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者与失败者: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体系的历史、结构和挑战
1
作者 王磊 李雪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73-80,共8页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一直是德国经济繁荣的支柱,其双元制模式有效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与工业需求。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一体系面临着结构性调整与人才供需不匹配等挑战。通过追溯德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演进,结合布...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一直是德国经济繁荣的支柱,其双元制模式有效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与工业需求。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一体系面临着结构性调整与人才供需不匹配等挑战。通过追溯德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演进,结合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以及梅斯伯格的空间社会学分析方法,对德国联邦统计局2001年至202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现象及成因分析,研究发现:出生率下降、学术化倾向及传统双元制职业教育机会减少导致生源萎缩与企业学徒岗位空缺;区域经济差异加剧劳动力空间分布失衡,未来需通过制度调整与劳动力市场重构应对人口变化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德国联邦 人口变化 文化资本理论 空间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黑暗:论《隧道尽头的光明》中的阈限共同体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桂娥 王凤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2,共10页
科伦·麦凯恩在《隧道尽头的光明》中借助主人公“树蛙”的视角描写沃克家族三代人在纽约的人生际遇,以凄美的笔触为国际大都市的地下世界画像,描绘了隧道居住群体所经历的劳作、困顿与人情冷暖。“隧道”作为一个阈限空间,以其特... 科伦·麦凯恩在《隧道尽头的光明》中借助主人公“树蛙”的视角描写沃克家族三代人在纽约的人生际遇,以凄美的笔触为国际大都市的地下世界画像,描绘了隧道居住群体所经历的劳作、困顿与人情冷暖。“隧道”作为一个阈限空间,以其特有的阈限共同体沟通与共情本质,为该空间的边缘群体提供独特的生存空间,并透过个体叙事审视集体记忆,助其构筑个体身份与集体认同、建立短暂的情感联结,彰显该空间共同体在后现代社会中的积极疗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伦·麦凯恩 《隧道尽头的光明》 身份 阈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视阈下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写逻辑理路探索——以《新标准职业英语教程》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肖潇 周俊华 +1 位作者 孟庆尉 王凤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28-34,共7页
规划教材建设是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落实国家新课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共同体理论又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职业英语规划教材开发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形态,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 规划教材建设是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落实国家新课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共同体理论又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职业英语规划教材开发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形态,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打造“数字实践共同体”生态。在创新编写的实施策略中,要精准定位思政目标、紧扣课标设计内容、聚焦职场服务专业、多元一体打造数字资源,形成教材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规划教材 高职英语 共同体 ICOD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