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Bi-LSTM光伏发电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研究与实施
1
作者 归一数 霍勇 +1 位作者 徐亦淳 李晨曦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7-444,共8页
针对新能源光伏场站功率预测性能逐年下滑和考核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应用Bi-LSTM捕捉功率数据的时间依赖性,提升对时间序列变化的理解能力;其次,结合注意力... 针对新能源光伏场站功率预测性能逐年下滑和考核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应用Bi-LSTM捕捉功率数据的时间依赖性,提升对时间序列变化的理解能力;其次,结合注意力机制使模型能聚焦于对预测结果影响最大的特征,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最后,利用历史数据建模验证准确性。现场模型部署后表明,该模型相比传统单模型和集成学习模型,可更好地捕捉功率快速变化,场站超短期预测准确率可提高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预测 长短期记忆 注意力机制 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弯矩的光伏阵列风荷载数值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江继波 章正暘 +7 位作者 陆元明 张涛 张建伟 李纪伟 缪飞 王云鹏 吴康宁 张大千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2,共7页
文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风向角、光伏阵列的安装倾角和光伏板纵向间距对光伏阵列上的风荷载及其所受弯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光伏板体型系数和弯矩系数的极值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风向角;当光伏阵列的安装倾角为45°时,若风向角... 文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风向角、光伏阵列的安装倾角和光伏板纵向间距对光伏阵列上的风荷载及其所受弯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光伏板体型系数和弯矩系数的极值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风向角;当光伏阵列的安装倾角为45°时,若风向角为30,180°,则各光伏板的体型系数和弯矩系数均较大,因此光伏阵列的安装倾角不宜采用45°;光伏电池板纵向间距主要影响迎风后排光伏板上的风荷载,而迎风前排光伏板的风荷载随光伏电池板纵向间距的变化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风荷载 体型系数 弯矩系数 抗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遮挡的屋面光伏阵列风荷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江继波 章正暘 +8 位作者 陆元明 陈伟 张涛 张建伟 高月锁 缪飞 张大千 吴康宁 王云鹏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77-1785,共9页
文章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上游遮挡物对建筑物屋面光伏阵列风荷载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遮挡物对光伏阵列上的风荷载影响较大;随着遮挡物高度的增加,各光伏板受到的风荷载由升力逐渐转变为压力;当遮挡物与建筑物高度相同时,光伏... 文章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上游遮挡物对建筑物屋面光伏阵列风荷载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遮挡物对光伏阵列上的风荷载影响较大;随着遮挡物高度的增加,各光伏板受到的风荷载由升力逐渐转变为压力;当遮挡物与建筑物高度相同时,光伏板受到的风荷载最大,光伏板的最大体型系数约为0.37;遮挡物与建筑物间距的改变对各光伏板的体型系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风荷载 建筑遮挡 抗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激励下风电轴系的宽频受迫扭振及其抑制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贾锋 陈雷 +3 位作者 符杨 葛晓琳 夏玥 魏书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591-6600,共10页
风电轴系扭振会造成传动系统提前失效,对风电机组可靠性及可利用率十分不利。在随机湍流风速的持续性激励下,风电轴系扭振除特征频率分量之外,还在低频段存在较宽频带分布的受迫扭振分量。针对目前风电机组采用的传动链主动阻尼技术仅... 风电轴系扭振会造成传动系统提前失效,对风电机组可靠性及可利用率十分不利。在随机湍流风速的持续性激励下,风电轴系扭振除特征频率分量之外,还在低频段存在较宽频带分布的受迫扭振分量。针对目前风电机组采用的传动链主动阻尼技术仅能应对特征频率分量轴系扭振的问题,构建刻画轴系宽频扭振特性的传递函数,揭示不同频段轴系电气阻尼对轴系宽频扭振的影响机理,得出应当在保证扭振特征频率处电气阻尼较高的同时设法降低低频段电气阻尼。提出抑制宽频受迫扭振的轴系电气阻尼重塑方法,并从稳定性和抑振效果两方面给出参数设计方法。所提控制策略易于工程实现,仿真表明其可有效镇定轴系宽频受迫扭振,且不会对发电量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轴系扭振 主动阻尼 小信号分析 疲劳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