下均存在最优焙烧时间以获得...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回收效率和降低能耗,围绕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资源回收问题,提出对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微波焙烧前处理以强化提高各有价金属的浸出效率.结果显示,在不同微波焙烧功率条件下均存在最优焙烧时间以获得最佳金属回收率.综合考虑工序、能耗、成本等因素,研究确定微波焙烧功率600W,焙烧时间6min为较优微波焙烧处理条件,以H_(2)SO_(4)+H_(2)O_(2)为浸出体系,固液比为20g/L,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min条件下,Li、Ni、Co、Mn的浸出率分别达96%、85%、76%、52%.微波焙烧对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浸出效率的强化效应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其一,金属颗粒在微波作用下放电产生瞬时高温;其二,在瞬时高温条件下部分金属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更易于浸出的化学形态;其三,包覆在物料颗粒表面的有机物得以高效去除,提高金属裸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微波焙烧 金属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不同微环境室内灰尘中有机磷酸酯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佳敏 赵静 +2 位作者 韦旭 顾卫华 白建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17-2327,共11页
作为一类新兴污染物,有机磷酸酯(OPEs)的环境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室内灰尘作为研究对象,在上海市高校(教室、研究生办公室和宿舍)、办公楼、公共场所(商场、街边商铺和地铁站)和家庭等8种不同微环... 作为一类新兴污染物,有机磷酸酯(OPEs)的环境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室内灰尘作为研究对象,在上海市高校(教室、研究生办公室和宿舍)、办公楼、公共场所(商场、街边商铺和地铁站)和家庭等8种不同微环境采集样品,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灰尘中10种OPEs(TMPP、EHDPP、TPHP、TPPO、TBOEP、TNBP、TEHP、TCIPP、TDCIPP和TCEP)的含量,并采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模型,结合中国人群的暴露参数,整合生活和工作/学习两类暴露场景,综合评价室内灰尘中OPEs对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风险.研究表明,上海市室内灰尘中OPEs的总含量范围为127—16828 ng·g^(−1),其中研究生办公室和办公楼灰尘中OPEs的总含量比其他微环境高1—2个数量级.绝大多数微环境包括地铁站、商场、街边商铺、宿舍和研究生办公室灰尘中以Cl-OPEs为主,其中TCIPP是主要污染物;在办公楼、家庭和教室中以Alkyl-OPEs为主,其中教室的主要污染物为TNBP和TCIPP,办公楼和家庭的主要污染物为TEHP.职业人群OPEs的主要暴露途径均为手口摄入,但是不同职业人群摄入OPEs的主要暴露源存在差异,生活环境室内灰尘是商场、街边商铺和地铁工作人员以及高校本科生的主要暴露源;工作/学习环境室内灰尘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和高校研究生的主要暴露源.此外,在生活和工作/学习环境中,人类暴露于灰尘中OPEs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室内灰尘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液晶面板中铟回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瑞雪 马恩 +2 位作者 王艳萍 张承龙 王景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8-44,共7页
废弃液晶面板(LCD)中铟的回收是缓解铟资源供求矛盾、消除废弃LCD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废弃LCD中金属铟的回收方法,重点阐述了预处理阶段(有机组分去除)及铟提取阶段资源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回收方... 废弃液晶面板(LCD)中铟的回收是缓解铟资源供求矛盾、消除废弃LCD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废弃LCD中金属铟的回收方法,重点阐述了预处理阶段(有机组分去除)及铟提取阶段资源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回收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从缩短回收流程、关注二次污染、扩充资源化范围几个角度对废弃LCD回收过程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液晶面板 有机物去除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有机溶剂-氯化铜体系浸出金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颖璠 张承龙 +2 位作者 王景伟 白建峰 苑文仪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2,共5页
以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了无水Cu Cl2-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浸出金。在无水Cu Cl2浓度0.75 mol/L、浸出温度75℃、浸出时间75 min、液固比500:1的优化条件下,金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6.6%;浸出液中的金可被蒸馏水还原,得到金单质,常温... 以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了无水Cu Cl2-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浸出金。在无水Cu Cl2浓度0.75 mol/L、浸出温度75℃、浸出时间75 min、液固比500:1的优化条件下,金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6.6%;浸出液中的金可被蒸馏水还原,得到金单质,常温下加溶液体积80%的蒸馏水,经1.5h,金的还原率达99.2%。体系对实际物料表现出很好的选择性浸出金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有机溶剂 氯化铜 浸出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镍矿中镍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饶富 马恩 +4 位作者 郑晓洪 张西华 吕伟光 姚沛帆 孙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507,共13页
作为一种战略金属,镍广泛应用于不锈钢、特殊金属合金、二次电池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无钴高镍”发展趋势,对镍的需求量持续攀升。然而,我国镍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86%,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一种战略金属,镍广泛应用于不锈钢、特殊金属合金、二次电池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无钴高镍”发展趋势,对镍的需求量持续攀升。然而,我国镍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86%,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针对镍冶炼主要原料的硫化镍矿开采、富集较为困难,传统冶炼方法存在回收率低、环境风险高等瓶颈问题,本研究在分析硫化镍矿矿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硫化镍矿中镍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镍的回收率、物质和能量消耗、环境影响等因素,提出了强化硫化镍矿中镍提取技术研发的建议,同时对硫化镍矿中镍提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镍矿 矿物学 提取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夹心”型Ni-P@Ni-B/Ni电极的制备及高效全pH下的催化制氢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晨峰 徐秋雨 +4 位作者 王临才 张瑞琦 潘欣欣 王景伟 郝伟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56-2163,共8页
通过化学镀法制备了具有"三明治夹心"结构的Ni-P@Ni-B/Ni催化电极.该催化材料为直径1μm左右的微球.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0 m A/cm^2时,其在0.5 mol/L PBS缓冲液(pH=7)中的过电位仅为287 m V,在此电位下连续... 通过化学镀法制备了具有"三明治夹心"结构的Ni-P@Ni-B/Ni催化电极.该催化材料为直径1μm左右的微球.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0 m A/cm^2时,其在0.5 mol/L PBS缓冲液(pH=7)中的过电位仅为287 m V,在此电位下连续工作24 h后,电流密度仅衰减了7.6%.同时Ni-P@Ni-B/Ni在酸性(0.5 mol/L H2SO4)和碱性(1 mol/L KOH)条件下也具有优异的析氢反应催化活性,达到相同电流密度时过电位分别为199和79 m V.该工作为全p H环境下高效电解水制氢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 化学镀 “三明治”结构 pH梯度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及超临界水处理废弃液晶面板偏光片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瑞雪 王燕萍 +1 位作者 马恩 张承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42-1649,共8页
作为废弃液晶面板(LCD)的主要有机组分,偏光片的处置不仅可消除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同时也是铟资源回收的必要前处理步骤.本文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热解和超临界水)下偏光片的反应机制,分析并比较了两种反应条件下主要产物的生成机理... 作为废弃液晶面板(LCD)的主要有机组分,偏光片的处置不仅可消除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同时也是铟资源回收的必要前处理步骤.本文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热解和超临界水)下偏光片的反应机制,分析并比较了两种反应条件下主要产物的生成机理.在热解条件下,偏光片主要组分三醋酸纤维素(TAC)中三醋酸葡萄糖单体上的酯羰基发生顺式消除反应生成主产物乙酸.在超临界水反应条件下,磷酸三苯酯(TPP)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磷酸和苯酚,使体系中氢离子浓度增加,可作为TAC水解的催化剂,TAC则经历四面体过渡态水解生成主产物乙酸.同时,本文对两种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热解处理具有设备简单、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产物附加值高、易于分离等优点,应作为废弃偏光片的首选处理方法.本文为绿色、高效的回收废弃LCD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液晶面板 偏光片 热解 超临界水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